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选派办事公道、勇于负责的干部抓政策落实
北京文化局平反昭雪工作进展快
为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马连良、荀慧生等著名艺术家平反昭雪,为受诬陷迫害的曹禺等一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落实政策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一日电 北京市文化局加快步伐,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今年五月以来,在为原北京市文联主席、人民艺术家老舍平反昭雪后,又相继为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马连良、荀慧生、李再雯(筱白玉霜)、叶盛章、焦菊隐、韩世昌、秦仲文等著名艺术家平反昭雪,为受诬陷迫害的曹禺、赵起扬、张孑余等一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落实了政策。
由于林彪、“四人帮”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煽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反动思潮,北京市文艺界一批领导干部被扣上“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帽子,大批作家、艺术家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权威”、“黑线人物”,还有许多人被无端地诬陷为“历史反革命”或“现行反革命”,造成了大量的冤案、错案、假案,不少人被迫害致死或致病致残。一九七三年以后,“四人帮”又大搞反“黑线回潮”、批“黑画”、批无标题音乐等阴谋活动,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进一步遭受践踏。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领导不力,市文化局及所属单位揭批“四人帮”的运动冷冷清清,党的政策迟迟得不到落实。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委对文化出版部的领导和市文化局的领导班子先后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一些熟悉文化工作、懂得党的政策的干部,重新回到文化系统的领导岗位。他们旗帜鲜明,发动群众抓住“四人帮”在北京市文化系统散布的为害最大、流毒最深的反动谬论,联系实际,展开深入的揭发批判。在揭批斗争中分清路线是非,切实进行调查研究,给一批受到林彪、“四人帮”打击迫害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平反昭雪,落实党的政策。
市文化局党的领导小组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认真抓好五项工作,一是解放思想,排除认识上的障碍;二是订出具体步骤规划;三是选派能坚持党的路线、政策,实事求是,办事公道和勇于负责的干部参加落实政策工作;四是切实抓好重大冤案、错案、假案的复查平反工作,推动一般;五是总结先进单位的经验,及时推广。这些措施推动了落实政策的工作步伐。八月底,文化局党的领导小组召开了落实政策大会,宣布撤销对曹禺、赵起扬、江枫、胡沙等二十八人所作的错误结论;为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著名京剧艺术家荀慧生,著名评剧演员李再雯(筱白玉霜)以及叶盛章、侯喜瑞、秦仲文等分别平反和昭雪;为遭受林彪、江青迫害致死的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张孑余平反昭雪。同时为其他一些被诬为“现行反革命分子”、“特务”和“历史反革命”的同志平反昭雪。
进入十月份以来,北京市文化局加快了落实政策的步伐。他们在总结前一段的工作时,发现有的单位负责落实政策工作的同志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造成工作疏忽粗糙。局党的领导小组就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党的政策,学习党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遇有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复查核实,弄清事实,据实落实政策。他们还注意征求原先被审查对象本人的意见,努力避免差错。文化局局长赵鼎新深入文化局所属比较后进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同干部、群众和落实政策的对象进行交谈。分管落实政策工作的其他领导同志也亲自参加重大案件的复查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又召开了全局系统的落实政策经验交流会。党中央批准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后,北京市文化局进一步加快落实政策的步伐,到十二月中旬,文化局系统原先立案审查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四百七十九人中,已有四百四十一人得到了复查落实。


第4版()
专栏:

照照镜子
——北京外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见闻
不久前举行的有十二国参加的“北京外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让我们看到了国外农业机械化的面貌,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别人长处的很好的机会,对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是有益的。
质量和法律
国家制订的农机产品鉴定规定,具有法律性质。这是日本国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检查部长有吉亮先生在同我国技术人员进行“农业机械试验方法”技术座谈时讲的话。
这个座谈是展览会期间举办的二百多个技术座谈项目中的一个。有吉亮先生详尽地介绍了日本农业机械的鉴定体制、试验方法和测试仪器等情况,使听者很受启发。
日本从一九四七年开始,由农林省委托各实验场按照农机具鉴定规定进行检查,保证农民得到合格的机器。一九六二年成立了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内设立了检查部,配备了良好的测试手段,专门负责农机具的检查、鉴定工作。合格者由农林省发给证书。农民购买合格的农机具时,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助资金。对于不合格的农机具既不发证书,也没有补助金。而且,生产厂要对用户负责,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如拖拉机是两千小时),厂方负责免费修理损坏的部件,甚至更换整机。
我国农机产品的鉴定、检查工作,既缺乏一套严格的检查鉴定制度,也缺乏相应的测试手段,特别是有的农机主管部门不但不严格执行鉴定规定,反而为不合格的产品开绿灯,实际上纵容了工厂对农机产品粗制滥造。天津生产的“铁牛五五”型轮式拖拉机比较坚固耐用,颇受社员欢迎,成为目前华北地区的畅销货。谁知有的农机主管部门看到有机可乘,便把另一种销售不掉的农机产品搭配一起,硬要社员购买。社员为了得到
“铁牛五五”,就得用数万斤粮食的价钱忍痛买下他们不需要的另一件农机具。这样做不是支农,而是“坑农”,这哪里还有一点法律观念?
学习和鉴戒
“引进新技术的工作自有它的科学性,国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前车覆,后车戒,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副研究员水新元以一些国家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罗马尼亚就是一个引进国外新技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典型。罗马尼亚在一九四六年才生产出第一台拖拉机,在六十年代靠引进技术,飞速发展。一九七○年全国拖拉机产量为两万四千台,一九七六年就达到五万三千台,不但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而且由农机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落后于欧美二十年到三十年,但它从五十年代起,花了五十亿美元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果只用了十年时间就超过法国,十五年时间超过英国,现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在引进技术上也曾走过弯路。在水田机械方面,开始他们从欧美引进一些大型水稻收割机械和其他农机具,由于机型大,不适合水田作业而推广不开,后来经过改造创新,才适应了本国的情况。现在,日本农业机械化经营方面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日本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经营规模小,造成了机械投资过大,使用效率低,浪费大的局面,使农机工业陷入困境。日本朋友介绍说,现在经过科学方法的详细计算,得出了机械化农业必须扩大经营规模的结论,现正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日本的事例说明,引进新技术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我国东北农业经营规模大,小麦收获期又值雨季,需要大马力、高功效、能在湿地作业的收割机,欧美有的产品较为合适,而在水稻种植上,则日本的水田机械有较大的适应性。
我国技术人员在同意大利、瑞士两国专家座谈时了解到,西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生产过一些小履带拖拉机,可是逐步被淘汰了,为适宜山坡地的小型扭腰四轮驱动拖拉机代替。原因是小履带拖拉机虽有一些优点,却也有不少弱点,如重量大,结构复杂,成本高,修理费用大,通用性差,等等。现在,我国却正把小履带拖拉机作为发展山区机械化的方向加以推广,西欧的教训是值得重视的。
我国技术人员认为,在引进新技术时,要注意研究国外农机产品的生产情况和发展趋势,注意对产品进行经济分析。真正具有先进水平,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和产品,才可以引进试验。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很可能引进二流三流产品,甚至把人家的教训引进来。
我国技术人员还谈到,引进新技术要走仿、改、创的道路,先消化吸收,后改造创新。既不能乱改乱创,也不应生搬硬套。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我国有一座生产拖拉机的工厂,是五十年代靠国外技术建造的。当时的设计水平,已经同先进国家相差较远;这些年来,又没有进行改造革新,一直照老样子生产,当然就更显得落后了。
拆“墙”赶先进
在日本展览馆里,井关农机公司和佐藤公司展出的水稻插秧机,吸引了不少观众。据厂方介绍,井关农机公司的乘坐式八行插秧机,具有结构紧凑、机身轻巧、操作方便等特点,特别是配合工厂化育秧,一个人操纵机器,每天可插秧三十至四十亩,劳动生产率是比较高的。
看了展品,我国的农业技术人员感慨万分。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水稻插秧机是我国首创。一九六五年,我国定型的水稻插秧机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出,受到国外农机研究人士和厂商的一致称赞。日本从我国插秧机受到启发,下气力进行研究试制。十年过后,到一九七六年底,日本国内生产的插秧机的产量和质量都超过了我国,全国机器插秧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二。而在我国,由于插秧机的质量差以及工厂化育秧等问题没有解决,插秧机的推广相当缓慢,至今,全国水稻机插面积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一点三。
半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也有同样的遭遇。一九五八年,我国首先研制成的半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受到国外的重视。从那以后,一些国家相继研制成功,在技术上也有很大发展,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农业机械。一九七五年,日本的耕地面积是五百五十七万二千公顷,却拥有半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四十二万八千台。而我国,半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研制成功已经二十多年了,至今尚未大批生产,产品质量也相差很远。
谈到这些情况,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感慨地说,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如果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是能够创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能够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可是,多年来,由于我们工作上的缺点,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人为地制造了一堵“墙”,这堵“墙”,阻挡了我们科学技术前进的道路,切断了同国外的技术交流,造成了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现在,高墙正在拆除。我们要采百花,酿新蜜,迎头赶上国外的先进技术水平,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我们科技人员肩负着重大责任啊!
新华社记者 荀煜升 邵永力
(本报有删节)


第4版()
专栏:

李先念副总理会见稻山先生时表示
进一步发展中日经济合作关系
廖承志副委员长会见稻山先生,并共进早餐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一日电 李先念副总理今天上午会见新日本钢铁公司董事长稻山嘉宽一行。
稻山先生在谈话时说,我们要同中国方面一起全心全意地把宝山钢铁总厂建设成一个漂亮的先进钢铁联合企业。
李副总理对此表示感谢。他说,我们完全信任日本老朋友。我们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同日本的经济合作关系。
日本驻中国大使佐藤正二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冶金工业部部长唐克、副部长高扬文,外贸部副部长崔群等。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一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今天早晨会见新日本钢铁公司董事长稻山嘉宽一行,并同日本朋友们共进早餐。
稻山先生一行是应冶金工业部、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邀请,前来参加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开工典礼,于十二月二十日到达北京的。
(附图片)
李先念副总理十二月二十一日会见前来参加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开工典礼的新日本钢铁公司董事长稻山嘉宽一行。
新华社记者 谢丰泉摄


第4版()
专栏:

《世界知识》杂志下月复刊
据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日电 停刊十二年之久的《世界知识》杂志即将于一九七九年一月复刊。
华主席为《世界知识》复刊题了词:放眼世界,普及和提高国际知识。
复刊后的《世界知识》,刊头仍用周恩来总理的手迹。
《世界知识》杂志创刊于一九三四年,在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起过积极作用,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它是时事性、知识性、理论性的通俗的国际问题刊物,复刊后将努力宣传我国对外路线、方针和政策,分析国际形势,解释国际时事,普及和提高国际知识。
《世界知识》为半月刊,各地邮局发行。


第4版()
专栏:

南斯拉夫政府贸易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日电 由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外贸部副部长杜·斯特潘切夫率领的政府贸易代表团今天到达北京。代表团是前来参加中南贸易混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进行友好访问的。
外贸部副部长陈洁和南斯拉夫驻华大使米·奥斯托依奇等到机场迎接。


第4版()
专栏:

曹春耕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耿飚陈慕华廖承志姬鹏飞等分别送花圈和参加追悼会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一日电 外交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兼总务司司长曹春耕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五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一岁。曹春耕同志追悼会今天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耿飚、陈慕华、廖承志、姬鹏飞送了花圈。
耿飚、陈慕华同志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由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主持,外交部部长黄华致悼词。
悼词说,曹春耕同志是山东省莱芜县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交通、分区宣传委员、部队连指导员、山东省委巡视员、鲁中一地委秘书长、新浦县委书记、博山市委书记、淄博特委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行政处长、纺织部监察局副局长、北京市计委副主任兼生产委员会主任、驻挪威大使等职。几十年来,他为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外交路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曹春耕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悼词说,曹春耕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坚决执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同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表现了很高的路线斗争觉悟,表现了一个老干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高贵品质。
悼词说,曹春耕同志热爱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热爱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大路线,拥护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为了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他胸怀壮志,带病忘我地工作,发扬了战争年代那种拚命精神。他光明磊落,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团结同志。曹春耕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战友、老同志,是我们外交战线的一大损失。
参加追悼会的还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曹春耕同志生前友好林乎加、万里、谭启龙、霍士廉、张海峰、仲曦东、王海容、刘振华、何英、章文晋、余湛、王殊、姚仲明、李耀文、杨士杰、陆平、王国权、赵杰、林中、宫达非、陈德和、唐闻生,以及有关部门群众代表,共三百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