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相互支援团结合作 反对超级大国侵略掠夺
海湾和红海地区国家联合反霸斗争不断发展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六日讯 新华社记者报道:过去的一年里,红海地区和西亚海湾地区国家和人民在反对超级大国干涉、侵略和掠夺的斗争中,相互支援,展开了团结战斗的新局面。
海湾和红海,两水相通,唇齿相依。长期以来,美国把海湾地区看作是它和它的盟国的“石油库”,把红海及其口外的印度洋水域看作是运输这些石油的“生命线”。后起的超级大国苏联则采取攻势,向这里扩张。两霸的激烈争夺,威胁着红海和海湾地区人民的利益和安全。特别是苏联日益谋求对有关各国实行控制、扩张、掠夺,而且挑拨离间,制造事端,更加激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反抗。
在这一斗争中,海湾地区的国家和人民看到,红海和海湾是一个统一体。正如科威特《火炬报》指出的,“安全问题上的一致利益,要求海湾和红海沿岸国家进行协调,互相联系和合作。”
海湾国家在支援红海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们公开宣布支持红海国家的正义斗争,从政治上予以声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扎耶德发表谈话说,海湾国家有责任对红海沿岸国家在保卫红海安全方面给予支持。伊朗外交副大臣纳西尔·阿萨尔谴责苏联派遣古巴雇佣军对红海地区进行干涉。他说:“这些人来自世界的那一边,这里又没有他们的事,他们呆在这里干什么?”当埃及、苏丹和索马里同苏联霸权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时,科威特、伊朗等海湾国家的报纸先后发表评论,支持三国人民维护民族权益的严正立场。
海湾国家及时提供有效的财政援助支持红海国家的反霸斗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四个海湾国家组成了海湾援助埃及经济发展局,仅一九七七年五月一次,就决定向埃及提供十四亿七千五百万美元的巨额贷款。沙特阿拉伯向苏丹提供了三亿一千五百万里亚尔的援助。科威特等海湾国家也帮助苏丹实现武器来源多样化的计划,以进一步摆脱超级大国的讹诈。为了支援索马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沙特阿拉伯提供了约两亿美元的援助,伊朗等海湾国家也提供了物质支持。
海湾和红海沿岸国家正在发展双边关系。一九七七年,这两个地区的国家领导人和重要军政官员,频繁互访,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埃及副总理凯舒尼访问了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海湾国家。苏丹副总统兼总理贝克尔访问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索马里总统西亚德访问了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六个海湾国家。新独立的吉布提共和国总统古莱德到伊拉克进行了友好访问。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和民主也门还组成一个联合代表团对五个海湾国家进行访问,讨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问题。海湾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和官员也对红海国家进行了访问。
为了有助于排除超级大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掠夺和渗透,海湾国家和红海国家正大力加强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互助合作。它们之间缔结了许多双边的经济和文化合作协定,或提供贷款,或援建工农业项目,或帮助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苏丹正得到沙特阿拉伯等国的援助,大力发展农业。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科威特援助的六所高级中学和一所医院正在兴建。伊拉克向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提供了机场电信联络和空中导航方面的技术。伊拉克同索马里在摩加迪沙合资经营的炼油厂也在加速修建。埃及则向卡塔尔、科威特等海湾国家提供了人数众多的教师。埃及同卡塔尔还签订了关于科研交流的协议。
海湾和红海两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加强团结,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这是第三世界联合反霸事业的一个重要发展。


第4版()
专栏:

西德反对绥靖主义的声音更加响亮
认为欧洲局势不是更缓和而是更紧张,主张加强防务对付苏联威胁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八年一月六日电 新华社记者报道:生活在欧洲心脏地区的西德居民,在过去的一年里,对于苏联在“缓和”的幌子下加紧扩军备战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因而主张进一步加强防务、反对对苏绥靖的声音也更加响亮。
苏联经常鼓吹的“缓和”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此,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明确。西德《世界报》主编克伦普把苏联的“缓和政策”比作用来“麻醉欧洲的鸦片”。巴登符腾堡州总理菲尔宾格指出,苏联的“缓和”言词是用来掩盖其扩军行动的。西德退役将军皮尔斯特尔在最近出版的《和平与暴力——苏联共处政策的军事方面》一书中写道:“苏联的和平共处政策归根结蒂并没有缓和的实质,完全是企图让西方躺在安全的摇篮里,削弱其体力上和心理上的防御能力,使它今后遭受到军事威胁和压力。”
苏联的宣传机器不断宣传,“欧安会”以后,欧洲的“和平更有保障”了。西德一些政界人士批驳了这种说法。他们指出,情况正好相反,目前欧洲局势不是更缓和,而是更紧张了。西德国防部长勒伯尔指出,“在这段时间内(指一九七三年以来)华沙条约组织的兵员不断增加”,“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在中欧地区,华沙条约组织的军队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队多十五万人,多一万辆坦克”。
西德“大西洋协会”理事会成员克尼茨夫人去年十二月六日在西德联邦国防军协会举办的一次报告会上强调指出:“苏联在长达数年之久的欧安会和中欧裁军谈判的幌子下,扩大了它在欧洲的常规优势”,苏联“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翼和南翼的威胁不断增长。”她认为,赫尔辛基会议并没有增进西方的军事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名称并不名副其实。
在过去一年里,美国对苏政策的某些动向也使得西德一些政界、军界人士在“缓和”和欧洲安全问题上更加警觉。去年八月美国报刊透露的美国《第十号总统研究备忘录》在西德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根据这个《备忘录》,在苏联一旦发动进攻时,美国将放弃西德三分之一的领土。西德基督教民主联盟黑森州主席德雷格尔、联邦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韦尔纳和其他军政界人士以及西德报刊相继发表谈话和评论,抨击在美国存在的这种对苏联的绥靖思潮。他们指出,放弃西德领土的想法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要求美国政府确认“前沿防御”的原则。最近,一些西德人士又通过写文章或发表讲话,批评美国在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中对苏联作出让步,损害欧洲的安全利益。皮尔斯特尔将军在他的书中指出,无论苏美之间达成的第一个限制战略武器协议,还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第二阶段谈判,都没有煞住苏联扩充军备的努力,相反,苏联利用这些协议,“在中程导弹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技术改进,使这种对欧洲地区特别危险的武器系统的进攻能力将提高几倍”。西德军政界一些人士还表示反对西方在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中作单方面的让步。西德外长根舍重申,“不能接受那种将确认、甚至固定东方在裁减地区的优势,并同集体(裁军)原则相违背的协议”。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强了对经济绥靖主义政策的批评。他们认为,西方国家用贷款和科学技术支持苏联扩充军备是一种危险的做法。西德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施特劳斯说:“如果没有西方的长期贷款,苏联就无法支付其已经很贫乏的居民供应,就无法支付它的庞大的扩军活动”。西德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议会党团第一副主席齐默尔曼说,“谁想通过援助而使苏联放弃其扩张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路线,谁就显然看不到或不想看到战后多年来苏联的政策。”


第4版()
专栏:

挪威《晚邮报》发表社论
谴责苏联对挪威推行强权政治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一九七八年一月五日电 奥斯陆消息:挪威《晚邮报》一月四日以《与苏联的关系》为题发表社论,谴责苏联对挪威推行强权政治。
社论说,挪威首相奥德瓦尔·努尔利在元旦电视谈话中指出,“我们总是愿意在国际法和谈判的基础上以友好的方式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然而我们愿意保卫和维护我们的主权与自由”。这番话虽然没有指哪一个国家,然而最适用于同苏联的谈判。
社论接着说,挪威与苏联在北部存在着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是,苏联一九七五年九月份在巴伦支海有争议的海域进行了导弹试验,圣诞节前夕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赫尔辛基当面攻击挪威的防务与安全政策,这显然是妄图将挪威置于其压力之下。
社论说:“苏联这种行为加强了人们的这样一种印象,即俄国人并不急于解决某些有限而又具体的争端,而是要利用这些有争议的问题去影响和改变挪威在东西方之间的安全政策。看来在进行实际谈判之前,克里姆林宫所期待的让步是削弱挪威同西方的联系或者至少在挪威的防务与外交政策方面作出新的限制。苏联猛烈攻击挪威打算让西德的小股部队参加北约在挪威的演习仅仅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实际上俄国人要求的是:有权参与我们同我们的北约盟国如何进行合作的决定。”社论还说,“假如我们一步一步地屈服于苏联的意愿,以期望接近实际解决(有争议的问题),这将只不过是幻想。”
社论最后说,解决挪威和苏联在北部的有争议的问题的前提是,俄国人不要借助于渔场“事件”、导弹试验、口头谩骂和玩弄外交“气氛”来软化挪威。


第4版()
专栏:

苏联“基辅”号航空母舰进入地中海炫耀实力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五日讯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苏联的一艘航空母舰“基辅”号由一艘巡洋舰护航,于一月二日从大西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炫耀实力。
这艘航空母舰一月四日停泊在摩洛哥海岸外,舰载的雅克—36式垂直起飞喷气飞机和直升飞机曾起飞进行飞行演习。
苏联的这艘航空母舰的活动受到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密切注意。它刚一离开摩尔曼斯克基地驶入大西洋,美国海军巡逻轰炸机和英国舰只、飞机就对它进行了跟踪。据报道,驻在地中海的美国第六舰队也一直在密切监视着它的行动。
合众国际社在报道“基辅”号的行踪时注意到,苏联的这艘航空母舰是在美国总统卡特正在对一些欧洲和中东国家进行访问的时刻离开自己的基地作这次远航的。这家美国通讯社写道:“‘基辅’号被认为是显示俄国力量和加强其在国外的海上力量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第4版()
专栏:

艰难的一年
—一九七七年西方几个国家经济情况综述
立凡
一九七七年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普遍放慢,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处于半停滞状态。尽管一九七五年年中它们的工业生产已从危机底点开始回升,但是,经过两年半的时间,目前除美国和日本外,都还没有超过危机以前(一九七三年)的高点,有的国家离高点还相当远。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数一直降不下来,有的国家失业人数还在增加。生产设备开工率仍低。国内市场不振,国际市场竞争剧烈,相互加强进口限制。世界贸易的实际增长率从一九七六年的百分之十一估计将降为百分之六左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仍在扩大。货币剧烈波动,物价持续上升。劳动人民的生活没有改善,或者甚至下降。罢工浪潮时起,政局动荡不定。私人企业不愿增加投资。虽然美、日、西德等国近二、三年已经搞了不少的赤字财政,以刺激经济,也无济于事。恩格斯曾经说过,“资本主义生产是不能停下来的:它必须继续增长和扩大,否则必定死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83页)当前西方国家经济这样长时间的半停滞状况,对它们确实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从几个主要国家的情况来看:
美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曾下降了百分之十五点三。到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份,工业生产已超过危机前高点百分之五点九。但其增长率估计将比一九七六年降低一半(约为百分之五到六)。固定资本投资到第三季度止,比危机前高点还差百分之四点七。失业率虽已从一九七五年的最高点百分之九降为百分之六点九,但同一九七四——一九七五年的经济危机以前的失业率百分之四——五相比,仍然很高。现在要再降下来很难。生产设备利用率在去年第三季度虽已从危机中的底点百分之七十点九回升到百分之八十三左右,但是还低于危机前的高点百分之八十七点八。公司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持续低落,从去年初至年末已跌落约百分之十六。头十一个月的外贸逆差已达二百四十四亿七千万美元,估计全年将达二百七十亿美元左右。美元汇价因而大跌,其国际信用进一步下降。各大财团明争暗斗,卡特政府举棋不定,能源、税收、货币、金融、贸易等各项政策,各派意见分歧,定不下来。这对私人企业投资影响很大。另外,美、日、西欧之间争夺市场,相当激烈,尽管一再举行七国(美、日、西德、英、法、意、加拿大)首脑会议,以协调政策,但仍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
日本:在六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在资本主义世界名列前茅。在一九七三年年底爆发经济危机和石油提价三倍以后,日本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直到现在还没有脱离困境。在这次危机中,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百分之二十点八,超过意大利以外的其他西方国家。到一九七七年十一月,才勉强超过危机前高点千分之四。去年头十个月工业生产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四点九,远低于上一年的百分之十三点七。国内市场萎缩,生产设备过剩,制造业的开工率不过百分之八十左右。私人企业固定资本投资回升不多。失业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上升。过去日本失业率不超过百分之一,现已达到百分之二以上。一九七七年头九个月出口增长百分之二十,进口增长百分之十一,基本上维持了上一年的增长率,顺差将近一百亿美元,比上一年多。日元汇价因而大涨。它的出口日益受到美国和西欧的抵制,特别是竞争性最强的钢材、船舶、汽车、彩色电视等。
目前,日本各大财团把希望寄托在福田政府加大经济刺激的剂量和继续增加出口上面。福田政府虽然对通货膨胀危险有所顾虑,但仍准备再搞一次较大的经济刺激措施;在增加出口方面,困难很大。因为日本的出口已受到国外越来越厉害的抵制,特别是日元汇价大涨以后,对日本的出口很不利。目前依靠出口的中小工商业已受到严重打击,并且正在再度出现企业倒闭浪潮。日本当前的经济情况是矛盾重重,很难解决。
西欧:在不久前的经济危机中,西德工业生产下降百分之十二点二,到一九七七年十月才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全年工业生产增长率估计约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远低于上年的百分之七。固定资本投资(包括建筑业)到一九七七年二季度仅回升到危机期间下降幅度的一半,失业人数在一百万左右,与上年差不多。估计全年进出口贸易量分别增长百分之五,远低于前年的出口增长百分之十四和进口增长百分之十七,顺差估计达三百七十亿马克(约一百六十亿美元)。马克汇价持续上升,这对继续增加出口不利。在国内市场不振,西欧共同体内部经济停滞和世界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西德经济将会遇到更大困难。
英国经济是低速度增长或长期停滞的典型。在这次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百分之十一点三,小于其他西方国家,但回升最慢,到一九七七年十月离危机前高点还差百分之九点一,失业人数没有减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仍是西方国家中较高的。一年多来,在北海油田增产的带动之下,情况有所改善,外贸有较大增长,逆差比一九七六年缩减约三分之一,最近四个月还出现顺差,国际资金回流,外汇储备激增,一年前长期疲弱的英镑汇价步步上升。这些在流通领域中好转的迹象是否能改变其工业生产长期停滞局面,还很难说。
法国在这次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百分之十四,到一九七七年九月离危机前高点还差百分之六点七,一至九月工业生产增长率只有百分之一点七,远低于上年的百分之六点七,外贸增长率也低于一九七六年,逆差估计全年当在二十亿美元上下。法国政府采取了一定的紧缩政策,对经济的增长速度,发生了压抑的影响。
总的情况是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从一九七五年下半年到一九七六年上半年出现较快的回升以后,即转入蜗牛式爬行状态,其爬行速度逐季下降。日本和西欧实际上已进入半停滞状态。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由美、日、西欧等二十四个西方国家组成)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份估计,该组织的成员国一九七八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比一九七七年六月份估计的百分之五还低,约为百分之三点五,下半年可能降为百分之三。美国情况虽然较好,但一九七八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也将进一步下降。
西方国家为了拖延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到来,正在或准备采取较大的刺激经济措施,包括减税、免税,放宽信贷和增加国家投资等。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占有制的矛盾,决定了“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西方国家给经济打强心针的办法虽然能奏效于一时,使危机的爆发时间有所推迟,但其结果则往往是下次的经济危机更为深重,后果更难收拾。


第4版()
专栏:

美元汇价在西方外汇市场上持续暴跌
美国政府被迫对美元汇价进行干预
新华社一九七八年一月六日讯 由于美元汇价在西方外汇市场上持续暴跌,美国财政部一月四日被迫宣布对美元汇价进行干预,美国联邦储备局动用了与各国中央银行的“互惠信贷安排基金”收购美元。
去年下半年,西方外汇市场上一再出现抛售美元的风潮,美元汇价持续下跌。十二月份,跌风更烈。据报道,与年初相比,到十二月中旬,美元对日元汇价已下跌了百分之二十二,对瑞士法郎下跌百分之十九,对西德马克下跌了百分之十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卡特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宣布,要“保护美元的地位”,“对付外汇市场上的混乱情况”。
在卡特讲话后,美元汇价略有回升。但是由于美国经济前景并没有什么改善的迹象,对外贸易赤字依然庞大,所以不到一个星期,美元汇价又一次下跌。新年开市以后,再次出现暴跌。在瑞士苏黎世、西德法兰克福、日本东京、荷兰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外汇市场上,美元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又一次跌到历史最低点。在伦敦,美元对英镑的汇价跌到一九七六年三月以来最低点;在米兰,美元对意大利里拉也跌到十七个月来的最低点;在西欧其它外汇市场上,美元对各国货币的汇价也全面下跌。
同时,黄金价格猛涨。一月四日,在伦敦,每盎司黄金价格上涨了三点五美元,达到一七二点六二五美元,创一九七五年五月以来的最高价格。
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和黄金价格猛涨已使西方外汇市场陷于极大混乱。
在美国政府宣布对美元汇价进行干预以后,外汇市场上美元汇价开始回升。但是许多经纪人对整个形势仍抱“迷惑和怀疑”态度。他们说,美国政府的行动并没有改变造成美元下跌的因素,即大量的石油进口所造成的美国外贸有巨额赤字的状况。有的经纪人认为,目前美元可能稳定一个短时期,但预计还将进一步下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