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起家的“秘诀”
——江苏省无锡县农业副业工业三者结合综合发展的调查
无锡县许多公社都有一个社队工业产品陈列室。一进去,就象置身于百花园中,在人们眼前展现出社队工业欣欣向荣的绚丽图景。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社队工业产品有二千三百多种,有不少产品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无锡县社队工业规模之大、水平之高,使参观的人们赞赏不已。但也使不少人产生过一种“望洋兴叹”之感。他们说,无锡县的社队工业这样好,靠的是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我们学不了。
无锡县实行农副工结合,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社队企业的条件,确有得天独厚之处。这里交通方便,靠近无锡、上海等工业城市,退休和回乡的工人较多,等等。然而,光凭优越的客观条件是否就能使社队工业发展起来?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安镇公社,离无锡市很近,锡沪公路横穿其境,在外工作的人多,回乡工人也不少,特别是这儿北有胶山,南有鞋山,两山都有大量的建筑材料。论资源的丰富在全县各公社中数一数二。可是,一九七五年之前,由于公社领导认为搞农业都忙不过来,那能再抽出人来办工业,社队工业一直落在后头。后来,公社党委从落后的状况中清醒了过来,改变了单一的农业经营,抓了社队工业,被冷落在一旁的胶山和鞋山顿时成了宝贝,公社利用它们办起了采石场、石灰厂、水泥厂、水泥制品厂。以此起家,三年之内又办起了农机、化工、塑料、电镀、电子设备等七十多个社队工厂。一九七七年,仅社办工业产值就达到了四百五十万元。
安镇公社的事实给人们这样一个启示:路是人走出来的。客观条件再好,也只是一种可能,只有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才能变成现实。如果你真想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农业发展,你就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发展社队工业,即使条件一时不具备,也可以逐步创造出来。无锡县的社队工业发展得如此兴旺,如果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无锡县,可以说每一个社队在办厂之初,都有一部感人肺腑的创业史。现在拥有十四个社办工厂,年产值达到六百多万元的查桥公社,当他们在一九六八年着手兴办工业的时候,全部资金只有六十元。他们就用这笔钱买了八把电烙铁,由十二名妇女办起了一个加工食品袋和化肥袋的塑料厂。一九七一年,公社用塑料厂的一点积累,办起了农机厂。厂房用毛竹做屋架,油毛毡盖屋顶,芦席当墙壁。厂里的全部设备是一个废铁墩,两把旧榔头,一副钳子,一个风箱;再就是从废料堆里拣来的一部断成三截的破车床。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农机厂,几年来上交积累一百二十多万元,公社用这些钱作资金,先后办起了采矿场、石灰厂、砖瓦厂、磷肥厂、化工厂,同时又带出了一大批队办厂。九年时间,社办工业从六十元本钱变为六百多万元产值,真可谓“一本万利”。
无锡县境内,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平原,土地虽然肥沃,办工业的资源却十分贫乏,有些队除了用于耕作的土地以外,几乎没有别的资源可以利用。但是,这个困难并没有挡住无锡县人民发展社队工业的脚步,反而激发他们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资源不足的困难。他们利用技术力量较强的有利条件,努力生产国家急需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争取国家定点生产;利用靠近城市、交通方便的有利条件,争取为大工业搞来料加工,使原材料有较为稳定的来源。更值得赞扬的是,不少社队为了不与大工业争原料,千方百计地开辟原材料的新来源。东湖塘公社赛璐珞厂用的主要原料是硝化棉,而硝化棉过去都是用棉花生产的。无锡县是纯产粮区,不种棉花。能不能用本地的原料来代替呢?工人们决心闯一闯。经过五个月的反复试验,终于用麦秸制成了硝化棉,成功地用新的原料生产出了各种赛璐珞产品。甘露公社化工厂走的是另一条“生材”之道。一九七三年初,这个厂刚兴办的时候,没有原材料,几个工人从一家药厂的垃圾堆里装回一船废活性炭。他们砌了一只活化炉子,进行酸碱处理,制成了正品活性炭,经过电镀厂使用,效果良好。这使职工们尝到了化废为宝的甜头,后来,他们又从大厂抛弃的废物中提炼出许多有用的产品,使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无锡县还有一部分社队工厂的产、供、销没有纳入国家计划,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通过大工业有计划地扩散产品,扩大社队农副产品的加工业务,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无锡县虽然有一批退休和回乡的工人,但在社队工业创办之时,在技术力量问题上,也不是没有困难的。而且分散到一社一队来说,技术力量就不一定强;即使技术力量较强的社队,随着工业的发展,好多工人的技术也不适应了,需要从头学起。几年来,无锡县各社队采取多种方式培训技术力量,全县建立起了一支以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为主体的九万多人的社队工业技术队伍。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无锡县社队工业平地起家的法宝。广大干部、社员就是凭着这个法宝,排除了前进路上的重重障碍,使每一个公社,每一个大队不管条件怎样困难都办起了工厂。无怪乎许多人感动地说,无锡县的干部、社员为了社队工业的发展,真是用了千方百计,吃了千辛万苦。
当然,社队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上级的支持。一九七六年,无锡县委重点帮助十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公社兴办工业。今年,县社两级又帮助八十二个年产值不满十万元的大队发展工业。县委组织县办厂尽可能把技术过关、销路广阔、利润较高的产品给这些社队生产,并做到原材料帮助解决,关键设备帮助武装,生产技术帮助辅导。这样,就使一批又一批后进的社队企业迈开大步,迎头赶了上来。
新华社记者 袁养和 华惠毅 赵明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扎扎实实制订和采取有效措施
平顶山矿务局成为高产低耗局
原煤产量、开拓进尺分别提前五十四天和一百三十二天超额完成全年计划
新华社郑州十一月十四日电 本社通讯员王世超、记者杨玉生报道:今年以来,河南省平顶山矿务局月月超产,各项消耗大幅度下降,成为全国超产煤炭最多、消耗指标先进的高产低耗局。
据统计,今年一至十月份,全局超产原煤一百八十多万吨,是全国各矿务局中超产得最多的一个。同时,全局平均每生产一万吨原煤所消耗的坑木下降到八十立方米,铁柱丢失率降低到千分之一点七,铁梁丢失率降低到千分之五以下,都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到十一月七日,全局原煤产量、开拓进尺分别提前五十四天和一百三十二天超额完成了全年国家生产计划。
平顶山矿务局在“四害”横行期间一直是低产量、高消耗。去年,这个局抓纲治矿,煤炭产量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但是,主要消耗指标下降的幅度却不大。今年以来,局党委负责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有一些错误思想,影响着降低消耗。如有些同志把增产和节约对立起来,认为高速度必须高消耗;有些干部和群众认为,现在国家急需煤炭,产量上不去要挨批,消耗超过点过得去;有人甚至说,“一俊遮百丑”,只要产量上去了,啥都好办;还有少数干部满足已有的成绩,担心现在消耗指标降的幅度太大,以后工作难做。针对这些思想障碍,矿务局和各矿党委通过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单位的经验,算细帐、查危害、肃流毒等办法,逐一加以克服。
七矿采煤六队由于既抓增产,又抓节约,近三年煤炭产量每年平均递增百分之三十,消耗指标也逐年下降,今年第一季度每生产一万吨煤的坑木消耗降到了全局平均数以下,铁柱、铁梁的丢失率降到了零。四月份,局党委在七矿召开降低消耗现场会,重点介绍了采煤六队的经验,推动全局迅速掀起了夺取高产低耗的竞赛热潮。去年,十矿降低坑木消耗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今年国家计划,每生产一万吨煤消耗的坑木,进一步降到九十立方米。矿党委成员深入基层,发动群众,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大搞节约代用,今年上半年全矿原煤产量比去年同期提高百分之三十二,材料消耗却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四,生产一万吨煤的坑木消耗降低到六十七立方米。局党委推广了十矿的经验,使许多干部认识到,只要依靠群众,措施有力,就能够在低消耗中求得高速度。
为了保证高产低耗,平顶山矿务局党委还扎扎实实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降低消耗的专职机构,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加强班组经济核算;局、矿、队都有明确的消耗定额,做到帐物清楚,赏罚分明;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广开材路,节约代用。
今年以来,全局十三个矿和三个建井处,展开了“优质、高产、低耗”的竞赛。矿与矿、队与队之间,互相学习,你追我赶,全局七十四个采煤队,有六十五个采煤队的铁梁、铁柱和坑木消耗,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低耗队的标准。到十月底,全局已为国家节约坑木二万九千多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坑木用于生产,按现在的消耗标准,可为国家生产煤炭三百六十多万吨。


第2版()
专栏:短评

无锡县经验能不能学到手?
江苏无锡县积极发展社队企业,实行农业、副业、工业相结合的经验,正在引起各地同志的重视。但是,有些同志去无锡县看了之后认为,经验好是好,就是人家条件优越,学不了。无锡县经验能不能学到手?怎样学习无锡县的经验?这是当前发展社队企业工作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无锡县的社队企业,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现在这样的规模。开始兴办的时候,也是困难重重的。有的大队盖不起厂房,就把工厂办在破庙、古庵里;有的厂开始只有几把榔头,几十元的本钱。为什么他们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主要在于县委领导和广大干部、社员在实践中认识到,发展社队企业是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必由之路。他们宁吃千辛万苦,也要千方百计把社队企业办起来。例如,有个厂开办时没有电焊机,工人们就趁别的厂下班时去借,晚上抬过来,清晨送回去,往返奔忙,风雨无阻,在乡间小路上,整整抬了两年。有个大队为了节约开支,社员们宁可背纤拉船,步行几天,把队办厂的产品运出去。我们既要看到无锡县社队企业今天的成绩,更要看到它创业的艰辛。
无锡县的社队企业办得好,确实有某些特殊条件,如靠近工业城市,技术力量比较强,等等,这些是许多地方不具备的。但是,无锡县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却是可以学而且应当学习的。如果看到无锡县办什么厂,你也办什么厂;无锡县生产什么,你也生产什么,这样生搬硬套,势必要碰钉子。要根据本地资源情况,就地取材,创造条件,靠山吃山,靠水找水。总之,不论南方、北方,内地、边疆,走发展社队企业这条路子是共同的,走法又要因地制宜、各有不同。学习无锡县经验,就是要学他们办社队企业、走农副工结合道路的决心,学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这样,无锡县经验就能在各种不同地区开花结果。
无锡县社队企业在短短几年内有较大发展,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公社、大队积极办,各行各业积极扶持。社队办企业有了困难,各行各业都支援。因此,对无锡县的经验,不仅各级党委要学,各个部门也要学。目前有些业务部门的同志,不仅不积极扶持社队企业,反而提出种种借口,设置各种障碍,限制其发展;有些单位只是为了从社队得到一些副食品,才“帮助”社队办企业,这些显然是不对的。
象学习、推广任何先进经验一样,对待无锡县的经验,光赞赏不行动是不对的,一哄而起盲目照搬照抄更不行。学习无锡县的经验,发展社队企业,先办什么,后办什么,各地都要从当地具体条件出发,制订规划。要突出重点,抓好典型,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只有这样,社队企业这个光辉灿烂的希望才能更快地变为现实。


第2版()
专栏:

孩子是学习的主人
——记特级教师斯霞
新华社记者 古平 徐文
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南京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灿,掌声四起,十八位中、小学教师被授予“特级教师”的光荣称号。
第一个接受证书和奖品的是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斯霞。她脸上挂着微笑,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上讲台,激动地说:
“从一九二七年开始,我就当小学教师,一直当了五十年。解放后,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人民给了我荣誉。可是,‘四人帮’却给我套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牌子,硬把我赶出学校,离开了几十年朝夕相处的孩子……。”这时,斯霞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热泪奔涌而出。
斯霞仍然和当年一样热爱孩子、热爱她几十年从事的工作吗?她仍然那么充满青春的活力吗?让我们用最新的见闻来回答吧。
今年夏天,南京热得出奇,一连半个月连续高温四十度上下。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斯霞,这位年近七十的老教师,带着擦汗的毛巾,在烈日下走街穿巷,从这个学生家跑到那个学生家。
这是她多年工作的习惯了。每当接受一年级新生,她都要利用暑假挨家去访问,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至生活习惯等。新学年第一节课,她就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刚背上书包的孩子们,都觉得这位老师可亲,一点也不拘束。
斯霞从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知道,一年级孩子虽然刚刚入学,但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在家里或在幼儿园里,已经有了不少生活感受。斯霞从来不把孩子当作一只空口袋,拚命往里灌知识。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启发诱导上,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已有的知识,发展记忆、想象和理解能力,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识。
一天,斯霞带了一支毛笔进教室,因为这一天她要教“笔”这个生字。她拿起毛笔问孩子们笔杆是用什么做的,大家说是竹子做的。斯霞在黑板上写了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大家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下了“毛”字。然后斯霞告诉孩子们“竹”头下面加一个“毛”,合起来就是“笔”,但是“竹”字作为“竹字头”,笔划有了变化,为什么要有变化呢,要让出地方来写下面的“毛”字啊。接着,斯霞又问孩子们除了毛笔,还看见过什么笔。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铅笔、蜡笔、钢笔、圆珠笔……。斯霞举起手中的粉笔,孩子们又接着说:还有粉笔。这样,“笔”这个字就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了系统的印象。
“祖国”这个词比较抽象,很难用一言半语讲清楚。斯霞问:“哪个小朋友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一个小朋友说:“祖国就是一个国家。”斯霞又问:“到我们学校参观的客人中有日本朋友、美国朋友,日本和美国都是独立存在的国家,我们能不能称它祖国呢?”好多孩子同声回答:“不能。”另一个小朋友举手回答说:“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斯霞立即肯定了他的回答,并且画龙点睛地指出:“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是我们爸爸、妈妈、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颗颗稻粒多饱满”这一句讲解过后,斯霞要孩子们用“饱满”二字造句。有的学生说:“麦子长得饱满。”有的说,“豆子长得饱满。”斯霞忽然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来,胸脯略为挺了一挺,头微微扬了扬,两眼炯炯放光。她问学生:“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说:“老师精神饱满。”斯霞接着说:“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也一个个挺起了小胸脯,坐得端端正正。“饱满”这个词,大家不但懂得了它本身的含意,也懂得了引伸的意思和用法。
听斯霞讲课,真是一种艺术享受。那巧妙的提问,那生动的语言,那活泼的神态,使孩子们入了迷。仿佛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都变成了活的有生命的东西,从黑板上跳下来,牢牢地留在孩子们的记忆里。孩子们的思维象清泉一样,顺着斯霞的引导,涓涓而流,流呀,流呀,流向那知识浩瀚的海洋。
当孩子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后,斯霞总要引导大家评论评论。在斯霞的课堂上,孩子们既是小学生,又是小评论员。
这是第一堂语文课,开始教拼音。斯霞请一个小朋友到黑板上去写“O”字,然后问大家有什么意见。孩子们见老师要他们提意见,感到很新鲜,顿时把目光集中到黑板上。这个说,这“O”字写得不圆,那个说写得太小了,有的说上面写得小,下面写得大……。小眼睛可尖哩,一下挑了许多毛病。斯霞微笑着问:“这个字母写得对不对呢?”孩子们本来以为提意见只提缺点,见老师这样问,就齐声说:“写得对。”这一问问得好,首先分清了正确与错误,同时对那个上黑板写字的孩子也是鼓励和帮助。
一个学生背诵《我爱北京天安门》,全班孩子都聚精会神地听,也在默默地背诵着这篇课文。当斯霞征求意见时,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他背诵得很好,就是有一个字没有读翘舌音。斯霞问:哪一个字?学生说:“升”字。对这一个字音的评论,微妙地反映了孩子们的进步。斯霞高兴地看到了自己辛勤教学的成果。她说,孩子是我的学生,同时也是检验我的教育效果的老师,从他们的检验中,不断改进我的教学。
斯霞经常虚心地让孩子们评论她的讲课。有一次,斯霞在黑板上写字,为了让孩子们看清她写字的笔划,身子歪在一边,把一竖写歪了,马上有好几个学生举手提意见。有的说,老师这一竖写得不直,有的说,这一竖拖得太长。斯霞表扬了提意见的学生,重新写好这一竖。孩子们看了都很高兴,更喜欢斯霞老师了。
上课铃响了,课堂里往往出现这样的情景:几十个孩子象野马归槽样地奔进教室,有的小脸通红,有的汗水涔涔,有的因为游戏没有做完还在小声争吵。面对这个场面,斯霞一点不发急。她想如果板起面孔来训斥一通,教室里也会慢慢安静下来,但一颗颗分散的心不会一下都收回来,那样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好。只见她和颜悦色地说:有的小朋友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请大家赶快坐好。说也奇怪,就这么几句话比什么命令都有效。当斯霞再走进教室时,大家坐得整整齐齐,一个个全神灌注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是什么力量使孩子们这样听老师的话?这连斯霞自己也很难回答。她的经验告诉她,要孩子尊重老师,老师首先要信任和尊重自己的学生。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轻易地伤害了它,将会造成很坏的后果。孩子们可以怕你,但并不敬你爱你,有的甚至当着面是一套,背着面又是一套。那就是教育上的失败了。
有一次,正在示范讲课,有一个学生精神萎靡地低着头,后来就伏在课桌上了。斯霞边讲边走过去摸摸孩子的前额,发觉有点热度,就亲切地小声说:你就这样好好休息一下吧,接着她仍照常讲课。前来听示范课的老师们看到这一细节,反应十分强烈。因为斯霞根本不去追求示范教学的表面效果,她对孩子的关切是那么自然地流露出来,完全和平常一样地处理课堂上发生的一切,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啊!
在孩子们犯了过错的时候,斯霞也从不高声训斥,而是循循善诱,耐心地帮助孩子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一次,班上一个孩子的书不知被谁撕了,这孩子急得哭了起来,班上的秩序乱了。实习的年轻教师急于要把撕书的人找出来,一个劲地追查:“书是谁撕的?”越追得厉害,撕书的孩子越害怕,不敢承认。这时,斯霞来了。她并不急于追查,而是心平气和地先讲为什么应该爱书,又讲每个同学不但要爱自己的书,也应该爱别人的书。她说:“书已经撕了,这是件不好的事,但谁不做错事呢?我们大家都做过错事。做了错事并不要紧,只要讲出来就说明他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这就是有了进步,就应该受到欢迎……。”
斯老师的话还没讲完,一个孩子就主动站出来说书是他撕的,并且按照老师的要求向那位同学赔礼道歉。一场风波平息了,全班学生也受到了一次教育。
全国不少教育工作者要求斯霞介绍她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一些教育研究工作者对斯霞的经验有很高的评价。他们说,斯霞不是个教书匠,她是一个造就一代新人的基础工程师。她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始终把孩子当作学习的主人,在他们身上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热情。她说:再过一个月,我就七十岁了。我要把七十岁当十七岁来过。我能够赶上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培养人材作贡献,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