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在苏联威胁面前,屈服还是对抗?
西德防务辩论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士要求加强西德和西欧防务,寻求有效的防御办法,挫败苏联日益严重的军事威胁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九日电 两年来,在波恩政治舞台上关于防务和战略问题的辩论接连不断,引人注目。这表明越来越多的西德人士正在认真对待不断增长的苏联军事威胁,积极寻求有效的防御办法,加强西德的防御力量,以维护西德与西欧的安全。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它不仅加强了在欧洲的常规力量方面的优势,而且在核力量方面也赶上了美国。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着西欧国家的安全,迫使人们认真考虑下列问题:失去了核优势的西方拿什么来对付苏联日益增长的常规力量优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付苏联一旦入侵而采取的“灵活反应”战略和“前沿防御”原则是否继续有效?怎样才能保障西欧包括西德的安全?
面对这些生死攸关的问题,西方确实有一股幻想以妥协和让步谋求苟安,对苏联推行绥靖政策的暗流,但是西欧大多数人不甘屈服,而是积极寻求有效的防务对策,以抵御苏联的威胁和扩张。
去年西德出现了关于“勒伯尔主义”的讨论。一些人主张西方大力发展“精确武器”来对付苏联有现实可能向西欧发动的常规进攻。西德国防部长勒伯尔对此谈得较多,有人就把这种主张概括为“勒伯尔主义”。这种主张的实质是想用西方目前在军事技术上的优势来平衡苏联在常规武器方面的巨大数量优势。他们最初强调要用电子制导的“精确武器”来对付苏联的大量坦克,后来进一步要求要在多方面使用新的一代常规武器。但是,也有人对这种主张表示怀疑。他们指出:苏联每年耗费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三来发展和生产军备,目前以电子制导的“精确武器”为内容的一轮新的军备竞赛实际上已经开始,西方在技术上领先的地位究竟能保持多久?而且,新式武器越来越贵,这势必限制使用的规模。
在如何组织防御的问题上,今年在西德又出现了关于“区域防御”和“前进防御”的争论。人们关切的问题是:在苏联利用优势常规力量,集中大量坦克,对西欧进行闪电袭击时,西方目前的“前沿防御”战略是否顶得住?西德已退役的勒泽尔少将等人提出以“区域防御”作为“前沿防御”的补充。他们主张,在西德的纵深地区布置大量机动灵活的“战斗分队”,组成防务密网。这些“战斗分队”使用现代化反坦克武器、广泛的自动爆炸手段和火箭对付敌人的坦克,使入侵的敌人被迫卷入成千个战斗,力量被分散和削弱,最后被消灭。“区域防御”的主张提出后,在西德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以《法兰克福汇报》军事记者魏因斯泰因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西德缺乏所需要的纵深,沿东西德边境西德境内一百公里的地区就集中了西德人口的三分之一,工业的四分之一。因此他们提出“前进防御”的主张。他们认为“防御不能仅仅是‘一种防守的行动’,进行局部的进攻以及有弹性的反击也属于防御”,这就是说,西德一旦遭到进攻,不限于在本土进行抵抗,也可以超出国界,到敌方的领土上作战。他们认为,既然西德缺乏所需要的纵深,就“必须计划‘向前’寻找现代战争的活动性所要求的纵深地区。前沿防御必须变成前进防御”。对于这种主张,也有人提出异议。
在讨论中,人们普遍的要求是:加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加强欧美的伙伴关系,加强西欧的联合。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人们强调,西德首先必须在增加预算、增购装备、改组部队、加强战备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本国的国防力量。也有一些西德政治家强调要设法加强西欧军事上的联合,并考虑建立西欧核力量。例如,西德联邦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议会党团防务政策发言人曼弗雷德·韦尔纳就曾指出,“从长远看,应该建立一个拥有共同武装力量的欧洲联邦,……一个欧洲联邦想要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在超级大国和大国的世界上存在下去,就必须拥有核武装。”
近年来在波恩进行的关于防务问题的辩论清楚地表明:越来越多的西德人士日益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因素在不断增长,西德面临的军事威胁日益严重。在辩论中尽管有着种种不同的主张,但其中反映着一个共同的态度:对苏联的军事威胁不能屈服认输,必须积极认真谋求对策,针锋相对地予以挫败。


第6版()
专栏:

北约集团在丹麦举行军事演习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二日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近在丹麦的西兰岛和洛兰—法尔斯特岛地区举行代号为“快箭”的军事演习。
参加这次演习的有来自北约九个成员国的一万六千人,其中包括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和英国的机动部队,并有丹麦的陆军、空军和国民警卫队进行配合。演习是从九月七日开始的,将于九月底结束。这次演习是北大西洋集团今年秋季在北从巴伦支海,南到土耳其整个西欧地区举行的三十多次大规模军事演习的一部分。据报道,这次演习的格局和目的是训练北约盟国部队在丹麦遭到苏联入侵的时候,能够迅速增援丹麦,保卫丹麦和封锁丹麦海峡的能力。


第6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述评

海霸原形毕露
苏联《海军文集》月刊最近抛出了一篇《当代国际海洋法中的经济区问题》的署名文章,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关于二百海里专属经济区的主张大肆攻击,赤裸裸地现出了海洋霸权主义者的丑恶原形。
这篇文章蛮不讲理,公然诬蔑“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所谓“七十七国集团”)试图把经济区不是公海这一看法强加给(海洋法)会议”,指责发展中国家为维护主权而提出二百海里经济区为专属经济区的主张,说什么“‘专属’这个名词显示出某些沿海国打算在该地区得到更多的权利”,甚至攻击主张二百海里经济区为“专属本国管辖区”或“国有区”的国家是“最极端派”,并且宣称苏联“不能同意这样的概念”。这就表明,苏联支持二百海里经济区是假,谋求海洋霸权才是真。
为什么“专属”两个字使这个超级大国如此大动肝火呢?道理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因为确定“专属经济区”也好,“专属本国管辖区”或“国有区”也好,都是为了维护沿海国家的主权权利和经济利益,也都表明不能允许超级大国再在那里任意掠夺资源和耀武扬威,这就打击了超级大国的扩张野心和限制了它们的霸权利益。对此,《海军文集》这篇文章的作者也直言不讳地写道:“承认经济区这一概念必然造成:以前属于所有国家的一些重要权利和权能,例如捕鱼自由,将通过公约转让给沿海国家”。
新沙皇惟恐失掉的“重要权利和权能”是些什么货色呢?就是文章中赞不绝口的所谓“几个世纪以来那里存在着航海自由、捕鱼自由和其它自由”。广大发展中国家十分清楚,苏联口中的这些“自由”,无非是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进行掠夺和侵略的“自由”。超级大国有了这种“自由”,广大发展中国家就会象过去几个世纪那样失去“自由”。
二百海里专属经济区的主张,正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小国家维护国家主权、维护海洋资源、发展民族经济的正当要求。今天,这一主张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赞同,并且成为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苏联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正确主张的攻击,只能使人们更加看清它的真面目。


第6版()
专栏:

维护国家主权 反对苏联扩张 收复北方四岛
日本人民展开各种活动要求苏联政府归还北方领土
据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二日电 日本近畿地方要求归还北方领土汽车宣传队从九月十六日到十八日在大阪府、京都府、奈良县等地进行了为时三天的宣传活动,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主张维护日本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这次汽车宣传队,是由北方领土问题对策协会和近畿地方推进收复北方领土委员联络会主办的。五十多辆汽车从全国各地前来参加。汽车上写有大字标语:“苏联霸占我们先人开拓的北方领土是非法的!”“保卫北方渔民生活,反对苏联监视船无理检查!”“积极参加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等。
汽车宣传队从大阪府出发,行程六百多公里,沿途进行广播宣传,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热情欢迎。
汽车宣传队向各府、县政府递交了要求支持收复北方领土的书面材料。
据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二日电 日本促进归还北方领土关西中心九月十八日在大阪举行第三次定期全会。会议通过宣言指出,要求归还北方领土是日本民族的正当权利,并且表示要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为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而斗争。
宣言指出,苏联在“缓合”、“睦邻友好”的烟幕下,进一步扩大军事力量,并凭借这一力量,侵犯别国,妄图在全世界建立霸权。
宣言在谈到日苏关系时说:“我们不能不指出,苏联之所以敢于采取如此蛮横的行径,其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政府推行对苏软弱外交。我们强烈要求,政府在国家主权的根本问题,即领土问题上,采取毅然的对苏政策”。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九日讯 据东方通讯社报道:日本长野县各界人民九月十八日在长野市举行集会,表示决心为收复日本北方四岛,为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维护日本的安全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斗争。
归还北方领土东京促进会的代表坂本德松在集会上发表讲话说,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是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维护日本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运动,是保卫在这些岛屿上生活的居民的生存权利的斗争,是保卫渔民们在北方四岛周围的渔场捕鱼权利的斗争。
他说:“近来有些人主张按苏联建议缔结‘睦邻友好’条约,这是向苏联霸权主义的屈服,会损害日本的独立和主权,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许多与会者发表讲话,表示决心通过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推进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并争取尽快地在长野县建立促进要求归还北方领土运动的组织。(附图片)
日本根室市的青年和妇女举行誓师大会,强烈要求苏联归还北方四岛。 新华社记者摄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开窍不得
苏联《真理报》指责北约组织加强军事力量的做法是“被实际生活摒弃的‘实力地位’政策迷住了心窍”,并且劝告它抛掉这种“危险的概念”。的确,“实力地位”政策是不合时宜,大可非议的。但是怎奈苏联自己却正是热衷于此道。勃列日涅夫就曾扬言:“经济力量和防御力量的加强,使苏联胜利地在国际舞台上展开积极的‘攻势’”。这难道不是被“实力地位”迷住心窍吗?苏联骂别人追求“实力地位”,恰恰是为了夺取军事优势,以保持自己的“实力地位”。西方如果听信了苏联的劝告,开了“窍”,放弃防务努力,那才真是最危险不过的。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神经紧张
苏联《真理报》和《消息报》一齐开动起来,攻击西德加强防务。其调子高得吓人,帽子扣得很大,什么“军国主义的复活”啦、什么西德军费的增长“只能同美国军费的跃进相比”啦。但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材料,西德军费只有苏联的十分之一点二,只有苏联的一个手指头。那末,为什么苏联会如此神经紧张呢?西德防务辩论提供了一个答案:越来越多的西德人士反对在苏联威胁面前屈服认输,主张联合西欧,加强防务,认真对付。苏联最怕的,就是人们不怕它!


第6版()
专栏:

苏联利用贸易控制和剥削东欧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日讯 近年来,苏联不断增加它同东欧国家的贸易额,以此作为它加强对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实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进一步控制和剥削这些国家。
据苏联《对外贸易》杂志今年第六期公布的数字,今年第一季度苏联同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贸易额为七十九亿多卢布,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超过了苏联同期外贸总额百分之十一的增长率。
近年来,苏联同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贸易额一直不断增长。一九七六年苏联同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贸易额达到二百八十八亿卢布,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了一倍。一九六六——一九七○年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同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总共为五百一十六亿卢布,一九七一——一九七五年五年计划期间,增加到八百五十二亿卢布,即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五(古巴于一九七二年加入经互会,未计算在内)。根据苏方宣布,本五年计划苏联同上述国家的贸易额,将比上个五年计划增长百分之七十。
苏联同这些国家的贸易,是以控制别国经济命脉为宗旨的。为了保持在经互会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历年来苏联外贸额的一半或一半以上是与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实现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排在苏联外贸对象国的最前列,这些国家同苏联的外贸额分别占到本国外贸总额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蒙古、保加利亚对苏联贸易分别占本国外贸总额的百分之八十和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对这些国家说来,对外贸易意味着首先是对苏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苏联的制约。
苏联同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是建立在所谓“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的。苏联官员宣称:“国际分工的方案最概要地说就是,拿苏联的原料、燃料及科技领域的各种产品来换取(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各种机器设备、人民消费品和食品。”这种貌似互通有无、平等交易的表白,其实是欺人之谈。人们知道,苏联为控制东欧国家的经济命脉,早已迫使东欧国家在一些工业原料和动力供应上依赖苏联。近年来苏联在这些领域不断提高价格,勒索投资,已使东欧国家蒙受不小损失;而且东欧国家提出的原料和动力供应数量,也并不能从苏方得到保障。至于苏联向东欧出口的“科技产品”,可说是某种形式的倾销。因为苏联机器设备技术落后,在西方市场缺乏竞争能力,只好向东欧市场推销。多年来,苏联机器设备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销往东欧。
苏联“国际分工”的目的,正在于从东欧掠夺它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人民消费品和食品”等等。苏联机器设备进口的三分之二来自东欧,在本五年计划中,苏联要继续从这些国家进口一千多套设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这些机器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迫切要求多生产些在国际市场上有销路的机器设备,但在苏联“国际分工”的束缚下,不得不首先为苏联生产。此外,苏联工业消费品进口的百分之八十也来自东欧国家。蒙古、匈牙利、保加利亚每年还要向苏联运去大量肉类、蔬菜等农畜产品。为了使东欧长期成为苏联的附属加工厂和指定商品供给地,苏联正在要挟经互会成员国制订今后十至十五年内包括机器制造、食品、消费品生产等六十五个题目的“长期专业纲要”。
近年来,苏联还通过获取贸易顺差来使东欧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苏联的种种盘剥,给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经济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困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