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戎马边疆创业歌
盛暑的七月,我们乘坐吉普穿过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来到一群叫做“天上无飞鸟,地上无花草”的荒山野岭面前。爬上山梁,只见一排排红砖瓦房,一条条整齐的马路,掩映在绿树林中。再往前走,又见清流菜畦,长着青嫩的黄瓜、豆角……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这里,便是我们要访问的祖国北大门的忠诚守卫者——北京部队某守备师部队的营区。
(一)
守备师是在一九六九年冬天来到北部边疆反修前哨的。当时,在这没有树木,没有人烟的冰天雪地里,别说坚守,就是藏身也没个地方。然而,这里的边防,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全师上下,斗志昂扬,决心把这里建成捍卫祖国的铜墙铁壁。
师党委一声令下,指战员们扒开积雪,进入各自的防区,开始了紧张的施工战斗。看吧,专啃硬骨头的“尖刀连”,一人顶三人的“四虎将”,开山劈岭,打坑道,挖战壕,你追我赶,一个比一个干劲冲天。荒凉的群山,战歌嘹亮,热气腾腾。虽说气温是零下三十七、八度,可是脱掉棉衣干,还是汗流浃背。担任坑道作业的战士,进洞一身汗,出洞一身冰。饿了,啃几口冰馒头;渴了,抓把雪送到嘴里。苦,怎能说不苦?但战士们却自豪地回答:我们是受八亿人民的重托在这里站岗,吃点苦算得了什么!
在抢修阵地的日日夜夜里,师党委书记夏一超在爆破的硝烟中召开了党委会,要求党委成员都到第一线指挥战斗。担任施工指挥的副师长郑振坤,吃在工地上,睡在工棚里。不是指导战士使风钻,就是抡起大锤和战士比着干;他下了这山转眼又到那山,这里看看,那里查查,一心拴在工地上。有时,别人都为他过分劳累晚上睡不好觉而担心,可他总是乐呵呵地说:“睡不着正好,再干它一阵。”他顶着呼呼风雪,又出现在挑灯夜战的战士们中间。
越是困难越显出英雄的本色。每当边寨上狂风大作,天昏地暗的时候,在阵地上,在施工现场,战士们总是会猛然见到一个矫健的人影出现在面前,只见他满身尘土,一点面色都认不出来,光是那两只亮晶晶的眼睛在转动。他是谁?“啊,原来是我们的老师长!”师长严兆和,当年一参军就是个很好的机枪手,他当班长是“突击班长”,当排长是“战斗模范”,当连长是“尖刀连长”,后来又是著名的华东人民英雄。总之,他到哪里,就把力量、信心和胜利带到哪里。现在,党把这支英雄部队交给他带到这里守边御敌,肩上的担子是够重的。长期的战争生活,使他具有一身勇不可挡的锐气。他说干就干,一干就干好;布置下工作,就检查,不见成效不撒手。他走遍了阵地的山山岭岭,每到一处,战士总是围坐在他的膝边,倾听他分析地形,忆战例,谈打法,越听心里越踏实,浑身是力量。
原先,年青的干部、战士虽然有着誓死保卫祖国的满腔热血,然而,对于兵怎样练,仗怎么打,工事怎样构筑,政治工作咋搞,心中是无数的。现在,他们通过师长和其他一些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看到了不成文的战斗条例,没有编印的传统教育的活教材。
就这样,一个钢铁阵地屹立起来了,一支英雄部队在这里扎根了。
(二)
在这里,一年到头离不开棉衣,六月下雪不出奇。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九”终年有,“九九”何时来?难道春天就永远不到这儿?
还在刚上阵地的时候,干部战士们就立下誓言:“环境苦,不怕它,条件差,改造它!”现在,阵地建成了,生活咋安排?用水、吃菜和住房……这些困难都等待大家去解决。
就说水吧。想想上甘岭英雄舌舔牙膏的滋味,就体会到一刻也离不开它,何况大量人马集中在一个地方的部队,怎么能在没有水的情况下长期守备下去呢!
他们决心自己解决水的问题。可是找呀,找呀,找不到水,急得人们直叹息:“水呀,水,你在哪儿?”
水是不负坚强战士的。最初,在阵地附近的卧龙沟里发现一片片绿草,这引起了战士们的很大兴趣:“为啥叫它卧龙沟,是不是有龙就有水,有水才有草?”于是,他们利用训练的间隙,把部队开进去,用钢钎钻,用炸药炸,……真是大军一上,无坚不摧,很快就把二百多米宽的卧龙沟拦腰斩断。啊!果然是藏在地下的一条“水龙”,清清的水珠,嗞嗞地冒出来了。深挖下去,一昼夜就出水五百多吨。然后,再用水泥板覆盖起来,上面培上土,成为一个地下大水库,既隐蔽,又不让水蒸发,用多少,水泵就抽多少。这种打井的方法,战士给它取了一个科学的名字:截潜流。
就这样,他们搞到了很多水。大者曰“地下水库”,小者曰“大口井”。现在,全师已有四个水库,一百四十五眼井。另外,还修了一百三十多个小水库。
有了水,就种菜。
谈起种菜来,人们都想起这样一件事:五年前,有个名叫梁观法的战士探家回来,带来一把黄瓜籽,说:“种上试试看,兴许能活!”这一下,连队开了锅,议论纷纷,有的说这简直是异想天开,“连买来的咸菜,都冻成了冰疙瘩,还想吃鲜菜?!”有的说,这里要能种上菜,那为什么不叫它是“江南”……。最后结论:成不成,看实验。
真没想到,籽下地没几天就长出嫩芽芽,战士乐开了花,这个拿炕席去给它覆盖,生怕风沙伤害它;那个用细棍给它支撑着,担心它直不起腰来。不久,黄瓜蔓上长出了五根小黄瓜。这一下更热闹起来了,战士一下操,就去看看小黄瓜,看它长了多少,有的围着黄瓜转:“我可服了,这个地方也能长黄瓜。”
有了这可喜的第一步,他们都纷纷给家乡写信要来菜籽。之后,又艰苦奋斗,春破冻土造田,秋抗霜雪护菜。又到千里之外取经,学盖温室。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闯过了一道道难关,使内地的瓜菜和作物在这里生长起来了。看吧,驻地四野点金聚翠,光是菜,就有北京的“小窝心”、天津的“连心壮”、上海的“苏州青”、河北的“青白口”;还有湖北的南瓜,各地的黄瓜、柿子椒、西红柿、向日葵……。全师开荒地一千三百八十多亩,搭塑料暖棚一百二十多个,种了二十五种菜,四季都能吃上。除了自给自足,还把菜送到了牧民的蒙古包。有十几种菜还拿到北京去展览,其中有二十八斤的大白菜,十一斤的水萝卜,五斤多的黄瓜,二十七斤的西葫芦。
在解决用水、吃菜问题的同时,他们还着手修建自己的营房。
部队刚来这里时,几乎都住在席棚、坑道、地窖里。不知多少年前来这儿采云母的人,留下的几间快要倒塌的小土房,略加修整,就成了师部唯一的“办公室”兼宿舍。冬春,外面风狂雪急,地冻两米多,室内结着两寸厚的白霜。穿着皮大衣、戴上皮帽,再盖上被子睡在这“水晶宫”里的干部战士,一宿还暖不过身子来。
建造营房,战士们最有创造力。没有石头上山打,没有砖瓦和石灰自己烧,不会造房就边干边学。他们盖了住房,又修了医院、澡塘,有了商店又有车库、电机房、理发室……,从山脚一直盖到山腰。后来他们在那高高的山顶上又建起了电视转播台。然后,又在房前房后栽上树,种上石竹、马兰、扫帚梅、九月菊等十几种花儿。如今,部队全都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新房。排排白杨迎风舞,朵朵花儿艳又香。自来水流哗哗响,盏盏电灯闪闪亮。多么好的一个“战士之家”啊!
当人们漫步这优美营区的时候,诗情画意油然而生:撒下五湖四海种,引来春风绿边塞;日出军营红似火,守边战士满山歌。
(三)
边疆上有一种甘枝梅,人们叫它“永不落花”。它傲严寒,抗干旱,就是风把它吹干了,花朵还牢牢地守在枝头上,保持着那鲜丽的紫红色。它不正是经过严峻考验的边疆战士性格的写照吗!一个名叫石可明的班长在自己日记中写道:假若生活向你严肃的展开,年轻的同志,什么为你所爱?在艰苦面前,是想着花花绿绿,退却当逃兵呢?还是迎上去,做一个有为的战士?
凡是来到边疆的战士,哪一个都得经过这场灭资兴无的思想斗争,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不经严寒雪,那来梅花开。青春的年华只有在艰苦创业中才能闪光。
一个来自四川宜宾的小战士樊建川,他父亲当年在贺龙的部队当炮手。小樊入伍时,父亲对他说:“你去的正是我和我的战友战斗过的地方。那儿很艰苦,你要是个软蛋就去哭鼻子!不过,我希望你能做个坚强的战士,到风雨里闯闯。”小樊由于在家的优裕生活,加上母亲的娇惯,哪能理解父亲这番话!他一来到这个“六月刚停雪,九月又结冰”的严寒世界,心凉了。在施工中,因为他身子单薄,推小车,小车倒;抡铁锤,手发抖。他心里直嘀咕:“这日子啥时到头?”可是,天长日久,日久天长,在家连面包都不想吃的小樊,现在吃起馒头就五、六个,体重由一百零几斤猛增到一百三十多斤。他晃起紫铜色的臂膀,一气能打二百多锤。他学雷锋,做好事,立了功,戴上了大红花。
再说说九年前入伍的北京青年刘伟伟。当报名参军被批准后,他觉得戴上红领章,穿上绿军装,多光荣。可是,他没有真正了解“战士”的含义。来到这里后,住的是地窝,吃的菜不是土豆就是洋白菜,还得爬冰卧雪搞训练,他的“理想”飞不见了。可是当他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迎来了一个个胜利后,他享受到了艰苦创业的喜悦。边疆变得一天一个样,他立志边疆的决心越来越牢。家里给他在城市里找好了工作,他都坚决不调离。他光荣地入了党,被师党委树为城市青年扎根边疆的先进典型。
边疆上屹立着哨所,风雪里回荡着歌声。经过创业的锻炼,他们具备了坚定的斗志,乐观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涌现出象“保卫边疆的铁柱子”黄忠柱、“硬骨头战士”陈际岭、“以阵地为家”的丁树朋以及“年年红”等一大批先进战士。
有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战士,自然就会产生出一批批年轻有为的干部。全师除一名今年才三十二岁的师参谋长外,还有两个团长、一个团政委、两个团参谋长、三个团政治处主任,也都是三十岁左右就走上了团的领导岗位。至于其他团级以上的青年干部尚有十多名。他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地战斗在第一线。师参谋长邱金凯,是众口称赞的“好后生”。他当战士时年年立功受奖,后来当参谋、教导队长、团长,直到今天,始终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本色。机关出操他站排头;部队五公里越野他跑第一。下连蹲点,战士掌钎他打锤,战士爬冰卧雪他带头摸爬滚打。战士们反映:“哪条坑道都洒有他的汗水,哪个连队都时常听到他的声音。除了身上多两个兜,别的全和咱一模一样。”至于军事本领,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并有指挥才能。
广大的营连干部也成长起来。某团三连有个连长叫王子英,人称“猛虎连长”。这个原先瘦弱的青年人,在火热的战斗生活中,锻炼得膀大腰圆,一身虎气。他带出来的战士,个个象只小老虎。当这个连队“唰唰”地走来时,显得多么威武雄壮。你不用看,光听听这整齐的脚步声,就知道是第三连。今年,这个连被北京部队领导机关授予“硬骨头六连式的连队”的称号。
(四)
干部战士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荒山野岭之中建成一片片绿洲般的解放军新村。它象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照亮了边疆人民的心。当营区刚刚建成的时候,周围的社员都赶来参观,甚至几百里外的牧民也骑着骆驼、坐着马车来看新鲜事。他们在营区的里里外外,看了营房就看花看树,瞧了水井瞧菜地。这个说:“解放军干得真不赖,要是整个草原都这样该有多好!”那个说:“我们那儿条件比这里好多了,部队能办到的事,我们也应该办到!”他们把解放军新村看成是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蓝图。
边疆人民学着解放军也干了起来。在某团驻地有一条山沟,沟南是部队的菜地。社员照着解放军的样子在沟北造了地。战士们送来了菜籽、菜秧,教他们施肥,灌水,打药,精心管理,种的各种菜长得和部队的一样好,社员们见了笑眯了眼。宝格都乌拉公社因今年半年不下雨,牧草枯黄了,牛羊喝不上水,牧民心焦欲碎。后来,他们学解放军“截潜流”,公社党委书记亲自带领五个大队的基干民兵大干起来。我们来到工地上,看到清水已经冒出来了。他们高兴地对我们说:“解放军的办法真行,我们这个水利工程完工后,就可以浇一百五十亩牧草”。
过去滴水不存的山沟里,现在已修起了军民友谊水库。过去有些不种菜的牧区,如今也长出了大白菜,有的还在塑料温室里种出了黄瓜、西红柿、柿子椒、豆角等好些种蔬菜。有的公社学会了建窑烧砖。战士们还帮助游牧人盖起了新房。
人民子弟兵播下的红色种子,开始在边疆上开花结果了。
《解放军报》通讯员 凌志军
新华社记者  闫吾
本报记者  叶旭林


第3版()
专栏:

陈永贵副总理会见泰国大学校长访华团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四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今天下午会见以泰国大学部部长、朱拉隆功大学校长格森·素旺那军博士为团长的泰国大学校长访华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泰国驻中国大使格森·格森西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教育部长刘西尧等。(附图片)
陈永贵副总理会见以格森·素旺那军博士为团长的泰国大学校长访华团。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廖承志副委员长会见伊文思和罗丽丹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四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今天下午会见了荷兰国际知名电影导演尤·伊文思和法国电影工作者玛·罗丽丹。廖承志副委员长同这两位中国人民熟悉的老朋友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会见后,廖承志副委员长和夫人经普椿设宴招待他们。
参加会见和宴会的有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文化部副部长司徒慧敏等。(附图片)
廖承志副委员长会见荷兰国际知名电影导演尤·伊文思和法国电影工作者玛·罗丽丹。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坦桑尼亚革命党代表团路经深圳出境
新华社广州十月十四日电 以坦桑尼亚革命党中央委员、中央负责党的事务的常务委员会主席、国防和国民服务部长卡瓦瓦为团长的坦桑尼亚革命党代表团,今天上午乘火车离开广州经深圳出境。
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常务书记、广州市委第一书记焦林义,中共广州市委书记钟明等前往车站欢送。
坦桑尼亚革命党代表团是在结束了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友好访问后的回国途中,于昨天晚上乘专机从平壤到达广州的。当晚,中共广东省委举行宴会,招待坦桑尼亚朋友。


第3版()
专栏:

我红十字会慰问泰国受水灾的灾民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四日电 中国红十字会十月十四日打电报给泰国红十字会,慰问泰国遭受水灾的灾民。电报全文如下:曼谷泰国红十字会:
惊悉贵国东北部、北部和中部发生严重水灾,致使灾区居民遭受极大的痛苦和损失,中国红十字会和全体会员对灾民深表同情和关切。我会决定捐赠贵会现款人民币五万元,并请转达我们对灾民的慰问。
中国红十字会
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四日于北京


第3版()
专栏:

沙菲克临时代办举行招待会
庆祝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十月十四日革命日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四日电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沙菲克今天举行招待会,庆祝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十月十四日革命日十五周年。
应邀出席招待会的有卫生部长江一真,外交部副部长何英,外贸部副部长崔群,外经部副部长程飞,轻工部副部长夏之栩,教育部副部长刘仲候,国家体委副主任陈培民,对外友协副会长罗士高等。
各国驻中国的外交使节也应邀出席。


第3版()
专栏:

方君壁中国画展览在京开幕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四日电 方君壁中国画展览今天下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方君壁女士是美籍画家,今年八十岁了。她曾于一九一二年和一九二六年两次赴法国学习美术,跟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是同学。一九七二年周总理曾会见过她。她的作品除在美国展出外,曾先后到法国、英国、日本和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国举行个人画展,受到各国人民的好评。
这次展出的四十件作品,大部分是从方君壁女士在一九七二年到我国各地参观写生时精心创作的一万多件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展出的这批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以生动的形象和画面,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描绘了中国的锦绣河山。其中,《毛主席故居》这幅画是方君壁女士在访问延安时冒雨创作的。
今天,方君壁女士参加了开幕式,同我美术界知名人士刘海粟、蔡若虹、华君武、刘开渠、吴作人、李可染等亲切会面交谈,并一起观看了展览。方君壁女士对记者说:今天能在这里举行我个人的展览,我感到十分光荣和高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