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江萨总理对记者发表谈话指出
邓副总理访泰结果十分令人满意
邓副总理参观大王宫时接受泰国国王的礼物
新华社曼谷十一月九日电 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今天说:“邓小平副总理这次对泰国的访问,取得了十分令人满意的结果。相信邓副总理也会有同感”。
江萨总理说:“邓小平副总理的访问增进和密切了泰中两国的关系,访问使双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江萨总理是在今天下午送别邓副总理之后在曼谷国际机场接待室向记者发表谈话时讲这些话的。
他说:“双方同意今后不断扩大经济和贸易往来。今天上午两国签订的有关加强科学技术合作和增多贸易来往的三项议定书,是为了实现今年早些时候两国签订的贸易和科技合作协定所取得的具体成果。”
江萨总理还说:“中国重申支持东盟国家在东南亚实现和平、自由和中立区的主张,使我感到十分欣慰。”
新华社曼谷十一月九日电 邓小平副总理今天上午在参观曼谷庄严雄伟的大王宫时,亲自接受了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赠送的两只稀有动物——一对貘。
宫廷大臣甘·伊沙拉塞纳把这对貘带进大王宫的院子里,并告诉邓副总理说:国王陛下亲自为雄貘取名为“兰蒲”(意思是健壮的小伙子),雌貘取名为“娜内”(意思是苗条的少女),并指示他正式交给邓副总理。
邓副总理请宫廷大臣再次向国王陛下转达他的衷心的感谢。
邓副总理说:“这象征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我们一定珍惜它们,让它们在中国健康成长。”
邓副总理和夫人卓琳及其一行在大王宫里参观了泰国历代国王举行国典和召见大臣使用的三座大殿,并听取了关于当代查克里王朝历史的介绍。具有泰国民族风格的金碧辉煌的建筑物和室内的装饰给中国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5版()
专栏:

中国和泰国政府十一月九日在曼谷总理府签署了一项关于成立贸易联合委员会议定书和两个其他文件。邓小平副总理和江萨·差玛南总理出席了签字仪式。  新华社记者张桂玉摄(传真照片)


第5版()
专栏:

波尔布特书记和汪副主席在北部大区宴会上强调
伟大的中柬友谊必将不断巩固和发展
新华社暹粒十一月八日电 柬共中央书记、政府总理波尔布特和中国党政代表团团长、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今天在这里一致强调,伟大的中柬友谊必将不断巩固和发展。
波尔布特书记在柬共北部大区委员会和北部大区为人民服务委员会欢迎中国党政代表团宴会上发表祝酒词时说:“我们将永远为加强和巩固柬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兄弟革命友谊和战斗团结而努力。”他说:“中国党政代表团前来柬埔寨北部大区参观访问,使北部大区党员和人民感到无比的高兴。这将使他们在完成后方的任务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在全面完成一九七八年的任务中,得到巨大的鼓舞。”
汪东兴副主席在祝酒时说:“中柬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反帝、反殖和反霸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一贯互相支持,互相鼓舞,结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说:“我们有机会来到这里参观举世闻名的吴哥古迹,感到非常高兴。雄伟壮丽的吴哥古迹,不愧为柬埔寨民族的骄傲和光荣。我们亲眼看到,在解放了的土地上,英雄的柬埔寨儿女在以波尔布特书记为首的柬埔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无论在反对越南扩张主义者侵略的斗争中,还是在建设祖国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中,都是无所畏惧,不怕牺牲,奋勇向前,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出席宴会的柬埔寨党政领导人有:柬共中央副书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努刚,柬共中央常委、政府副总理英萨利,柬共北部大区委员会副书记、北部大区为人民服务委员会副主席丁生和柬共北部大区委员会委员艾姆森。
中国党政代表团副团长余秋里、团员胡耀邦、罗青长、韩念龙、申健和孙浩也应邀出席了宴会。


第5版()
专栏:

中国党政代表团游览吴哥古迹
新华社暹粒十一月八日电 由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在柬共中央书记波尔布特和副总理英萨利陪同下,今天参观游览了世界驰名的吴哥古迹。
吴哥位于金边西北约二百四十公里的暹粒市近郊,在公元九世纪至十五世纪期间是柬埔寨的都城。吴哥古迹散布在约四十五平方公里的丛林中,共有各式建筑约六百座。它是柬埔寨珍贵的历史遗产,被誉为人类古代文明的灿烂瑰宝。当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达暹粒时,柬共中央副书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努刚和数千名群众到机场热烈欢迎。
代表团首先参观了建于十世纪中叶的女王宫。波尔布特书记亲自给汪东兴副主席作介绍。相传这座王宫是由妇女建造的,整个建筑全部用石块砌成,四周雕满了各种神像和花饰,工艺精美,栩栩如生。汪东兴副主席高度赞扬柬埔寨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吴哥古迹分布的地区,古木参天,林木密茂,环境十分宁静。参观休息时,中柬两国战友坐在女王宫前的树林里,畅谈柬埔寨人民的光荣历史,以及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波尔布特书记说:“这里是解放较早的地区,是我们的根据地。为了保卫吴哥古迹,革命军战士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下午,代表团参观了吴哥城和吴哥寺,这是吴哥古迹的主要建筑。民主柬埔寨的国旗上,就采用了吴哥寺的正面图案。寺院有五座蓓蕾式尖塔,排列和谐,结构紧凑,正面只见三座塔尖。汪东兴副主席等兴致勃勃地登上塔顶,并仔细观赏了寺院回廊里的浮雕。在沿着层层石阶向上攀登时,中柬两国同志互相扶持照应,十分亲密。中柬两国同志还在古迹前多次合影留念。
参观结束后,在前往下榻宾馆途中,中国党政代表团的成员们仍在评论柬埔寨人民的光辉历史遗产。胡耀邦部长称赞吴哥古迹是“柬埔寨人民的灿烂文化,世界古代艺术的绚丽瑰宝。”


第5版()
专栏:列国志

“锡和橡胶王国”——马来西亚
在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有一个称为“锡和橡胶王国”的国家,那就是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全境面积共三十二万九千五百八十九平方公里,被海分为东、西两部分,最近处相距约六百公里。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面积十三万一千七百九十四平方公里;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包括沙捞越、沙巴两个州,沙捞越州面积十二万一千六百八十平方公里,沙巴州七万六千一百一十五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一千二百九十万。伊斯兰教为国教,其教徒约占马来人的百分之八十。其它还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拜物教等。马来语为国语。首都吉隆坡。
马来西亚从十六世纪开始,相继遭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侵略。一七八六年英国入侵,二十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一九四二年日本占领马来亚,激起当地人民的英勇抵抗。日本投降后,英国在马来亚恢复殖民统治。一九四六年四月,英国玩弄“分而治之”的阴谋,把新加坡从马来亚划分出来,成为单独的“直辖殖民地”,并于一九四八年二月成立“马来亚联合邦”,联合邦的一切统治权由英王委任高级专员掌握,并对马来亚人民实行高压统治。一九五五年,英国宣布马来亚实行“部分自治”。一九五七年八月三十一日,英国同意“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一九六三年七月九日,英国、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在伦敦签署关于成立马来西亚的协定(一九六五年八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国),同年九月十六日马来西亚宣告成立。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锡和石油,还有铁、金、钨、煤、铝矾土和锰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木材、油棕、胡椒、菠萝、椰子等。其中橡胶和锡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木材和棕榈油是另两大出口项目。
马来西亚奉行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几年来,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行东南亚中立化计划,致力于巩固和发展东南亚国家联盟,加强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中马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时,中国商人就曾去马来半岛通商。公元三世纪初,吴国孙权曾遣康泰、朱应出使南海诸国,到过马来半岛。此后两国互有往来。十五世纪初期,郑和下西洋时,五次都驻节于满剌加(即马六甲)。随后满剌加的友好使者也访问过中国。一九五七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时,我国领导人曾致电祝贺,并予承认。一九七四年五月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来我国访问,当月三十一日,两国正式建交。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友好往来日益增多。这次邓小平副总理到马来西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必将为进一步增进中马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第5版()
专栏:

著名的马来西亚橡胶
马来西亚最近开展一系列活动,纪念马来西亚橡胶业发展一百周年。邮政局发行特别纪念邮票;国家银行发行以橡胶为图案的硬币;举办橡胶业发展历史的展览会;举行以橡胶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在各地演出等等。
橡胶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一八七七年由海路传入新加坡和马来亚。一八九六年在马六甲的亚沙汉山大规模种植获得成功,此后各地相继种植。由于橡胶用途不断扩大,尤其汽车大量使用轮胎,需要的橡胶急剧增加。马来西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于橡胶的生长,因此发展很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成为马来亚的经济命脉。
橡胶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尤其集中在西海岸铁路沿线,即著名的胶锡地带。在麻河和巴生河之间铁路沿线两侧有连绵不断的橡胶园。
橡胶在马来西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胶园面积约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二。一九七七年,马来西亚橡胶种植面积达四百二十万英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左右。马来半岛的比例更大,森美兰州甚至达到百分之九十。全国有三百万人直接或间接依赖橡胶为业。年产橡胶一百六十万吨,绝大多数出口。过去橡胶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百分之五十以上,一九五一年更高达百分之七十五。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经济状况,马来西亚独立后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橡胶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一九七七年橡胶出口值为三十三亿七千九百万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单位),占出口总值一百四十九亿八千万林吉特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五。
马来西亚橡胶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胶园面积占世界百分之四十,产量占百分之四十四,出口量占百分之四十八。除一九五一——一九五九年为印度尼西亚超过外,马来西亚一直居世界橡胶出口的第一位。(李滋仁)


第5版()
专栏:

一只信鸽的佳话
日本朋友增田茂十一月八日喜出望外地从正在访日的上海西郊公园园长赵沛手中接收了他已失踪五年的信鸽。日本报纸和电视台都报道了这件事,把它传为中日友好的又一佳话。
今年一月,宁波市的渔船正在东海海面捕鱼时,一只精疲力竭的鸽子落在甲板上。船员们就把这只鸽子带回宁波市,随后又转送给上海市一位姓张的工人,他是喂养鸽子的爱好者。这位工人发现鸽子的脚圈上有“JAPAN72PB1148”的字样,知道这是一只日本的信鸽。于是,他就把这只信鸽交给了上海市西郊公园喂养。公园的饲养员们对这只日本信鸽倍加照顾,希望有机会把它送回日本,交给失主。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这只信鸽不仅恢复了健康,而且还退去了旧毛,长出一身丰满的羽毛。
今年十一月,上海西郊公园园长赵沛亲自把信鸽带到日本,经过横滨野毛山动物园和日本鸽子比赛协会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主,亲手把信鸽交给了增田。增田紧紧拉着中国朋友的手说:万万没有想到中国朋友亲自把它送回来了,我不知怎样感谢您们才好。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去访问中国,亲自向中国的饲养员们表示感谢!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