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索马里《十月之星报》发表评论指出
非洲人民必将把苏联新殖民主义者赶走
塞内加尔总理谴责霸权主义 毛里塔尼亚报纸反对外来势力干涉非洲
新华社摩加迪沙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九日电 索马里《十月之星报》一月十八日发表评论指出,“正在干涉非洲内部事务的克里姆林宫及其傀儡必将象欧洲殖民主义者一样被非洲人民赶走。”
评论指出:“克里姆林宫的头目在非洲之角和世界各地挑起的战火危及全世界的和平。”评论揭露说:“过去几年,苏联吹嘘所谓保卫世界和平与和平共处。然而,克里姆林宫的叫嚣实际是用来迷惑世界舆论的谎言。他们只是想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以便推行或实现扩张主义的政策以及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事务。”
评论指出,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步“看清了克里姆林宫的真面目及其想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图谋”。评论还说,克里姆林宫把不听莫斯科指挥的一些国家说成是反动国家。然而很明显,克里姆林宫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目的是要取代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统治。苏联大肆干涉非洲大陆的内部事务,妄图控制非洲国家。
评论强调说:“索马里民主共和国和全体索马里人民准备不惜任何代价捍卫自己的主权和统一。”
《十月之星报》同一天还刊载一封读者来信说:“苏联政府在反对发展中国家的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读者来信说:“苏联企图在非洲之角建立军事基地。因此,非洲国家的任务是要立即反对苏联的新殖民主义政策,而非洲国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反对苏联的新殖民主义。”
新华社达喀尔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七日电 塞内加尔总理阿卜杜·迪乌夫一月十七日说:“霸权主义的冲突使这个世界产生分裂,而大国主宰着世界,使弱小国家倍受损失。”
他是在第四次西非和中非国家海运部长会议开幕式上说这番话的。
十六个非洲国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关于海运的地区性合作问题。迪乌夫总理主持了会议的开幕式。
迪乌夫总理说:“我们大家都怀着共同的进步愿望,在当今世界上争取我们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他说:“失去对国际贸易特别是对进出口产品运输价格的控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平等贸易的决定性因素。”
他指出,海运是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非洲特别是我们地区要实行海运发展的计划,因为我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贸易要通过海运”。
他说,塞内加尔一贯促进和支持同自己的伙伴在这一重要方面和其他一切有利于共同发展的方面实行各种形式的小地区和地区性的合作。
迪乌夫总理说:“这种合作表达了我们共同的政治愿望,它确实是能使我们团结起来为在海运方面实现我们共同目标的唯一行之有效的手段。”
这次会议将在一月二十日结束。
新华社努瓦克肖特一九七八年一月十八日电毛里塔尼亚《人民报》一月十八日发表文章,谴责外来势力干涉非洲之角。
文章指出,外国干涉,“这肯定不符合这一地区人民的利益,也不是为了无私地帮助他们,以捍卫他们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文章说,“显然,由于外国的干涉,非洲之角的局势有着走上无法解决的暴力升级的危险。”
文章说,如果干涉势力在非洲之角得逞,“那末外来干涉就会实际形成,任何国家都不能幸免。我们可爱的非洲就会出现不稳定,我们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权利就会遭到蹂躏”。
文章说:“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非洲国家之间的冲突越保持其纯粹的非洲性质,就越容易找到符合非洲利益的非洲解决办法。”


第6版()
专栏:国际短评

如此“和平动力”
一月十二日,美国总统卡特在记者招待会上点名指责苏联正在向非洲之角运送大量武器和一些人员,“造成”了那里的战争,宣称美国对苏联“卷入非洲事务感到关注”。卡特的话音刚落,苏联塔斯社马上出面反击,说卡特“歪曲了事实真相”,“诋毁苏联的立场”,把“责任推给别人”,等等。
两个超级大国的这场争吵,反映了它们之间为了觊觎这一扼红海咽喉的战略要地而进行的明争暗斗的剧烈化,同时也暴露了苏联理屈词穷、难以辩解的狼狈处境。
最近以来,两霸在非洲之角的角逐中,苏联采取的是更为咄咄逼人的攻势。莫斯科在那个地区挑拨离间,煽风点火,是人所共见的。特别是它加紧向那里输送外籍人员和苏式武器,并为此开辟了紧急空运走廊,大大加剧了非洲之角的紧张局势。卡特在这次讲话中说,苏联向那里“出售过量的军备和武器”。这倒并非夸张之词。塔斯社纵使鼓起如簧之舌,也无法在它口口声声主张通过“和平途径”解决非洲之角争端的表示,同它源源不断向那里输送武器和人员的行动之间,找出一个自圆其说的道理来。正因为这样,塔斯社对卡特讲话的反击,通篇只字不敢“否认”苏联向非洲之角大量输送武器的事实。这叫做心中有鬼,只能含糊其辞。
更可笑的是,塔斯社在反驳卡特关于古巴人被派入非洲之角时,一本正经地写道:西方硬说苏联向那里派出古巴人,“好象古巴共和国不是一个主权国家似的”。塔斯社宣称,这种提法是“荒唐”的、“不妥当”的。真是怪哉!难道因为是一个主权国家,就可以任意地派出军队越过重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胡作非为吗?而苏联根据勃列日涅夫的“有限主权论”,从来不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国的主权放在眼里,这不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吗?塔斯社闪烁其词的这段妙论,恰恰暴露了来自加勒比海的外籍军人的真正后台。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向非洲之角输送人员和武器,竭力煽动战火的罪恶行径,是极好的反面教材。不久前,苏联官方人物正自吹自擂地宣传,说什么“非洲人民亲身体会到,生机勃勃的和平动力来自莫斯科”。好一个莫斯科牌号的“和平动力”!今天,越来越多的非洲人亲眼看到的是,来自莫斯科的全副武装的“和平动力”,正在把非洲之角推入更大的战火中去。
非洲人民是不可侮的。玩火者必自焚。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非洲之角挑动战争的罪恶行径,终将在团结起来的伟大的非洲人民面前遭到可耻的失败。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一语道破
南斯拉夫《新闻晚报》发表一篇文章,揭露苏联再次伪造历史的丑行。苏联有个“历史学家”明茨,侈谈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却故意不提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令人不能容忍的欺骗”。文章指出:他所以要这样抹煞历史事实,是因为他“既不是为了纪念十月革命,也不是为了纪念它的国际意义”。真是一语道破了历史伪造者们背叛十月革命、奉行敌视南斯拉夫的社会帝国主义对外方针的真面目。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自欺欺人
英国一家出版公司出版了“勃列日涅夫传略”,勃列日涅夫本人还写了一个序言,把自己吹虚为和平使者。塔斯社对这家出版商难得的廉价宣传,当然赞赏有加。但是,勃列日涅夫不敢提一下,当他这位和平之神可以陈列在伦敦一些书店柜台上的时候,为什么苏联越来越多的核武器和四分之三的部队却压得西欧日无宁时。因而,不管他自己,还是别的什么人,要想通过这样一种叫卖,博得英国“最广泛的读者”的“谅解”和“信任”,岂非自欺欺人?!


第6版()
专栏:

日本舆论要求政府坚持收回北方四岛的原则立场
谴责苏联撕毁日苏协议推行大国主义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九日电 近日来,日本各报继续发表社论,谴责苏联的大国主义行径。日本《北海道新闻》十二日发表社论说,“园田外相访苏最主要的目的是举行以归还北方领土为中心的日苏和约谈判,但是被苏联厚厚的墙壁所阻挠,连联合声明都未能发表。苏联表现出了比过去更加僵硬的姿态。”“这样一来,在一直期望早日收复千岛的国民中间,特别是在一贯推进要求归还(北方领土)运动的北海道人民中间,不信任苏联的呼声再度高涨起来,这是不奇怪的”。
社论说,苏联在谈判中企图强制日本同意缔结日苏睦邻合作条约,柯西金还硬说“日苏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这显然是要把和约束之高阁,把占领北方岛屿的既成事实固定化。社论说,只要苏联“强加于人的大国主义继续下去,就无法开辟真正的日苏亲善友好的道路”。
《日本经济新闻》在社论中谈到苏联方面在这次会谈中否定了一九七三年田中、勃列日涅夫会谈达成协议的事项。因此,园田外相在这次日苏外长定期协商中强调了日本外交的一贯性,并为此而没有发表联合公报,这是可以理解的。社论说,“现实地处理日苏关系,只能是(苏联)解除对北方四岛的无理占据状态,缔结和约”。
《公明新闻》发表社论说,日本政府今后的课题就是坚持不懈地同苏联进行谈判。社论说:“我们不能同意缔结把领土问题搁置起来的睦邻合作条约,应该始终坚持解决领土问题之后缔结和约。”


第6版()
专栏:

布迈丁总统结束对一些国家的访问
新华社阿尔及尔一九七八年一月十六日电 阿尔及利亚总统胡阿里·布迈丁结束了对突尼斯的工作访问,一月十六日回到阿尔及尔。
在这之前,布迈丁总统还访问了马耳他和苏联等国。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五日电 据南斯拉夫报刊报道,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革命委员会主席胡·布迈丁,应南斯拉夫总统约·布·铁托的邀请,于一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友好访问。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就当前国际问题进行了会谈。访问结束时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联合公报说,两国领导人“强调指出,只有实现巴勒斯坦人民合法的民族权利和阿拉伯国家收回自己被占领的土地的权利,中东危机才能得到公正和持久的解决”。公报还谈到,两国领导人“就不结盟国家的活动详尽地交换了意见”。


第6版()
专栏:

从罗马到威尼斯
——西欧纪行之三
中国新闻代表团
来到罗马,第一个印象是古老。我们在暮色苍茫中游览了市容。车子匆匆开过古罗马的废墟,当年奴隶主驱使奴隶斗兽作乐的斗兽场……一路上,古圆柱、古雕像、古喷泉,比比皆是。
在罗马及整个意大利,可供观赏的名胜很多,引人深思的遗迹也不少。例如,向导曾指着罗马一座古宫的阳台,模拟出一副趾高气扬的姿态说,那就是当年墨索里尼经常发表演说的地方。在米兰,司机特意把我们带到一条街头。语言不通,他只能说“墨索里尼”,同时指着脖子作出一个被绞的手势,爽朗地笑了起来。原来这就是那个法西斯头子被处决的地方。真是历史无情,想当年,俨然以霸主自居,但毕竟只落得个遗臭万年。
在意大利十一天的逗留中,我们访问了南起罗马,北到威尼斯的许多城市。
水 乡 古 城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北部亚得里亚海滨,由一百多个小岛组成。汽车来到城下,只能存入多层的停车大楼。市内大街小巷,都是水道,没有公共汽车,只有“公共汽船”和私用小船。当然,在每个小岛上,也有曲折狭窄、别具风味的街道。岛与岛间,则有一座座略似我国江南水乡的拱桥相连。极目远望,亚得里亚海波光粼粼,许多古老的建筑仿佛浮在水上。这座独特、安静的城市,本身只有九万人口,每年却吸引来成百万的各国游客。
但是,我们在这里感受更深的是发展中意友好往来的愿望。威尼斯是马可波罗的故乡。这位旅行家公元一二七五年来到中国,住了二十多年,回国后曾著书传播东方见闻。威尼斯所属的威尼托大区主席和威尼斯市市长在宴请我们时,都曾谈起这件事,引为自豪。现在威尼斯大学设有中文系。该校现有一位中国教师和两个学意大利文的中国学生。位于一个幽静小岛上的奇尼基金会,藏有大批东方和中国古书,相当一部分书籍,如《本草纲目》,拍成了微型胶卷,便于研究者查阅。
我们还访问了离威尼斯不远的帕多瓦大学,这所学校据说是欧洲最早的大学之一。校长表示热烈希望加强同中国大学的联系。在场的威尼托大区负责宣传和文化的官员也建议开展同中国的文化交流。一位意大利朋友说:“我们是两个古国。现在比马可波罗时代方便多了,应该有多得多的联系。”
在帕多瓦大学,我们看到了伽利略的木制讲坛。这位著名学者曾因论证地球绕日而行,触怒封建势力,被投入监狱。我们还参观了一个自十六世纪起进行人体解剖教学的秘密教室,状如小型体育馆,有六层看台,中央是解剖台。当时教会不容许进行解剖,科学家们不顾风险,深夜在烛光或火炬下坚持研究和教学,据说当解剖时总有人放哨,一遇警察,就通知教室把尸首藏起来。我们还看到陈列着的八位教授的头盖骨,他们临终之前,都嘱咐把自己的遗体交付解剖,供学术研究之用。这些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令人景仰,而当年那种维护蒙昧黑暗的反动势力,却使我们联想起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扼杀科学研究的情景。
威尼斯是一个重要港口。港务当局邀我们乘汽艇观看了码头设施。他们说威尼斯是意大利同中国之间航程最短的港口,现在同中国已有不少海运联系,希望还能大量增加。那是一个晴朗的清晨,蓝天碧海,一色相连。突然,我们看到一艘远洋货轮漆着“风暴”两个大字。甲板上的船员同志也看见我们了,异国相逢,都很高兴,彼此挥手致意,大声问好。陪同参观的一位意大利女士也高兴地说:“好啊,到威尼斯来的中国船和中国人愈来愈多了!”
工 厂 巡 礼
东道主安排我们参观了米兰、都灵、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许多工业企业,包括制造地下高压电缆和光学纤维通讯电缆等产品的工厂、军械和民用机械制造厂、载重卡车、推土机和小轿车制造厂、民用和军用直升飞机制造厂、化工厂、炼铝厂和光学器械厂等等。从滨海的拉文纳市,我们乘直升飞机去参观了亚得里亚海上开采天然气的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所到之处,主人详细介绍情况,放映幻灯或电影,并提供一些材料,然后参观一两个车间。主人热心地解说他们认为比较好的产品和技术。通过这一系列参观,我们看到了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在建设现代工业方面已经取得的一些进展。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关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企业生产“过剩”,开工不足,营业亏损等等情况。意大利工业总联合会的一位高级官员说,他认为一九七八年总的经济形势不会太好,仍然处于停滞阶段。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意大利工商界人士表示了对开展同中国贸易和科学技术合作的浓厚兴趣。当我们来到一家同我国贸易较多的矿山卡车制造公司时,全厂到过中国的负责人员都出来欢迎我们。在接待室里,我们看到了一本中国人员同他们在北京合编的技术手册。
促 进 关 系
意大利政府领导人也表示了增进意中关系的愿望。在罗马,安德雷奥蒂总理和参议院议长范范尼分别接见了我们。总理说,他认为意中各方面的关系都可以得到发展,还有许多工作可做。议长表示很赞赏中国希望欧洲联合和强大的观点。
在意大利的访问,的确使我们感到发展两国关系的前景良好,因为这符合意大利各阶层的愿望。一些朋友坦率地谈起意大利不稳定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前景,譬如,罢工此伏彼起,失业率高;大中学校毕业生求职困难等等。但是经常谈和谈得最多的却是发展意中关系的问题。
一家商业杂志的编辑说,一九七二年前,他和他熟识的人只模糊地感到中国是一个远方巨人。后来,西方报纸关于中国的报道增加了,大家对中国的兴趣也增加了,知道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理想的象征,周总理则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伟大政治家。对毛主席和周总理逝世,这里的人们流露出衷心的哀悼,对中国深切的同情和关心。“四人帮”垮台后,中国形势的安定和经济发展使他们感到高兴,对发展两国关系更加乐观了。
威尼斯一位曾经访华的新闻工作者买了飞机票,赶来罗马参加我国大使馆的招待会。雾大不能起飞,就改乘火车前来。在招待会上,他同我们长时间地交谈。夜渐深了,他必须再乘六小时火车赶回去,第二天还要工作。就要离开时,他还讲了一件事:有一首儿童歌曲,描写一个意大利孩子想飞往北京同中国孩子交朋友,说着他低声唱了起来:“飞机飞机慢慢飞,请在北京停一停……。”
友好的意大利人民以及他们促进中意关系的愿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附图片)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一角。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