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我国第一个新型的、现代化的大型钢铁基地
宝山钢铁总厂举行动工典礼
谷牧副总理在动工典礼上指出,一定要打出一个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建设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样板来,打出一个建成后能够充分发挥投资效果的样板来稻山先生讲话表示,不但在完成建厂任务,而且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同中国加强协作
新华社上海十二月二十三日电 本社记者从上海宝钢工地报道:今天上午十一时,从北京专程前来参加宝钢动工典礼的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一片欢腾的工地上为这个现代化钢铁企业的隆重动工剪了彩。接着,三台高耸挺立的打桩机,“砰、砰、砰”地把三根钢管桩渐渐打入地层深处。这时,全场掌声四起,人们热烈欢呼我国这座具有七十年代先进技术水平的钢铁厂正式全面动工。
宝钢工地今天一派节日气氛。会场上锣鼓阵阵,彩旗飘舞。六个悬挂着大幅标语的气球凌空荡漾。耸立在主席台对面的一块大型标语牌上,醒目地写着华国锋同志的题词:“中国工人阶级有志气、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一定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各施工区的近两万名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兴高彩烈地举着红旗汇集到转炉工地,参加在这里隆重举行的宝钢工程动工典礼,表达他们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决心。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第二副主任彭冲,冶金工业部部长唐克,六机部部长柴树藩,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国家建委副主任宋养初,国家经委副主任邱纯甫,外贸部副部长、中日长期贸易协议委员会主任刘希文,国务院其他有关部的负责人,与宝钢工程有关的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四省革命委员会的代表以及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负责人,参加了今天的动工典礼。
新日本钢铁公司董事长稻山嘉宽、总经理斋藤英四郎和以他们为正副团长的日本参加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动工典礼访华团的全体成员,日本驻中国大使佐藤正二与日本使馆其他外交官员,也专程前来参加了动工典礼。
谷牧副总理在会上讲话。他说,宝钢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套引进技术设备的一个重大项目。宝钢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个新型的、现代化的大型钢铁基地。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好宝钢,对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对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对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谷牧副总理说,宝钢是一个规模宏大、技术复杂的大工程。按照国家计划的安排,宝钢到一九八三年要形成六百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短短五年时间,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在国内是史无前例的,在国外也是高速度的。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思想作风上、施工技术上、管理方法上来一个大转变,来一个大改革。我们必须认真按客观规律办事,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特别要搞好经济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机械化施工。同时,对为宝钢服务的供水、供电、辅助材料、煤炭、交通等配套工程的建设也必须全面规划,妥善安排,切实做到主体和配套工程同时建成,还要做好各方面的生产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宝钢按时投入生产。
谷牧副总理最后说,全国人民对宝钢寄予希望。我们一定要下决心,群策群力,打好这个歼灭战。打出一个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建设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样板来,打出一个建成以后能够充分发挥投资效果的样板来。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稻山嘉宽董事长讲了话。他说,我能够和中国朋友们一起参加具有深远意义的宝钢动工典礼,感到十分高兴和无上光荣。从宝钢工程的技术水平和建设速度的要求来看,在世界钢铁工业建设史上是空前的。这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初期阶段估计不到的许多困难。但是,我们有多年来的友好关系和互相信任的基础,有为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的热情和双方紧紧地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胜利完成宝钢建设的繁重任务。他还表示,不但在完成建厂任务,而且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同中国方面加强协作。
彭冲同志和唐克同志在会上讲了话。随后,青年打桩工关登甲代表宝钢全体建设者讲话。他表示,一定要虚心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一丝不苟,文明施工,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地把宝钢建设好,为加快祖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步伐作出贡献。
日本国通产省大臣江崎真澄,日本国自由民主党政务调查会议长、前通产省大臣河本敏夫,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长日向方齐等,发来了贺电。
新华社上海十二月二十三日电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指挥部今晚在这里举行宴会,热烈庆祝宝钢总厂动工。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第二副主任彭冲,冶金部部长唐克,六机部部长柴树藩,冶金部副部长、宝钢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叶志强等,出席了宴会。
应邀出席宴会的有:以新日本钢铁公司董事长稻山嘉宽为团长、总经理斋藤英四郎为副团长的日本参加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动工典礼访华团全体成员,日本驻中国大使佐藤正二,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浅田泰三,正在这里帮助建设宝钢工程的日本专家和技术人员。
出席宴会的还有:国务院有关部、委、办的负责人,与宝钢工程有关的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四省革命委员会的代表,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负责人,以及宝钢工程建设者的代表。
近四百名中日两国朋友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和清脆的碰杯声交织一起,响彻整个宴会大厅。大家纷纷举杯,预祝这一象征着中日友谊的宝钢工程胜利建成。
宴会后,中日两国朋友一起出席了专场文艺晚会。
今天下午,谷牧副总理,彭冲第二副主任分别会见了稻山嘉宽董事长、斋藤英四郎总经理、佐藤正二大使等日本朋友,同他们进行了热情的谈话。(附图片)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宝山钢铁总厂动工剪彩。新华社记者 张平摄
(传真照片)


第3版()
专栏:

人心所向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地纪事
滔滔扬子江滚滚向东流。就在这条巨川即将奔腾入海的地方,我国第一座具有七十年代先进技术水平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开始兴建了。经过一年的积极准备,今天在这块十二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现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图画:原来高低不平的小丘洼地,变成了大片平整的施工现场。空旷辽阔的田野上,矗立着鳞次栉比的新型建筑。那些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已被笔直平坦的马路所代替。装载着各种建筑材料的大卡车,日夜不停地来回奔驰。从国外进口的新式打桩机,不断地把一根根粗大的钢管桩打进地层深处……
今天,在这个工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它说明,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人民一心一意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八十二岁的老贫农陈汉光“第三次搬家”的事就是一例。陈老汉一家住在宝山县月浦镇已经好几代了。这次,宝钢要动工,他家的房子刚好在厂区内。有人担心陈老汉不愿离开这块宅基。没料到,这位老贫农听说要在这一带盖大钢厂,没等别人上门动员,先给大家讲起了自己过去两次搬家的悲惨遭遇。他第一次搬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祖上留给他的三间破草屋,在宝山的一次战火中被烧得一干二净,他不得不搬到附近一个地方,重新搭起几间栖身的草屋。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军队在这里修筑工事,又是一把火把老汉的几间草屋烧成灰烬。直到解放后陈老汉才住进砖房,过上安稳日子。现在,国家要在这里建大钢厂,让他搬进新楼房,老人满心欢喜。他说:“我前两次搬家,是因为政府腐败,国家落后,所以挨人打,百姓吃苦头。现在,华主席领导我们搞四个现代化,让我们子子孙孙过更好的日子。我这第三次搬家,搬得心里痛快啊!”
参加宝钢建设的成千上万名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都以忘我的精神,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得又好又快。来自各地的一千多名地质勘察人员,打响了宝钢工程的第一炮。武汉、沈阳、昆明、成都、西安、长沙等地的八个地质勘察单位,在今年春节前后,接到冶金部要求抽调精兵强将参加宝钢建设的紧急电报后,立即行动起来。武汉勘察公司的先遣队在大年初二便赶到了上海;正在家中探亲的职工,纷纷提前返回。不久,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人马也日夜兼程地赶到了吴淞口集合,等待他们的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这些勘察队过去长期在粘土层上钻地打孔,孔深一般只有三四十米,最深不超过五六十米,今天要在长江下游的冲积软土沙层上钻孔,而且要打一百米深。为了保证勘察质量,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试验项目。全部勘察工作要求在三个月内完成。上海的初春,江畔寒风刺骨,地质勘察队员们根本不把困难放在眼里。他们工作服外一身泥,工作服里一身汗。肚子饿了,啃几口冷馒头;困了,就在钻机附近躺一会。包括上海三个勘察单位在内的十一个单位的地质人员,按期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并且提前十六天交出全部地质资料。
正当英勇的地质勘察战士们向地层进军的时候,解放军工程兵战士们赶来了,冶金部第五、第十三、第十九、第二十冶金建筑公司的几路大军,也先后来到宝钢工地。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早在五十年代就参加过祖国南北几个大钢铁基地的建设。现在,我国第一座具有七十年代技术水平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又将在他们手里建成,个个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些来自内地的工人,多么想见识一下上海市区繁华的南京路,望一望高楼林立的外滩呵!然而他们想得更多的是,自己手中那套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本领不够用了,立即废寝忘食地学习新技术。他们跟日本朋友学习打桩新技术,仔细观看日本技术人员的每个动作程序,遇到疑题难关,就分头查资料,看图纸,直到弄懂为止。有的工人苦练电焊新技术,飞溅的火花钻进工作服,烧穿了衬衣,也全然不顾。几个月过去了,许多工人通过考试领取到了一张张技术合格证书,却还一次都没有去过闹市区。
一天,工地上举行检验新技术的现场考试。在高炉施工区,第一个上阵打桩的是第二十冶金建筑公司的青年司机关登甲。他从来没有打过桩,知道这次打桩是对自己前一阶段学习技术的检验。只见他沉住气,紧紧握住操纵杆,利索地把钢管桩扣上了桩帽,对准了锤头,随着一阵阵清脆的“砰、砰、砰”锤击声,那根直径九百毫米的钢管桩被打进了六十多米深的地层。测量结果,钢管桩的垂直度偏差只有百分之零点一一,平面位移只有三点二公分,有效打桩时间只有一百三十三分钟,全部达到了日本技术员打的那根示范桩的水平。
在宝钢工地上这样动人的事迹,集中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确,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正象滔滔长江一样,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这股汹涌澎湃的历史潮流奔腾前进。
新华社记者 周永康 (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余秋里副总理会见朝鲜政府贸易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三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今天上午会见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贸易部副部长李成绿为团长的朝鲜政府贸易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代表团是前来我国商量签订中朝一九七九年互相供货议定书并进行友好访问的。
朝鲜驻中国大使全明洙参加了会见。会见时在座的有外贸部副部长陈洁。(附图片)图为会见时情形。
新华社记者 谢丰泉摄


第3版()
专栏:

中国政府和朝鲜政府关于一九七九
年相互供应货物的议定书在京签字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三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一九七九年相互供应货物的议定书今天下午在北京签字。
我国外贸部副部长陈洁和朝鲜贸易部副部长李成绿分别在议定书上签字。
外贸部部长李强,朝鲜驻中国大使全明洙出席了签字仪式。


第3版()
专栏:

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日后回国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三日电 以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为团长的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一行八人,结束了对日本的友好访问,今晚乘飞机回到北京。


第3版()
专栏:

福州警备区部队迁出于山文化游览区
新华社福州十二月十八日电 人民解放军福州警备区最近把驻地于山文化游览区归还地方。
于山座落在福州市中心,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区。山上有鳌峰顶、玉蝉峰等名胜古迹。还有定光塔寺、戚公祠、白云寺、真龙庵、护国寺等庙宇。于山摩崖石刻,更为游人喜爱。可是,在林彪、“四人帮”肆意横行的年月,这个著名的文化游览区竟被撤除。设立在山上的福州市图书馆、文物馆等也被关闭,不准人们进去参观、学习。一九七○年,福州警备区进驻了于山。
今年,在福州市四届党代会、七届人代会和五届政协会上,代表们强烈要求尽快恢复开放于山文化游览区。福州警备区党委从人民的需要出发,率领机关和部队人员从游览区迁出。在搬迁期间,干部、战士精心保护一切名胜古迹,并主动把他们多年来精心培育的上千棵果树和花木,移交给游览区有关单位。前来接管的工作人员看到游览区内搞得整齐清洁,水电设备齐全,文物得到保护,都称赞他们的好作风。
现在,福州市图书馆、文联、文管会正加紧修缮庙宇、整理文物,争取在春节期间为群众开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