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铁托总统发表讲话强调
要象明天就要发生战争那样作好防御准备
南斯拉夫人民军在实现装备现代化方面取得成就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十月二日电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保卫我们取得的一切,我们必须随时准备保卫斗争成果,保卫我国工人阶级的事业。我相信,今天,南斯拉夫的工人阶级不会轻易地放弃自治,也不会允许自己重新受人剥削。”
这番话是铁托总统今天在前往克拉古耶瓦茨市参加“红旗”汽车厂建厂一百二十五周年庆祝活动途经塞尔维亚南部城市斯梅德雷沃帕兰卡时说的。
铁托总统在塞尔维亚党政领导人陪同下在该市参观他曾工作过的“戈沙”工厂,并在该厂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还说:“我们应该拥有必要的武装。”“我国人民懂得应该有自己的强大的军队和地方卫队”。“应该象有百年和平那样工作。但也要武装起来,要象明天就要发生战争那样作好防御准备”。
铁托总统在沿途受到了二十多万群众的热烈欢迎。他随后在克拉古耶瓦茨市议会和“红旗”汽车厂也发表了讲话。他说:“必须首先维护团结和友谊,因为这是我们顺利发展的保证,是我们未来的保证”。
铁托总统在讲话中还驳斥了有些人对华主席访南的无端攻击。他说:“我们同所有大国都有十分良好的关系,我们现在也同中国建立了良好关系。华国锋主席和他的同事不久前访问了我国。他们到我国来,并不是象有些地方试图描写的那样,是为了策划阴谋来反对任何人的。他们来,是为了看看我们的情况,看看我们在国内建设,在农业、工业,在发展自治等方面是怎样取得成绩的”。
南斯拉夫联邦国防部长留比契奇大将在克拉古耶瓦茨“自治者之家”举行的庆祝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南斯拉夫必须作出巨大努力,作好防御准备。他说:“我们懂得,这给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造成了负担,但我们也同样懂得,再也没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的了。”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电 据南斯拉夫通讯社报道,南斯拉夫议会联邦院国防委员会委员布·卡费吉斯基少将指出:“一九七七年,南斯拉夫人民军顺利地实现了五年计划第二年规定的装备现代化的基本项目。”
卡费吉斯基是九月二十五日在南斯拉夫议会联邦院国防委员会讨论一九七七年联邦预算决算的会议上发表讲话的。他说:“在使用联邦预算资金时,重点放在了不断加强南斯拉夫人民军、更新过时的旧式武器装备、完善人民军组织、加强全民防御、尽速运用新的科学成就上面。”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电 九月十日,在当年南斯拉夫游击队海军根据地、座落在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洛希尼岛,举行盛大军民集会,隆重庆祝南斯拉夫海军创建三十六周年。
南斯拉夫海军军区司令、国防部长助理布兰科·马穆拉海军上将在集会上讲了话。他说,南斯拉夫海军所以成长壮大,是因为它“依靠了自己的力量,依靠了人民”。


第6版()
专栏:

法国马列共和《红色人道报》呼吁吸取慕尼黑的历史教训
真正希望和平的力量联合起来才能保卫和平
黑格和法国《世界报》揭露苏联在进行化学和细菌战争准备
新华社巴黎九月三十日电 法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九月三十日就慕尼黑协定签订四十周年发表声明,呼吁不断揭露对苏联侵略野心的绥靖政策。
声明说,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在国内积聚军事力量,如同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八年希特勒所做的那样”。“这个超级大国只是在口头上侈谈‘和平’和‘缓和’,就象希特勒在他每次发动侵略的前夕和第二天所做的那样。”声明说,“这个超级大国利用外国,如古巴和越南,来进攻象民主柬埔寨这样的独立国家。”
声明强调说:“保卫和平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世界斗争是一个任务的两个方面。靠躲在象牙之塔里幻想那里是最可靠的场所,人们是不能有效地保卫和平的。只有一切真正希望和平的力量最广泛地联合起来才能保卫和平。”
法国《红色人道报》九月三十日发表一篇题为《吸取慕尼黑的教训》的社论。社论说,“四十年后,一场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正在增加。苏联和美国在各个大陆和海洋上疯狂争夺。”
社论指出,“慕尼黑的教训之一就是:世界人民和各国毫无准备和表现软弱只能助长战争贩子的气焰,只能使它们的贪心和胃口越来越大。”
社论说,“慕尼黑四十年后,如何使人民认识到战争的危险,这是一项重大任务。”社论强调指出,新的世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应该坚决作好准备来对付它”。
新华社北京九月二十五日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黑格和法国《世界报》最近分别发表谈话和刊登署名文章,揭露苏联正在进行化学和细菌战争准备。
据美联社报道,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黑格九月二十二日在西德新明斯特接见最近参观过在西德的北约演习场的记者时说:“当我们今天观察华沙条约时,我们看到,为了改善其在一种化学—生物和核环境中的行动能力,他们正在继续搞一些计划。我们看到在这两方面都引进和保持着高水平的进攻能力。我们看到华沙条约军队经常在那种环境(化学战)中进行演习。”
黑格和西方其他许多专家指责苏联近几年来大大加强其发动化学战的能力。他们说,苏联领导的华沙条约部队现在的装备使它可以从飞机上、火箭和大炮上喷出大量毒气和喷射剂,这种毒气和喷射剂可以使西方军队丧失战斗力或者死亡。
法国《世界报》最近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说:“最后,对某些演习的观察,使西方参谋部认为,苏联军队还在继续进行在使用毒气、化学、细菌、或放射性武器的情况下能够生存的训练,尽管正在就停止发展此类武器进行国际谈判。”
文章说:“华沙条约的理论是考虑把这些毒性武器同核武器或常规武器相配合使用。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手段使未来的对手的战术核武库中的人员和物资一下子失去作用。”


第6版()
专栏:

萨达特总统谴责苏联破坏阿拉伯团结
任命穆斯塔法·哈利勒为埃及新总理
新华社开罗十月二日电 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今天强烈谴责苏联怀着不可告人的动机破坏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他说,苏联高喊维护阿拉伯人民的权利,然而,“阿拉伯弟兄们却正是用苏制武器互相残杀的。”萨达特总统是在埃及人民议会特别会议上讲这番话的。他在会上作了关于戴维营最高级会议的结果的报告。
萨达特总统在驳斥苏联对他参加戴维营会议的指责时说:“这里,我倒要问问勃列日涅夫先生,在一九六七年战争失败后,苏联领导人曾在塔什干提出关于埃及同以色列进行谈判的建议,对此他将作何解释?”“人都应该有点羞耻之心。但是,不幸的是,他们根本不知羞耻。”
新华社开罗十月二日电 埃及总统萨达特今天在人民议会特别会议上宣布,他已任命穆斯塔法·哈利勒为埃及的新总理。


第6版()
专栏:

圣马力诺新任国家元首就职
新华社罗马十月一日电 圣马力诺消息:圣马力诺共和国政府十月一日为新任国家元首欧梅内季尔多·加斯佩罗尼和阿德里阿诺·雷菲举行了就职典礼。
中国驻圣马力诺总领事王传斌和其他国家驻圣马力诺的外交使节应邀出席了就职典礼。
两位新的国家元首是九月份由圣马力诺大议会选举产生的。他们权力平等,任期半年。


第6版()
专栏:

贝鲁特市郊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
据新华社贝鲁特九月二十九日电 在黎巴嫩的叙利亚军队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双方,二十七日夜间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这场冲突从首都贝鲁特东南郊一直扩展到基督教居民居住的闹市区。冲突双方使用了坦克、迫击炮、大炮、火箭发射器和机枪。二十八日炮击仍在激烈进行。
据新华社贝鲁特十月二日电 在黎巴嫩的叙利亚军队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在短暂的停火以后,二日清晨又在贝鲁特东郊进行激烈的炮战。
这次炮战持续了三个小时左右。后来激战虽然停息下来,但是直到晚上还可听到零星的炮声和爆炸声。据黎巴嫩《日报》报道,有七十人被打死,二百多人受伤。一千七百多所房屋被击毁。
据报道,这次炮战的规模是空前的,甚至一九七六年黎巴嫩内战期间也没有这样激烈。黎巴嫩总统萨尔基斯十月二日在广播讲话中谈到黎巴嫩的形势时说,国内的形势“已经超出了一切限度”,发展到了国家体制的基础濒临瓦解的边缘。


第6版()
专栏:

美国报纸与电视
——访美见闻
中国新闻代表团 冯锡良
在美国电视机上收看新闻节目。新闻广播员以严肃的声调报道了意大利人悼念几天前逝世的教皇保罗六世。广播员语音未落,突然,银屏上出现了卖香皂的广告,一时鼓乐齐鸣,五彩缤纷的肥皂泡飘满了画面,一个人在洗澡,连声叫好肥皂。接着,广播员又播送另一条新闻。我们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对美国新闻事业的商业性,虽然有所了解,但看到这种情景,说实话,还是有点吃惊。第十位最大工业
美国的新闻事业规模庞大,技术发达。单说报纸,全国就有一千七百多家日报,据说除星期天以外,每天发售六千二百万份以上,每年的总收入超过七十五亿美元,其中六十多亿美元来自广告,报纸发行号称“美国第十位最大的工业”。
我们到美国第三大报——《洛杉矶时报》去参观。主人告诉我们,该报平均每天用纸一千吨。星期日一份报纸有五百页之多,光纸张成本每份一美元,但售价仍为五十美分,因为广告收入可以补贴。广告收入占该报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发行收入最多不过百分之二十五。
美国大城市的报纸,平时一般也有一百页左右,星期日往往出三、五百页。读者必然要问,一张报纸一天出这么多页,究竟有些什么内容?手头有一份星期日的报纸,我们作了个分析。这份报纸共有四百十五页,分成十二个部分,其中有:“重要新闻”版(二十八页)、“市区和附近地区新闻”版(十八页)、“美国与世界”版(五页)、“家庭与花园”版(四页)、讲教育问题的“知识”版(六页)、“经济”版(七页)、“体育”版(十八页)、“生活”版(二十页)、刊登社论、文艺动向、书评的“焦点”版(十六页)、“讣告”(一页)、彩色连环画(十页)、四个部分专业广告版(共四十六页)和报纸的最大部分——分类广告版,刊登什么招聘工作人员、找房子、找工作甚至替狗找对象等广告,应有尽有(共八十页)。此外,这期报纸还包括八个八开开本的“杂志”,其中最主要的是“每周电视节目”(二十八页),还有反映附近各州情况的地方版(四十四页)、报道人物的“展览”(二十四页)、其它五个都是巧立名目,实质上是专业广告“杂志”(共六十页)。
计算一下,四百十五页报纸,广告占了三百十页。我们的美国同行说:“广告养活我们。”此话一点不假。从报纸看几种现象
参观了一些编辑部,我们发现美国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还是不错的,他们讲究时效,经常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新闻报道比较迅速。我们看到报上有些报道和文章还是比较严肃的,有的揭露社会问题,有的报道去年美国人有百分之十一点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的揭发污染问题,有的探讨通货膨胀问题,等等。
我们翻阅了几个城市的报纸,出乎意料,发现美国报纸一般说来国际报道比较少,有的报纸平日只刊登几条消息,星期刊比较多些。一位编辑说,“今天我们刊登国际新闻确实比过去减少了。今天你登些拉美消息、欧洲消息,人们根本不看,比起来人们对你们中国还感兴趣。”美国朋友指出,这是侵越战争以后出现的一种现象,反映出当前美国人民主要关注国内事务的一种“内向”情绪。
美国报纸有几个部分占的比重较大。一是本市新闻。我们参观了好几家报社,发现编辑部投入本市新闻采访的记者人数最多,这是他们的传统做法。严格来说,美国没有什么全国性报纸,比起来,《华尔街日报》勉强可以算作一张,它的发行量超过一百万份,每天同时在几个城市印刷发行。近年来,美国大城市的中心区正在日益衰落,人口纷纷向四周的新兴小城区迁居。因此,大城市报纸有所减少,而新兴的城镇的中、小型报纸则在增加。本市新闻似比过去更加受到重视。
体育新闻也是个宠儿,无论大、中、小报纸给体育新闻的篇幅都特别优厚。美国朋友说,“我们是一个体育国家。”事实上也可以这样说。我们所接触到的美国朋友几乎都有一、二项自己酷爱的运动。我们到处看到人们在打球、游泳、划船等等。路上跑步的人,男女老少一天到晚都有。
另一个突出部分就是所谓“生活”版,占的版面越来越多。据说,这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现象。几乎各大报纸都有这一版,名称有的叫“生活与方式”,有的叫“生活与时尚”等等。内容大致类同,无非是讲生活方式。美国报人称重要的新闻为“硬新闻”,这一部分为“软新闻”,主要是些特写、短文,宣扬个人奋斗,如何能争取到美好生活,家里如何能搞得美观舒适,今年该上哪儿去旅行等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生活”版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美国消费社会发展的产物。今日美国社会问题不少,但青年一代似乎没有什么改革社会的远大理想,但求谋得个较好的工作,生活过得好些就满足了,“生活”版适应这种要求逐渐吃香起来。大规模采用新技术美国人对发展科学技术是相当重视的。各部门都有人从事科研工作。我们一进入美国,就开始有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大门的感觉。不仅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可以看到电子计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其它方面也都在采用。
美国报纸采用新技术速度是相当快的。美国同行说,“我们报纸是高度竞争性行业,所以必须经常采用新技术,一家报社每隔二、三年总得更新一部分技术设备。”
有一件事引起了我们注意。就是在美国报社中传统的打铸铅字的雷诺机已同铁路上的蒸汽机车一样都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在《华盛顿邮报》社进门的一楼大厅里陈列着一架雷诺机,象一具古董,供人玩赏,它标志着报业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美国在十几年前已经开始大规模从“热字型”打排,转入“冷字型”打排,即用电子照相排字代替铅字打排,用胶印代替铅印。接着,他们又大规模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储存稿件、改稿、拼版。有的报社,如《圣路易邮报》、《华盛顿邮报》等,记者已经直接在终端显示器上打字写稿,连一般的打字机也逐步被遗弃了。象美联社、合众国际社等通讯社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写稿、改稿、收发稿件、传送图片、储存和查用资料等方面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技术更加先进。
在华盛顿,我们问美国同行,采用新技术,工作人员都习惯吗?他们说,采用任何新技术总会带来同保守思想的斗争。开始时,有人总是顾虑重重,反对一通。但是一经实践,证明新技术好,大家很快就习惯了。譬如说,教记者学会直接在终端显示器上写稿,原来估计需要六周时间,事实上,一般人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掌握了。采用这种新技术的最大好处是效率高,时效快,从长远看比较经济,而且废除铅字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然而,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采用新技术必然会给工人阶级带来失业的威胁。最近,纽约三大报纸的印刷工人发动罢工,就是因为资方采用新技术而要裁减工人。电视的影响
电视作为媒介工具,应该说在美国最为发达。今天看电视已经成为美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全国有近千座电视台,有近一亿多台电视机,百分之九十七的家庭都有电视机。全国三大广播系统和地方电视台每天多次播送新闻节目。电视新闻的特点是消息快。
华主席到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访问,美国电视台都是当天播送了实况报道,图像清晰,色彩鲜明。电视新闻经常配上一些实况场面,形象生动,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电视新闻节目观众越来越多,这是毫不奇怪的。所以,电视在美国新闻媒介中影响相当大。难怪报纸销路受到打击。现在美国报纸要大幅度增加发行量
已经不大可能了,由于晚上六点到八点的电视新闻广播吸引了大量观众,美国的晚报开始减少了。
在象美国那样的国家里,电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坏影响,甚至形成社会问题。美国朋友告诉我们,当前美国电视的第一个作用还是商业作用,就是做广告。无论什么节目,看不了几分钟,就被广告所打断,讨厌之至。但这是电视台老板的摇钱树。据说,晚上有的联播节目中的广告,每分钟收费几十万美元!电视的第二个作用是提供娱乐节目。在这些节目中,许多是美国朋友普遍认为“无聊、低劣”的节目。在我们访问期间,报纸还报道了旧金山两个青年,按照一个电视节目中的一段犯罪情节杀了人。此事引起广大群众的极大震动,至今人们还在议论。
当然,美国电视节目中也有比较好的,例如新闻、教育、体育、天气预报等节目,但比重毕竟太小。现在美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四、五小时,孩子平均看六、七小时,许多青年已无看书读报的习惯。家长忧心忡忡,有的美国朋友感慨地说:“电视本来是好东西。现在光坐在那里看就成了问题了,希望你们在电视节目方面不要学我们。”两家小城市报纸
我们在美国期间,还访问了两家小城市报纸,感到颇有特色。一家是密苏里州的墨西哥城的报纸《墨西哥纪事报》,发行一万二千份,工作人员仅五十人;另一家是田纳西州橡树岭城的报纸《橡树岭人报》,也是一张比较简朴的报纸。前者的主编怀特先生的一家人和后者的主编斯迈泽先生的一家人,几乎都直接间接地参予这两张报纸的工作,自己写社论、采访、打字,什么都干。报社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联系也比较密切。这两位主编都曾访问过我国,接待我们也很热情。他们全家出动,为我们开车,照顾我们的行李,还要为我们安排参观节目,兼做采访我们活动的记者,到处奔走,忙得不亦乐乎,使我们倍感亲切。在美国,还有不少象他们那样友好的新闻工作者,他们愿意为发展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努力。在许多场合听他们说,我们两国的社会制度是不同的,但是这不妨害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发展,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促进这种友谊作出贡献。我们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想起怀特先生办公桌上放着的毛主席的语录:“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我应该搁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