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克里姆林宫在非洲之角冒险不会有好下场
肯尼亚和喀麦隆舆论抨击苏联为独霸红海加紧向非洲扩张
象牙海岸总统表示对苏联在非洲影响感到特别不安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九月一日讯 肯尼亚和喀麦隆的报刊最近发表文章,抨击苏联在非洲的扩张行径。
肯尼亚《每周评论》最近一期发表文章指出,苏联在非洲的活动正在遭到失败。由它投入大量武器和金钱的安哥拉,局势仍然不稳定。安哥拉人民现在正在同外国雇佣军展开游击战。
文章说,对克里姆林宫说来,非洲之角比南部非洲有着更直接的战略价值。它在非洲之角感兴趣的是海军设施,以便加强它同美国在印度洋竞争的地位。文章指出,但是,“克里姆林宫在非洲之角的冒险活动可能使莫斯科不会有好下场”。
肯尼亚另一家报纸《民族日报》发表社论说:“俄国人喜欢混水摸鱼——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博斯普鲁斯,凡是你说得出名字的地方,都有他们。”
《喀麦隆论坛报》发表文章说,在整个非洲之角,“大国通过军事部署正在争先恐后地寻找战略要地” 。
文章指出:“苏联人正是乘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对抗之机向它们提供技术援助和军用物资的。”文章认为苏联为了确保它独霸红海,“想获得这笔赌注而又不冒陷入非洲之角泥潭的风险,这是不可能的。”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七年九月二日电 正在法国进行访问的象牙海岸总统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九月二日在巴黎对记者说,他“对苏联在非洲的影响的发展特别感到不安”。
乌弗埃—博瓦尼总统在同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举行会谈后向记者发表谈话,他在谈到苏联在非洲的影响时说,非洲之角的形势“十分严重”。他说,“只要非洲问题不是通过非洲人自己来解决,就有发生全面冲突的危险。”他说,对苏联人来说,“缓和是麻痹西方的一种手段”。
象牙海岸总统在谈到非洲大陆目前的动乱局势时说,“无论如何要避免象在安哥拉发生过的动乱。”
面对苏联在非洲的影响的扩大,他主张“加强西方同非洲的经济合作”。


第6版()
专栏:

索马里总统访问埃及
两国领导人对非洲之角形势观点一致
据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七年九月二日电 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巴雷九月一日上午离开开罗回国。
在访问开罗期间,西亚德总统同萨达特总统举行了会谈。据中东社报道,两位总统讨论了非洲之角的形势,双方观点完全一致。他们还讨论了双边关系、整个非洲的局势和阿拉伯形势。
西亚德总统是在访问苏联后于八月三十一日下午到达开罗的。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九月一日讯 据塔斯社报道,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中央总书记、索马里民主共和国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八月二十九日到三十一日在苏联进行了访问,在访问期间同苏联领导人柯西金、苏斯洛夫、葛罗米柯举行会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这位索马里领导人“没有受到苏联与他对等的人物勃列日涅夫的接见”。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怕与吓
西方的一股绥靖主义思潮,时有突出表现。有识之士提出尖锐批评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绥靖病患者病在一个怕字,而苏联的攻心之计则用在一个吓字。越怕越吓,如其结果是越吓越怕,那么,苏联就可以不战而胜了。其实,这些都不新鲜,历史教训历历在目。张伯伦的怕与希特勒的吓,几乎就是今天的现实。当年,希特勒一鼓囊括西欧,逼英法溃退敦刻尔克,也可以说是一吓一怕的结果。西德人士所以对美国主张在苏联进攻时放弃西德三分之一领土的文件表现强烈不安,正是因为如果可以放弃三分之一,不也可以放弃三分之二,直至三分之三吗?对西方来说,历史的经验也是值得注意的。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喧声夺人
日内瓦裁军委员会夏季会议没有取得结果,苏美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又开始了。苏联《真理报》评论员茹科夫大叫大嚷:“裁军是时代的命令”,“不可拖延”。这是苏联玩腻了的喧声夺人的老把戏,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压美就范,以维持“缓和”骗局;另方面则企图把责任全推到美国身上,以掩盖自己疯狂扩军。苏联《红星报》在“提醒”美国不得“指望取得对苏联的军事优势”时,就再次威胁说,“苏联能够在最短时期内研制出和平的敌人想要押下赌注的任何一种武器”。可见,真正不可拖延的,绝不是根本不可能的“裁军”,而是无止境的扩军。


第6版()
专栏:

美国和西德人士批评绥靖主义思潮
派普斯发表文章呼吁正视苏联威胁不得掉以轻心
韦尔纳反对在苏进攻时放弃西德部分领土的主张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七日讯 在美国,对于如何估计苏联的战略方针,以及如何对付苏联的战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在苏联对外扩张、侵略的野心日益暴露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既得利益,在美国国内,主张正视苏联威胁、认真予以对待的呼声正日渐增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派普斯在七月号的美国《评论》月刊上发表长篇文章,批评了那些对于苏联在常规部队方面已经超过美国、在核武器方面急于超过美国、最后企图通过战争手段占领西欧、压倒美国这一事实视而不见和掉以轻心的人,并指出:这些人把美国的战略理论建立在所谓“互相威慑”和“在核战争中没有胜利者”的基础上,这些人认为:既然双方都不可能取得胜利,所以“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耐心的教育”,就可以使苏联放弃这种企图。派普斯指出:“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既傲慢、又无知的基础上的,是危险的;现在是应该开始注意苏联战略理论的时候了”。
派普斯教授曾经担任过哈佛大学的俄国研究中心主任。他主张认真对待苏联军事威胁。他在这篇题为《为什么苏联认为它能够打核战争而且能够打赢?》的文章中,分析对比了美苏两国的战略理论。他指出:“当前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那一派战略理论……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蔑视苏联关于核战争的观点。”他认为:这一派人实际上已被他们自己所宣扬的核武器的威力、核战争的恐怖“威慑”住了,竟然认为经过“教育”,苏联也一定会被打一场核大战的可怕前景吓得不能动手。因此,这一派人主张美国只需储备“充足的”核武器对苏联进行“威慑”就够了,而无需认真为同苏联进行“核交锋”作准备。派普斯认为此种战略思想是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等制定的,“而军人则被抛弃在一边。”根据这样一种战略设想,这一派人认为,“在核时代,军事上的优势已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从而可以“以宽厚的态度看着俄国人”在核武器的数量上超过美国。
派普斯在文章中强调指出:“美苏两国的核战略理论是完全不一致的”,“苏联二十年来采用的战略理论所要求奉行的政策,与美国占据支配地位的文职战略家集团所奉行的政策截然相反:不是威慑,而是取胜;不是有充足的武器,而是居优势;不是进行反击,而是采取攻势行动”。他指出,苏联一些军事领导人的言论和军事刊物的文章实际上表明,在苏联看来,“打核战争是可行的”,“核战争可以打,而且能够打赢。因此,对诉诸战争手段这一点一定不能排除在外”。派普斯写道:苏联也宣传“打热核战争对双方都无异自杀”的论点,但是,“这种说法一直被俄国人主要当作一种出口商品加以利用”,目的是麻痹西方。
据新华社波恩一九七七年九月一日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议会党团防务政策发言人曼弗雷德·韦尔纳八月二十九日在波恩同新华社记者谈话时指出,“苏联奉行的是帝国主义政策,它的首要目标是主宰西欧。”
韦尔纳主张西方应该接受苏联的挑战,在各个领域里转守为攻,以便制止苏联的扩张。
韦尔纳说,欧安会以来的欧洲形势不是更安全了,而是恰恰相反。苏联仍然在持续地进行扩军。
韦尔纳还指出,苏联武装力量有着双重的作用,即政治作用和军事作用。其政治作用就是在危机情况下,恐吓西欧,企图不流血就达到其政治目的。如果危机加剧,爆发战争,苏联武装力量就要谋求在欧洲赢得这场战争。
韦尔纳同时也指出,但是也不要过高估计苏联的力量。苏联实际上也是很虚弱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来自苏联的危险减少了。韦尔纳在讲话中还批评西方有人对苏联奉行“迎合政策”。
韦尔纳在谈话中还批评了前些时候美国报纸透露出来的美国“第十号总统研究备忘录”中关于在苏联发动进攻时,放弃西德三分之一领土的设想。他强调说,这是西德绝对不能接受的。


第6版()
专栏:

古美互在对方首都设立“照管利益办事处”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九月二日讯 古巴和美国九月一日分别在对方首都正式设立“照管利益办事处”。
古美两国是在一九六一年中断外交关系的。今年二月以来,两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频繁的接触。
六月三日,两国政府同时宣布,两国代表在纽约举行的谈判中达成协议:美国将在瑞士驻哈瓦那大使馆中设立一个“照管利益办事处”;古巴将在捷克斯洛伐克驻华盛顿大使馆中设置同样机构。


第6版()
专栏:

苏联五周内进行三次地下核试验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九月三日讯 华盛顿消息:据美国能源研究和发展署宣布,美国在五周内记录到苏联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
该署发言人指出,苏联最近的一次地下核试验是八月三十一日晚在新地岛核试验场进行的。这是今年苏联进行的第六次地下核试验。


第6版()
专栏:

人民游击战的壮丽颂歌
——评南斯拉夫故事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
胡思升
故事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是南斯拉夫人民在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烈火中谱写的壮丽颂歌,是当年同希特勒匪帮作殊死战斗的千万南斯拉夫游击健儿的生动写照。今天,虽然希特勒及其党卫军早已灰飞烟灭,但是影片所展现的人民游击战的主题思想,仍然有着现实的启示,使人倍感亲切。
一九四四年,希特勒在欧洲战场的全局上,正处于节节败退、但仍想扭转困境的时刻。影片以德国法西斯妄图从巴尔干撤出重兵和确保溃退时交通线畅通为背景,构思了南斯拉夫人民游击队和德国党卫军之间在破坏和维护燃料供应,在炸桥和护桥上的尖锐、激烈的反复搏斗,生动地反映了在人民群众的海洋中游泳的游击英雄们,虽然貌似弱小、装备简陋,却是征服不了、消灭不了的,而貌似强大、握有重兵、阴险毒辣的德国侵略者,最终却被南斯拉夫人民所征服。
为了烘托南斯拉夫地下游击队同人民群众之间声息相通的亲密关系,影片作者在艺术上没有走轻易的捷径,而是花费了一番心思。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认领游击队烈士尸体的一场戏中,德寇妄图通过认领来捕杀游击队及其亲属。因此,在敌人的枪口下,地下游击队领导人瓦尔特在群众中传话下去:“谁也不要过去”;“别过去,会打死你的”。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这是有斗争经验的告诫。但是,当游击队老战士谢德因女儿牺牲而抑制不住满腔的悲愤,挺身而出的时候,瓦尔特紧跟着走出人群,带领群众一齐走向广场。此刻,没有多余的话,只有瓦尔特和群众的坚毅的面容和镇定的步伐,配以庄严的旋律,揭示了南斯拉夫人民挫败法西斯毒计的大无畏的精神威力。从“谁也不要过去”到挺身而出,加上画面的强烈色彩,不知比冗长的话语有强烈多少倍的感染力!另一场戏:游击队员伊万受伤被捕,德国法西斯为了索取活口供,命令荷枪实弹的德军监督南斯拉夫医生立即进行抢救。医生和游击队默契配合,利用切断电源的黑暗,把一具刚死的尸体换取了受伤的伊万。这场“金蝉脱壳”之计生动地表明,游击队只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任何凶残狡猾的敌人都能战胜。在影片《桥》中,法西斯强盗包围了修道院,伺机捕杀前来取炸药的游击队小分队,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银幕上突然出现一个修女敲响警钟的画面,游击队员们闻警而避免了一场重大的牺牲,但这位爱国的修女却倒在敌人的枪声中……。这个修女的特写镜头,感人地渲染出人民群众处处不惜以生命掩护游击队的骨肉深情。
正因为游击队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是如鱼得水,神出鬼没,而德寇则是闭着眼睛捉麻雀,因此,最终避免不了覆灭的下场。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当被撤职查办的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施在盖世太保押解下离开南斯拉夫的时候,有几句点题的对白:
冯·迪特里施:“唉!太有意思了!我来到萨拉热窝就寻找瓦尔特,可是找不到。现在,我要离开了,总算知道了他……”
盖世太保:“你知道瓦尔特是谁?马上告诉我他的真姓名。”冯·迪特里施:“我会告诉你的,看这座城市。”
接着,银幕上展示了萨拉热窝这个美丽城市的鸟瞰全景,在镜头的推移中,传来了冯·迪特里施无限哀伤的画外音:“它就是瓦尔特。”
影片的这一结尾,采用敌人无可奈何的供状,揭示了全片的主旨:瓦尔特就是萨拉热窝,瓦尔特就是人民。这样富有特色的艺术处理,既新颖而又寓意深长。
敌人的凶残是意料中的,而叛徒和内奸的凶残,是敌人也代替不了的。这两部影片始终贯串了既同外部敌人、也同内部敌人作斗争的紧张曲折的情节。它们通过各自独特的故事情节,形象地告诉观众,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不清除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蛀虫,不仅对敌斗争不能成功,而且自己的队伍也将瓦解。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德国特务冒充瓦尔特混进游击队,利用一些青年的缺乏经验,搞“盲目的行动”,诱杀游击队员,使游击队遭到极大的损失。血的代价,使瓦尔特及时发现了假瓦尔特的存在和叛徒的线索。女叛徒米尔娜从狗洞里爬出来之后,就充当了德国间谍,即假瓦尔特安插在游击队内部的奸细。影片对叛徒和奸细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和鞭挞,深化了主题,表现了影片作者的鲜明爱憎。
两部影片除了塑造了主人公瓦尔特和“老虎”外,还刻划了好几个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可爱可敬的人物。有的虽然着墨不多,却给人印象至深。以钟表店老板身份作掩护的老游击队员谢德,曾疼爱地劝女儿“等待”,但在女儿突然遭到牺牲时毅然前往领尸,最后为了保护瓦尔特不落入敌人的陷阱,挺身而出,视死如归,当他走向一个革命者最后的光荣归宿的时刻,还关照他的徒弟“不要虚度自己的一生”,这都深刻表现了一个老革命的松柏气节和宽阔襟怀。影片《桥》中塑造的一位建桥工程师,开始不愿意参加游击队小分队炸桥的斗争,因为这座他设计的桥凝聚着他毕生的心血。但在实际斗争的教育下,特别是在两个游击队员为了掩护工程师和埋炸药相继牺牲的感召下,他毅然接替牺牲的战友,亲手炸毁了桥,从而使德军陷于绝境,他自己也英勇献身。影片刻划的这个工程师,富有性格特征,思想转变也真实动人。
两部影片在艺术上都有不少独到之处。宁可少用对话,做到惜“墨”如金。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游击队员伊万在秘密接头时被特务钉梢,躲到一个博物馆,仍未能摆脱。突然,静悄悄的博物馆被一大群喧闹、活泼的中学生破门而入,挡住了特务的视线和去路,掩护了伊万。画面和音响的突然转换,游击队员和青年学生的溶成一体,和特务的束手无策,一静一动,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此外,注意人物性格的多样表现和避免人物的脸谱化,也都是可取的。
南斯拉夫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欧洲反法西斯战场的一支生力军。铁托元帅和以他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起义以及广泛开展的人民游击战争,付出了一百七十万人(占全国人口九分之一)壮烈牺牲的巨大代价,终于打垮了德国占领者,换来了祖国的解放。在这一气壮山河的浴血斗争中,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啊!中南两国都是靠自己的力量打出来的,都是从人民游击战争的枪杆子中逐步发展壮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在中国观众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今天,我们观看了这两部影片,可以通过艺术之窗更好地了解南斯拉夫人民往昔的斗争史,也更懂得南斯拉夫人民何以如此珍惜他们得来不易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并为之奋斗不息的强烈民族感情。(附图片)
瓦尔特和游击队员扮成德军司机,设法混进德军秘密油库。 北京市电影公司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