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一些国家马列政党和组织发来贺电贺信
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九周年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一日电 一些国家的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发来贺电或贺信,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九周年。
发来贺电或贺信的有:洪都拉斯马列主义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阿根廷革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意大利马克思列宁主义党中央委员会、冰岛共产主义统一联盟(马列)中央委员会和德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央委员会。


第5版()
专栏:

欧文大臣为黄华外长举行宴会
宾主共祝英中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新华社伦敦十月十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应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戴维·欧文的邀请,于十日下午到达伦敦,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
十日晚,英国外交大臣和夫人为黄华外长和夫人何理良举行了宴会。欧文在致祝酒词时回顾了英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他说,现在“我们两国正在重新确立这种历史性的联系。我们实际上是在急起直追,以求弥补过去一、二十年来没有进行的合作和失去的机会。今天,我们这样做,不是企图打破力量均势,或者是玩弄策略手法,而是重申这样一种基本信念:我们两国之间保持一种密切关系不仅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实,而且是对世界积极有利的”。他说,“我们相信,我们两国间除了进行国际合作之外,我们还能对于你们的雄心勃勃的现代化计划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他强调说:“我们相信,一个更加繁荣而安定的中国将会成为促进世界更加稳定的一个因素。”
黄华外长在祝酒词中说:“随着一九七二年大使级关系的建立,我们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开始了新的一页,我们的双边关系有了更加迅速的发展。”他在谈到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时指出,“我们在坚持独立和自力更生的原则的同时,将加强同外国的交往,并认真学习所有外国、包括英国的先进经验”。黄外长最后说:“这次访问使我有机会同外交大臣就两国关系的发展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意见”,“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中、英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据新华社罗马十月十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黄华结束了对意大利的五天访问,十日离开罗马,乘飞机前往伦敦。
十月七日到九日,黄华部长一行对塔兰托、威尼斯、都灵等城市进行了访问,参观了塔兰托附近的一个钢铁厂、菲亚特公司和其他一些工、农业生产单位。
十日上午,意大利众议院议长彼特罗·英格拉奥会见了黄华部长,并进行了友好谈话。黄华部长向英格拉奥议长转达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的问候,英格拉奥议长对此表示感谢,并请黄华部长向叶剑英委员长转达他的问候。英格拉奥议长邀请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派代表团访问意大利。黄华部长表示将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转达这一邀请。
黄华部长在十日上午还分别会见了意大利的几个工业集团的领导人。


第5版()
专栏:

马尔登总理接见并宴请李强部长
新华社惠灵顿十月十日电 新西兰总理马尔登十月十日下午接见了正在新西兰访问的中国外贸部部长李强,与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九日晚上,马尔登总理还设宴招待李强部长。
十日上午,新西兰副总理托尔博伊斯同李强进行了会谈,就发展中新两国间的贸易和在经济上、贸易上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交换了意见。
同一天,弗里尔代表反对党领袖会见了李强部长。
李强是在十月五日到达新西兰访问的。
李强部长访问了鲁阿库拉农业研究中心、汤姆森农场、怀拉基地热电站和同中国有贸易关系的一些工厂。
鲁阿库拉农业研究中心在过去九十年中作了许多研究,对发展新西兰农业起了重要的作用。汤姆森农场有六千六百公顷土地,饲养八千五百头羊和四百头牛,仅有四个人管理。农场主人汤姆森向中国客人介绍了他们管理农场的方法。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裴坚章十日晚上为李强部长访问新西兰举行宴会,新西兰副总理托尔博伊斯等出席了宴会。


第5版()
专栏:

我铁路代表团访问法国
新华社巴黎十月三日电 以铁道部副部长郭维城为团长的中国铁路代表团,结束了对法国的友好访问,十月三日乘飞机离开巴黎前往波恩。
在历时二周的访问中,中国铁路代表团同法国铁路总局长保罗·让蒂尔举行了会谈。代表团参观了铁路大修厂、自动化调车场、机车车辆试验中心、机车和车辆制造厂等,同法国铁路工作者交流了经验。
九月二十七日,代表团乘坐了法国新近研制成功的高速列车。这一列车在试制阶段的运行试验中,最高速度曾达到每小时三百一十八公里。


第5版()
专栏:

我外交学会代表团结束对西德的访问
据新华社波恩十月八日电 以外交学会会长郝德青为团长的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代表团九月二十四日到十月八日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了访问。
代表团访问了波恩、不来梅、汉堡、慕尼黑、斯图加特等西德城市,参观了一些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
九月二十五日,西德外交部国务秘书京特·范·韦尔会见了代表团并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联邦议院副议长赫尔曼·施密特—沃肯豪森代表联邦议院议长卡尔·卡斯腾斯会见并宴请了代表团。
代表团在访问期间还会见了西德政府、议会和各党派的人士。


第5版()
专栏:

群众艺术花千树
——罗马尼亚访问记之六
《人民日报》代表团
罗马尼亚的民间歌舞是非常著名的。就在我们访问罗马尼亚前不久,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花冠民间歌舞团还在北京演出,那低回婉转的“多依娜”抒情曲,欢快流亮的“霍拉”舞曲,高遏行云的“云雀”曲,以及那些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罗马尼亚访问期间,无论是在布加勒斯特的剧院里,在黑海边的休养地,还是在乡村的舞台上,都看到了这样的民间歌舞。在齐奥塞斯库同志的家乡奥尔特县斯克尔尼切什蒂乡,罗马尼亚同志告诉我们,这个乡的民间歌舞团正在法国演出,它在欧洲的一次比赛中还得过奖。罗马尼亚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歌颂罗马尼亚”
在“罗马尼亚狂想曲”悦耳的民歌声中,布拉索夫妇女委员会主席内格里娅同志陪同我们,来到内第亚山集市临时搭成的露天舞台前面。这时,舞台上一排身穿民族服装的歌手正在合唱。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爷,穿着黑地绣金的又宽又大的袍子,头上戴着长方形绣金线的帽子,帽子底下露出了白发。他在起劲地唱着。他旁边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歌手,腰上系着绣红花的围裙,头上披着的轻纱在微风中飘动,她唱着笑着,歌声是那样动人。有趣的是合唱队里还有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穿着小小的民族服装,头上戴牧羊人的毡帽,特别严肃地唱着……内格里娅同志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这个歌名叫《祖国,我的信念》。在这里演出的,大部分是业余演员,他们中间有农业社员、工人、党的工作者、教师和学生,有的是第一届“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的获奖者,有的正准备参加第二届“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
“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是在齐奥塞斯库同志的倡议下举行的大型群众艺术比赛。第一届艺术节从一九七六年十月开始,到一九七七年五月结束,全国有八万个业余艺术团体、二百万业余艺术工作者参加了表演和比赛,在全国形成了空前的盛况。目前正在举行的第二届艺术节,到六月底,已有三百万人参加活动。他们用音乐、舞蹈、诗歌朗诵、戏剧和美术、摄影等艺术形式,在“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上,表达了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和对劳动的热爱。
鼓舞了劳动热情
在布加勒斯特,在外县,不论我们走到那里,都遇到“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的参加者向我们自豪地夸耀他们在艺术节所取得的成绩。
在首都“八·二三”工厂的工具车间,我们看到了年轻的女工罗伊卡。她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我们厂组织了好几个业余艺术队,我参加了合唱队。我们厂是第一届‘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得奖的单位。我多喜欢参加艺术节的活动呵。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化生活,而且使我更加体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多么美好和幸福。我一定拿出更大的干劲完成生产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她的话使我们回忆起不久前在这个工厂机车装配车间高大、宽敞的厂房里举行的文艺演出。我们在电视里看到这个厂的艺术爱好者和首都的艺术家一起表演的民歌、民间舞蹈、世界名曲演奏等多采多样的文艺节目。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爱国的革命的思想内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位于蒂米什河畔的卢戈日市,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群众就组织了自己的业余文艺活动小组。在哈布斯堡王朝帝国统治的那些黑暗年代,业余文艺工作者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争取同祖国罗马尼亚统一而运用了文艺这个锐利的斗争武器。社会主义年代的卢戈日人继承了他们先辈的爱国传统,并且在新的条件下,发扬了这一传统。在第一届“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上,卢戈日市以艺术宣传队的泼辣、尖锐的艺术表演而闻名全国。这个市各工厂企业的文艺爱好者组成的艺术宣传队,主要是用一些短小精悍的节目,宣传生产中的新成就,宣传先进工作者的模范事迹,同时批评生产中的浪费、官僚主义和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对推进生产起了很好的作用。第一届艺术节后,全市的文艺活动更加活跃起来。现在,不仅在工厂、企业,而且在学校、机关、商业部门都成立了艺术宣传队,对改进机关工作、促进生产、提高商业部门的服务质量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教育了人民群众
在第一届“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日荣获一等奖的“小罗马尼亚人”业余歌舞团,演员都是五岁到十四岁的小孩。我们在布加勒斯特的胜利广场上看到了他们精彩的表演。他们穿着罗马尼亚流行的“骑士”舞的服装,头上戴着饰满各色小铃铛的黑帽,身上穿着绣花的白色短裙、白色长裤,腿上也捆扎着各色彩线和小铃铛,手里握着“骑士”们常握的长木棍。这些小“骑士”们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熟练地起舞,十分可爱。我们向站在最前面的那个最小的小“骑士”问道:“你为什么要参加‘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的表演?好玩吗?”这个小“骑士”回答说:“因为我爱罗马尼亚,我爱党和亲爱的领袖。我要跳给他们看。”他的幼小的心灵表达了最真挚的感情。
我们在布加勒斯特会见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多布琳同志时,她向我们谈到了“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的意义。她说,艺术节首先是革命性的政治运动,目的是对人民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育人民按共产主义思想去工作和生活,更积极地投入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其次,由于艺术节活动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性和项目的多样化,大大地繁荣了社会主义的文化和艺术,并且普遍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
一面是普及,一面是提高。多布琳同志说,我们正计划把专业文艺工作者派到工厂、农村和机关去,协助群众开展业余艺术活动。这些专业文艺工作者采取就地组织短期训练班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业余艺术爱好者的水平;各县也在陆续召开分门别类的文艺活动会议,让专业文艺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一起讨论文艺创作问题。最后,多布琳同志兴奋地说:“可以肯定,第二届‘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的一切文艺活动,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一定都能达到新的境界。”
在社会主义大花园中,在罗马尼亚共产党的精心培育下,罗马尼亚群众艺术的花朵开得越来越茂盛。
齐奥塞斯库同志曾经指出:“发展革命文化是整个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它只有在人民群众、全国人民的积极参加下才能解决。”通过规模广泛的“歌颂罗马尼亚”艺术节的群众性的艺术活动,不仅使罗马尼亚的民族艺术传统得到发扬,而且为罗马尼亚培养了有革命觉悟的新人,并推动了罗马尼亚社会主义事业前进。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铁路运输向现代化迈进
十五年实现了铁路运输动力内燃化、电气化
罗马尼亚用十五年时间实现了铁路运输动力内燃化、电气化。到一九七七年底,全国一万二千多公里的铁路线已有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实现了内燃和电力机车牵引。牵引力的改革,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适应了罗马尼亚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地发展的需要。
在一九六○年以前,罗马尼亚铁路牵引基本上靠蒸汽机车。罗马尼亚利用引进外国专利的办法分别在一九五九年和一九六五年生产出第一台二千一百马力的内燃机车和六千马力的电力机车。此后,罗马尼亚自行制造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源源不断地供应了本国铁路部门。到一九七五年,罗马尼亚内燃牵引已占全国铁路总运量的百分之七十九,电力牵引已占百分之十八,蒸汽牵引仅占百分之三。罗马尼亚目前拥有国产内燃机车一千九百五十台,电力机车六百五十台。
罗马尼亚在改革本国牵引动力的同时,还向国外出口内燃机车。从一九六○年到现在,罗马尼亚已出口了七千多台。目前罗马尼亚生产的机车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用于出口。
(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乘坐法国高速列车
以铁道部副部长郭维城为团长的中国铁路代表团在九月份访问法国期间,作为第一批外国客人,参观并乘坐了法国最近正式投入生产的高速列车。这一列车将在一九八一年正式在巴黎—里昂铁路线上运行。法国铁路总局一位工程师说,到那时候,“从巴黎去里昂,乘火车比乘飞机还要快,而且既便宜又方便。”
在法国铁路总局局长保罗·让蒂尔陪同下,代表团从斯特拉斯堡车站登上高速列车。这一列车是今年七月二十八日出厂的第一列高速列车。它包括八节全钢密封式客车厢,两端各联接一台功率为八千五百七十马力的电力机车。列车全长二百米。按设计要求,共可容纳三百八十二名乘客。整个列车是一个流线型整体,外型活象一条大梭鱼。这趟列车的大部分车厢里现在装备着各种电子测试仪器,准备在线路上作较长时间的运行实验。
列车开动后,人们从测量仪器上观察到,列车速度上升很快,并逐渐以每小时一百六十公里的速度平稳行驶。在运行到一段长三十公里的笔直的铁道线后,车速再次迅速上升,车外的景物呼啸闪过,计速器的指针指到了时速二百六十公里。在某几秒钟内,还指到了二百六十一点四公里。列车运行中,感觉平稳,噪音很小,同乘坐一般客车没有不同。停车后,实验人员报告说,列车走完四十五公里用了十分二十秒。根据记载,长达二百米的列车在非试验专线上能达到每小时二百六十公里的惊人速度。
法国铁路交通发达,拥有的铁路总长在欧洲名列前茅,在火车行车速度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为满足日益增加的旅客的需要,法国在五十年代初就提出了提高车速的设想,并开始了试验工作。
为了摸索提高车速的途径和经验,二十多年来,法国铁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最后才选定电力机车做为高速列车的动力,并成功地研制了高速列车。法国铁路工程师告诉中国同行,这种列车目前已经成批投入生产,但是实验工作没有停止。现在正在进行的试运行就是为了进一步核实和检验已经取得的试验成果,以确保一九八一年在巴黎至里昂铁路专线上行车安全。
据介绍,正在修建中的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车的专用电气铁路,全长四百二十八公里,坡度为千分之三十五,最小弯道半径为四千米,没有平交道口。列车运行最高速度每小时二百六十公里,全程历时二小时,比现在的列车行车缩短一小时二十分。线路设计远期行车最高速度为每小时三百公里。一位法国工程师说,从巴黎到里昂,飞机虽然只飞四十五分钟,但是,两地机场到市中心乘汽车需要两个小时,而且飞机起降,办理手续也要时间。这样一算,高速列车用两个小时到达里昂,就比飞机快了。
参观结束后,郭维城团长在留言簿上挥笔写下了“十年研制不寻常,高速列车美名扬”的词句,对法国同行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王敬诚(新华社)(附图片)
法国的高速列车


第5版()
专栏:数字与事实

世界几个大城市的地下铁道
地下铁道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办法之一。从备战的角度来看,在大城市兴建地铁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目前世界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发展地下铁道。
纽约市拥有世界最长的地铁,总长三百九十三点五公里,平均每日客运量二百九十五万人次。
伦敦的地铁最古老,建于一八六三年,开始时只有六公里。现在伦敦地铁总长为三百八十一点一公里,平均每日客运量有一百六十四万人次。
巴黎的地铁也有七十多年历史,全长二百五十六点一公里,每天载客二百八十九万人次。
东京地铁全长一百六十四点七公里,每天平均运客五百多万人次。日本是在战后才开始大规模兴建地铁的。
莫斯科的地铁以深度著名,有三十到五十米深,全长一百六十四点五公里,平均日载客量五百三十八万人次,居世界第一位。


第5版()
专栏:

电动车大有发展前途
一八九八年五月一日,一辆快速行驶的鱼雷型电动车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但是,八十年过去了,这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普及却进展很慢。
近几年来,西欧国家开始重视电动车辆的发展。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公路电动交通工具协会”最近在美国费城召开了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另一个更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会计划于一九八○年在伦敦举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在考虑一项合作计划,以加快发展电动车辆。专家们认为发展电动车辆可以解决人口密集的城市的各种现代交通问题。
电动车有许多优点。它比起燃烧汽油的汽车来可以大大减轻城市噪音和空气污染。对于石油进口国家来说,可以减少它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性。
据欧洲委员会发言人说:“从现在的趋势推断,到一九九○年,欧洲共同体可能拥有七百二十万辆电动车,占车辆总数的百分之七点二,但只消耗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二。而且电动车所需的电力有三分之二可以在夜间非用电高峰时间内供应。”
对于车主来说,电动车也具有吸引力。除了行驶费用比较便宜之外,它还比普通车辆耐用,易于维修。目前它的缺点是能量贮存系统比较笨重,而且需要经常充电,因而限制了它的行程,也有碍于它的普及。但是,随着电动车的逐步改进,电动车的发展将是大有前途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