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七·三○指示》光辉照共大
江西共大师生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七·三○指示》,在教学、科研、生产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江西日报》为本报提供的几篇稿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毛主席完全赞成的共大事业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实践证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多快好省地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干部和技术人材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造就宏大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也有深远的意义。 ——编者


第3版()
专栏:

根据生产需要 开展科学实验
共大鄣公山分校畜牧兽医专业师生,从婺源县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既使学生学到比较完全的知识,又为社队发展畜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几年来,共大鄣公山分校从婺源县猪病多和饲料缺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畜牧兽医专业的师生,一面深入社队,作调查研究;一面聘请了四个公社兽医站的老兽医和三个大队养猪场的老饲养员,作为兼职教师和顾问,并组成三结合的“猪病防治”和“青饲料利用”科研组,分别在解决病多、草缺问题上下功夫。
三结合科研组对全县不同地区的八个公社进行了调查。婺源县的猪,容易染上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小猪白痢四种病。这些病多在春秋两季发生。以往猪发了病,多数用土霉素、四环素等成药治疗,这些药物供应有限,价钱也较贵,社员用不起。针对这个问题,牧医专业师生在努力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同时,积极进行兽用中草药的研究。他们收集了大批民间中草药的验方和偏方,经过筛选,整理编写出《畜牧兽医中草药常识》一书。同时,在校内建立起中草药试验室、标本园和制药厂,试制成功了“丹毒散”、“止痢炎”等药品。这些中草药价格低,疗效好,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去年秋季,用这些药治好了病猪六百四十五头。近几年来,婺源县已基本上消灭了危害最大的猪瘟。
在解决猪病多的同时,三结合“草缺”攻关小组,也积极开展扩大饲料来源的科研活动。先后推广了糖化饲料养猪,引进推广了高产饲料生产,还成功地解决了水浮莲在婺源山区的越冬难关。婺源漫山遍野都有马尾松针叶、葛藤和枫树叶,师生们经过科学处理,发现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催肥效果良好,为解决“草缺”问题,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猪病多、草缺的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师生们又研究如何为公社发展养猪业提供良种。婺源本地猪皮厚、肉粗、生长慢。牧医专业师生决心培育适应婺源山区的新猪种。他们采用约克夏、巴克夏同本地猪进行多组杂交,定向培育。在杂交培育新猪种的日日夜夜,师生们睡在猪场,吃在猪场,劳动在猪场。每产一代都作出详细的记录,观察仔猪的变异和特征,摸清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生活规律和习性,并邀请贫下中农座谈讲评。就这样,经过六年多的辛勤劳动,杂交、观察、解剖、选择,终于在第五代时培育出体质健壮、背宽腰直、抗病力强,同时生长快、耐粗料、易肥育、肉细味鲜,适合山区饲养条件的新猪种——“清华乌猪”。为了向社队提供良种仔猪,学校还建立了种猪场,为全县养猪场提供良种仔猪。(附图片)
江西共大鄣公山分校报道组
共大在教学方面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既掌握科学技术理论,又懂得实际生产知识。这是林学系在柑桔林进行现场教学。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半工半读不要国家一分钱
中共江西共大高安分校总支委员会
共大高安分校从一九五八年创办以来,在毛主席光辉的《七·三○指示》指引下,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积极提高教育质量。与此同时,经过广大师生的艰苦奋斗,逐步做到了在校学生粮、油、肉、菜、经费“五自给”,实现了“不要国家一分钱”。
共大能不能实现自给?对于这个问题,开始有人曾经提出种种疑问。他们说,有的农场整天劳动,尚且要亏损,共大学生是些小青年,又是半工半读,能自给吗?还有的说,共大靠农林牧业的收入自给不了。然而,事实是最有力的回答。我们学校遵照毛主席关于江西的工,是农业、林业、牧业这一类的工,学是农、林、牧这一类的学的教导,坚持以农、林、牧为主的半工半读,在教学上,面向农村,服务农业,做到专业设置以开设农、林、牧专业为主;在生产劳动的安排上,以农、林、牧的生产为主;在基本建设上,以农、林、牧的基本建设为主。这样,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一面学习科学文化,一面创造物质财富。经过师生的辛勤劳动,在校内建起了一万二千平方米校舍,办起了农场、林场、养猪场、家禽园、小型农机厂和水电站,累计生产粮食四百七十三万余斤,为国家创造财富三百二十六万余元,实现了“五自给”。自给的途径主要是农、林、牧业的收入。事实说明了,只要全面落实《七·三○指示》,坚持半工半读,妥善安排教学与生产,艰苦奋斗,勤工俭学,那么,共大这样的学校是完全能够实行自给的。
但是,半工半读,实行自给,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要有一个很大的革命干劲。我们学校早在建校初期,就提出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号召。广大师生战天斗地,在荆棘丛生的荒岭上建起了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基地。后来又有计划地开展治山、治水、治田、造林的活动,双季稻面积由原来三十五亩扩大到四百亩,把原来牛都不敢下去的深脚锈水田,改造成了可以机耕的稳产高产田,实现了水稻双季化,灌溉自流化,耕田机械化,为增加粮食生产和其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实现“五自给”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搞好半工半读,还要坚持勤俭办校。一九七一年我们兴建农机厂,师生们自砍自扛木料,自平地基,自烧砖瓦,自挑沙石,自盖房一千四百平方米,节约基建经费七千余元。
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搞好半工半读,实行自给,还需要处理好这样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从实际出发。如学校的农田大部分在山沟里,高低不平,农田基本建设投工大,不可能一年完成,我们就统一规划,每年搞一批,做到不影响当年的教学与生产。二、当年收益的生产与多年收益的生产紧密结合。如在新垦的荒山上,实行林油间作、林粮间作,既保证当年有收入,又搞好了多年收益的生产基地,使学校常年收入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三、基地大小要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四、正确处理教学和生产、生活建设之间的关系。


第3版()
专栏:

农业出题目 共大做文章
中共江西共大进贤分校总支委员会
几年来,共大进贤分校采取“农业出题目,共大做文章”的办法,全力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服务,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进贤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当时,利用水稻杂交优势,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一个十分迫切的科学技术问题。为此,我们组织教师结合生产需要,编写讲义,进行教学和科学试验。在学生掌握了杂优的制种和栽培技术之后,就分赴全县许多社队,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讲授杂优制种和栽培技术,对全县推广这项新技术起了一定的作用。我们还积极为社队繁育良种。如我们培育的7114水稻良种,耐肥、抗倒伏、中熟偏早,经过我校历届毕业生的传播,已经在全县许多社队繁育推广。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多种农业技术人材。我们急贫下中农之所急,想农业学大寨之所需,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既坚持办好二年制的普通班,又配合有关业务部门办好短训班,还为解决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些专题办学习班,主动把技术送到社队,送到贫下中农家门口。去年,为了解决我县旱地改水田排灌设备不足的困难,省有关领导部门给我县拨来了三十九台大马力柴油机。但是许多公社没有大马力柴油机手,眼看春耕就要开始,大家十分着急。了解到这个情况,我们主动承担了培训柴油机手的任务。来自全县的三十九名学员,和老师一道,一边安装,一边学习,半个月时间,就掌握了大马力柴油机的使用、维修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使大马力柴油机全部及时投入春耕生产。
在普及大寨县的伟大群众运动中,我们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前两年,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将全校的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将原来六百四十一块高低不平的三百亩水田,平整为一百四十九块大寨式的水平梯田,将八十亩斜坡地改为水平地,共完成土方七万三千余方。大寨田建成之后,粮食亩产由跨《纲要》闯过千斤大关。许多外地参观的同志,望着平展展的大寨田,热情洋溢地赋诗赞扬:“红壤坡地园田化,胜似棋盘美如画;艰苦奋斗绘彩图,汗水浇开大寨花!”在园田化的实践中,学生学到了建设大寨田的科学知识,许多毕业生回到家乡后,和群众一起认真学大寨,努力改变家乡面貌,取得了显著成绩。
毛主席光辉的《七·三○指示》全文发表,给我们共大师生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它是我们进一步办好共大的指路明灯。我们决心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为农业第一线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材,在造就宏大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3版()
专栏:

从共大回来的新人
共大南城分校的毕业生丁玉俚回到家乡后,十年多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利用工余时间,不计报酬,积极植树造林;同时大搞科学研究,试验杉木速生,漆树栽培,都很有成效。试验林的杉木,一年长高一米四,最好的七年就成材,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了贡献。
丁玉俚,是共大南城分校首届毕业生,家在南城上塘公社棠下大队。棠下这个队,过去是有山不长树,座座光秃秃,人们管它叫“赤膊山”。当地群众做个水桶,编个土箕,都得到几十里以外伐木砍竹。有些群众也曾陆续上山栽过树,因为管理不善,多半是春天种,冬天光。后来,人们就泄了气,再也不想栽了。
难道“赤膊山”就栽不成树?丁玉俚多么希望有一天叫这荒山披上绿装啊!一九五八年,共大南城分校创办了。大家都说,这个学校是专门为贫下中农办的。丁玉俚高高兴兴地去报了名。为了改变家乡“寸木如金”的面貌,他选择了林学专业。
丁玉俚小学毕业后,在家里种了两年田,进共大那年才十六岁。这个贫下中农的子弟,抱着为改变家乡面貌的志愿而刻苦学习。由于文化程度比较低,老师经常为他补课,他也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终于成为学校的优秀学生。四年后,丁玉俚毕业回到家乡,决心在“赤膊山”上植树造林。丁玉俚的想法,得到了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大力支持。为了找出过去树栽不活的原因,丁玉俚对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这里的土壤酸性重,要造林必须先从改良土壤入手。于是,他利用早晚工余时间割茅草,扫屋场,为植树造林准备好了大量的碱性肥和有机肥。在调查中,丁玉俚还发现历年种的杉树苗,也有偶尔活下来的,星星点点,散在杂草丛中,大约有五百来棵。他就早起晚睡,施肥浇水,整整干了两个多月,把这些杉树都垦复出来。
第二年开春,丁玉俚自带饭菜,到七里外的高家山去挖回毛竹苗,插上“赤膊山”。恰好这年大旱,刚栽不久的竹苗渐渐枯黄了。他跑到两里远的地方挑泉水浇竹子,一直坚持两个多月,救活了竹苗。一九六五年,大队办起了林场,丁玉俚担任林场的技术员,和群众一起,经过几年艰苦奋战,全大队造杉林六百亩,果树二十五亩,毛竹四亩。
看到荒山披上了绿装,丁玉俚心里象吃了蜜一样。一九七一年,丁玉俚干得更起劲,他常常出工挑担肥,收工挖个洞,早出晚归,一年栽杉树一千多棵。去年“四害”横行的时候,“四人帮”在江西的一个爪牙,企图煽动丁玉俚“到外面去捞个小官当当”。丁玉俚义正词严地把这个家伙碰了回去。这一年,他起早贪黑,干了五百来个劳动日,一年等于别人一年半。今年丁玉俚依靠贫下中农,对大队的植树造林重新作了规划,决心在一九八○年前做到消灭棠下荒山,使山山绿化,为民造福。 江西共大南城分校报道组(附图片)
这是共大南城分校师生在林岗山上建成的亩产一千二百多斤的大寨田。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新型的学校 革命的熔炉
江西共大万载分校革委会副主任 马养俊
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的《七·三○指示》在报刊上全文发表了,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共大师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手捧《七·三○指示》,心潮澎湃,感触很深。
共大实行半工半读,对一个教师来说,既要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生产劳动。劳动,对我这样一个过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知识分子,的确是一个考验。第一次劳动,学员们肩挑担子,迈步如飞,而我打着赤脚,挑着畚箕,一个上午没挑几担,就气喘吁吁。这使我看到了自己离“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很远。从此以后,我坚持自觉参加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我认为这是在知识分子劳动化的道路上迈步。这几年我除担负学校一部分领导工作和教学外,每年实际劳动都在一百天以上。艰苦的劳动实践,使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同广大师生有了共同的语言,也使我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参加生产劳动的实践经验逐步结合起来。
我是学林的,在共大长期搞油橄榄的引种试验。贫下中农经常来参观指导。有一次,我向一批参观者热情介绍油橄榄的经济价值,一位老贫农对我说:“老师,这些油果很好,就是我们这里有大片果林连年失败,你也给想个办法吧。”这位老贫农的话,给了我很大启发。联系自己过去在科研中不大注意解决群众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的教训,我认识到,解决群众生产实践中提出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是科学研究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于是,我和师生一道,拜老果农为师,向贫下中农学习,调查分析了万载地区的土壤情况和果树病虫害的产生和活动规律,集中群众智慧,共同研究试验,终于摸到了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果树栽培管理办法,使学校和一些社队的果林小年也能取得丰收,促进了全县果树生产的发展。在同群众一起搞科研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只有虚心向群众学习和总结群众的新鲜经验,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在科技工作中作出贡献。
“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极力破坏、诬蔑共大,实在令人气愤。我在共大多年,亲眼看到共大在毛主席《七·三○指示》的指引下,在敬爱的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的亲切关怀下,越办越好。“四人帮”的无耻诽谤,丝毫无损于共大事业的光辉!
我已年近六十,我为自己能在毛主席完全赞成的学校工作,感到无比自豪。我一定不辜负伟大领袖毛主席和英明领袖华主席的期望,坚决执行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共大的事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