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河内隆重集会庆祝越南国庆三十二周年
长征主席致开幕词,范文同总理发表讲话
越南广大工人农民开展生产竞赛以优异成绩向国庆献礼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七年九月一日电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市各界人民代表,九月一日下午在巴亭会堂隆重集会,热烈庆祝越南国庆三十二周年。
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孙德胜、阮良朋、阮友寿、长征、范文同、范雄、黄晋发、武元甲、阮维桢等出席了集会。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长征致开幕词。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总理范文同在集会上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回顾了越南南方解放后两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他说:“这段时间虽然很短,但却有无数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标志着我国人民革命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开创了我们全国走上社会主义的纪元。”
范文同总理在谈到今年以来工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后说:“为了继续促进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在今后几个月内,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奋斗,胜利地完成一九七七年国家计划。”
范文同总理还号召越南人民为实现一九七八年国家计划作好准备;为实现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农业问题的决议而努力奋斗。
九月一日晚,范文同总理在主席府举行了盛大国庆招待会。
据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七年八月三十一日电 越南广大工人和农民积极开展生产竞赛,以优异成绩向“九·二”国庆三十二周年献礼。
太原钢铁公司炼铁厂职工在八月份头十九天中,克服高温和原料不足等困难,使生铁的平均日产量达到四百五十吨,创造了今年年初以来最高水平,而焦炭消耗量却比前几个月减少了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这家公司所属的耐火材料厂的工人就地取材,生产了十二种耐火砖和耐火粉,供应这家公司和全国其他许多工厂的需要。
河内旭东灯泡厂的职工七月份以来大搞技术革新,灯泡的月产量达到了四十万个,比规定指标增加了十万个,创造灯泡月产量的最高纪录。这家灯泡厂为增加汽车灯泡,新设计了一条生产作业线,使车灯的日产量达到四千个,比以前增加了一倍。
胡志明市一百一十九个工厂、企业和生产单位职工在开展“夺取八月红旗”的竞赛运动中,提出了七百四十三项合理化建议,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约了价值三百多万元的原材料和近一万公升的柴油。
奋战在农业战线上的广大农民,克服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在收割完早春稻后,立即投入栽插晚稻的紧张战斗。到八月二十五日为止,河南宁省有六个县和二百个农业社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插秧计划。太平省到八月二十三日为止,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五的插秧计划指标。
各地农民在力争尽早完成晚稻插秧任务的同时,积极加强田间管理,努力争取晚稻好收成。海兴省各县发动群众,集中力量管理好晚稻。十五万多名青年社员积极参加运送肥料、调节水分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附图片)
越南太原钢铁公司是越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这是该公司的炼铁厂一号高炉出铁。
新华社记者摄


第6版()
专栏:

马来亚人民武装取得反“围剿”胜利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九月二日讯 据“马来亚革命之声”电台八月二十七日广播,马来亚人民武装从七月初到八月初在邻近泰国的地区反击敌军的“围剿”行动,取得了胜利。
电台说,从七月四日开始,敌人在霹雳和吉兰丹地区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围剿”行动。他们使用飞机和大炮狂轰滥炸,企图切断人民武装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消灭人民武装第十二支队和第十支队。人民武装指战员团结一致,斗志昂扬,坚决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加强自卫措施,严阵以待,并在广阔地区大摆地雷阵,迎头痛击进犯之敌。
电台说,据初步统计,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敌兵中雷二十八次,被炸死炸伤约五十人。七月二十一日,人民武装的一支队伍在吉兰丹伏击一辆载满敌兵的大卡车,一举歼灭敌人一个班。
电台说,敌人到处扑空、碰壁或挨炸,死伤了约六十人,只好在八月十日草草收兵。这次“围剿”行动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第6版()
专栏:

日本人民广泛开展收复北方领土的斗争
一千万人签名强烈要求苏联早日归还北方四岛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七年九月一日电 日本北海道等地八月份举行了群众性的收复北方领土宣传月活动,强烈要求苏联早日归还日本的北方领土。
从八月一日到三十一日,北海道各界人士先后在北海道的江别、钏路、函馆和札幌等地举行了三次地区性集会和一次全北海道地区的大会。
日本人民为了收复北方领土,从一九六五年以来,由千岛齿舞群岛居住者联盟和工会、农民、妇女等二十三个团体开展的征集签名运动,到今年八月中旬共有一千万人签了名。日本各阶层人民通过他们踊跃签名的实际行动,表明了收复北方领土的坚强决心。
根室市和纳沙布地角,已成为日本人民控诉苏联霸占北方领土的重要场所。在宣传月中,几乎每天都有关心和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团体或组织到根室市举行集会或学习会,并到纳沙布地角眺望被苏联霸占的日本固有领土。许多人在亲眼看到苏联的监视舰只频繁活动的实际情况后,义愤填膺,纷纷表示决心,要为要求苏联早日归还北方领土作出努力。
在宣传月期间,日本全国各地青年会议所的会员和家属等约九百人来到纳沙布地角,登上望乡阁用望远镜仔细观看了苏联霸占下的北方岛屿。
空知地区和网走市的一些老人来到根室,经过参观学习后表示,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为争取收复北方领土而尽自己的力量。
八月十四日,根室市举办了要求归还北方领土少年讲演大会,有六名学生走上讲台,义正词严,谴责苏联霸占日本北方四岛。场内充满了要求“还我岛屿”的强烈呼声。学生们还控诉了苏联片面划定二百海里水域,使根室渔民生活遭受痛苦的蛮横行径。
一些小学生由母亲带着来到根室参加母子学习会。他们通过参观,也懂得了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的意义。
日本政府的一些官员、地方政府以及有关团体的负责人,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由大阪府三名市长等组成的北方领土视察、学习团八月初在纳沙布地角视察了近在眼前的北方岛屿后表示,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运动不仅是北海道的事情,而且是整个日本民族的事业。北海道议会八月四日通过了一项促进政府早日收复北方领土的决议。这是北海道议会二十二年来所作的第二十一次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的决议。
在宣传月期间,北海道许多地方通过多种宣传形式,鼓舞人们积极参加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运动。
新华社东京电 日本北海道根室地区的各界青年和妇女约三百人,八月二十一日在纳沙布地角举行誓师大会,强烈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
北海道根室市长、根室支厅长、千岛联盟理事长、根室市议会议长和青年会议所的负责人等应邀出席了大会。
根室市市长寺?伊奘雄在讲话中说:“战后已经二十三年,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坚持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的愿望,至今仍未实现。”他说,由于苏联单方面划定渔业专管水域以及日苏渔业谈判的举行,进一步引起了日本国民对北方领土的关心。寺?市长呼吁日本全体国民团结一致,推动政府为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作出更大的努力。
大会通过了要求苏联早日归还北方领土的宣言和决议。决议要求日本政府今后在日苏谈判中坚持收复北方领土的一贯立场,并开展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国民运动。
同一天,来自日本各地的日本青年会议所的代表和家属等约九百人,在纳沙布地角举行了要求苏联早日归还北方领土的集会。集会通过呼吁书,要求日本政府推行唤起国际舆论的外交政策,开展广泛的国民运动,为争取早日收复北方领土而努力。


第6版()
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访里耶卡“五·三”造船厂
最近我们访问了南斯拉夫著名的里耶卡“五·三”造船厂。
里耶卡是南斯拉夫最大的天然海港,它的货运吞吐量占南斯拉夫沿海各港的二分之一以上。“五·三”造船厂就座落在里耶卡海湾的岸边,这里三面环山,树木郁郁葱葱,蔚蓝色海面上停泊着许多船只。当我们前往这座工厂时,从很远的地方就看到在一座巨大的银白色桥式吊车上,写着非常显眼的蓝色大字“3·MAJ”(“五月三日”)。这座造船厂以里耶卡市的解放日作为它的名字,纪念英勇不屈的南斯拉夫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造船厂的领导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曾两次访问过中国的销售经理米兰·拉蒂奇见了我们就象见了老朋友一样,十分亲切地说:“我们厂和中国早有业务联系,在南、中两国的友好关系中,我们厂有一份荣誉,对此我们感到十分高兴。”我们走进造船厂,只见载重运输车在马路上来往奔驰;一座座巨大的厂房排列在海边的平地上;无数吊车正把涡轮机、柴油机、预装好的船体部件吊到正在建造的轮船上进行安装。我们登上造船台,看到在第一造船台上正在建造十二万吨位的巨轮;而第二和第三造船台上正在建造两条各四万五千吨位的轮船——“梅海”号和“雪海”号,这是该厂根据南中两国的贸易合同为中国建造的。“梅海”和“雪海”很快就要完工,交付我国使用。在此之前,“五·三”造船厂已为我国建造了
“江川”,“汉川”,“银川”,“铜川”四艘轮船。看到凝结着南斯拉夫造船工人对中国人民深情厚谊的巨轮,我们对南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勤劳、智慧的南斯拉夫造船工人精湛的工艺水平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参观过程中,拉蒂奇经理向我们介绍说,“五·三”造船厂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是经历了一段不平常的道路的。“五·三”造船厂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它是奥匈帝国的财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造船厂为意大利侵略者所占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为德国法西斯侵略者霸占。里耶卡造船工人同侵略者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工厂不断发生爆炸,生产经常停顿。这个造船厂有七十五名工人为人民解放战争献出了生命。为表彰这些烈士的英勇事迹,在“五·三”造船厂的北门竖立着一个纪念碑,上面刻着他们的名字。解放后,造船厂工人进行了艰巨的恢复和重建工作。法西斯侵略者撤退时破坏了工厂的大部分设备,把船只沉没在港口,工人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打捞沉船,并加以修理。“五·三”造船厂的工人在恢复和重建造船厂的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使生产迅速地发展起来。一九四八年这个造船厂建造了南斯拉夫第一艘远洋轮船“萨格勒布”号。这个厂战后十年生产的船只等于战前四十年的总和。一九五六年,工厂开始接受外国订货,成为南斯拉夫第一个出口船舶的造船厂。
近十年来,造船厂更进一步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仅扩大了造船台,还改建和扩大了原来的大部分厂房,在过去的海滩上建起了崭新的厂房和宽阔的马路。为了达到现代化技术水平,工厂还更新了大部分设备,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由于在钢铁加工和装配方面采用了先进工艺,“五·三”造船厂造船和修船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今天,在自动切割车间里,把钢板切割和压制成各种形状并预装成船体部件的工艺流程已全部通过自动化控制,既节省人力,又节约时间。据介绍,在厂房里预装部件比在造船台上安装要快两倍。现在建造一条船,比十年前平均快了一倍。一九七二年“五·三”造船厂造船的总吨数,达到三十三万六千多载重吨,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近几年来,由于世界市场不景气,生产水平有所下降,但每年造船总吨数仍保持在三十万载重吨以上。尤其可喜的是,“五·三”造船厂越来越多地采用本国制造的设备,同时向南斯拉夫其他造船厂提供它生产的柴油机和其他设备,提高了南斯拉夫造船工业自力更生的能力。
“五·三”造船厂同世界许多国家有业务联系。当主人谈到这一情况时,特别提到同中国的友好关系。一九七三年以来,根据两国的贸易合同,“五·三”造船厂同我国有关部门一直保持业务联系。我国的造船技术人员在这里也受到南斯拉夫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十分热情友好的接待,并同他们进行很好的合作。不久前,在安装“梅海”号轮机时,按原来的设计安装后,南斯拉夫技术人员发现有问题,便主动提出重新设计,重新安装,充分体现了南斯拉夫工人和技术人员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建立在多瑙河上的南斯拉夫铁门水电站,今年上半年超额完成了发电计划。这是铁门水电站大坝。
南斯拉夫通讯社供稿(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越南通讯

广南——岘港见闻
越南广南—岘港省解放两年来发生的变化,给每一个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座落在岘港市北郊和庆区的岘港机器厂,是解放后新建的中型机器厂。厂址原是伪军存放战争物资的一个货场,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到昔日的痕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幢幢崭新的厂房和一行行刚栽下不久的翠绿树苗。
厂长阮文威同志对我们说:在美伪集团统治的二十多年里,广南—岘港省根本没有机器制造业。解放后,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去年一月开始动工兴建这座机器制造厂。广大的建设者经过一年零一个月的辛勤劳动和紧张施工于今年二月三日建成这家工厂,并且投入生产。它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内燃机和其他各种设备和零件。
工人们在宽敞、明亮的车间里繁忙、熟练地操作着。从工厂投入生产的第一天起,全厂职工就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他们决心多出产品,为支援本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们还参观了广南—岘港省解放后新创办起来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岘港百科大学。
解放前,岘港市只有一所高等师范学校。解放后,一九七五年七月开始筹建这所理工科大学。为了及时培养建设干部,他们边建设,边教学,只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招收了第一届学生,接着在去年八月又招收了第二届学生。
这所大学是越南中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理工科大学,它担负着为中部地区培养专业技术干部的任务。工农子弟以及参加过抗战的青年干部和战士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八十。目前,这所学校设有机械、电机、建筑、经济计划四个专业,此外还设有一个大学预备班,为文化水平低的学生补习文化。为了面向广大群众,这所学校还设有一个函授班,以适应在职干部的学习要求。
我们乘车到奠盘县奠洪乡,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锦文水泵站。
这是广南—岘港省兴建的四个大型水泵站之一。它是从去年十月开始动工的。整个工程包括修建一个七点七米高的拦河坝,安装十八台水泵,还要修一条三公里长的干渠和五十五公里长的支渠。这项工程完工后,可以灌溉奠洪等四个乡的一千八百公顷良田,为每年种植三造水稻提供有利条件。
解放前,敌人把奠洪乡变成土地荒芜、野草丛生的无人区。解放后重返家园建设新生活的奠洪乡人民,同全县人民一起,组成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开赴水利工地。经过近五个月的紧张劳动,拦河坝、主干渠和主要的枢纽工程都已建成,水泵的安装工作也进入了收尾阶段。目前,这里的人们正在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把这项工程全部建成。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