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迈出新步伐,干出新水平
——东平学昔阳改造旧山河两年巨变
山东省东平县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中,以昔阳县为榜样,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彻底改变山河面貌,两年建成大寨县,使农业学大寨运动迈出新步伐,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干出了新的水平。
东平县过去是泰安地区有名的后进县,自然条件很差,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多年来一直在二、三百斤上下徘徊。每年都要吃国家统销粮一、两千万斤,自一九七五年以来,东平县人变、地变、产量变,仅两个冬春,全县新建大寨田三十万零七千亩,占总耕地面积百分之四十二,扩大和改善水浇地二十三万亩。去年,在低温、干旱、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影响下,全县粮食平均亩产比收成最好的一九七五年增加一百五十三斤,达到六百三十六斤,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四千九百万斤。今年,虽然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小麦仍然获得丰收。
端正思想路线,订出社会主义大农业规划
东平县的变化是从一九七五年开始的。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五年十多年时间,东平县搞农田基本建设,共动土、石一千六百六十五万立米,每个劳力平均每年只七立米;打井两千二百眼,平均每个大队四年只打一眼井。由于小打小闹,生产条件没有多大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农业生产长期落后。
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对东平震动很大。县委对照大寨、昔阳找差距,开门整风挖根源,找到了三条原因:第一是由于县委过去对彻底改变东平面貌没有长期打算,全县农田基本建设很少统一规划,甚至连主攻方向都不明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第二是由于县委受小农经济思想束缚,看不到人民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看不到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小打小闹干革命,修修补补度光阴,缺乏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雄心壮志。第三是由于县委本身没有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光想大干大变,又怕出力流汗;光叫群众大干,自己不带头干;结果是规划订在纸上,口号喊在嘴上。大家一致认为,面貌变不变,根本在路线,关键在县委。在开门整风中,县委虚心听取了贫下中农的批评意见,认真检查了自己没有真学大寨的思想根源,不少同志还回顾了战争年代那种革命加拚命的精神,纷纷表示,为了把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建设好,决心横下一条心,豁出一条命,不彻底改变东平面貌誓不罢休。
大干的决心有了,到底怎么干?东平县在总结过去小打小闹教训的同时,认真学习昔阳县的先进经验,制订了全县统一大打大闹的规划。根据东平地不平,怕旱又怕涝的特点,他们决定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主攻方向,实行山、水、林、田综合治理。自一九七五年秋以来,县委书记带领部分干部、技术人员和贫下中农,一起有计划地对全县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进行实地勘察。他们跋山涉水,跑遍全县一百七十八座山头,四十九条河流,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上上下下,反复几次讨论,绘出了全县农田基本建设的蓝图。在具体施工中,本着先易后难,受益快的先搞,受益慢的后搞,把长远建设和当年生产结合起来,做到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狠抓当年。
领导带头,千军万马搞会战
正当东平县农田基本建设搞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四人帮”支持的在泰安地区的那个坏人,则大肆攻击东平县委“只知大干,不讲路线”,是搞“唯生产力论”。在这关键时刻,东平县委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一方面组织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学习华国锋同志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报告,使广大干部群众弄清了革命和生产的辩证关系,明确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生产条件,对于发展生产,壮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划清了大干社会主义和“唯生产力论”之间的根本区别。另一方面,以自己带头大干的实际行动,回击“四人帮”的疯狂叫嚣。县委十四名常委,除留下两名同志在家主持日常工作以外,其余全部到了生产第一线。县委、县革委办公室、农办、党校、学大寨工作队办公室等都搬到工地办公,全县一百二十三名部、局负责人,就有九十八人到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带领一千二百多名工作队员同广大贫下中农吃住在一个工棚,奋战在一个战场,一起拉犁翻地,挖沟修渠,凿石垒堰。有三位县委书记分别到三个重点工程亲自担任指挥,亲自参加战斗。近两年来,东平县每个冬春都要搞全县性的农田基本建设会战五十多天,县委常委在工地和群众一起劳动四十天以上。广大干部带头大干,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全县会战大军由十五万人猛增到二十万人,占总人口百分之四十以上。有的全家锁门,在工地安营扎寨,埋锅做饭。他们早起四点半,工地两顿饭,甩开膀子拚命干,过去许多连想都不敢想的工程,现在很快实现了。两年来,东平县农田基本建设共投工三千六百五十四万个工日,平均每个劳力投工二百零二个,搬动土石方四千零六十多万方,垒堰五千五百七十五条,总长三千五百九十二里,打机井一千九百二十一眼,建扬水站二十处,两个冬春农田基本建设的总工程量,超过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前十年的总和。
既要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一上马,如何处理好投工多少,受益先后,调整插花地等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东平县委注意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提倡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团结协作把社会主义大农业搞上去,同时又认真处理了农田基本建设中的具体政策问题。使大家认识到,组织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是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以工换工,互相协作,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合理兑现等原则,和“一平二调”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全县统一规划,组织千军万马大会战,不调劳力是不行的,如果认为抽调劳力就是“一平二调”,就不敢搞,那么永远也不能把农田基本建设这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办好。在处理抽调劳力,受益先后,调整插花地等问题中,始终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群众,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既提倡顾全大局,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又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实行等价交换。既防止“一平二调”,又反对斤斤计较,认真按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办事。在具体执行中,做到“工完账结,当年算清,逐年找平”。
东平县委认为全县统一规划,统一大干的好处有以下几条:
一,有利于集中领导,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二,有利于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和广大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过去由于人少力量弱,只好“刮刮胡子修修脸”,如今千军万马战山河,干到哪里哪里变。
三,有利于克服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增强干部群众的集体观念和组织观念,提高广大干部组织能力和领导水平。
四,有利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大家在工地互相学习,互相鼓舞,互相促进,使得后进赶先进,先进带后进,先进更先进。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附图片)
山东省东平县去冬今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有一项“六十华里一条线”的重点工程,由大羊、接山、须城三个公社进行会战,把这一带沟壑纵横的山岭薄地,建成了大寨田。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要紧的是有个真学大寨的劲头
中共山东省东平县委副书记 陈铭玺
俺县原来是个易涝怕旱的穷地方。一九七五年冬,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全县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不到两年时间,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近一年多来自然灾害也很重,去年粮食总产和今年夏粮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前后一对比,俺们悟出了个道理:山河面貌变不变,根本在路线,关键在领导,特别是县委一二把手有没有真学大寨的劲头。
郑建栋同志是一九七五年秋天从莱芜县颜庄公社调来俺县担任第一把手的。他来以前,俺县有的领导人总是认为,东平县地不平,灾情多,旱了山上减产,涝了洼里失收。看山发愁,望湖兴叹,认定了“东平条件差,出力也白搭”,不但没有一股子干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气魄,反而觉得落后有理,吃返销粮应该。老郑就不同。他一到东平,便带领全体常委在全县转了三天,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望着东平的山山水水,兴奋地说:“东平是块好地方,真是大有干头哩!”
老郑和县委常委的同志们一起,反复学习华国锋同志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报告,到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参观学习,下定了改造河山,为革命多作贡献的决心。然后,通过向群众调查研究,对山头、河流进行实地勘察,订出了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规划。
有了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县委从哪里抓起?根据大寨的经验,就是要大批促大干。县委端正思想政治路线,首先解决的是“抓阶级斗争没勇气”的问题。
前几年,由于“四人帮”攻击进行基本路线教育是“矛头向下”,有些干部不敢狠抓阶级斗争,部分地区资本主义倾向抬头。人心归不了田,车马务不了农,怎么能把农田基本建设这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搞起来呢?
要打好农田基本建设这一仗,必须首先刹住资本主义歪风邪气。县委顶住当时“四人帮”的压力,派出大批干部,到基层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发动群众,实行城乡结合、内外结合,在全县打了一场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的人民战争。
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有的社队行动不力。一调查,原来有个别县、社干部带头搞资本主义。俺们就下决心在县委和各级领导班子中整风,对热衷搞资本主义的干部,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处理,终于刹住了资本主义歪风。全县收回外流劳力三千七百多人、单干工匠四千六百多人、单干地排车六千九百多辆。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了,劲往一处使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就有了保证。
县委有的领导同志过去为啥对改变山河面貌没志气?原因无非是两条:一条是怕吃苦,舍不得带头拚命干;一条是看不到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看不到群众移山倒海的巨大力量。郑建栋同志来了以后,运用他学大寨的实践经验,帮助县委的同志从思想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老郑把干部是不是带头大干,看作是真学还是假学大寨的一个标志。他常对俺们说:“要想革命,就不能怕拚命。要想大变,就得大干。”一九七五年冬天,全县摆了四十个战场,其中有三个主要战区,老郑和县委两名副书记,每人担任一个战区的总指挥,和群众一块出大力,流大汗。在老郑带动下,县委的同志们都苦干、实干。大伙常说:“战争年代不怕掉头,搞社会主义就不能怕掉肉。”县直机关的干部提出“三人工作一人干,腾出两人上前线”。一百二十三名部、办、局负责人就抽出九十八名,到基层和群众一起大干。
一九七五年,俺们顶住“四人帮”的帽子、棍子,大干了一冬春。粉碎“四人帮”以后,去年冬天又摆了四十三个战场。干部们心情舒畅地和社员群众并肩战斗。广大群众看到这两年干部们改变了“野外转一转,田边看一看,议论发一套,回去睡大觉”的坏作风,劲头更大,干得更欢。
千军万马大干社会主义的场面,可真教育人啊!县委让我分管“万亩沙丘大会战”工程的时候,说实在的,我心里直嘀咕。一九七五年以前,我在这里当过公社党委书记。眼望着大沙丘,怕治不好落埋怨,十三年连一锹沙也没敢动。这次让我带队治理,要求一个冬春完成,能行吗?当时,老郑对我说:“咱们手掌再大也捂不住天,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战胜困难。在党的领导下,只要群众起来了,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事实也真是这样。群众一听说要治沙丘,多打粮,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劲头可大啦。男女老少纷纷报名。工地上,人们起早贪晚,你追我赶,“活愚公”、“铁姑娘”大批涌现。一个冬春,就把万亩沙丘全部搬完。原来一片荒凉的沙丘,变成农场、林场、牧场,当年就有了收益。这一仗,既治理了沙丘,又改造了我的思想,使我进一步懂得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次参加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听了华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参观了大寨、昔阳,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俺们决心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进一步搞好改造河山的斗争,誓把东平建设成为高标准的大寨县。


第2版()
专栏:

学大庆 赶延寿 自力更生 艰苦奋战
牡丹江地区邮电通信实现“四化”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邮电部门学大庆,推广延寿县邮电局的经验,自力更生,经过一年零十个月的艰苦奋战,实现了邮电“四化”。现在牡丹江地区所属八县二市都已经作到了县城以上电话自动化,县至公社电路载波化,电报传真化和百分之八十以上有公路条件的农村生产队邮件投递摩托化,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面积实现邮电通信“四化”的先进地区。
过去这个地区和延寿县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县城以下都是用落后的“摇把子”磁石电话机,通话时要靠人工接线,既耽误时间,声音也小。县城以上实现了电话自动化,甩掉了“摇把子”,拿起电话一拨就通,声音大,听起来很清楚。过去延寿县和这个地区,由县城到公社的电话线上,只能有一对人通话,电路载波化后,一条线路上可以有几对人同时通话,互不干扰,这样就解决了通话线路紧张的问题。群众高兴地说:“电话革新实在好,声音清,没干扰;过去打个长途要小半天,现在只要抽袋烟”。在电报传真化之前,拍电报时,先要把文字翻译成电码,传到对方电信局,对方局再把电码译成文字,因此,速度慢,效率低,也难以避免发生差错。电报传真化后,取消了译码手续,直接把发报人写好的电报原样传递到对方局。这样,既快又准确无误。此外,还可以传递过去用电报不能传递的图表和各种民族文字。摩托化,大大加快了报刊、邮件传递速度,同时还减轻了乡邮员的劳动强度。牡丹江地区邮电通信“四化”的实现,对于沟通城乡联系,方便工农群众,普及大寨县和大庆式企业,对于加强边疆建设和通信联络,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都将起重要的作用。
牡丹江地区邮电通信面貌的深刻变化,是省、地、市、县委和邮电部门各级党组织率领广大职工高举大庆红旗,不断排除各种干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丰硕成果。
一九七五年八月,邮电部领导同志到牡丹江检查工作时,传达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关于迅速改变我国邮电通信落后面貌的重要指示,并且介绍了延寿县邮电局的经验,要求牡丹江地区在两年内实现县城以上电话自动化和农村通信电路载波化。这一喜讯极大地鼓舞了全区邮电部门广大职工,他们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以延寿县邮电局为榜样,树雄心,立壮志,决心向邮电“四化”进军,尽快改变邮电通信落后面貌。可是,面前的困难很多,要搞邮电“四化”,需要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器材,还得懂先进技术。怎么办?是依赖国家,“等、靠、要”,还是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自力更生,“干、闯、造”?针对“等、靠、要”的思想,地、市、县委和邮电部门的各级党组织,从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路线教育入手,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邮电部门的职工到延寿县邮电局取经,并对照延寿县局的经验,广泛开展学、批、查活动,就是反复学习毛主席和周总理关于邮电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认识邮电“四化”的意义,认真学习大庆工人阶级“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批判那种看摊守业和难字当头的右倾保守思想,以及懦夫懒汉世界观,对比延寿县成就,查自力更生精神有没有树立起来。各县邮电局一手抓通信,一手抓制造。对所需要的物资、仪器设备和零部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凡是当地能解决的,就不向上伸手;凡是自己能造的,就自己动手造。有些过去要靠专家才能设计,靠工厂才能生产的通信设备,现在,机线员、报务员、话务员、邮递员土打土闹也能进行设计、制造,这样,“四化”会战就打响了。
正当会战紧张进行的时刻,“四人帮”疯狂反对“四个现代化”的妖风刮到了这里。这里有的人也跳出来说什么,搞“四化”,“方向错了,路线歪了”,攻击昼夜奋战的邮电职工是“只拉车,不看路”,搞“唯生产力论”,给废寝忘食钻研技术的同志扣上“白专道路”的大帽子,妄图把会战队伍搞垮。在这严重关头,中共牡丹江地委率领全区邮电职工战狂风,斗恶浪。牡丹江地委明确提出:坚持“四化”的方向不动摇;坚持党对会战的领导不动摇;坚持依靠群众搞“四化”的方针不动摇;坚持两年实现“四化”的时间不动摇。
在邮电“四化”建设中,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的教导,放手发动群众,调动千军万马,大打人民战争。两年来,全区邮电部门“三人工作两人干,抽出一人搞会战”,共有五百多人参加了会战专业队伍;广大职工坚持“八小时内拚命干,八小时外作贡献”,每天早来晚走,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参战。许多同志吃住在局里,日夜战斗在现场。不懂技术,就到外县学,本地训,能者为师,边干边学。
牡丹江地区地、市、县委都很重视对会战的组织领导。地委把“四化”会战纳入议事日程,作为全区工业七项会战的项目之一,经常讨论,狠抓落实。各县委都把邮电“四化”列为建设大寨县的一项内容,加强领导,一抓到底。地、市、县两级党委还抽出一名领导成员担任总指挥,吸收工交、计划、科技、财政、物资、电子、邮电等部门组成强有力的会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指导。在日常工作中,各级党委还经常深入邮电部门了解情况,研究方案,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具体困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