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泰、马、新报纸赞扬邓副总理访问圆满成功
加强友好合作促进东南亚和平与稳定
泰国报纸强调东盟和中国加强团结反对苏越霸权主义
据新华社曼谷十一月九日电 泰国报纸今天发表社论欢呼邓副总理对泰国的正式友好访问取得圆满成功,对加强泰中友好合作关系和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日报》的社论说,邓副总理的访问“给原已美好的泰中关系写上了更加光辉的一页,将导致两国更广泛的合作,对于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安全与和平,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社论指出,东南亚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出现了霸权主义向这一地区伸手的阴影。社论说:“这个新动向,人们已经看得非常清楚。霸权主义者既加强在远东的新战争部署,又指挥企图并吞柬埔寨进而称雄东南亚的‘亚洲古巴’,同时采取军事和政治攻势,造成本区域局势最近更形紧张。”
《联合日报》的社论说,“泰中两国的友好合作,中国和东盟的友好合作,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一致,是反对霸权主义、推迟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加速社会进步和谋求人类幸福事业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新中原报》的社论指出,“越南和苏联最近的所作所为,使东盟国家更加认清霸权主义的危险性,因而更加提高警惕”。
据新华社北京十一月十四日电 吉隆坡消息:马来西亚报纸连日来纷纷发表社论和评论,赞扬邓小平副总理对马来西亚的访问,标志着马中两国关系的新发展,对东南亚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星槟日报》十一月十一日的社论说,邓副总理访问马来西亚,“标志着马中关系又向前迈进一步”。“中国宣布支持东南亚的中立化概念和重视东盟展开的经济合作,表达了中国和我国在这方面的共同点。”
《光华日报》十一月九日的社论说:“尽管马中两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同,但两国都属于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彼此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一致的目标。”“马来西亚倡议东南亚和平、自由及中立地区的概念,获得中国一再支持和赞赏,从而加强了北京同东盟个别与整体的关系。”
据新华社北京十一月十五日电 新加坡消息:新加坡《星洲日报》十一月十四日发表社论,称赞邓小平副总理的访问,“对加深新中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增进传统的友好关系,促进两国的双边关系发展,必然会有很大的裨益”。社论指出,邓小平副总理首次访问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不仅表示中国重视促进睦邻外交,也是对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机构的东盟的重视。”社论最后祝愿中国的四个现代化计划能早日实现,希望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繁荣而和平的国家。


第6版()
专栏:

乌兰夫副委员长前往“胜利城”
向无名战士纪念碑献花圈
新华社开罗十一月十五日电 乌兰夫副委员长及其一行今天上午驱车前往开罗东部“胜利城”,向无名战士纪念碑献花圈。
乌兰夫副委员长献花圈时由仪仗队队长、军工生产国务部长卡迈勒·艾哈迈德·纳赛尔和总统府侍从长努尔·法加勒陪同。他在纪念碑前向在一九七三年十月战争中阵亡的官兵默哀。
金字塔式的无名战士纪念碑,高三十米,巍然矗立在尼罗河畔。这是埃及建筑师和工人在十月中东战争结束后两年建成的。现在,每年十月六日,各界人士都到纪念碑前缅怀阵亡的烈士。(附图片)
乌兰夫副委员长 十一月十四日到达开罗,对埃及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穆巴拉克副总统等到机场欢迎。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
(传真照片)


第6版()
专栏:

加拿大和丹麦报刊揭露苏越条约的军事性质
苏越条约对东南亚国家和人民是严重威胁
美国报纸说越南人民对越南当局公开投入苏联怀抱表示忧虑
据新华社北京十一月十五日电 加拿大《锻炼》周刊最近一期发表文章说,苏越条约对东南亚国家和人民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文章说:“苏联和越南十一月三日签订的所谓‘和平友好’条约使苏联套在越南脖子上的绞索拉得更紧了,这个条约同苏联与古巴已经签订的那些条约是类似的。”
文章接着说:“苏联和其他国家签订的每一项条约都是用来使这些国家更加听任它的支配。越南领导人的行为无耻地背叛了越南人民为捍卫自己的独立而进行的三十年英勇斗争。”
文章说,“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越南军队大量集结在柬埔寨边界上。”“从今年九月以来,越南还加紧了对中国领土的武装入侵。”文章最后说:“越南为了苏联的利益所起的桥头堡的作用对东南亚人民和国家是个严重的威胁。”
丹麦《工人报》十一月八日发表一篇评论指出,苏越条约“基本上是一个军事条约”。评论说:“越南当前的政策是根本违背越南人民的利益的。”
据新华社北京十一月十三日电 据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报道,越南人民对越南当局公开投入苏联怀抱表示忧虑。
这家报纸十一月十日刊登了一篇评论,它的标题是《河内开展大规模运动以使越南人喜欢新签订的越苏条约》。
评论指出,苏越签订条约以后,越南紧接着在全国开展运动,以使它的公民相信,越南有俄国人的支持。“看来,这个精心策划的运动是要消除许多越南人由于同柬埔寨的边境战争、同中国的对峙和经济状况不断恶化而产生的忧虑。”
评论认为,越南《人民报》和河内电台的评论也暗示了,“有人对于同这样一个遥远的、动机可疑的大国结盟反对一个幅员广大的邻国是否明智表示怀疑。”
这篇评论还援引驻河内外交官的话说,苏越条约“在莫斯科签署时,(越南)人民都感到意外。……人们对于同俄国缔结这样一个条约毫无思想准备。”评论说,“本周抵达香港的驻河内的外交官说,他们听到一些越南人对这个条约和他们的国家公开倒向苏联阵营提出了坦率的批评。”


第6版()
专栏:

坦桑尼亚政府声明决心保卫领土完整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十一月十四日电 据坦桑尼亚通讯社报道,坦桑尼亚政府今天发表声明说:“坦桑尼亚重申它对坦桑尼亚人民和非洲统一组织的职责,即为了反对使用武力获得领土,坦桑尼亚将无条件地保卫自己的领土完整。”
声明说,乌干达总统阿明在过去几天内一再声明乌干达正在或已经从坦桑尼亚撤军,这是为了掩盖“对坦桑尼亚的赤裸裸的侵略”。“因为正是阿明本人在十月三十日命令他的军队入侵坦桑尼亚,然后又宣布这块领土是乌干达的一部分”。
声明说:“事实真相是,阿明并没有撤军。这是他本人以及他的一些发言人所承认的。他正在增援他的侵略军。就在几天以前他还吹嘘要对坦桑尼亚实行第二阶段的侵略计划。”


第6版()
专栏:

伊朗石油工人复工
新华社德黑兰十一月十五日电 据波斯通讯社报道,伊朗石油工人结束了两周的罢工。十一月十四日复工。
伊朗全国石油公司发言人十四日宣布,伊朗目前每天的石油产量已达到三百万桶。他说,阿巴丹炼油厂目前日产量是四十七万桶,尚未恢复到原来日产六十万桶的水平。
据伊朗能源部发言人十四日晚宣布,一些电站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仍在继续怠工或罢工。
另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以爱资哈里为首相的伊朗新内阁从十一月六日组成以来,多次表示“一旦局势稳定”,就把权力移交给“真正的国民政府”。他保证继续打击上层贪污现象。
与此同时,巴列维国王指定了一个专门小组,调查所有王室人员的财产的性质和来源。新政府组成后,逮捕了包括前首相胡韦达在内的十三名曾在内阁或省市政府以及军警部门任职的高级官员。十一日还逮捕了要求国王下台的民族阵线领导人桑贾比等人。


第6版()
专栏:

埃及副总统启程前往华盛顿
据新华社开罗十一月十五日电 埃及副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今天离开开罗前往华盛顿。他将同美国总统卡特就埃以和谈问题举行会谈。
据报道,穆巴拉克副总统携带了萨达特总统给卡特总统的一封有关和谈最近发展情况的紧急信件。
穆巴拉克在启程之前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埃以和约应该是中东有关各方实现全面和平解决的一部分。
他说,埃以和约同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联系起来是和谈的基本点。
萨达特总统十一月十四日对记者说,华盛顿会谈面临着来自以色列方面的障碍。


第6版()
专栏:

西欧的忧虑
——苏联中远程核武器优势对西欧形成明显威胁
据新华社波恩十一月十一日电 新华社记者 丁仰炎报道: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九年,是苏联利用会谈大力加强其驻欧军事力量的九年。特别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苏联中远程核武器的优势,更加强了欧洲军事力量的不平衡,形成了对西欧的明显威胁。这种情况已引起了西德和西欧国家的严重忧虑。
苏联利用核会谈夺取核优势
长期以来,苏联和西方在欧洲的军事力量对比方面,苏联一直占有常规力量的优势,而西方则一直依靠美国的核优势,也就是常说的美国“核保护伞”,来平衡苏联的常规优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灵活反应战略”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均势概念基础上的。但是,多年来苏联一面散布缓和幻想,一面扩大军事力量,特别是核力量,缩小同美国之间的核差距。从一九六九年十一月美苏双方开始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到一九七二年五月双方签订第一阶段协议。美国实际上承认了美苏之间的战略核均势,美苏之间核差距已经消失,用美国的核优势来平衡苏联常规优势的设想也就落了空。从这时候起,苏联对西欧的常规军事优势就成了一个现实的威胁。从这时候起,也不断有人开始怀疑“灵活反应战略”的有效性,并开始寻找新的战略指导思想。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出一个新的、可信的、有效的对付办法。
美国“核保护伞”被撕破了
现在,情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苏联利用谈判的时间大力发展了中远程核力量,其中包括SS—20中程导弹和“逆火”式轰炸机。这两种武器都可以用作核运载工具,具有战略武器的破坏力,因此不属于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的范围;SS—20导弹可以携带三个核弹头,射程约为五千公里,从苏联打不到美国,“逆火”式轰炸机如不在空中加油也只能单程飞到美洲,因此两者又不属于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范围之内。但是这两种被称之为“灰色区域武器”(按指其射程介乎战略武器与战术武器之间的武器)却可以打到欧洲的任何地区。据报道,目前苏联已部署了约二百枚SS—20导弹和约一百四十架“逆火”式轰炸机,形成了一个相当巨大的中远程核打击力量。
在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第二阶段,美国也在发展一种巡航导弹。这实际上是一种低空飞行、速度较慢但准确性很高的无人驾驶飞机,可以携带核弹头,在大量使用时不易防范,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抗衡苏联中远程核武器的一种手段。但是,据透露,美苏在会谈第二阶段中初步达成的协议却规定在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的射程不得超过二千五百公里,在陆地和海上发射的巡航导弹,其射程不得超过六百公里,也就是说,都无法从西欧打到苏联的纵深地带,因而不能成为平衡苏联中远程核武器的有效因素。而且,美国的巡航导弹还处在研制阶段,西欧各国手中更没有这种武器。这样,苏联在西欧除了原有的常规武器优势外,又多了一个中远程核武器的优势。本来就已经成问题的美国对西欧的“核保护伞”又被撕破了一个大洞。
欧洲爆发战争的危险增加了
这种情况的发展当然引起了西德和西欧其他国家的严重忧虑。今年八月,当美苏限制战略武器第二阶段会谈紧张进行时,西德国防部长阿佩尔在西德社会民主党安全政策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要求美国同苏联谈判限制战略武器时,“要适当地照顾到北大西洋欧洲伙伴的利益”,他要求,“面对越来越大的中程导弹的不平衡,面对苏联在中程武器方面的优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必须一方面加强自己相应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应强烈要求全面控制军备。”最近法国的防务专家、空军预备役将军皮埃尔·加卢瓦在对法国《世界报》的谈话中也指出,由于苏联在欧洲中远程核武器方面占优势,欧洲爆发战争的危险增加了。
正当西欧对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不安增长的时候,这里又传出了美苏双方将把“灰色区域武器”纳入第三阶段谈判的消息。《法兰克福汇报》指出,华盛顿尽管打算就“灰色区域武器”问题同莫斯科举行谈判,但是看来没有解决的是美国政府是否和如何让它的伙伴参加这一谈判。欧洲人的共同发言权问题,显然在联盟内部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其实,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苏联是否愿意和美国就限制所谓“灰色区域武器”问题进行谈判,是否愿意让欧洲以某种方式参加这种谈判,这显然是一个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但是对西欧来说却是一个生命攸关的问题。美苏限制战略武器的会谈究竟会怎样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图片)
在莫斯科的观礼台上
原图说明:“这是我所看到过的对西方观察家最明目张胆的荒唐欺骗了。”
原载英国《笨拙》杂志


第6版()
专栏:列国志

印度洋上的花环——马尔代夫
今年十一月十一日,是马尔代夫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纪念日。
在浩瀚的印度洋中,离斯里兰卡共和国六百四十公里的地方,有十九组环礁岛象一串串花环,漂浮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这就是马尔代夫共和国。马尔代夫国名的意思是花环群岛。马尔代夫陆地面积约二百九十八平方公里。人口十四万三千多,分布在大约二百多个岛上(全国共有两千多个小岛)。首都马累。主要民族为马尔代夫族。伊斯兰教为国教。官方语言为迪瓦利语。
马尔代夫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没有四季之分。群岛上葱葱笼笼,鲜花盛开,是个美丽的岛国。
农作物以玉米、谷子为主。岛上出产香蕉、菠萝、木瓜、芒果、甘蔗、椰子、柑桔等水果。椰子制品是马尔代夫共和国的一项重要出口商品。
马尔代夫拥有辽阔的海域和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盛产闻名世界的鲣鱼和马鲛鱼(金枪鱼的一种)。鱼是马尔代夫人民的主要食品。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捕鱼为业。渔业收入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对外贸易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五来自渔业。
花边制品在马尔代夫输出的商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此外,还有传统的商品,如精美的喷漆用品,编织得很好的草席、织网、织帆等手工产品。
马尔代夫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年前,那里已有人居住,并且建筑了庄严宏伟的寺庙。公元十二世纪时,建立了伊斯兰教苏丹国。我国明代与郑和一道访问亚非各国的马欢在他所著的《瀛涯胜览》中就记载了马尔代夫群岛的风物,称它为“溜洋国”。中世纪后,欧洲殖民者侵入印度洋,马尔代夫先后受到葡萄牙和荷兰的殖民统治。殖民者的残酷压迫,激起了马尔代夫人民的不断反抗。在马尔代夫人民的袭击下,葡萄牙殖民者最后不得不把全部侵略军收缩到马累。一五七三年,由穆罕默德·塔库拉法·阿拉扎姆领导的武装队伍来到了马累,同当地起义人民一举歼灭全部葡萄牙侵略军,阿拉扎姆用铜枪亲自杀死了殖民军的头目。经过艰苦斗争,马尔代夫人民终于从葡萄牙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阿拉扎姆使用的铜枪至今陈列在马尔代夫共和国的博物馆里。为了纪念这位英雄的不朽业绩,马尔代夫人民在他的墓上树立了一块顶端用黄金做的纪念碑。
一八八七年,马尔代夫又沦为英国的保护地。马尔代夫人民前赴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尔代夫人民要求独立的运动更加高涨,终于在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六日获得独立。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一日,马尔代夫成立共和国。长期以来,马尔代夫共和国积极奉行中立、不结盟和反帝、反殖的外交政策。
马尔代夫共和国处在印度洋航线的要冲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自英军一九七六年从这个岛国最南端的甘岛撤出后,于一九七七年六月以所谓“维修他们在印度洋的渔船”为借口,妄图租借甘岛基地。马尔代夫政府毅然拒绝了苏联的要求。这一行动表明,马尔代夫政府和人民藐视超级大国的利诱和威胁,坚持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