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请南飞的大雁捎句话
——寄给《南方来信》的作者并越南兄弟姊妹们
邹荻帆诗 苗 地画
当大雁南飞,远向天涯,
我给越南兄弟姊妹们捎句话:
世界不能允许,
越南成为东方的古巴!
呵,亲爱的姊妹小菊、杏花……
你们可看见你们的亲人配备着俄式武
器,
受命越过边境,去蚕食那支援过你们
的国家!
亲爱的大爷和大妈,
你们可看见你们的亲人驾着鲸鱼般的
坦克,
受命越过丛林的海洋,要把红色高棉
吞下!
你们是爱好和平的,
采桑织绸,要治好你们国家的疮疤。
芭蕉树荫下架一条小船
两岸香草,要向蜂蜜的河里轻划。
当年,你们勇敢地摧毁了美吴的“战略
村”,
反侵略的怒火焚烧了多少道围墙、篱
笆!
不,你们爱家国的意志
决不能让条约出卖!
劳动的身手怎能让人向战车上抵押?
曾经拒虎的国土,又怎能让熊罴践踏!
当南方来信的日子,
我看到你们愤怒的血书呵,战斗的火
花,
你们用步枪也敢射击“铁乌鸦”,
呵,怎能容许米格—23型飞机从你
们的土地上起飞,
去侵略另一个国家!
如今西伯利亚的寒流
侵入东南亚的暖洋,
苏联的基地和桥头堡
修建在你们的国家。
你们怎么眼看着自己的祖国,
同苏联结成大小霸!
当大雁南飞,远向天涯,
我给越南兄弟姊妹们捎句话:
你们决不要容忍,
越南成为东方的古巴!


第6版()
专栏:

红色,无产者革命胜利的象征
万联众
红色,原来是宇宙物质的色素的一种,并不含有阶级色彩的政治意义,但是它一经马克思认为是他最喜欢的颜色后,就随着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世界上的广为传播而产生巨大的影响。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先是在英国然后传到德国,流行填写一种叫“自白书”的小册子,作为“自我认识”回答一些预先选定的问题。马克思在“自白书”中的“您所喜欢的颜色”一栏,填写“红色”。这是一八六五年的事情,马克思时年四十七岁,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第十七年。
恩格斯在悼念卡尔·肖莱马的时候阐述了红色包含的革命意义。一八九二年六月二十七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好友、化学家肖莱马患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五十八岁。一八九二年七月一日,在曼彻斯特为肖莱马举行隆重葬礼。恩格斯亲自代表党的执行委员会在忠实的朋友和党的同志的坟前献了花圈,花圈上系着红带,写着“德国社会民主党执行委员会敬挽”字样。这花圈上的红带代表什么意思呢?恩格斯对此指出:“但是,不管怎样,写着‘德国社会民主党执行委员会敬挽’的鲜红的挽联带就够说明问题了,这鲜红的挽联带在其他花圈的白色的花朵和挽联带的衬托下显得很突出,这本身就是对英国习俗的大胆违抗。”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他们最喜欢的红色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夺取政权解放自己。一八四八年六月一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的科伦出版了《新莱茵报》。这张无产者最喜欢的报纸,给普鲁士反动政府很大打击。普鲁士政府终于下令驱逐马克思出境,迫使报纸停刊。一八四九年五月十九日,《新莱茵报》终刊号即第三百零一期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用红色油墨印刷这一期报纸,特别是在编辑部致工人们的告别书中声明:“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最后一句话始终将是:工人阶级的解放!”燕妮·马克思在她的《动荡的生活简记》里回忆道:“这是形式和内容都充满了熊熊火光的著名的‘红色的一号’。”
红色是无产者最酷爱的颜色。巴黎公社仅仅存在七十二天,这是生与死的决战时刻。被人称为“蒙马特尔的红色姑娘”路易治·米雪尔,当时写了一首题为《红石竹花》的诗,令人永远不能忘记。这诗的最后一段写道:
为了相互识辨,我们每人都佩带红石竹花,
红色的花,你们再生长吧,
在未来的年代中将会有别的人来拿着你们,
而这些人就是获得胜利的人。
在俄国,列宁举起巴黎公社这面革命的红旗,率领工人农民展开夺取政权的激烈斗争。红色指引他们前进。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这样写道,保尔·柯察金坐在花园的长凳上,“他一年又一年地回忆着,象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着自己的一生,结果他非常满意,这一生过得还不怎么坏。……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激烈搏斗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岗位,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
在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高举巴黎公社这面革命的红旗,革命战士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这面红旗,使这面鲜艳的红旗永远指引我们前进。在广州有个红花岗,这里血染花红,景色壮丽。昔日是国民党反动派残杀革命起义者的刑场,如今这里建立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成为追思先烈和教育来者的课堂。还有广州市北面的观音山(即现在的越秀山),是当年敌我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地。战斗激烈时,教导团的英雄的女班长游曦同志(她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肖楚女烈士的未婚妻),带领一个班坚守街道阵地,因和总部失去联系,三天三夜水米未沾,仍与十倍百倍的敌人搏斗。最后子弹打光了,刺刀拚弯了,仍指着飘扬在阵地上的红旗对战友说:“同志们,只要我们有一个人活着,决不让我们的红旗倒下!”她为保卫神圣的红旗一直战斗到壮烈牺牲。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不幸被捕,在伪哈尔滨警察厅里,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半点党的机密也未泄露。敌人再也无计可施,就把赵一曼押到珠河县小北门外。赵一曼对革命充满胜利信心,她在就义前激昂地唱道:
民众的旗,血红的旗,
收殓着战士的尸首,
尸首还没有僵硬,
鲜血已染透了旗帜。
高高举起呀血红的旗,
誓不战胜终不放手,
畏缩者滚就滚你的。
啊,红色,是无产者阶级性格的集中表现。无产者对鲜血般的赤红颜色怀有炽热的感情。红色,是革命者的鲜血所汇成,是战斗的火炬的集中,是无产者夺取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的象征。


第6版()
专栏:中外交流史话

“夺得千峰翠色来”
——我国青釉瓷器在世界各国的流传
燕 沙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我国唐代诗人歌咏我国著名的青釉瓷器的诗句。
青釉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它的图案花纹复杂,刻画技巧圆熟。器皿上白鹤飞翔,神龙腾波,翠鸟舒翼,彩蝶恋花……达到了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
十六世纪末期,当中国青釉瓷器首次出现在法国市场上时,它的莹体玉质,使法国人惊叹不止,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称呼它。他们只好借用本国作家杜尔夫的长篇小说《牧羊女亚司泰来》的主人公雪拉同的名字,来给中国瓷器命名。因为,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戏剧,与亚司泰来恋爱的牧羊人雪拉同,在舞台上穿的漂亮无比的青色衣裳,是唯一能与中国青瓷比美的东西。以后的欧洲文献里,雪拉同便成了中国青釉瓷器的代名词。
早先接触中国瓷器的阿拉伯人也叹为观止。公元八五一年,一位阿拉伯商人苏列曼在游记里记载说:中国人能用陶土做成器皿,有如玻璃似的透明,灌了酒,从外面可以看得到。当时,在阿拉伯人中间,对中国瓷器的欣赏竟达到神话般的境地。例如他们传说:中国的青瓷大盘可以鉴别食物的毒性,若是有毒,盘中食物变色变味。到了公元一一七一年,埃及国王把得到的中国瓷器,视为宝贝,从中挑选出四十件作为珍贵礼品赠给大马士革国王。
在欧洲,公元一六○三年,荷兰从海上捕获了一艘满载中国货的葡萄牙船只,发现船上除了有丝绸、漆器外,还有各种精美名贵的中国瓷器,使荷兰人深为惊讶赞美,一下子轰动了全国。以后若干年,荷兰连续进口了大批中国青釉瓷器。
一些欧洲人来中国时,也闻名竞相参观瓷器产地。明代有位法国传教士登屈律科尔访问景德镇后,描述这个地方是十平方英里的大工业区,“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十九世纪的美国诗人朗菲罗也曾作诗称赞过景德镇:
偶作飞鸟来此地,
景德镇上望无余。
俯看全境如焚火,
三千炉灶一齐熏,
充满天际成浓雾,
喷烟不断转如轮,
苍黄光彩疑画笔,
朵朵化去变红云。
海外各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约从唐代开始,因为那时的瓷器生产已大为发展,除了供国内需要外,还有剩余产品可供输出。输出途径,在唐宋元代,经新疆、中亚细亚到达波斯;海路是分别从广州和福建泉州出发,向东南亚的缅甸、印度等地输出;同时,经马来半岛、印度洋、波斯湾,转运到埃及和非洲的东部、北部,或通过地中海运往西班牙。明代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又把青釉瓷器散布到沿途的暹罗湾、马来半岛、新加坡、苏门答腊、爪哇、锡兰、波斯湾、亚丁、非洲东岸、马达加斯加岛等地。从此,我国的青釉瓷器就成为名闻全球的世界珍品了。
多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中国瓷器的遗物。如印度和波斯湾一些地区出土的著名的龙泉青瓷碎片。埃及一些地区发掘出唐宋时代的瓷器碎片。缅甸、菲律宾、爪哇、苏门答腊、日本等地都发现不少青釉瓷器碎片。英国博物馆里也藏有许多中国青花瓷器。
由于瓷器的大量输出,我国的制瓷技术也随之外流。最早是在十世纪初传入朝鲜。十三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人从福建带回了中国的制瓷技术。波斯在十一世纪从中国学到了制瓷技术,然后传给了阿拉伯,十五世纪传入意大利。公元一七一二年法国传教士把景德镇制瓷用的陶土带到欧洲去研究。十八世纪初,欧洲制出了合乎标准的瓷器。现在,许多欧美国家和日本的瓷器生产,无论在用料、造型、釉彩与色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不少创新,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附图片)
从一艘古代荷兰沉船上捞起来的明朝青花瓷


第6版()
专栏:

盲人的福音
——斯里兰卡席尔瓦医生创办国际眼库的事迹
梁柯
一九五七年的一天,锡兰(现名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医科学生赫德森·席尔瓦在手术室里给两个病人作眼科手术。一个病人眼睛后面长了癌,需要取出眼球。另一个病人则等待着角膜移植来恢复视力。
在手术室里,席尔瓦产生了一个念头:科伦坡总医院每天要死二十个病人,如果每年有百分之一的病人愿意在死后献出他们的眼球,就够全国的盲人进行角膜移植之用了,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角膜是人体眼球前端的玻璃窗似的透明组织。据统计,全世界二千五百万盲人的五分之一由于角膜缺陷或损伤而致盲。第三世界许多地区的孩子由于营养不良导致角膜混浊而双目失明。角膜移植是项细致而不太复杂的眼科手术,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生都能为患者取出因病伤而变成斑白的角膜,植入健康、透明的角膜。只要角膜在人死后三小时内取出,加以冷冻并保存在药液里,就能使用。
经过不懈的努力,席尔瓦终于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一九五八年初,席尔瓦在《星期日锡兰之光》周刊上发出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发起一个捐募眼球的义务运动。在他的感召下,不久就有四百个人表示愿意在自己死后捐献眼球。几个月后,席尔瓦用这样募捐来的角膜作了第一次移植手术。一九六一年,席尔瓦从大学毕业后到科伦坡眼科医院工作。这年六月,他发起成立了锡兰献眼协会。协会的四十个创始成员中,第一个签约的是他的母亲。两年以后,这位老人家去世了,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这时,锡兰总督高伯拉瓦也签约表示要参加这一义举。在她(他)们的榜样影响下,自愿献眼的人数很快达到了一万七千人。后来,他们募集的眼球数量超过了本国的需要,于是在一九六五年建立了锡兰国际眼库。当时的锡兰总理森纳那亚克主持了揭幕式,并以身作则,签署了献眼书。
席尔瓦和他的一家,以全副精力投入了这个为盲人造福的事业。眼库就设在席尔瓦家里他卧室旁边的房间里。雇用的和尽义务的工作人员每天下班以后,剩下的工作全由席尔瓦和他的妻子伊兰甘尼包下来。如有急电请求输送眼球,席尔瓦医生就自己驾车送到二十英里外的机场,由航空公司负责免费运送。伊兰甘尼虽然没有受过医学训练,但由于看过上百次取眼手术,现在已能帮助缺乏经验的青年医生进行取眼手术。
席尔瓦一家献身的崇高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只有一千四百万人口的斯里兰卡,签约献眼的已有五十万人。前总理森纳那亚克一九七三年去世时也如约献出了自己的眼睛。斯里兰卡、日本、英国和香港的一些社会团体,给他们的眼库捐赠了冰箱、汽车、手术器械、运送眼球用的小瓶。为他们义务工作的人很多。献眼者去世时所在地的医院经常免费作取眼手术。斯里兰卡的所有航线都免费为眼库运送盛放眼睛的容器。
到目前为止,斯里兰卡人的角膜已给二十九个国家六十四个城市的患者带来了光明。由于席尔瓦的贡献而治愈眼疾的外国人很多,比如新加坡一个失明十八年的三十八岁的摊贩、日本一个失明八年的十九岁学生、香港一个右眼失明四年的建筑工人。仅在一九七七年,国际眼库就送出了一千一百二十个眼睛。为了便于收集和储存更大量的眼睛,斯里兰卡政府正在资助兴建一座新的眼库楼。这座楼在今年年底完工以后,席尔瓦将成为这所新的眼库的负责人,拥有三名眼科医生,每年除了满足本国的需要之外,还能输送出两千只眼睛到国外。他们每年的经费只需要二万多美元。
席尔瓦在二十一年前开创的事业,已经为千百个盲人带来了光明。但是,光靠斯里兰卡来做这项工作还满足不了全世界的需要。席尔瓦认为,如果有一天设在纽约、伦敦、东京、悉尼和科伦坡的眼库能够联成一个国际供应网,就能满足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盲人进行角膜移植的需要了。


第6版()
专栏:风土人情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艺术
王云琨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是由两个截然不同的种族组成的,一支是由阿拉弗拉海的岛屿移居的大陆人,另一支是自巴布亚移居的塔斯马尼亚人,他们在澳大利亚各地已生活了四万多年。
十八世纪末,欧洲人来到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拓荒淘金的时候,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约有三十万人,分成三百个“国家”,各有自己的边界、语言。欧洲人的冲击破坏了他们的部落社会的结构,使土著人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例如布什马尼部族和华恩季布族被赶到中部和北部干旱地区,现在仍然过着原始社会生活。如今,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幸存者只有三万人。他们主要过着游牧生活,父母带着孩子随着季节和食物来源的变更而移居。捕鱼、狩猎是他们维持生活的手段。
土著居民的物质生活是简朴的。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几乎人人都能绘画雕刻。有艺术才能的人受到鼓励和重视。土著居民的艺术跨越了从两万年前至现在这样一段漫长的时期。南澳大利亚的库纳尔达窑洞深处的石头刻纹,是最早为人所知的现代土著居民的祖先的艺术。西阿纳姆地窖洞的“X”光式绘画(可以绘出鱼、兽的骨骼和内脏),是当代树皮画风格的起源。考古学家认为,澳大利亚保存着世界上重要和丰富的旧石器时代艺术。土著居民在窑洞中创作的石雕和壁画具有多种内容。一批人聚集在沙岩窑洞里,绘出了鱼、动物和其他图腾生物的图案,以祈求出猎成功。
土著居民绘画使用红赭石、黄赭石、木炭、瓷土和白粘土作为颜料。为了产生特殊效果,有时用羽毛、绒毛装饰在图案里。他们用羽毛和人发做成画笔。北澳大利亚的赭石绘画,是一种珍贵的艺术遗产,其题材为鱼、袋鼠、蜥蜴、针鼹等。
澳洲北部的巴瑟斯特岛和梅尔维尔岛的土著居民生产大型雕刻,他们将花纹、图腾雕刻在墓地的柱子上。其他地方的木雕制品包括祭祀偶象、鸟兽和鱼,甚至使用的武器如长矛和飞镖,以及日常生活用的木盘,也都雕刻得很精致。南阿纳姆地土著居民的树皮画是闻名的(见右图)。他们在树皮上以透视的图形绘出的鸟兽受到了高度的评价。澳大利亚国徽左边的袋鼠就采用了土著居民的透视图案。在澳大利亚的纸币和邮票上,也有类似的图案。(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匈牙利的埃格尔牛血酒
匈牙利是盛产葡萄酒的国家。它东北部的历史名城埃格尔所出产的牛血酒,更是匈牙利人和外国旅游者所珍爱的杯中之物。
所谓牛血酒,是一种近似牛血的暗红色的红葡萄酒。但它名称的来历并不只是因为色如牛血,而且是对英勇的埃格尔城军民于十六世纪反抗外来侵略的可歌可泣业绩的一种纪念。
一五五二年九月,奥斯曼帝国的侵略者占领了匈牙利大部分领土后,以十五万兵力把埃格尔城团团围困,企图一举强占这个战略要塞,吞并匈牙利。当时,在埃格尔城堡内的匈牙利军民仅二千三百多人,他们不畏强暴,毅然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据传:在激烈的战斗中,勇士们为增添杀敌的勇气和力量,猛饮红葡萄酒。横流的酒染红了他们的胡须和盔甲。侵略者望而生畏,纷纷溃逃,连声说:“这些匈牙利人喝了牛血了,快跑呀!不然,他们会象牛一样地把我们踩死”。
在埃格尔,早在公元十世纪前人们就种植葡萄并出产名酒了。据说,埃格尔牛血酒的特色是,除了使用优质葡萄外,还根据传统经验采用新型的特殊加工和催熟方法制成。在酿制过程中,它集中了匈牙利三种名葡萄酒的优点,经过长时间的密封,便成了暗红色的具有浓烈水果香味的红葡萄酒。人们赞誉这种酒就象“闪烁着暗火般的血红的宝石”。 (学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