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墨西哥钢铁生产速度跃居拉美第二位
墨西哥今年头八个月的钢、铁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六,这一增长速度在拉美仅次于巴西而居第二位。
据报道,墨西哥今年一至七月钢的产量为四百四十一万吨,八月份又比七月份增产百分之四点七。今年头八个月,海绵铁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三十八点一,钢板增加百分之二十八,其中热轧钢板增加百分之六十点五。石油工业需要的无缝钢管增加百分之二十四。


第6版()
专栏:

埃及发展电力工业
埃及目前正着手增加亚历山大省电站的发电能力,以满足北部沿海地区的工农业对电力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由于在塞尤夫电站装置了两台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发电能力为二十五兆瓦发电机组,亚历山大省电站的发电能力将提高。另一台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发电机组将安装在阿布勒马他米尔电站,发电能力为二十三兆瓦。
为了增加马特鲁省农村电站的发电能力,正在安装两台发电能力各为十兆瓦的发电机组。根据电力和能源部拟订的计划,正在亚历山大省兴建埃及最大的两个电站,发电能力各为六百兆瓦。


第6版()
专栏:

尼泊尔已建立七个新兴工业区
尼泊尔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人力,发展中、小型民族工业和乡村工业。现在尼泊尔已建立了巴拉朱、帕坦和希托拉等七个新兴工业区。尼泊尔在伊拉姆加德满都河谷等地区已建立了三千多个金属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加工、黄麻加工、制糖、皮革、制药、纺织、电力和农具等大型和中、小型工业。同时,尼泊尔还积极发展乡村工业。
尼泊尔利用境内大多数河流水流湍急的特点,努力发展水力发电。一九七七至一九七八年度,水力发电能力为三万七千多千瓦,相当于一九五○年总发电量的十倍。目前,尼泊尔正在兴建库拉卡尼和马斯扬迪两个发电能力在三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一九七七至一九七八年度,尼泊尔就建成了七个乡村电站,还完成了十九个乡村小电站的勘测和设计工作。


第6版()
专栏:

赞比亚制造业的比重增加
近年来赞比亚的制造业获得迅速发展。一九七七年,赞比亚的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一九六五年的不到百分之七增加到约百分之十一,而矿业的比重则在同期内从百分之四十一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一强。赞比亚的制造业的产值已由一九六五年的四千八百万克瓦查(约合五千七百六十万美元)增加到一九七七年的一亿零二百万克瓦查(约合一亿二千二百四十万美元)。全国建立了几十种新的工业,如水泥、玻璃产品、炼油、化学、纺织、制革、粮食加工和制鞋等。赞比亚糖业公司建立于一九六四年,现在每年可以加工甘蔗二十万吨,甘蔗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一万一千公顷。
过去,赞比亚每年要向国外出口数十万吨原铜。自从赞比亚金属铸造厂有限公司建立以后,赞比亚就开始生产铜制的成品或半成品出口,如铜杆、铜丝、铜缆以及传统的工艺器皿等。目前,这些铜产品已在东非和一些亚洲国家建立了稳固的出口市场。一九七七年,赞比亚向东非出口了七十万克瓦查的铜杆和铜缆。


第6版()
专栏:工业新成就

缅甸把蒸汽机车改成内燃机车
最近两年来,缅甸铁路部门职工已经成功地把九十一辆蒸汽机车改造成为内燃机车。这些改造后的机车,由烧进口煤炭改为烧国产燃料油,使国家节约了一笔外汇。


第6版()
专栏:工业新成就

伊拉克建成一座洗、纺毛厂
伊拉克基夫里洗、纺毛厂于不久前建成。试生产后证明,这座洗、纺毛厂全部设备性能良好,运转正常,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第6版()
专栏:工业新成就

阿拉伯也门荷台达卷烟厂增产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荷台达卷烟厂,自一九七一年建厂以来,生产不断上升。这家卷烟厂,一九七二年生产了香烟一万一千箱(每箱五十条)。到一九七七年,生产了近四万箱,为一九七二年的三点六倍。在这家卷烟厂投产以前,也门市场上出售的香烟都是从外国进口的。


第6版()
专栏:工业新成就

索马里一家新的炼油厂落成
索马里一家新的炼油厂在最近落成。这家炼油厂是由索马里和伊拉克两国政府联合兴建的,年炼油能力是五十万吨,将生产汽油、轻溶剂、重石脑油、煤油和航空汽油。


第6版()
专栏:工业新成就

莱索托开采出一颗大钻石
莱索托最近在莱岑—拉—特雷矿发现一颗大钻石,重一百三十点四克拉,价值一百一十六万美元左右。这颗钻石是今年在该矿发现的第二颗大钻石。第一颗大钻石是二月份发现的,重九十八克拉。钻石是莱索托的主要矿物资源之一。莱岑—拉—特雷矿从去年开采以来,已生产钻石三万五千克拉。


第6版()
专栏:工业新成就

哥斯达黎加兴建一座制盐厂
哥斯达黎加正在科洛拉多德阿万加雷斯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制盐厂,哥斯达黎加开发协会向盐生产者合作社提供了一千七百万科郎(哥斯达黎加货币)贷款。这一制盐厂生产能力为年产盐约二万五千吨。不仅能满足国内盐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出口近一万吨。 (本专栏据新华社讯)


第6版()
专栏:

巴基斯坦塔克西拉重型机器厂金工车间工人在加工大型机器部件。
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日本引进先进技术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本报讯 战后以来,日本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在这基础上加以消化、改造、革新,发展本国科学技术,使之“日本化”,大大提高了本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
日本的技术水平在战后初期比美国落后二十年到三十年。一九四九年日本政府公布了《外汇和外贸法》,鼓励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在这之后日本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引进外国技术,数量之多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日本引进技术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从一九六○年开始,日本的技术水平迅速上升,大大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
日本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搞好技术情报工作
保证引进取得成功
引进技术的成功,关键是搞好技术情报工作,要使情报工作做到迅速准确。每项技术的引进,都以资料调查、派得力人员出国考察,请外国专家讲学、传授、座谈及书信探问等多种方式,摸清底细,加以分析研究,力求抓得快,选得准。例如以石脑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技术、数控机床等,都在国外发明家还没有大量工业化时就抓紧引进来,因此实现工业化的时间差不多与国外同时,甚至还快一些。
兼采各国先进技术
充实本国技术体系
日本主要工业部门的技术装备几乎全是靠广泛吸收各国新技术组配而成的。例如,石油化学工业,主要靠引进的三百多项技术装备起来的,主要有:美国的聚苯乙烯技术,英国的高压聚乙烯技术,西德的低压聚乙烯技术,意大利的聚丙烯纤维技术等。石化工业用在技术引进上的费用竟占技术总投资的百分之八十,而引进技术所获得的产值在总产值中占百分之九十三。
根据本国薄弱环节
连续引进先进技术
原来日本火力发电技术落后,五十年代中期,从美国、西德引进全套大电机机组设备,并进行仿制。随后又从美国购买当时最新最大的二十二万千瓦的大电机机组设计图纸。在一九六一年,日本生产出三十二万五千千瓦的大电机机组,只用了五年时间就追上了美国。到一九七○年,日本火力发电工业迅速发展,但仍一面继续引进大型发电机样机,一面实现二十——一百万千瓦大电机机组的自行设计与制造。这使日本在电力工业方面保持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美国相当的水平。
在引进技术基础上
发展“日本化”技术
引进先进技术,然后结合本国情况,加以消化、改造、革新,形成自己的新技术,使之“日本化”,这是日本引进先进技术的精髓。例如在钢铁工业方面,日本引进美国和苏联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法国的高炉吹重油炼铁技术,奥地利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西德的熔钢脱氧技术,瑞士的连续铸钢技术以及美国的带钢轧机等六大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经过消化、改造、革新,对本国的钢铁工业进行大规模的彻底的技术改造,形成自己的钢铁工业最新式的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体系,经过短短的二十年日本成为仅次于苏、美的世界第三钢铁生产国和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目前日本钢铁工业设备能力已达到一亿四千万吨。日本还把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改造和革新,使之更加完善后再向国外出口。目前日本技术出口额不断增加。钢铁工业与纺织工业已开始出超。
在引进技术过程中
培养本国技术队伍
日本造船业较早引进国外先进的自动焊接与分段造船技术,并在推广中培训出一支水平较高的技术力量,使技术人员在数量和技术上都超过了当时的英国,这就为日本造船业不久之后赶上并超过英国准备了重要条件。


第6版()
专栏:

“从外国引进技术是合算的”
英国议会一委员会敦促政府以日本、西德为榜样引进技术
本报讯 “西德和日本两国的成功显然有这样一个经验:在当地没有发展起适合的技术时,从国外购买专利权和引进技术是合算的”。这是英国议会一委员会最近向政府发出的劝告。该委员会敦促政府应以日本和西德为榜样,而改变过去在这方面缩手缩脚的做法。
长期以来,英国对引进外国技术一直持保守态度,坚持通过本国的科研成果来解决本国生产中的问题。与其他先进工业国家相比,英国的技术引进费用是最少的。近年来,英国已发现这种作法影响了本国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注意引进外国技术,鼓励国际技术交流和技术考察等科技情报活动。但是,议会委员会认为这远远不够,应象日本那样,以大规模引进技术作为一项工业战略的基础。
另据报道,因为不重引进外国科学技术而吃了亏的还有美国。
美国在二次大战前就是科学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国家。二次大战后,欧洲大批科学家进入美国,使美国的科研力量上升而超过欧洲。由于自恃科学技术领先、什么问题都可以自己研究解决,不太注重引进外国技术。近几年,美国的一些专业技术已被西欧和日本赶上或超过。例如,日本的汽车工业赶上了美国,电视机质量超过了美国。日本和西欧的一些先进技术已向美国出口。美国报刊认为如不采取应急措施,美国科学技术将逐渐落后。
以上事实说明,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原有科学技术基础多么雄厚,完全靠自己的科研力量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一切科学技术上的问题是不现实的。


第6版()
专栏:数学与事实

日本和外国先进技术
△日本引进外国技术之多,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据日本官方统计:在五十年代,日本每年平均引进技术二百三十项,六十年代增至一千项,进入七十年代后每年超过二千项。到一九七六年三月为止,引进外国技术共二万五千七百四十二项。
△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年间,日本进口专利及推行费用约为六十亿美元。但是,估计发明这些专利的科研和试验、设计等的直接间接费用需要一千八百亿到二千亿美元。
△从一九五○年至一九七○年,日本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十五点二,为西德的一倍,法国的二点四倍,美国的三点八倍,英国的五倍。
△用引进技术生产新产品,使日本减少了进口,节省了外汇支出。一九六○年日本用于技术引进为一亿美元,而由此减少进口所节约的外汇为四十五亿美元。
△日本对引进的外国技术进行消化、改进和提高后,有些已逐步做到了技术反输出,从一九七二年以来,日本尖端技术出口额不断增加。一九七五年技术出口收入达一亿六千万美元,比上一年度增加百分之四十三,为十年前的十倍。


第6版()
专栏:

波兰注意引进西方国家新技术
近年来,波兰注意引进外国新技术和加强同西方国家的科技合作。据波通社报道,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六年,波兰向西方购买了三百六十项关于电力、化工和轻工业等部门的许可证。目前,波兰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电力机械、百分之六十的化工机器和三分之二的轻工业的新机器是从外国进口的。波兰还在矿业、冶金、地质、医药、环境保护和农业方面同美国进行科技合作。
法国、西德和英国是波兰在医学、畜牧业、核发电技术和农业机械等方面进行合作的主要伙伴。


第6版()
专栏:

匈牙利发展同西方的经济关系
匈牙利政府近年来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目前,匈牙利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已占其外贸总额的百分之三十六。
匈牙利把“生产协作”作为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现在匈牙利同西方国家的企业之间已有四百多项生产协作的协议。匈牙利比较注意从西方购买专利。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五年的三年中,匈牙利就从西方国家购买了三千多万美元的专利,其中西德、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占百分之七十。 (据新华社讯)


第6版()
专栏:罗马尼亚通讯

引进技术以后……
——访达契亚汽车制造厂
罗马尼亚一九六六年决定生产小汽车,他们从法国引进专利和工艺,一九六八年投产,第二年成批生产。投产快,产量高,五年收回了全部投资,培养了一批技术力量,促进了本国的工业生产。
在罗马尼亚,无论是城市或乡村,到处都可以看到一辆辆色调柔和、造型美观的小轿车,人们习惯地称它为“达契亚”。达契亚人是罗马尼亚人民的祖先。把本国生产的第一批小轿车取用这个名字,反映了罗马尼亚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解放前,罗马尼亚谈不上有什么小汽车工业。就是到六十年代中,也没有一家正规生产小汽车的工厂。随着工业建设高潮的到来和城乡交通的发展,罗马尼亚政府在一九六六年作出了生产小汽车的决定。当时面临的问题是,技术设备怎么办?是依靠自己从头搞起来,还是利用发达国家现成的技术呢?罗马尼亚从实际出发,决定采取引进技术的办法。达契亚汽车厂就是从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引进专利和工艺的。
达契亚汽车厂位于阿尔杰什县首府皮特什蒂市郊的丘陵地,它的前身是生产卡车和拖拉机零件的工厂。如今它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我们驱车前往参观时,沿路上不断看到运载着刚出厂的“达契亚”的大型卡车从公路上飞奔而过。进入厂区,耸立在山坡上的办公大楼,繁荣的工人福利设施,巨大的厂房,专用的铁路线,整装待发的“达契亚”车队,构成一幅整齐而美观的图案……,这情景告诉人们,它已是一个大型的小轿车工厂。主人告诉我们说,这个厂的自动化的程度已达到百分之七十。这里平均每五分钟就可以生产一部“达契亚”小轿车。
眼前摆着的事实生动地告诉人们:引进技术的办法在这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负责进出口业务的厂长米尔恰同志介绍说,这个厂是一九六六年引进专利和工艺的,经过迅速的投资扩建,一九六八年开始投产,第二年成批生产小轿车,今年计划年产可达七万五千辆。米尔恰同志告诉我们,引进专利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投产快,产量上得快。
引进外国技术,怎样同自力更生结合起来呢?达契亚汽车厂在这方面也有着良好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企业协作生产的优越性,不断想方设法提高零配件的自给率。开工初期,生产小汽车所用的零部件,百分之五十五是根据合同从法国进口的。目前使用的国产零部件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它生动地反映了引进外国技术不仅不会妨碍反而会促进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的工业生产。
在车间参观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一些穿着与工人制服不同的工程技术干部,还有一些从城里工业学校来的学生。他们有的在同工人研究生产技术问题,有的在实习操作。通过主人的介绍,我们知道,这个工厂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和培养技术力量,设有庞大的设计研究所,工厂办的汽车工业学校,每年可培养出三千名青工。主人告诉我们,开始几年,工厂不得不聘请一部分外国专家,但现在不必要了,他们早已回国了。
在罗马尼亚,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谈论,一切产品务必高质量,既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又能争取出口。甚至听到有些从国外引进的产品,经过努力创新,还向引进的国家出口。在这方面,达契亚汽车厂也取得了可贵的成就。“达契亚”汽车以它的轻便灵巧,耗油量小(每跑一百公里,约耗油七公升)博得好评,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销路。现在出口量已占年产量的百分之三十,远销东欧、西欧以及非洲等二十多个国家。正是由于建厂后投产快,产量高,出口多,这个工厂在头五年中就收回了全部的投资,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在访问结束的时候,主人向我们介绍了工厂的远景,五年后年产量将达到十五万辆。人们相信,这个雄伟的规划一定能实现。(附图片)
本报记者 张启华
罗马尼亚的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卡车。
罗马尼亚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