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解放思想 冲破框框 加快四个现代化步伐
许家屯同志谈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据新华社南京十月二十一日电 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许家屯最近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说,当前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正确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的革命,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速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许家屯同志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马、恩、列、斯和毛主席都讲得十分清楚。但是,林彪、“四人帮”以“高举”为名,行篡改之实,从根本上颠倒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而我们有些同志受林彪、“四人帮”的谣言和诡辩的蒙蔽,在思想上也产生了许多框框条条,把自己束缚于一些清规戒律之中。在当前进行新的长征中,如果不把林彪、“四人帮”搞乱了的这些理论是非加以澄清,许多条条框框就冲不破,堵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就搬不掉。
许家屯认为,讨论真理的标准问题,有这样一些基本观点是必须搞清楚的: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舍此别无其它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一切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在当前进行新长征中,我们的正确指导思想从哪里来?我们的方针、政策、措施从哪里来?这一切只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科学的社会实践中求得,而不可能从其它什么地方获得答案。
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舍此别无其它标准。人的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真理,只能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出科学的判断。“四人帮”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因为他们手中没有真理,他们搞的那一套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所以,他们只好用打棍子、戴帽子的办法,捏造什么“思想标准”、
“路线标准”、“权威标准”等等,以缄人之口,这是必须彻底批判的。
第三、一切的思想、理论、计划、政策、措施等等,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而不是一部分应当经受实践的检验,一部分可以不经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要不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回答应当是肯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讳言无产阶级的革命学说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的。“四人帮”鼓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其目的是为了传播他们的反动思想,推行他们的修正主义路线。其流毒积弊,也影响到我们的一些同志。为什么我们有些经济部门的领导同志不按经济规律办事,而凭“长官意志”、“行政手段”发号施令呢?为什么我们有些同志不调查研究,只凭想当然瞎说一顿呢?就是因为有些同志总认为自己的“意志”是正确的,是可以不经受实践的检验的。这种思想作风如不改变,就会一害自己,二害革命。
第四、凡是经过长期实践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特别是革命理论对于革命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继续革命的强大武器,是经过长期实践而证明的真理。我们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使我们的革命事业取得胜利,但是,我们应当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革命行动的指南,而不应只摘取一些条文词句束缚革命的实践,更不容许象林彪、“四人帮”那样,任意割裂、歪曲和篡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思想、计划、方针、政策、措施等等,都应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经过实践检验,不足的应当补充,错误的应当改正,正确的则应当坚持下去。
第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我们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客观世界是在不断发展的,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但科学地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唯一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不断发现真理,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现在,有些同志一听说要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好象这是大逆不道,这仍然是林彪、“四人帮”的所谓“顶峰论”的流毒在作祟。其实,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都是在斗争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我们最近到湖南、江西参观学习,瞻仰了毛主席革命纪念地,对于毛主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革命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业绩感受很深。毛主席在求学时期就认为:古人的话,教师的话和一切名流学者的话,不一定都对。所以我们读书、看报、上课、听讲演,都要开动脑筋,多想一想,对的我们才接受,不对的就应该扬弃,囫囵吞枣的办法最要不得。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中,注意调查研究,注意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革命实践的经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创立了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农民,实行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以夺取革命胜利的学说。毛主席既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原则,又从来不机械地抄袭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结论去束缚革命的实践,而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最后,许家屯同志指出,当前,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我国人民,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的革命。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关于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规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都是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理,根据当前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实际,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形势和特点制订的,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在新的长征中,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解答,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探索。我们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新情况,研究新事物,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形势的发展,还是思想僵化,作茧自缚,墨守陈规,固步自封;我们是坚持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脱离实践,脱离群众,形而上学,随心所欲;这同样是两种思想路线、两种工作作风的对立。当前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对我们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辩证唯物论的教育,也是一场从思想领域里清除林彪、“四人帮”散布的唯心主义的斗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弄懂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并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反动思想体系,清除其流毒与影响,以解放思想,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第2版()
专栏:

“拔红旗”辨
新如
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内外的民主生活逐渐活跃起来,报纸上也发表了一些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表扬好人好事、揭露坏人坏事的报道和来信。这对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很必要的。
但是,对于先进单位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可不可以批评呢?这在有些同志的头脑里仍然是个问题。陕西省旬邑县的职田公社,过去被陕西省的一些领导同志封为“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旬邑县也成为陕西省很有名的县。但是,职田公社和旬邑县的工作有很多问题,广大群众对少数干部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的行为早有意见,并多次向上级反映。然而,有的领导同志非但听不进去,反过来还找群众的不是,甚至给扣上“拔红旗”、“反先进”的大帽子。他们把矛盾掩盖起来,结果使问题发展得越来越严重。
给先进单位提意见,指出他们工作中的缺点,是“拔红旗”吗?对这个问题加以辨析,很有必要。
运用典型,指导一般,是毛主席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毛主席亲手树立大庆、大寨红旗,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各条战线的革命和建设。正因为抓好典型有“点着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重要作用,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心先进单位的工作。他们在向先进单位学习的同时,发现先进单位工作中的缺点和弱点,也会及时地提出批评建议。这是一种革命的责任感。这样做,既不是给“红旗”抹黑,更不是要把“红旗”拔掉,而是为了使先进单位的经验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保持“红旗”的鲜艳色彩。即使群众的批评意见不那么准确,措辞不那么悦耳,作为领导同志,也要正确对待,象斯大林所说的那样,即使批评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真理,也应该欢迎,应该仔细听取。
动不动就说人家是“拔红旗”,无非是认为先进单位什么都好,批评不得。这种观点恰恰违反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是既有成绩,又有不足。对先进单位也要采取“两分法”。比较来说,先进单位成绩大,贡献多,取得的经验丰富。但事物本身固有的矛盾决定了先进单位也有一些后进的因素和方面。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老“红旗”单位,在某些地方也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事实上,先进单位本身也是坚持“两分法”,在发扬成绩、克服缺点的矛盾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并且还要继续向前发展。倘若什么都好到了“顶”,就谈不上前进和发展了。还应当看到,前些年在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有的先进单位的确出现了一些毛病,比如,领导班子中混进一些坏人,干部中滋长了弄虚作假、强迫命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等等。既然毛病和弱点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实事求是地把它指点出来,帮助先进单位扬长弃短,向更先进的目标迈进,这是对先进单位的爱护,怎么是“拔红旗”呢?
对先进单位声誉的爱护,决不可理解为只能对先进单位吹着捧着,不能指出他们的缺点、弱点。也就是说,护旗不等于护短。电影《创业》里的华程,为了培养严细作风,对周挺杉井队丢失砂样一事,抓住不放,在大会上公开点名批评,并没有因为是先进的标杆队就把矛盾掩盖起来。你能说这不是一种爱护吗?倘不是这样,对群众的意见,置若罔闻,对先进单位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遮着盖着,自己不批评,也不许别人批评,这只能使问题越积越多,短处越护越短。说别人“拔红旗”的人,实质上不正是他们自己在“拔”吗?陕西旬邑县发生的事情,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我们的领导同志千万不要再干这种名曰护旗,实则拔旗的蠢事情了。
从所谓“拔红旗”的种种非难中可以看出,“四人帮”在如何对待先进典型问题上的流毒还严重存在。“四人帮”出于“改朝换代”的罪恶目的,大树特树这个“旗子”那个“点”,吹得“无处不飞花”。你对他们“点”上的工作有半点异议,一顶“拔红旗”、“否定新生事物”、“攻击中央首长”的帽子顷刻飞来。“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使有些领导同志沾染上了片面性、绝对化的唯心精神,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先进典型,甚至也把自己抓的
“点”当做自己的化身。谁批评了他抓的先进单位,就是批评了他。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知道,先进单位之所以成为“红旗”,是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干苦干的结果。荣誉是党的,是大家的,不属于哪一个人。怎么能把群众创造“红旗”的功劳记在自己的
“帐”上呢?至于怕揭了自己领导的先进单位的短,会影响个人荣誉,这种想法更是不对的。值得警惕的是,护短和偏私是相联系的,是互为因果的。如果我们善于借助群众的批评,推动先进单位把工作提高一步,岂不是可以使“红旗”更红?
真正的先进单位是不怕群众批评的,相反,会在群众的批评中吸取前进的动力。一些先进单位常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征求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建议;或在成绩面前,坚持“两分法”,找出自己的差距,就是很好的证明。那种害怕群众批评的“先进典型”,是不是掺了假,这倒是值得想一想的。


第2版()
专栏:

上面抓退赔 下面堵漏洞
——广东省恩平县落实湘乡经验的一个做法
本报特约记者 王天铎
编者按:“既抓退赔,又堵漏洞”,恩平县干部、群众这个主意出得好。县委因势利导,组织全县农村在坚决搞好退赔的基础上,开展“查漏洞,堵漏洞”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看来,在发动群众贯彻落实湘乡经验的过程中,自然会联系到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要求把一切妨碍集体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的东西搞掉。只要干部、群众开动脑筋,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经营管理,各地社队都会较快地繁荣兴旺起来。
广东省恩平县在贯彻落实湘乡经验的过程中,有些社队的干部和群众提出:“不能光要上面退赔,下面也要堵漏洞。”恩平县委因势利导,向全县广大社队干部提出了“既抓退赔,又堵漏洞”的口号,得到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的响应。实行的结果,在改进生产队的经营管理,搞好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社员收益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效果。
恩平县委在落实湘乡经验中,坚决退赔无偿平调的钱、粮和劳动力,坚决取消生产队的不合理负担,坚决退赔支农产品由于质次价高等原因给生产队造成的损失,坚决把截留未发的生产资金分配给生产队。在此基础上,根据干部和群众的要求,在蹲点的县委常委和公社党委领导下,先大队后生产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和社员大会,发动大家“查漏洞,堵漏洞”。现在,这一群众性的活动,正在逐步深入开展。对于抓退赔、查漏洞的意义,有的社员形象地比方说:我们生产队象个大鱼塘,过去上面七手八脚地抽水,那样抽下去,我们实在受不了,现在情况变了,上面不抽水了;可是,鱼塘的漏洞还不少,也不小,如果不把它堵上,塘里的水也会漏光的。
查漏洞之后发现,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漏洞确实不少。大队的漏洞主要在队办企业方面:生产、劳动、财务管理等项制度不健全,不合理;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亏本情况严重;损失负担由种种渠道转嫁给社员群众。生产队的漏洞主要表现在:不经社员讨论,大手大脚动用队里的大项现金;农具保管使用制度不健全,散失损失严重;干部巧立名目大吃大喝;队干部借支挪用;低价多分实物,影响多劳多得和现金分配;生产责任制不健全,造成减收或有种无收。这些漏洞,在社员眼里都是一清二楚的,他们扳着指头去数,真可谓“漏洞百出”。在这些漏洞当中,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是最大的漏洞。出工一窝蜂,下地磨洋工,反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些漏洞造成的损失是:生产上不去,甚至有些农作物有种无收;加大了生产成本,一般占百分之五十,一部分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现金分配少。这就带来群众生产积极性低,又造成生产上不去,现金分配少,形成恶性循环。
查漏洞,算损失,群众是毫不含糊的。胜航公社长安大队长安村第二生产队,仅今年上半年从种种漏洞“漏”掉的现金,就占今年早造预分现金的百分之三十七以上。沙湖公社安星生产队,上半年由于生产队本身存在种种漏洞,损失现金一千零五十多元,占早造预分现金的百分之一百一十七。附城公社塘劳大队第二生产队,今年早造是个增产增收增分配的生产队,今年一月到八月因种种漏洞造成的损失,也占今年早造预分现金的百分之十五。象这样漏洞少漏洞小的生产队,为数并不多。不少生产队通过查漏洞发现,生产队自己的漏洞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少,不堵要吃大亏。
查漏洞是为了堵漏洞。对于生产队的种种漏洞,广大社员群众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的。一经发动,他们就积极行动起来。在堵漏洞活动中,他们合情合理地处理旧账:干部借支挪用的,酌情一次或分期偿还;社员私占的农具提倡公物还家,损坏的认错也就行了。堵漏洞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如何发展生产、降低成本、按劳分配,总结经验教训,解决经营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整顿和健全粮食生产的经营管理制度,要求责任到组,定额管理,超额奖励。许多生产队的实践经验证明,有没有这些制度,结果大不一样。许多生产队在夏收夏种中还实行了按件计酬,结果提高了工效,保证了适时收获、适时播种。
沙湖公社最近召集一个大队的生产队干部开会,专题讨论责任到组、定额管理问题。
在健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同时,许多大队、生产队还检查和整顿了财务管理、农具管理等项管理制度。
恩平县农村这种群众性的查漏洞、堵漏洞活动,实际上是民主办社、勤俭办社和健全经济核算制度的一次群众性的大检查、大整顿。实践证明,在落实湘乡经验中,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


第2版()
专栏:

切实抓好“小秋收”
黑龙江省山货、土特产品的采集量和收购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新华社哈尔滨十月二十二日电 黑龙江省今年大多数山货、土特产品的采集量和收购量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木耳、蘑菇、山葡萄等山货采集和收购的增长幅度都很大。到九月末,全省“小秋收”的产值已达一亿五千多万元,收购总值达五千八百多万元。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山多林密,山货、土特产品资源丰富。今年这个省认真落实了有关政策,各种“小秋收”的产品就源源不断集中到收购站来。东宁县今年废除限制社员“小秋收”的土政策后,各种山货、土特产品的采集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仅蘑菇就收购到二千二百多担,比去年增加五十多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取消不合理限制,“小秋收”出现新局面
新华社贵阳十月二十二日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在揭批“四人帮”的过程中,纠正过去限制社员采集野生资源的错误作法,今年的“小秋收”出现了新的局面。
雷山县永乐区有的干部过去认为,让社员个人搞“小秋收”就是“助长资本主义”,因此不许社员采摘和加工名贵的芳香油、木姜油和杨梅干,以至每年都有价值几万元的木姜子和鲜杨梅白白烂在山上。今年这个区明确宣布:对于野生资源,集体有力量采收的尽量采收;集体无力采收的社员个人可以采收;并划分了集体和个人的采收范围。现在全区已采集、加工木姜油一千二百斤,收集野生造纸原料芭芒杆二十万斤、杂竹一百三十万斤。镇远县文德公社白羊坪大队生产造纸原料龙须草,过去既不很好地安排集体采收,又不让社员个人采收。今年除生产队的副业人员采收外,还鼓励社员个人利用工余采收。现在,全大队已出售给供销社龙须草二千多万斤,每户社员一般出售千斤左右,多的达二千斤以上。仅这一项,全大队平均每户可收入三十多元,最高的达八十多元。麻江县还规定:桐子、茶子由集体采收后,允许社员个人复收。
三明地区近十万人上山采宝,采集品种比去年增加九十多种
新华社福州十月二十二日电 福建省三明地区“小秋收”成果显著。至九月底止,全区“小秋收”产品收购总值已达一千一百八十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八。
三明地处闽西北山区,境内野生资源丰富,当国务院关于切实抓好“小秋收”的通知下达以后,地委认真研究和落实了“小秋收”中的各项政策,明确划分了集体采集和个人采集的范围,并根据农事特点妥善安排了参加“小秋收”的劳动力。全区有近十万人上山采宝,采集的品种比去年增加九十多种。沙县大洛公社仅一个多月就从山上采来竹壳、白叶、棕骨、山苍籽三十多万斤,全社“小秋收”产品收购额达十五万四千多元,平均每个社员增加收入十八元。
新县山果、野生药材等产品收购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
新华社郑州十月二十二日电 河南新县的“小秋收”搞得又快又好。到九月底,全县采集、收购的各种山果、野生药材、野生淀粉等“小秋收”产品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价值一百五十七万元。全县每个社员平均可从“小秋收”中增加收入六元二角八分。
新县位于大别山区,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今年入秋后,中共新县县委及时召开了“小秋收”会议。各社、队在开展“小秋收”活动中,认真执行了按劳分配的政策。县、社供销部门为了方便群众,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设立了二十二个临时收购点,做到随到随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