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萨达特总统和尼迈里总统发表书面讲话
埃及和苏丹同命运共战斗
埃及前空军将领阿布·埃兹揭露苏联妄图控制埃及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四日电 埃及总统萨达特和苏丹总统尼迈里强调埃及和苏丹的命运是一致的。
七月二十三日在亚历山大体育场开幕的第一届埃及—苏丹青年兄弟周上散发了两位国家元首的书面讲话。这次青年兄弟周是为庆祝埃及“七·二三”革命二十五周年而组织的。
萨达特总统在讲话中表示,埃及人和苏丹人有责任解放阿拉伯领土和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以及实现民族统一的愿望,以恢复这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
他说,在十月战争中,埃及人和苏丹人的血以至阿拉伯人的血流在一起,最好地证明了阿拉伯命运与共和阿拉伯的战斗团结。
总统又说,两国都属于非洲。这就使他们有责任参加这个大陆上其他青年人为争取非洲其余部分的独立和反对任何侵略的斗争。
萨达特总统说,他们也有义务保证这个大陆的统一和团结,这个大陆的资源应该由它的人民用于他们自己的福利和进步。
尼迈里总统在讲话中指出,两国青年在这次兄弟周的会晤说明,埃及和苏丹命运与共。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二日电 埃及前空军将领马德库尔·阿布·埃兹七月二十一日在埃及《消息报》上发表文章,揭露苏联破坏埃及军事能力、妄图控制埃及。
他写道:“苏联乐于中东问题拖延不决,因为它垄断着我们过去所得到的武器的来源。它感到高兴,因为它控制了我们大部分的经济,它感到高兴,因为中东问题越是变得复杂,它在这个地区就会获得越加稳固的地位。”
作者回顾了一九六七年的六月战争和苏联在这次战争的失败中的作用。作者揭露,在以色列没有集结时,苏联谎报说以色列在集结,而在六月五日以色列真的集结准备进攻埃及时,它却不向埃及通报,相反,苏联大使却劝告已故总统纳赛尔不要发动攻击。
作者指出:“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苏联人对此是清楚的。一旦有事,用最文雅的话来说,苏联是一个同谋者。”
作者揭露了苏联控制埃及的武器需要。他说,埃及空军和防空部队以及所有其他部队的司令们,对这些部队所需要的武器的数量和质量都没有发言权,要由苏联来分配,而置我们于不顾。它总是想给我们什么就给我们什么,想扣留什么就扣留什么,因为它垄断着我们的武器。”他指出,在一九六七年战争失败以后,埃及一直强调要苏联提供强火力的快速远程战斗轰炸机,但是一再遭到拒绝。当时的苏联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扎哈罗夫拒绝了埃及的这种要求,苏联国土防空军副司令也表示,不能向埃及提供这种飞机。……苏联人甚至质问提出要求这种远程飞机的埃及官员:“你们要这种飞机干什么?要让以色列活下去嘛。”扎哈罗夫蛮横无理地说,埃及人不能适当地使用苏联提供的飞机。
作者指出,“苏联向我们提供飞机及零件的政策,是为了扼杀我们的空军,并且在政治形势恶化时使我们的空军处于无能为力的地位。其目的就是要我们屈服于苏联的意志并且控制我们。”
作者说,“苏联人要求罢免一些民族主义的军事将领。”他说:“苏联人把一些民族主义将领从武装部队的岗位上赶走,目的是为了控制武装部队和这个国家。”


第6版()
专栏:

肯尼亚报纸谴责苏联干涉非洲
新华社内罗毕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三日电 肯尼亚《民族日报》七月二十三日发表一篇题为《又是俄国人插手》的社论,谴责苏联在非洲北部和东部的干涉行径。
社论说,俄国人正在非洲北部和东部频繁活动,埃及完全有理由对此表示担忧。
社论指出,必须把苏联在非洲北部和东部的活动与俄国打进安哥拉和最近对扎伊尔入侵的事件联系起来。总而言之,观察家们认为俄国有一个包围埃及和苏丹的计划。一年以前,苏丹总统尼迈里就曾说过俄国与一个推翻他的阴谋有牵连。
社论强调说:“非洲国家——我们说的是整个大陆而不只是黑非洲——必须拒绝让俄国任意践踏它们的主权。不管是谁,想在这个大陆上搞渗透是行不通的”。
社论还说:“让非洲人再一次异口同声地对克里姆林宫说,‘不要干涉非洲!’,假如俄国不理睬这一要求,我们就只好把它踢开。”


第6版()
专栏:

孟加拉国总统访问缅甸
表示要和第三世界国家一起努力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
新华社达卡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三日电 孟加拉国总统、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齐亚·拉赫曼结束了对缅甸的正式访问,七月二十三日乘飞机回到达卡。
齐亚·拉赫曼总统在达卡机场对记者说,他这次对缅甸的访问加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他说,他同缅甸总统吴奈温就两国关系的问题进行了非常成功的会谈,并就南亚事务交换了意见。齐亚·拉赫曼总统还说,孟加拉国和缅甸之间不久将要建立直通的空中航线。
齐亚·拉赫曼总统是在七月二十日抵达仰光的。当晚,缅甸总统吴奈温设宴招待齐亚·拉赫曼总统。吴奈温总统在宴会上谈到了缅甸和孟加拉国两国之间的友谊、相互尊重和谅解,并且表示希望继续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齐亚·拉赫曼总统在宴会上说,孟加拉国和缅甸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一起,共同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


第6版()
专栏:

斯里兰卡统一国民党大选获胜并组成新政府
新华社科伦坡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三日电 据斯里兰卡广播公司七月二十二日广播,斯里兰卡第八次国民议会大选的投票工作已于七月二十一日结束。在已揭晓的一百五十二个席位中,斯里兰卡统一国民党获得了一百三十二席,超过了全部一百六十八个席位的三分之二。
二十二日中午,斯里兰卡总统威廉·高伯拉瓦发表公报,宣布任命统一国民党主席琼纽斯·理查德·贾亚瓦德纳为总理,并委托他组织新政府。但是,这一决定要在大选全部结果公布以后生效。
新华社科伦坡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四日电 据斯里兰卡电台广播,斯里兰卡统一国民党领导人琼纽斯·理查德·贾亚瓦德纳七月二十三日上午在总统府宣誓就任斯里兰卡共和国总理。政府新内阁由二十四名成员组成。贾亚瓦德纳兼任国防部长、计划和经济事务部长、计划执行部长。哈米德任外交部长。


第6版()
专栏:

法、意和西德领导人分别举行会谈
西欧国家加强合作保证安全
西德国防部长强调加强防务准备对付敌人的战争冒险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七年七月十九日电 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和前来访问的意大利总理朱利奥·安德雷奥蒂七月十九日在巴黎举行了会谈。他们讨论了欧洲问题和其他国际问题。
据爱丽舍宫发言人说,这次会谈表明法国和意大利“在大部分问题上看法一致”。法国总统强调指出,这种看法的一致“首先是表现在对欧洲议会选举后的欧洲发展问题上”。法国总统还指出,两国都关心非洲的稳定和发展。
法国总统和意大利总理在这次会谈中还强调必须保证安全和地中海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他们原则上同意建立一个法—意委员会来研究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
意大利总理在会谈后向记者发表的谈话中表示,意大利赞同扩大欧洲经济共同体。
意大利总理安德雷奥蒂是七月十八日到达巴黎的,他已于十九日下午回国。在巴黎期间,他还同法国总理巴尔就法国同意大利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举行了会谈。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七年七月十九日电 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七月十九日在斯特拉斯堡附近法德边境的一个村庄同西德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举行会谈,讨论了法国和西德两国的关系和欧洲同美国的关系等问题。
吉斯卡尔·德斯坦在会谈后对记者说,法国和西德决定“进一步加强合作,以便更好地调整它们的政策”。法国总统还说,施密特向他“详细通报”了最近施密特访问美国、加拿大和冰岛时进行的各次会谈的情况。
吉斯卡尔·德斯坦说,为了进一步发展两国“在政治方面的合作”,双方已决定在“在我们的办公室之间建立电传机线路”;法国总理雷蒙·巴尔已经接受施密特提出的邀请,将在最近访问波恩以讨论“加强两国的合作,特别是两国在经济方面合作的问题”。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三日电 据德新处报道,西德国防部长勒伯尔最近对西德一家报纸发表谈话时强调,西德必须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
勒伯尔对《德国星期日汇报》的记者说,西德的防御能力必须强大到能够“使敌人感到对我们发动战争不上算,甚至可能冒着自遭毁灭的风险。”
勒伯尔还说,必须对“敌人不管出自什么原因企图对我们,对西方联盟发动战争”,“在思想上作好准备”。他说,“谁要对我国发动进攻,那么他就不能指望只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为战场,而他自己的家里却丝毫不受损失。谁要是对我们发动进攻,他就必须有这样的准备:不管在什么地方有这种必要以及这种必要性有多大,我们都将利用我们所掌握的一切手段来进行防御,尽可能地使我国领土不受破坏。”但是,他说,西德将不会对其他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如意算盘
苏修《今日亚非》月刊第五期刊登的一篇文章,把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同美帝争霸印度洋的战略计划,说得更加露骨。此文大反美国及其“西方集团”“扩大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却把自己在印度洋更加咄咄逼人的争霸势头隐藏起来,并居然打扮成“加强印度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新的力量”的支柱。与此同时,作者把印度洋地区的一部分国家划到苏修自己一边,而把其他广大国家划到美国的“集团”里去。人们从这里可以看见:苏修一伙是如何妄图分裂印度洋沿岸国家反对两霸的联合阵线,把建立印度洋和平区的正义斗争纳入苏修争霸印度洋的轨道。但这个算盘未免打得过于如意了吧!
老手法新计谋
以色列“总理”贝京不仅拒绝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参加谈判,反对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而且坚持要继续占领阿拉伯的大片领土。这种悍然坚持与阿拉伯人民为敌的死硬态度,理所当然地遭到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以及世界公众舆论的谴责。在这个关键时刻,苏修假惺惺地站在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一边,竭力企图把斗争的矛头引向美国,以便它从中渔利。这是苏修为了使中东局势的发展有利于它同美国争霸的老手法。埃及前空军将领阿布·埃兹揭露苏联在一九六七年如何力图控制埃及、拖延中东问题的解决的事实,对于识破今天苏修的争霸中东的新计谋,是有现实意义的。


第6版()
专栏:

围绕国际海底问题的激烈斗争
海青
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六期会议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同苏美两霸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会上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问题。
海床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有人估计,海底石油、天然气的总储量多达二千五百亿吨,占全世界油、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深海底还有分布很广、储量极大的锰结核,据报道,仅太平洋的储量就达一万亿至一万六千亿吨,其中含有二千亿吨锰、九十亿吨镍、五十亿吨铜、三十亿吨钴等金属。此外,在海底还有煤、铁、锡、锌、钨、硫磺、磷灰石、金刚石、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等矿物和矿砂。
由于有海水作天然屏障,海底具有隐蔽、机动等特点,因而在军事上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海底可以建立军事基地、水下武器发射场,以及水下控制中心和指挥中心,利用这些设施可以进行战略进攻及反潜战,攻击水面舰艇,以及执行各种设防任务和一般军事任务。此外,在海底还可设立水下补给基地、兵工厂及武器装备库、布设水下观察通讯系统、反潜环境预报系统等。
海底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日益受到超级大国的注视。美帝早就把“蕴藏着无穷无尽财富的海洋”看成是“尚未勘探的最后疆界”,声称美国的“主要利益在于海洋”,并供认“海洋是未来争夺的中心”。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更是野心勃勃,它的头目叫喊“最先控制海底的国家将控制全世界”,“洋底是没有边界可言的,谁占了就归谁”,赤裸裸地鼓吹向海底扩张。它加紧发展潜水艇,在海底设置核武器和各种军事设施,并编制各大海洋的海底沉积物图,积极争夺海底。
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苏美两霸争夺海洋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它们企图从海底大规模地掠夺战略物资和原料。美苏两霸已对锰结核作了广泛的勘查和试探性开采,美国的一些公司已挖出数百吨锰结核供加工研究,并声称,如海底矿区的“专属权”早日得到解决,在七十年代就可以开采锰结核。苏联拼凑的国际中心也正在计划对锰结核进行联合考察。
同时,两霸还大力发展海洋军事科学技术,以便它们霸占瓜分国际海底。美海军曾把发展各类型水下设施作为“深海技术发展的目标”之一,扬言要于七十年代内在二千至二千五百米深的大洋海脊和海山上“布遣舰艇和设施”,企图对海底实施“永久性”的占领,使“美国有可能在深海行使主权”。苏联在这方面绝不甘示弱,据统计,仅在一九六八至一九七四年的六年间,苏联能发射远程弹道导弹的核潜艇就增加了六倍多。苏联还把“间谍战”带到了海底,在英国及冰岛附近海底设置“间谍箱”,企图监听潜艇活动情况。苏联在广泛进行海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所谓的“水下居住实验室”,曾扬言要在一百至三百米深的海底设立水下住所。
超级大国霸占和瓜分海底的图谋激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一九六七年,马耳他在联合国大会上提议宣布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这一区域专供和平使用,资源的开发应受国际监督和控制。在广大中小国家的支持下,联合国决定成立“海底委员会”,讨论国际海底的管制问题。一九六九年联大通过决议,决定在国际管制制度确立以前,停止对国际海底的一切开发活动。一九七○年,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关于和平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的原则宣言》,宣告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财富,也就是说,这一区域及其资源原则上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有,决不允许超级大国霸占海底区域和任意掠夺资源。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富的原则,反对超级大国霸占和瓜分海底、掠夺海底资源的阴谋,与苏美两霸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是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和管理机构,也就是谁可以开发国际海底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富的原则,主张成立一个由所有国家组成并拥有广泛权力的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只有这个“管理局”有权对国际海底进行开发,或者由它决定采取适当方式并在它充分有效的控制下进行开发。就是说,在原则上,只有管理局才有权直接开发;至于公司、企业,可以参与开发,但必须通过管理局决定的某种方式并在它的控制之下进行。他们认为,只有把国际海底及其资源完全置于管理局的管制之下,才能有效地防止超级大国利用其经济和技术力量对国际海底进行霸占和恣意掠夺。
超级大国一开始就公开反对管理局直接进行开发,鼓吹管理局只应负责发执照或许可证,而一切勘探和开发活动应由缔约国及其企业进行。苏联甚至胡说什么由管理局直接进行开发就“剥夺了所有国家开发这个地区的权利”,并叫嚷“每个国家都有开发这个地区的权利”。然而目前有能力开发国际海底区域的只是美苏两霸和少数工业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如允许国家或私人公司不受控制地开发国际海底,实际上就是允许超级大国垄断和掠夺海底资源,使“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成为少数国家的私产。因而发执照制度的实质是使管理局形同虚设,只起盖橡皮图章的作用,使开发权实际上掌握在超级大国手中。
由于广大中小国家的反对,两霸被迫收起了发执照制度,改而提出了所谓“平行开发制度”的方案。美国要求私人公司同管理局“平行开发”,并要求“充分保障”私人公司的“所有这类权利”。苏联由于开发技术落后于美国,为防止美国先占多占,强调只有国家才有权开发,鼓吹缔约国同管理局具有同等的开发权,并且不受管理局的约束和控制。第三世界国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苏联方案的实质是要在国际海底划分势力范围。
国际海底区域,是属于全人类的,它的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国际海底的开发和管理制度,应该造福于全人类,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能得到实际利益,而决不允许一两个超级大国把持、垄断和瓜分。这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海洋法会议上所坚持的一项重大原则,是它们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和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