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比斯塔首相和夫人举行答谢宴会
邓小平、陈慕华副总理应邀出席,比斯塔首相和邓副总理讲话
新华社北京十月一日电 尼泊尔王国政府首相基尔提·尼迪·比斯塔和夫人今天中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答谢宴会。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应邀出席了宴会。
在充满友好气氛的宴会上,比斯塔首相和邓小平副总理先后讲话。比斯塔首相在讲话中说,我在这里亲身体会到你们对我国和我国人民的热烈情谊,这使我深受感动。他说,我们亲眼见到贵国人民今天这样突出显示的巨大积极性和献身精神。我拿这次见到的情形同以前见到的一比较,不能不看到你们在走向进步和发达的新长征中已经迈开了大步。我们尼泊尔人以钦佩的心情注视着你们多方面的成就。让我在今天中国的国庆日再次祝你们取得更大的成功,并且再次向中国人民表示祝贺,你们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决心要在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
比斯塔首相说,我为同阁下和其他中国领导人富有成效地交换了意见而感到高兴,同时愉快地期待着同华国锋主席阁下会见和交谈。我相信这种意见交换将进一步增进我们两国间的了解和友好。
他说,我将带着对这次访华的极为愉快的记忆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回到尼泊尔。比兰德拉国王陛下正在不遗余力地促进我国的平衡发展;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尼泊尔已经取得进步,而且我们确信尼泊尔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邓小平副总理在讲话中说,首相阁下的访问为我国二十九周年国庆节增添了光彩,充分显示了尼泊尔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深厚情谊。我们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中尼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会谈。阁下的这次访问将是圆满的、成功的。事实证明,我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正在与日俱增。我们对中尼友好合作关系的迅速发展感到十分满意。
邓小平副总理说,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珍视同尼泊尔的友谊,为有尼泊尔这样的好邻居、好朋友,感到由衷的高兴。中尼两国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我们两国都面临着维护独立、主权和建设各自国家的共同任务。我们愿意同尼泊尔朋友一道,为进一步增进中尼之间的友谊和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不懈的努力。
邓小平副总理说,首相阁下的访问为进一步增进中尼友谊和友好合作作出了新的贡献。
他们讲话后,军乐团分别奏中尼两国国歌。
政府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对外友协的负责人韩念龙、迟浩田、张百发、周化民、魏玉明、刘向三、宋季文、布克、潘琪、李琦涛、于步血、张瑞霭、张香山、王若水、杨家祥、王怀义、白介夫、杨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彭光伟,也应邀出席了宴会,同尼泊尔朋友一起欢聚。
尼泊尔驻中国大使卡纳尔和夫人,比斯塔首相的其他随行人员,出席宴会作陪。
今天上午,比斯塔首相和夫人等贵宾由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白介夫陪同,游览了香山、碧云寺、卧佛寺等名胜古迹。(附图片)
华主席同比斯塔首相和夫人等尼泊尔贵宾合影。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纪登奎副总理会见并宴请巴列维亲王
新华社北京十月一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今天中午会见伊朗国王的弟弟阿卜杜勒·礼萨·巴列维亲王及其随行人员,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会见以后,纪登奎副总理设宴招待伊朗贵宾。
伊朗驻中国大使埃斯凡迪亚里参加了会见并应邀出席了宴会。
参加会见和宴会的有外交部副部长何英,中国驻伊朗大使焦若愚,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李立功等。
巴列维亲王一行将于日内离京回国。(附图片)
纪登奎副总理会见巴列维亲王。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中保科技合作委员会第十六届会议议定书签字
新华社北京九月三十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第十六届会议议定书今天上午在北京签字。
农林部部长杨立功出席了签字仪式,并在仪式前会见了保加利亚科技合作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中保科技合作委员会中国组主席、农林部副部长肖鹏,保中科技合作委员会保加利亚组主席、保加利亚中央合作社联盟主席斯·休列麦佐夫分别在议定书上签字。
保加利亚驻中国大使贝尔切夫出席了签字仪式。


第4版()
专栏:

为意大利国家田径队访华
方济曦大使举行招待会
新华社北京九月三十日电 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济曦和夫人为意大利田径协会主席普里莫·内比奥洛和以比埃洛·卡绍蒂为领队的意大利国家田径队访问中国,今晚举行招待会。
内比奥洛主席、卡绍蒂领队以及意大利国家田径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出席了招待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于步血,正在这里访问的国际田联副主席、非洲田联主席迪亚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负责人钟师统,中国田径协会负责人郑凤荣,以及中国田径队教练员和运动员,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第4版()
专栏:

中尼两国政府关于建设成套项目协定签字
邓小平副总理和比斯塔首相分别在协定上签字
新华社北京十月一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建设成套项目的协定今天下午在北京签字。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和尼泊尔王国首相基尔提·尼迪·比斯塔分别在协定上签字。
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尼泊尔驻中国大使卡纳尔等,出席了签字仪式。(附图片)
中尼两国政府关于建设成套项目的协定签字。邓小平副总理和比斯塔首相分别在协定上签字。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熊复同志宴请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代》杂志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十月一日电 《红旗》杂志总编辑熊复今天中午举行宴会,热烈欢迎由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代》杂志总编辑斯特凡·沃依库率领的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代》杂志代表团。
罗马尼亚驻华大使杜米特列斯库应邀出席了宴会。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朱穆之,《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社负责人秦川、刘宗卓、方克、卢振川等出席作陪。
宴会始终充满着亲切友好的热烈气氛。席间,熊复和斯特凡·沃依库先后祝酒。他们表示,中罗两党党刊工作者将在发展两党党刊之间的友好联系中,为加强中罗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战斗团结和革命友谊,做出应有的贡献。
代表团是应《红旗》杂志社邀请,于九月二十九日到达北京的。


第4版()
专栏:

塞内加尔大使阿里·迪乌姆离任回国
新华社北京九月三十日电 塞内加尔驻中国大使阿里·迪乌姆今天乘飞机离任回国。


第4版()
专栏:

鱼水新篇
——沂蒙山纪事
河里的鱼儿啊,
没有水就没有家。
——摘自沂蒙山民歌
这是我第三次踏上了去沂蒙山的路程。
汽车沿盘山公路吃力地爬行着。透过车窗,那奇伟的蒙山群峰,淙淙的沂河流水,一道道绿荫覆盖下的山峪,是那样的熟识,那样的亲切。
我头一次到沂蒙山,是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沂蒙山披上了银装。我背着铺盖卷,从一条山峪到另一条山峪,徒步采访,行程千余里。听到许多过去艰苦岁月里党和人民群众鱼水相依的故事,我的心深深地被打动了。在沂河西岸,几位被誉为“红嫂”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乳汁救护八路军的伤员;在红石峪,老区委书记面对日本侵略者的东洋刀,宁可跳崖牺牲,也不说出我野战医院隐藏的地点;在蒙山深处,有的老大娘为了掩护革命干部,不惜献出亲生儿子的生命。……
可是,当我第二次来到沂蒙山时,这里的人民却在遭受苦难。林彪、“四人帮”在山东的代理人所豢养的“棒子队”,戴着柳条帽,掂着“水火棍”,四出“扫荡”,横行乡里。老大娘抱着老母鸡,提着包袱,到处“跑反”;谁家小孩哭闹,只要说一句“棒子队来了”,就会立即停止了啼哭。后来,“棒子队”完蛋了,然而党群关系却遭到了严重破坏。有的干部对根据地人民的感情淡薄了,有的甚至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沂蒙山的人民多么怀念革命战争年代的好传统啊!
这次,我又有机会在沂蒙山腹地的蒙阴县住了一段时间。旧地重游,强烈地感受到“抓纲治国”给沂蒙山区带来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干部作风的变化。他们自觉地医治由于“四人帮”的干扰所造成的“内伤”,关心群众的疾苦,替革命根据地的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受到人民群众衷心的爱戴和拥护。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培育起来的“鱼水关系”,在新的长征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还是让我从“水”的故事谈起吧:
在沂蒙山区的崇山峻岭中,竖立着两座雄伟的石崮。抗日战争时期,我鲁中军区十一团八连的九十三名指战员,曾经坚守在这方圆不到十里的崮顶上,扼住敌人进犯沂蒙山区的咽喉。这便是著名的南北岱崮保卫战。
崮顶上没有井,也没有山泉。要守住阵地,必须有足够的水。为了运送战备水,山半腰的岱崮村全民总动员,从十二岁的孩子到六十多岁的老大爷,挑着小泥罐、水壶和铁桶,到离村几里外的山泉挑水上山。三天三夜,把崮顶蓄水洞里的水缸挑得溜满。争夺岱崮的战斗是残酷的。鬼子向崮顶泻下四十万磅的炸弹和炮弹,掩体炸烂了,蓄水洞里的水缸震裂了,水流光了。烟熏火燎,战士们的嘴唇干裂,嗓子眼里直冒火。一些重伤员危在旦夕。
水,成了革命战士的生命。
一天夜里,皑皑白雪覆盖了南北岱崮。岱崮村民兵队指导员伊淑德带领着七名共产党员、四名基干民兵,从十五里外挑着十二担水,上崮来了。山下,是一道道封锁线。日本侵略者的帐篷外面,燃烧着熊熊的篝火。为了不弄出响声,乡亲们用白布扎着罐口,脱掉鞋子,赤着脚在雪地里走。忽然,照明弹亮了,子弹象蝗虫一样向山上猛扫。他们趴在雪窝里,护着水罐,慢慢地往前爬,终于把清凉的泉水送到守崮战士的嘴里。
可是,解放了二十多年,岱崮村却一直缺水。他们修过水池,挖过塘,打过许多小井,都解决不了水的问题。有人说:“头皮割破能淌多少血!在这山顶上,怎么能打出水来?”
粉碎“四人帮”以后,蒙阴县委负责同志来到岱崮大队,听了群众的呼声,感到痛心。在艰苦的岁月里,群众冒着生命的危险给我们送水;如今,政权在我们手里,连群众的吃水问题都没有解决。作为一个党的工作者,能够心安理得吗?县委下决心帮助岱崮大队解决吃水问题,把县里最好的一台钻机调到岱崮山上。山区尽是羊肠小道,为了运送机器,县里出钱修了一条九华里长的简易公路;还架设了六华里长的高压输电线路。机井打成以后,又帮助安装了电动深井泵。为了岱崮大队这口井,国家投资达三万多元。
试水那天,村里的男女老少围到机井旁。电闸一推,电机飞转,只见清清的泉水从水泵管里喷射出来,水花四溅。七十多岁的老贫农刘月平,手捧清水热泪滚。他说:“是共产党派人给咱们打成了甜水井,我要告诉儿孙们,世世代代不能忘了党的恩情!”
在县水利局,我看到一幅《蒙阴县缺水大队分布图》,图的左侧附着一张《缺水情况统计表》。哪个村子缺水,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什么时候解决,标得一清二楚。县委的同志说:帮助山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是个思想感情问题。想想山区人民在战争年代对我们的支援,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也要把水送到沂蒙山区的千家万户。
前几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蒙阴县有些水利设施遭破坏,有些山林被砍伐,老根据地的人民仍然过着比较贫苦的日子。拿孟良崮山前的垛庄公社来说吧,一九七一年以前全社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三百来斤,社员从集体分得的口粮平均只有二百多斤,多数生产队没有现金分配。
一九七一年冬天,济南部队某部拉练来到孟良崮。一些当年亲自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老首长,看到这里还是打仗时的老样子,很有意见。他们找到县委负责同志,语重心长地说:“这里是老根据地。在艰苦的岁月里,人民倾其所有支援我们。现在,我们有责任尽快地把孟良崮建设好。”
这热情而又诚恳的批评,对蒙阴县委触动很大。县委派原副县长丁立润担任垛庄公社党委书记,又调了一名较强的公社党委书记去当第二把手。新党委成立后,丁立润把全体党委成员带到孟良崮烈士陵园,学英雄,忆传统,进行阶级教育,开门整风。公社所有的干部都把确保社员增产增收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几年功夫,全公社就发展了三万多棵苹果,四十五万墩花椒,五百二十万棵桑树,还新开了一千亩茶园。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我来到孟良崮烈士陵园附近的泉桥大队访问时,正值八月中秋,抢收抢种的紧张气氛同节日的欢乐气氛交织在一起,老远就能听到社员们爽朗的笑声。我走进残废军人苏志庆的家,他一家正在吃饭,小方桌上摆着一盘煎鱼,一盘鸡蛋,一碗熬豆角,一盘炒腰花。苏志庆告诉我,节前他家割了五斤猪肉和二斤羊肉,买了四斤月饼,磨了五十斤白面,还打了二斤白干和一瓶“蒙山大曲”。记者接连串了六个门,家家都有肉、酒、月饼和白面。陪我串门的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对我说:“现在跟先前大不一样了。前几年常常为分救济款的事吵架;今年麦收以后,每个生产队都分了现款。为了过八月十五,第一生产队拿出五百元现金,挨门挨户地问,看谁家需用。打倒了‘四人帮’,咱这老根据地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才能把心放在革命上”。这是蒙阴县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体会。他们从革命的利益出发,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诚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吃饭问题、花钱问题、住房问题、生小孩子问题、路和桥的问题。岸堤水库有个“葫芦把”,一百多米宽的水面,把旧寨公社一劈两半。南来北往的行人,夏天撑船,冬天走冰凌,年年有人掉进冰窟窿。县里投资二十多万元,为库区群众修了一座八米宽的十五孔大桥。刘官庄公社出路崎岖,社员运煤,推着小车,爬沟上坡,三十里得走一整天。公社党委发动群众,自力更生修起了一条环山公路。如今,汽车可以把煤炭卸到社员的锅屋后。前几年,有的干部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把一些小杂粮砍掉了。近两年来,许多社队从社员的实际需要出发,种了绿豆、黄豆、芝麻、小米和高粱。社员们夏天可以喝到绿豆汤,冬天可以吃到小豆腐。生孩子的妇女可以喝到补养身体的小米粥。庄户人家有吃、有穿、有钱花,解除了后顾之忧,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岱崮公社贾庄大队,我访问了“愚公治山队”。这些在旧社会饱经风霜的老人,当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的时候,恨不能把一身的劲全都使到集体上。他们说:“人无千年寿,却有万年心”,决心用自己结满老茧的手,把荒山建设成金山银山花果山。
破坏和糟践一种好的传统,不需要花费太大的气力;恢复和发扬一种好的传统,却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尽管蒙阴县委反复强调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然而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仍然不断发生。坦埠公社艾山前大队,去年冬天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把自留地收掉了。社员每五天要赶一次集,购买青菜。五口之家,每人每天二分钱菜金,全年就是三十多元。这不仅加重了社员的负担,也给群众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今年夏收以后,公社党委副书记林庆群到这个大队检查工作,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即给他们讲解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和新宪法中关于自留地的政策规定。十天以后,艾山前大队就把自留地退还给社员,大都种上了茄子、辣椒、萝卜、白菜。人们再也用不着到几里外的集市上买菜吃了。
得民心者治天下,失民心者乱天下。在极其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我们凭借着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鱼水关系”,打垮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今天,在新的长征中,只要我们不忘记曾经为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民群众,时时处处关心他们的利益,那么,沂蒙山人民将会象战争年代一样,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新华社记者 南振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