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与中国
峰 风
美国著名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中国人民的一位诚挚的朋友。
凡是认识或见过她的人,都会敬佩她,想念她。这位老人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她笑容可掬的面孔,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她不知疲倦的工作热情,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一八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斯特朗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费德兰。她一生追求进步,爱憎分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年轻时代的斯特朗就投身于进步的社会活动,积极反对帝国主义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九一九年,她在反对美国垄断资本的西雅图总同盟罢工中担任报刊的编辑工作。她坚定地支持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先后到过苏联、中国、西班牙、波兰等国,采访和报道这些国家的人民的革命斗争。她一生写了数不清的文章和几十本著作,为各国人民争取解放的庄严事业,为增进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作了巨大的工作。
斯特朗和中国有着长期的密切的关系。从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七○年她去世这将近半个世纪里,每当中国革命处在关键的时刻,她总是不远千里到中国来采访。她一生先后六次访问中国,后来长期居留中国,直到逝世。
一九二五年,革命风暴席卷中国。斯特朗首次来到广州,报道和支持著名的省港大罢工。一九二七年,她第二次来中国,由上海经汉口深入湖南农村,看到了毛主席亲自点燃的湖南农民运动的烈火。她热情歌颂“农民的行动是好的,是合理的。”她豪情满怀地预言:“正是这些农民和工人将会有勇气把他们的国家从封建时代推进到现代世界中去。”在这两次中国之行后,她写成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一书。
一九三七年末,抗日烽火燃遍中国的大地。这时候,斯特朗又踏上了中国的国土,她经香港到达武汉。一九三八年初,她来到朱总司令设在山西南部的八路军总部。她在我国抗日根据地进行采访过程中,看到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必将成为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灭顶之灾。她热情地写下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日的壮丽史实,书名为《人类的五分之一》。
一九四○年底,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时,斯特朗又来到重庆,会见了八路军驻重庆代表周恩来同志,并获得有关“皖南事变”的第一手材料。她回到纽约后,如实地报道,无情地揭露国民党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破坏抗日的滔天罪行,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九四六年六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胜利之后,斯特朗满怀喜悦的心情第五次来到中国。这次,她在中国逗留了九个月,她的足迹遍及华北和东北的解放区,并在她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住了数月。在延安的杨家岭,毛主席会见了她,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英明论断。斯特朗称颂这一英明论断“照亮了世界大事的进程”,是“现时代的伟大真理”。《中国人征服中国》一书就是在这次会见之后写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斯特朗由于受到重重阻力,直至一九五八年才第六次来到中国。那时她已是七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了。她虽然白发苍苍,但是她为人类进步事业服务的精神不减当年,她对中国人民的满腔热忱有增无已。她看到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到处热气腾腾,觉得自己变得更年轻了,更健康了,她决定在北京度过她的晚年。她在北京居住的十二年里,多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斯特朗八十寿辰,毛主席和周总理专门会见了她,向她表示祝贺。
斯特朗工作勤奋,生活简朴。她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打字机。从松花江畔到海南岛的椰林,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拉萨城到东海之滨的渔村,她迈着矫健的步履,精神抖擞地和工人、农民、战士们谈话,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写作。她写文章精益求精,总是首先考虑到读者的兴趣和要求,每篇文章至少要写两、三遍,有时甚至七、八遍,直到自己满意时为止。她经常拿自己的积蓄支持美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和美国黑人斗争。她自奉非常节俭,穿的衣服破了,要求给她缝补以后再穿。她在我国最后一次居住期间,也就是在她生命最后的岁月里写了《中国人民公社的兴起》、《中国为粮食而战》、《西藏见闻》、《西藏农奴站起来》等书,向全世界人民宣传中国人民的斗争和成就。从一九六二年开始,她应各国读者的要求,定期编写《中国通讯》。就在她病危期间,她还在病床上考虑着第七十期《通讯》的内容。一九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她因心脏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了,终年八十四岁。
斯特朗忘我的工作热情、永远追随时代步伐而前进的精神,受到我国人民和世界进步人民的赞扬。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忠诚的朋友。(附图片)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虽然将近八十高龄了,还是习惯于自己打字。她觉得“在打字机旁能更好地思考”。


第6版()
专栏:今古人物

达林卡·蕾多维珂
——宁死不屈的南斯拉夫民族女英雄
谈金铠
一九四一年四月,乌云笼罩着巴尔干半岛的上空,希特勒德国侵占了南斯拉夫。不久,南斯拉夫共产党向各族人民发出战斗号召:“拿起武器!和侵略者作斗争!”南斯拉夫爱国者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全国很快出现了无数的游击队,他们日日夜夜破坏敌人的交通,到处打击匪军,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四年反法西斯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南斯拉夫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南斯拉夫民族女英雄达林卡·蕾多维珂就是这样千百个英雄人物中的一个。
达林卡·蕾多维珂一家住在塞尔维亚的雷克瓦瓦村。这个村子靠近苏马狄亚地区风景如画的历史名城奥普莱纳克。
达林卡是一个没有上过学的纯朴的农村妇女,她的丈夫是南斯拉夫的前皇家陆军士兵。他在反侵略战争中不幸被俘,留下了达林卡和两个年轻的女儿。一九四二年春,达林卡开始同村里的游击队接上了关系。从此,她投身于反法西斯战争,全心全意地支持游击队,她的家也就成为活跃在苏马狄亚地区的游击队员的避难所。在她的掩护下,游击队在这一带同纳粹占领当局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然而,达林卡的活动终于引起了狡猾的敌人的注意。一九四三年五月九日,凶残的敌人将她逮捕了,甚至连她的两个女儿也不放过。这个时候,在她家的地窖里正隐藏着一位受伤的游击队员。德寇怀疑这位战士躲在达林卡家里,强迫她交出来,并且还逼她说出跟她一起战斗的伙伴。敌人对她施尽了种种酷刑,摧残了她的肉体,但是,英雄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斗争的胜利信心是任何暴行摧残不了的。达林卡对敌人的唯一回答,就是响亮的一句话:不知道!
德寇一计未成又生一计,立即宣判达林卡和她的两个女儿死刑,并假惺惺地答应,只要她说出受伤的游击队员和地下组织,她们可重新获得自由。但是这位善良的塞尔维亚的农村妇女视死如归,宁可选择死亡的道路,也决不背叛自己亲爱的人民!据在场的见证人后来的描述,残无人性的敌人当着达林卡的面,先杀害了她的小女儿,接着又杀害了大女儿。但达林卡大义凛然,毫无惧色,象一根铁柱似地直立在那里,用满含愤怒的目光直逼着渺小的法西斯刽子手。德寇技穷计尽,无可奈何,最后杀害了这位伟大的女英雄。达林卡以她一家宝贵的生命终于保护住了自己的战友和整个地下组织。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达林卡就被宣布为第一批南斯拉夫民族英雄之一。她的英雄业绩激励着南斯拉夫著名作家和画家拉扎尔·乌杰克利亚,他以这位女英雄的壮烈事迹为题材,精心地绘制了一套附有文字说明的图画,用以教育人民。
在达林卡·蕾多维珂和她的两个女儿就义的地方,她的战友和乡亲为她树立了纪念碑,以表达对这位民族女英雄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
南斯拉夫革命诗人克米诺维奇曾经写道:
“今天的血浆,
会凝成明天的蜜糖!
我们的国土,
将普照着煦阳。”
是的,达林卡的鲜血决没有白流。在成千成万烈士的殷红鲜血的浇灌下,一个崭新的南斯拉夫今天已屹立在风云变幻的巴尔干半岛。现在,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在欢庆祖国解放三十五周年之时,将更紧密地团结在铁托总统周围,缅怀先烈们的英雄榜样,警惕地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因此……
〔罗马尼亚〕马林·索列斯库在喀尔巴阡山之巅,我们纵情遐想,直到那光芒四射的金星,更远更远。放眼祖国的大地,铀矿和金矿——无穷的宝藏。沉甸甸的麦穗,垂挂在长矛般的麦秆上,这麦秆就是当年达留斯丢弃的长矛。我们从来就知道,谁要是践踏我们祖国的土地,都将化为我们培育丰硕果实的土壤。因此,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们懂得了,这里,我们是主人,直到永远。
(张 普 译)


第6版()
专栏:

腊立鼓声
夕阳西下,晚霞泛彩,“咚,嗒拉拉;咚,嗒拉拉……”那清脆、激昂的腊立鼓声,穿过葱郁的椰林,在阿皮亚的街头、广场、海滨回荡。
腊立鼓是西萨摩亚等南太平洋岛国一种特有的民族鼓,用当地出产的伊非兰兰树制作,这种树木质坚硬,呈枣红色。制作时,将一根圆木的中间挖空,两头砍尖。这种鼓状如舢舨,又称“舢舨鼓”。
据考古发现,萨摩亚人三千年以前从东南亚一带乘独舟漂洋过海来到西萨摩亚定居。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漂行,他们敲击船舷,以保持相互联系,共同奋进。在漫长的岁月中,这种敲击船舷的声音渐渐地演变为今天的鼓声。也有人解释:那是战鼓。在过去殖民统治的岁月里,萨摩亚人奋起反抗,总是击鼓为号。人们听到腊立鼓声,便很快集合起来,去抗击入侵者。“腊立”一词,在萨摩亚语中即“唤醒”和“警觉”之意,唤醒人们警惕侵略者。所以,这又是鼙鼓声声。
一位西萨摩亚朋友告诉我说:“当我们听到这阵阵鼓声,可以忆起先辈的战斗历程,不要忘记过去。同时,看到今天的南太平洋还是波浪滔滔,很不平静呢!因此,我们要天天敲腊立鼓。”
·陈文照·


第6版()
专栏:

世界的高速公路
在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中,公路运输与航运、铁路运输相比,历史是比较短的。从一八八六年德国克尔·本茨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到现在,还不足一百年。但是,由于公路运输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和汽车的日益大型化、高速化,对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出现了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道路。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两个由中间带隔开的行车部分,每个行车部分至少有两个行车道;凡遇十字路口,一律采用立体交叉。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必须按规定的速度行驶。因此车辆要经过一段加速道才能进入高速公路,经过一段减速道,才能离开高速公路。
此外,必须设有现代化的道路标志、安全设施、自动化信号系统和完善的照明设备。不少高速公路沿线还设有临时停车场、加油站、汽车修理站和饮食店、休息区等服务设施。
在高速公路上行车,速度快、效率高、安全舒适。它的设计行车时速一般为一百二十公里,大大超过普通火车的时速。与一般公路相比,车速大大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百分之二十多,交通事故可减少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可承担的运量,相当于一条双轨铁路。高速公路的造价虽然较高,但经济效益很大。美国现有高速公路每年在运输上可节约六十到七十亿美元。高速公路的建设费用一般十年左右即可收回。车祸死亡率只有普通公路的一半。
西德是兴建高速公路最早的国家,一九三三年开始修建柏林至汉堡线,到一九四二年已有高速公路三千九百七十八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继续修建高速公路,至一九七五年,高速公路总长度达六千五百七十一公里,把政治中心和全国的大经济区联系起来,并有九条路线同欧洲各国相连接。
美国是高速公路最发达的国家,从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七五年修建高速公路六万五千多公里,由高速公路组成的“州际和国防公路网”,已把各主要城市和工业中心沟通,并有高速公路通向加拿大、墨西哥。都市内的高速公路也在迅速发展。
日本兴建高速公路较晚,但发展很快。第一条高速公路是由东京至名古屋,是一九五七年动工修建的。预计到一九八五年将建成纵横日本国土的高速公路网,那时,所有居民点都可在二小时以内进入高速公路。
现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均已达到数千公里。第三世界国家近十多年来也在积极修建高速公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由平壤至元山已在今年九月正式通车。南斯拉夫正在兴建一条贯通全国的六车道高速公路,全长一千一百八十五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五大洲已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过十万公里。
(上图为瑞士的高速公路)
·路 云·


第6版()
专栏:

昨日西贡今何如?
苏 莉
如今已被改称为胡志明市的西贡,是一个饱经忧患和富有斗争传统的越南城市。法国殖民者、日本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和它们的走狗保大、吴庭艳、阮文绍之流,都曾在这里盘踞。多少年来,西贡人民一天也没停止过斗争。他们不惜流血牺牲,为的是把强加在他们身上的锁链砸断。
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西贡终于获得了解放。当时,那些来自北方的“解放者”们夸口许愿,要“把西贡建成文明、富饶、美丽的”、“拥有温饱、幸福和文明生活的社会主义城市”。三年多后的今天,言犹在耳,可是笼罩在西贡上空的不是自由美丽的曙光,而是恐怖、浓重的阴影。
从北方蜂拥而至的接收大员们,排挤掉艰苦奋斗多年的南方干部和革命者,霸占了西贡的一切领导岗位,甚至连西贡工厂里的许多南方技术人员,也要由北方的人来顶替。大权在握的新权贵们,搜刮钱财,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无所不为。他们以“打击买办”和“社会主义改造”为名,随意将小资产者的财产“收归国有”。不过这些不义之财并没有多少流入国库,而是被装进了私人腰包。譬如,几年来被官方没收的二十多吨黄金,只有两吨半归公,其余尽入私囊。限期限额的“兑换货币”,使劳动者用血汗换来的积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而官员们则乘机渔利,以十比一甚至一百比一的比率搜罗旧币,再以一比一的比率向国家银行兑换。
这些新贵们生财有道,利用名目繁多的限制措施,大搞营私舞弊。比如,西贡路上骑车的人如果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件,他的车子就要被扣,而过了几天,没收来的车子就在旧货摊上被拍卖了。象解放前的西贡一样,金钱依然具有逢凶化吉的功效。只要舍得花钱,什么都能办到,无论是迁移户口、分配口粮、取得通行证件与出国护照,谋个好的差事,或者逃避去所谓“新经济区”从事劳动改造,等等。难怪外国报刊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自北方的胜利者现在同老的统治者一样腐败”,“新的阶级在搞老的特权”。
西贡人民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解放后的三年里,他们每人每月只能分配到九公斤的大米,而且要分几次配给。国营市场上货架空空如也,但黑市却是到处泛滥。参加黑市交易的不仅有投机商人,还有高级干部及其家属,而后者是黑市货源的主要提供者。他们高价出售贪污受贿搞来的物品,大发横财。在黑市上,大米、猪肉、热水瓶的售价要比国家牌价高出五到十倍。目睹这种情况,外国记者写道:“胡志明市与其名字不符,整个城市都是黑市。”
从前有“冒险家的乐园”之称的西贡,如今仍然是偷盗成风,流氓阿飞猖獗,社会风气败坏,赌博、酗酒、吸毒以及封建迷信活动到处泛滥。由于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社会秩序混乱,引起了人民的普遍不满,当权者就动用警察、监狱来对付“犯罪”和人民的反抗。据报道,在整个城市,许多监狱人满为患,不得不增添牢房和“超员”关押犯人。过去一间四米宽八米长的牢房,装三十五个犯人,而现在要装五十多人。
越南当局对外大搞扩张侵略,对内拚命压榨搜刮,已经使越来越多的越南人民看穿了他们的伪善面目。据说,在西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甲:我们第一书记一九七六年春节说:十年后,每个家庭都要有电冰箱。
乙:到那时,你的冰箱里将放什么呢?
甲:石头!
在西贡街头,现在不断出现诉说人民苦难和揭露统治阶级罪行的传单和标语,越南南方人民发出了这样的愤怒呼声:“我们正困在被欺骗、被利用、被压迫的‘天堂’中!……我们不能再徘徊了。”“勇敢的革命青年们联合起来!向着黎明前进,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