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社论

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要精兵简政,减少非生产人员,加强生产第一线。”这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一件大事。当前,特别要注意合理分配和正确使用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地压缩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用工,把人力集中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认真地把农业这个基础抓好,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跃进。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的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但是,近几年来,“四人帮”恣意破坏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搞乱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破坏国家和集体的劳动计划,造成严重恶果。比如,有些社队受资本主义倾向影响,纵容农村劳动力外出搞邪门歪道;有些国家和集体的企业、事业单位,无计划地乱拉社队劳动力;有些社队受“四人帮”的影响,不顾农村实际,占用生产时间大搞体育、文艺等非生产活动,盲目设立什么“八大员”、“十大员”,使非生产人员、非生产用工大量增加。不少地方出现“三多一少”(调离生产队的劳动力多,非生产人员多,非生产用工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少)的现象,在“四人帮”干扰破坏严重的地方尤为突出。这种不正常现象,严重地损害了社员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出勤率和劳动效率,对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对农业大上快上,妨碍极大。
毛主席教导我们:“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60页)目前,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是不是真正重视农业,农业能不能大上快上,首先就要看农业生产第一线有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是不是做到了人尽其能。如果生产队不能保持足够的劳动力,被调出的劳动力还要生产队补钱贴粮,象群众批评的“劳动不见面,分粮一大串”那样,不仅不能加强农业,反而加重农民的负担。在我们这样有几亿农民的国家,如果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为基础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农业的大干快上指望什么来实现呢?要是农业上不去,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必然拖住其他三个现代化的后腿,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有什么保证呢?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九六○年秋天,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在农村不少地方就曾发生过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当时,党中央在批转山西省委关于农村劳动力问题的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如果不立即改变目前农业生产战线劳动力既少又弱的状况,那么,所谓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所谓粮食是基础的基础,都将变成空谈。人是每天要吃饭的,不论办工业、办交通、办教育、搞基本建设,办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粮食。每个共产党员都不应当忘记这个最简单的、千真万确的道理。”马克思曾经论述过这样一个原理:“从事加工工业等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22页)这就是说,农业劳动者生产的粮食等等,除了农业劳动者自己吃用之外,还够多少人吃用,才能供应多少脱离农业的工人和其他人员。这是一条客观规律,任何时候都不能违反。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竟然不顾人要吃饭穿衣这一普通常识,蓄意篡改马克思主义真理,诬蔑搞生产就是“唯生产力论”,鼓吹“颗粒无收也不要紧”,胡说什么“唱唱跳跳也可以出粮食”等等,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搞乱了路线是非。我们对于“四人帮”散布的这些谬论,必须深入揭批,彻底肃清其流毒。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立即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强调全党动手,大办农业,最近又发出了加强生产第一线的号召。各级党的领导机关,一定要抓紧深入揭批“四人帮”,认真研究农村劳动力的分配和使用情况,细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农村中那种“三多一少”的问题。山西各级党委认真抓了一下,全省就有四十来万劳动力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应当保证农村人民公社每个生产队都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注意劳动力的统筹安排。国家、公社、大队确有必要抽调常年离队或临时离队的劳动力,要按照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同生产队商量,列入劳动计划。农田基本建设是农业大干快上的一项根本措施,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组织专业队坚持常年大干是完全必要的,但必须全面规划,妥善处理农田基本建设与当年生产的关系,要讲求实效,防止窝工现象。社队企业和多种经营必须积极发展,要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劳动力;社队企业人员要尽可能实行亦工亦农,平时做工,大忙务农,劳动在厂,分配在队,评工记分,厂队结算。
应当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用工。在农村举办各项文化福利事业,要考虑社队现有的生产发展水平和经济力量。凡是能兼职的,就不要设专职;凡是能用半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的,就不要用强劳动力。公社、大队、生产队,都应当尽量减少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用工。要精简会议,少开会,开短会。
应当坚持各级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以大寨、昔阳为榜样,干部参加劳动要努力做到“一、二、三”。大队主要干部应定工劳动、定额补贴;每个大队定额补贴的干部一般三至五人。要坚决纠正大队、生产队干部变相脱产的现象。大寨大队就没有脱产干部,会计、保管都参加劳动,劳动不好的不能当干部。这个精神值得大大提倡。有些人口头上也叫学大寨,对参加劳动这一项就学不来,这是真学大寨还是假学?!
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劳动管理,充分发挥社员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要正确地贯彻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社会主义原则,实行简便易行、公平合理的劳动计酬办法。要健全劳动组织,加强责任制度,建立考勤制度,加强劳动纪律。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定期评比,奖励先进。
“农业生产是农村中压倒一切的工作,农村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农业生产而为它服务的。凡足以妨碍农民进行生产的所谓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都必须避免。”(《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79页)我国地区辽阔,情况复杂,劳力负担也不一样。各地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分配和使用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深入调查,摸清情况,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拿出办法,落实措施,抓紧解决。要只争朝夕,能在今天解决的,就不要等到明天,能在这个月解决的,不要等到下个月,力争迅速地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
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大的精神,贯彻落实华主席提出的八项战斗任务,力争农业大上快上,为今年初见成效、三年内大见成效多作贡献。


第1版()
专栏:

铁托总统登上八达岭
观赏长城内外壮丽景色,赞赏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九月二日讯 铁托总统今天登上八达岭,观赏了长城内外的壮丽景色。
铁托总统和南斯拉夫其他贵宾是由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姬鹏飞和外交部副部长余湛陪同前往八达岭游览的。
八十五岁高龄的铁托总统健步登上烽火台。长城内外群山起伏,碧波翠浪。铁托总统兴致勃勃地饱览了初秋的北国风光和蜿蜒于绿色丛山中的伟大长城。铁托总统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表示赞赏。铁托总统还饶有兴味地举着照相机给中国陪同人员照相留念,并把当时摄下的照片亲笔签名分送给大家。八达岭上,笑语阵阵,欢声不绝。中南两国摄影师拍摄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友谊镜头。
南斯拉夫其他贵宾,今天还游览了定陵。(附图片)
铁托总统和南斯拉夫其他贵宾游览长城。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劳力归田 气象一新
——晋中地区压缩非农业劳力加强农业第一线
中共山西省晋中地委认真推广昔阳县压缩非农业劳力的经验,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发动群众纠正滥用劳力的不正之风,大力压缩非农业用工。现在全地区已有七万多名劳力返回农业第一线,农村多数社队第一线的劳力比例,已由百分之五十多回升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在“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近几年晋中地区劳力外流的现象比较严重。粉碎“四人帮”以后,晋中地委立即着手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派出四个调查组进行典型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有些大队实有劳动力,只占劳力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八至五十五,从事田间劳动的男壮劳力只占百分之三十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后果。
劳力哪里去了?调查结果说明,去向有三:一,劳力外流,弃农经商,搞运输单干,做投机买卖;二,非农业占用劳力过多,如有些大队配有脱产专职通讯员、采购员、炊事员、广播员、杂工等;三,生产大队本身使用劳力不合理。群众说,有门路的订了合同,有手艺的串了村村,留在农业第一线的多是些老弱,再加班也白费劲。如果不改变那种“夏季田间干活的人少,秋天场里拿口袋分粮的人多”的状况,学大寨就是一句空话。
针对这种情况,地委和县、社、队多次商量,提出了压缩劳力的四条措施:
第一,定领导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地、县都成立了压缩劳力办公室,确定一名副书记负责,一抓到底。
第二,定劳力指标,明确规定:留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力不得少于总劳力的百分之七十;县、社、队常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业队以占总劳力的百分之十为宜;公社企业占用劳力,不超过百分之五;县以上调用劳力,不超过百分之三。县、社、队三级都按照这个要求检查落实,凡是超指标的合同工、临时工一律归队;对于生产大队抽调的民办教师、赤脚医生、代销员等的人数和报酬,也作了严格的、合理的规定。
第三,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压缩非农业劳力工作一开始,在干部和被压缩人员当中普遍有三种思想:一是干了几年不想走,二是有了技术不让走,三是和领导沾亲带故的认为自己不会走。针对这一情况,有关领导部门都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他们发动群众狠批“四人帮”破坏农村劳动管理的罪行,大讲学大寨运动的大好形势和建设大寨县的宏伟规划。干部和群众提高认识以后,纷纷写决心书,表示坚决返回农业第一线,为建设大寨县贡献力量。在压缩劳力过程中,领导带头,坚持原则。祁县县委的十三名常委,就积极说服到城市当临时工的亲戚回到农业第一线,起了带头作用。全县很快超额完成了压缩指标。
第四,定具体措施,加强企业管理。在压缩劳力的同时,地委要求有关单位认真搞好企业的定方向、定规模、定任务、定效率、定人员的工作,通过改进企业管理,把非生产人员和脱产工人压缩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提高到本单位的历史最高水平或本行业的先进水平;同时,采取了关心群众生活,加强劳动保护,加强职工的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建立和健全出勤和工时考勤制度等措施。由于加强了企业管理,企业单位的劳力压缩后,生产和工作任务不仅没有受影响,劳动生产率反而显著提高。晋中砖厂四月份压缩了一百多名临时工,月产砖却比压缩临时工以前提高了近两倍。盂县铁厂过去日产铁二十八吨,精简了四十个临时工、合同工后,全厂职工鼓起干劲,日产上升到三十吨。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