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党的工作的灿烂之花
——鞍钢各级党组织认真抓好后进职工转化的工作
编者按 做后进职工的工作,帮助后进职工转化,是把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一个重要问题。后进职工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四人帮”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进步,让蕴藏在他们身上而暂时被压抑着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焕发出来。在这方面,鞍钢党委提供了好经验。
最近,我们在鞍山钢铁公司,听到了许多职工转化的生动故事:昔日的“旷工大王”变成了“大干闯将”;“人见愁”变成了“人见乐”;“刺猬头”变成了“小老虎”。甚至一些赌博成性、打架斗殴的“浪子”也回头了。
粉碎“四人帮”以来,全公司一万二千多名后进职工中,三分之二有了明显进步,其中三千多人跨入先进行列。党的工作,在鞍钢开出了灿烂之花。
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鞍钢,是“四人帮”长期控制、疯狂破坏的一个“重灾户”。前些年,“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大肆鼓吹“闹而优则仕”的反动谬论,煽动无政府主义反动思潮,不仅造成生产大倒退,而且严重地搞乱了人们的思想,特别是腐蚀、毒害了一些青年。其中有些人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无政府主义思想严重,时常惹事生非,既影响生产的正常秩序,又扰乱社会治安。
对这样一些人,是抛弃还是挽救?鞍钢各级党组织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多数后进职工出身好,本质也比较好。他们由于受“四人帮”的毒害,虽然有不少毛病,有的甚至犯有严重的错误,但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工人们说得好:花再大的代价,用再大的气力,也要把这些同志从“四人帮”的毒害下争夺过来,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怎样才能促使后进职工转变呢?鞍钢有些单位曾为这些同志办过学习班,甚至对一些人搞过强制劳动教育,但效果并不好。实践证明,要把绝大多数后进职工转化过来,单纯的惩办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鞍钢党委认为,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是发动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工人和基层党支部,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从关心和爱护的观点出发,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工人单兆顺的转变,就是一例。
单兆顺是烧结总厂的一名青年工人,过去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是个“浪荡公子”。有人说他是“歪脖子树——正不过来了”。真是这样吗?小单出身苦,刚入厂时表现还不错,后来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腐蚀,有一些不好的表现,但还不是张铁生式的“角”、“刺”人物。老工人、共产党员王益岭同志说:“小单不是正不过来,而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家。”王师傅主动接近他,帮助他,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每逢节假日,他把小单请到自己家中,给他讲新旧社会的变化,进行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清晨,王师傅还约小单一起上班,边走边谈心。小单有了点滴进步,他及时肯定,热情鼓励。小单从小没有亲人照顾,王师傅又帮他料理生活,操办婚事。阶级的深情厚谊,感动得小单痛哭流涕。他说:组织上和老师傅这样费尽心血挽救我,又帮我成了家,今后一定要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现在,小单已被评为车间的先进工人。
紧紧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
粉碎了“四人帮”,挖出了毒害后进职工的总根子,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成为可能。但是,一些后进职工由于受“四人帮”影响较深,靠他们自己自然而然地转变,不那么容易。鞍钢各级党组织紧紧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把后进职工放到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中去经受锻炼,促使他们的精神面貌较快地发生了变化。
从去年三月开始,鞍钢全公司广泛深入地开展“三大讲”、“十大批”和“十个要不要”的大讨论,发动几十万人大批“四人帮”的罪行。接着,又围绕八个重大路线是非问题,进行了学习、讨论、批判,提倡大家总结自己在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中的经验教训,澄清被“四人帮”搞乱了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是非。鞍钢各级党组织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普遍开展了同后进职工的谈心活动,启发他们大讲“四人帮”对自己的毒害,认清“四人帮”反革命阴谋家、野心家的真面目。通过这些活动,许多后进职工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
第一炼钢厂整模车间青年工人巴庆珠,过去在大小会上被批判过三十多次,三次被公安部门收容,强制劳动改造一年。这次,党支部决心进一步教育他,让他参加揭批“四人帮”的会议,指定专人同他谈心。同志们指出:他走下坡路的根子,就是“四人帮”的毒害。当时,小巴很不服气,心想:“我怎么能和‘四人帮’联上呢?”大家耐心地给他分析:“四人帮”鼓吹“头上长角,身上长刺”,跟领导对着干,他就无理顶撞领导;“四人帮”鼓吹打砸抢,他就到处打架斗殴;“四人帮”疯狂破坏社会主义经济,他就闯江湖、游四海,不干社会主义。这样一分析,小巴心服了,确实感到自己是上了“四人帮”的当,中了“四人帮”的毒。他在大会上批,小会上讲,衷心感谢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才使他获得了新的生命。
第一炼钢厂一号炉青年工人白云,过去不安心生产,成天琢磨养鱼、养花、养鸟。总炉长李德增等几十次到他家访问,针对他的思想,讲青年人的理想前途,并专门组织他到抚顺参观万人坑,终于使他认识到自己是受了“四人帮”的害。从此,他成了大干社会主义的“小老虎”。
以正压邪,大力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对于促使后进职工的转变有很大作用。去年,鞍钢公司党委大张旗鼓地宣传以老英雄孟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崇伦和王君绍小分队等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十面旗帜,在群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为后进职工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烧结总厂党委坚持用先进促后进,在全厂树立了十五名标兵,大会小会进行宣传,在全厂很快形成了后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截至今年三月底,全厂三百二十五名后进职工,有一百二十六人发生了明显的转化。
精雕细刻,不怕反复
前几年,鞍钢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工人原来思想有些问题,后来因脚被砸伤,就呆在家里不上班了。党支部书记来到他家,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仅是念念语录,或说些没有针对性的大道理,结果,不仅思想工作没作通,还被轰出了门。
粉碎“四人帮”以后,鞍钢各级党组织认真总结了类似的经验教训,深深感到,改造人的工作,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要使后进职工转化,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活。
许多后进职工的思想深处都有一种自卑感,甚至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鞍钢党组织针对这个特点,特别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其上进心。海城镁矿青年工人杨卫东,过去谁见了都头疼。一次午饭后休息时,小杨主动拿起铁锨埋横道电缆,被党支部书记看在眼里。第二天,在全队会议上表扬了他。这件事,对小杨震动很大。他找到党支部书记,激动地表示:“我参加工作八年了,这是第一次听到表扬。我做得很不够,今后一定努力。”党支部抓住这个变化,进一步帮助小杨,终于使他成了矿的先进生产者。
一般说来,由于后进职工受“四人帮”毒害较深,一时虽然有所转变,但很容易出现反复,甚至反复多次。鞍钢党组织抓住这个特点,反复地做好后进职工的工作。
第一炼钢厂青年修炉工李士贵,是全厂出名的后进人物。粉碎“四人帮”以后,经过教育和帮助,开始发生了变化。但是,时过不久,又动手打了人。这一下,风言风语吹到了小李耳中,他也失去了进步的信心。党支部认为,小李出现反复固然他自己有责任,但也说明思想工作做得不够,决不能因此就否定他前段的进步。党支部又多次找他谈心,支部委员梁宝刚同志还到他家去,一道忆苦思甜,启发他的阶级觉悟。去年,小李担任了瓦工班长,年终被评为厂的先进生产者。
为了做好这一工作,许多党支部成立了有党团员、老工人参加的帮教小组或帮促小组,把每个后进职工的转化工作落实到人头。烧结总厂一个后进工人先后反复十三次,帮教小组的同志给他忆苦思甜二十多次,开展路线分析一百多次,家访、谈心的次数更多,终于把他教育过来了。由于鞍钢党组织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精雕细刻地做工作,使许多后进职工成为先进生产者,有些还光荣地加入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行列。
本报记者 宋世琦


第2版()
专栏:

为了取得领导工作的主动权
内蒙古举办领导干部农牧业机械化训练班成绩显著
今年四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毫沁营大队农田基本建设工地上,二十台拖拉机,牵引着开沟机、推土机、平地机等各式农机具,顶着风沙,紧张作业。拖拉机的驾驶员是自治区举办的领导干部农牧业机械化训练班的学员。其中有七十五名旗县党政领导同志和农牧业机械局长。他们经过四十天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拖拉机的驾驶技术和农牧机具保养管理的基本知识。除因病者外,参加综合考试和农田作业操作考核的七十一个同志,平均分数达九十一点六分,全部得到了农田作业驾驶证。
内蒙古自治区人少地多,草场辽阔,有发展农牧业机械化的迫切需要和有利条件。这几年,农牧业机械有了很大发展,仅拖拉机就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了六倍多,但机械化程度仍然不高,大量机械“趴窝”,没有充分发挥效能,畜牧业生产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也很低。这到底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牧业机械的管理工作落后,许多领导干部不懂业务和技术,领导工作抓不到点子上,造成许多地方农机管理混乱,机械完好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治区党委决定举办训练班,把各级领导干部集中起来学技术。
参加训练班的领导干部,都是分管农牧业机械化的,他们大多数人对实现机械化是热心的,但怎么样“化”呢?心里都没有数。参加训练班,等于上了一次专门的技术学校。现在,从“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河套地区到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从大青山区到土默川平原,各级领导干部能够驾铁牛的已经相当普遍。今年七月初,在临河县举办的公社、大队领导干部农业机械化训练班上,县革委副主任马文德讲授了农机管理业务课,使大家受到深刻教育。马文德过去对农机的使用技术和保养常识一窍不通,前几年在生产大忙时,只知道号召机手“为革命开车”、“轻伤不下火线”,不懂得机手要休息,机车要保养,结果出了严重事故。沉痛的教训使他深深感到,领导农业机械化,比指挥手工生产复杂多了,不熟悉业务,不懂得技术,搞瞎指挥,是要吃大苦头的。在训练班上,他学习特别用功,上课用心听,认真记,课后反复琢磨,在短短的四十天内,就初步掌握了驾驶和简单维修拖拉机的技术。现在,他不仅能开机作业,能排除一般故障,而且能登台讲课。
杭锦后旗的几个主要领导同志,过去以为有了机器就是机械化了,因此只注意买机器,不注意管好用好机器。几年来,全旗拖拉机成倍地增加,但完好率却逐年下降,最低只达百分之三十一,机械化程度几乎没有提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卖掉铁牛买黄牛”的怪现象。旗革委一个副主任参加训练班学习之后,既学到了一些基本技术,也懂得了:没有机器不能“化”,有了机器,不管好用好,不发挥效能,还是“化”不了。他们坚决改变了过去只买机器,不管机器的作风,旗委书记亲自挂帅,五个主要领导成员齐动手,大抓农机维修大会战,并分工两名领导同志专抓农机管理工作,全旗拖拉机完好率很快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自治区举办的这个训练班,各级干部欢迎,广大群众高兴。几个月来,许多旗县又先后办了社、队干部训练班,通过考核,又有一批基层领导干部成了农田作业机手。根据各地要求,最近,自治区办了领导干部函授班。各级领导干部把掌握农牧业机械化技术,作为进行新长征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纷纷要求参加训练班、函授班。
领导干部这样普遍、系统地学习农牧业机械化技术,在内蒙古还是刚刚开始,但进步是十分可喜的,不少领导干部开始由外行变为内行,在领导工作中也就取得了较多的主动权。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农林部举办农业全盘机械化试点县干部训练班
本报讯 农林部举办的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农业全盘机械化试点县领导干部训练班,最近在河北省邢台正式开学。参加训练班学习的有各试点县主管农机工作的革委会副主任,有各省、市、自治区农机局主管农机人员培训工作的领导干部。为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农机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使他们懂得农业机械如何使用、耕作制度如何改革、作物如何布局、科学种田如何跟上、技术人员如何培训、经营管理如何适应等等,逐步变外行为内行,农林部举办了这次训练班。


第2版()
专栏:编后

做一个内行的指挥员
领导干部钻到农业机械化里面去,熟悉这方面的业务和技术,使自己成为内行,这是目前搞好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举办训练班,组织各旗县有关负责干部学习农牧业机械化方面的技术,并带动社、队领导干部学习,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做法。
有些农村工作同志,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知识相当缺乏,对推行农业机械化很不利。怎样克服这个缺点呢?到实际中去学技术是一个好办法。不懂得机械化的技术,不真正体会大机器生产的威力,就不容易摆脱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学了技术,对拖拉机发生了感情,亲身体验到了机械化的优越性,干部的精神面貌就会大不相同。
担任农业机械化领导工作的干部,特别是县、公社、大队的书记,都要把学会开拖拉机,懂得农业机械化的一些基本知识,作为一门基本功,下决心掌握好。当然,领导干部学技术,不是要求他们成为精通技术的专家,而是要他们熟悉一些基本知识,避免搞瞎指挥,多掌握点主动权。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领导同志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说明,要钻进去、成为内行并不难。只要党委下决心抓,广大干部下功夫学,是可以办得到的。


第2版()
专栏:

退赔兑现要端正认识
编者按 目前各地正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湘乡经验的重要批示,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是很具体的工作。农民群众是看重实际的,不但看你说,更重要的看你做。他们把政策兑现比作“春雨”。“雨过地皮湿”不解决问题,一定要把“春雨”下透。因此,各级领导要深入下去,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干部的思想疑虑,端正认识,才能落实政策,退赔兑现。岳阳县荣家湾公社和濉溪县韩村公社的做法很好,可供参考。
湖南省岳阳县荣家湾公社党委认真清理农民的不合理负担,狠抓经济退赔兑现。到八月中旬,公社所属单位和管理区所属部门,已经退还生产队现款十五万六千多元,占应退的百分之六十三。生产队拿到了这些钱,有的为夺取今年晚稻高产,购买了化肥、农药和急需的抗旱机械;有的纳入了早稻预分。群众高兴地说:华主席给我们送来了春风,播下了喜雨,再没有什么理由不卖劲干了!
荣家湾公社的退赔兑现为什么进行得这样顺利呢?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不断扫清思想障碍,退赔兑现工作搞得深入细致。
他们先后解决了这样几种糊涂认识:
开始,公社有些领导认为,反正迟早要向公社一级所有制过渡,公社揩下面的油是“肉烂在锅里”,退不退问题不大。针对这种思想,在这里蹲点的地、县领导同志除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湘乡经验外,还带领大家到东方大队等地调查。近四年来,公社企业和社直单位向东方大队平调摊派的各种款项高达六万元,每户平均二百元。大队建礼堂,又从各生产队平调四千二百多元。因此,造成生产队集体无积累,生产无资金,粮食连续四年减产,群众吃了三年返销粮。大家联系实际进行讨论,批判了“肉烂在锅里”的思想,认识到不顾条件,采取挖生产队墙脚、剥夺农民的办法办企业,不但侵犯了生产队的自主权,违反现行政策,还会造成集体经济和社员生活的下降。
有些单位怕退赔后影响自己利润计划的完成,不积极退赔。公社党委便组织有这种想法的供销社、粮站、农机站等单位到生产队去,听取群众对他们工作的评论,实地了解由于他们不执行政策,给集体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的危害。有一次,供销社把已经霉烂变质的莲子,作为种子卖给生产队,以致种而无收。许多队从此再也不敢种湘莲了。至于收购农副产品压级压价、压秤抵损,出售农用物品短斤少两、重复加计运费之类的事例就更多了。活生生的事实,使大家从思想感情到考虑问题的方法都有了转变。思想上的变化,带来了行动上的自觉。区供销社最近检查了库存和正在供应的农用物资,对不符合使用规格的,马上停止出售,能修配的就修配,不能修配的就如实向上报损,还有利用价值的就削价供应,坚持不把负担转嫁给农民。
当全面组织退赔兑现时,有的同志又担心时间长,情况复杂,“退不清场”。公社党委把群众揭露的问题梳成辫子,然后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属于截留上级拨付给农村的各种投资和补助费,一律退赔;属于按政策应该退赔,但牵涉到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的,要如实向上级报告,积极同有关部门协商,然后退赔;属于近几年加收不合理的水库管理费、电排提水费、合作医疗费、农机保养费、牲畜保健费等,已用于这些事业的,一般不作退赔,但从现在起,要马上减下来。
在退赔中,有些同志提出要“破产还账”,如打算把公社集体猪场的三百多头猪卖掉,偿还建猪场的平调款。公社党委及时制止了这种作法,指出落实湘乡经验,是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使集体经济、包括社队企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而不是相反。同时,帮助各单位在保证社办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想方设法筹集退赔资金。如猪场应退四万元,已退三万多元,尚欠五千多元,现有八十多头肥猪即将出栏,待出栏后陆续退赔。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减轻农民负担要分清界限
安徽省濉溪县韩村公社在落实湘乡经验中,有些干部和群众由于政策界限模糊,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的把一些合理的负担当作不合理的负担对待,把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当成“土政策”取消,个别地方民办学校校舍的修建停工了,对原来准备实施的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动摇了,社办企业人员被作为平调的劳力抽回了。今后究竟怎样搞才对,感到束手无策。
公社党委和县委工作队为了及时解决这些糊涂认识,引导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政策,对揭摆出来的问题逐条研究,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哪些是合理的负担,哪些是不合理的负担;哪些是必要的规章制度,哪些是“土政策”。付楼大队民办小学需要十二间房子,大队把盖房所需要的款和用工、用料已摊派给各生产队。在揭摆时,有人把它当作不合理的负担,不主张盖。通过学习,他们认识到,办学校是自己的事情,为盖校舍出点工和料是合理的,但应尽量节约。于是,他们修改了原来的计划,从大队办公室和代销店腾出六间房子作教室,另外用上面拨给的一部分经费再盖六间。这样既解决了校舍不足的问题,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小胡大队胡东生产队曾把私养猪羊损坏集体庄稼的赔偿制度列为“土政策”加以批判。在学习讨论中,他们对照文件精神,明确了猪羊糟蹋庄稼,应着重教育社员,共同遵守管理制度,同时适当赔偿损失,但不应乱扣乱罚。于是,重新修订了猪羊管理制度。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收购点恢复了
湖北省孝感县龙店公社大桥大队这几年每年都向国家贡献二百多万斤粮食。公社粮管所为了方便群众交粮,于一九七五年在这里设立了收购点,很受群众欢迎。
后来,粮管所把这个点撤了。理由是:有了这个点,每年要付调运、管理等费用三千多元;撤了这个点,就减少了这笔亏损。这个大队的生产队离粮管所最近的八里,最远的十四里。点撤了以后,生产队到粮管所交粮,按每十分工值八角计算,全大队要花近万元。群众说:“你们‘亏’扭了,我们的负担可加重了。”前不久,粮管所学习湘乡经验,认识到扭亏增盈要靠加强经营管理,决不能把“亏”扭给农民,把“盈”留给自己,于是恢复了这个收购点。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