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在平凡的岗位上
检修列车,回收物资,缝制衣服,对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来说,都是平凡的工作。但是,只要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本溪车辆段列车检查车间一班二组的八名工人,包头市的水泥工朱长文,解放军某部被服厂的青年女工李淑华,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的先进人物。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工作极端负责,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二十几年如一日;不是一件两件,也不是百件千件,而是二十多万件全部一丝不苟。这种精神是最可宝贵的,是值得大大提倡的。
编者


第2版()
专栏:

检车二十年 辆辆保安全
检车二十年,辆辆保安全。丹东铁路分局本溪车辆段列车检查车间一班二组的工人,认真执行规章制度,精心检修车辆,二十年来共检车一百五十八万七千多辆,防止事故四千三百多件,在他们手里一次事故也没有发生过。
货物列车检查是露天作业,工作比较艰苦。但是,这个小组的八名工人,二十年来,不管是严冬还是炎夏,都坚持做到精检细修。有一次,老工人郑树芳冒着零下二十八度的严寒检查车辆,一辆洗煤车的台车上结满了冰,很多配件因结冰看不清有无裂损。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不放过一个事故隐患,他不怕麻烦,用锤子把配件上的冰一点一点敲下来,然后对配件逐个认真检查。当他看到一个制动梁吊有轻微变形,便打下闸瓦千,拿下闸瓦,用手套将吊上的冰碴擦得干干净净,结果在这个吊的下弯角处发现了头发丝大小的裂纹,防止了一起制动梁脱落事故。
在长期的实践中,这个组的工人不断破除侥幸心理,从多走一步、多敲一锤、多看一眼做起,精检细修,持之以恒,做到了白天黑夜一样认真,晴天雨天一样负责,天冷天热一样仔细,新车旧车一样严格。在车辆检查工作中,人们总认为新车不会有大毛病,常常容易忽视;而且按制度规定,新车在五天内出了事故责任不在列检部门。但这个小组的工人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对工作应当高度负责,好车要当坏车修,新车要当旧车检。一次,副组长任得胜在检查一辆新车时,由于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发现这辆车牵引梁后部有一个二百毫米的大裂纹,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了一起重大事故。仅前年、去年两年,这个组就处理新车故障四十多次。
多年来,这个小组坚持学习大庆“两论”起家的基本功,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分析、解决车辆检修中出现的问题,初步总结出了一套不同车型、不同季节车辆发生故障和事故的规律以及处理这些故障与事故的办法,保证了列车的安全正点,多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


第2版()
专栏:

常年坚持为革命回收物资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共产党员朱长文,坚持二十五年为革命搞回收,受到赞扬。
朱长文,是包头第二冶金建设公司的水泥工,贫农出身。一九五二年,他从农村来到鞍钢建设工地当水泥工。施工当中,他看到有许多碰坏的红砖和落地灰浆丢弃在地上,十分心疼。他想:新中国刚成立,国家还不富裕,这些红砖、灰浆都还能用,扔掉了多可惜呀!于是,他把这些红砖、灰浆拣回来,送到瓦工师傅手里。在参加鞍钢建设的四年中,他共拣红砖五万多块。
在大跃进的年代里,朱长文随同他所在的单位来到内蒙古建设包钢。那时,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一天天地富强起来,各种建设物资和材料也多了起来。但是,朱长文仍然象过去那样疼惜国家的点滴财产,家业大了,为革命搞回收的劲头更大了。为了多回收一些废旧物资,他每天早晨提前两个小时来到工地,下午又延长两个小时离开工地。就是到市里学习和帮助工作时,他也坚持每天早晚到工地搞回收。
朱长文的衣兜里,总是鼓鼓囊囊地装着拣来的旧螺丝、废铁钉、小垫片等零星物件。一次,老伴对他说:“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跟孩子一样,废钢烂铁都往兜里装,衣服都磨破了。”朱长文意味深长地说:“衣服破了,还可以补;这些东西不拣回来,可就糟蹋啦!”有一回,工地施工急需一批螺丝垫,仓库一时无货,临时加工又来不及,工人们找到朱长文,一下子从他专装废旧物资的小仓库里取出了三吨多,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同志们看着这些螺丝垫,不禁惊叹起来,每个螺丝垫只有硬币大小,不过半两重,这么小的东西要拣回三吨多,得用多长时间和多大的毅力呀!
朱长文为国家回收物资,从来不论大小,不计多少。碰上千斤重的废铁块,他想方设法弄回来;看到一个小铁钉,他也要把它拾起来。近处的拣完了,就到远处拣;地面上的拣完了,就挖地下的。滴水汇成河,粒米聚成箩。二十五年来,朱长文为国家回收了大批废旧物资。据初步统计,仅文化大革命以来,他就回收废钢铁一百七十多吨,钢模板三十多块,铁扒锯子四百多个,铁串桶四百多节,八号铁丝一千多公斤,螺丝垫三千多公斤,废旧木材十多立方米,水泥四十多立方米,砖瓦数万块,还有许多旧阀门、破闸盒开关、螺丝、螺帽、螺钉等零星物资。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二十五万件产品无返修
人民解放军一所被服工厂的青年女工李淑华,一九七四年六月以来连续做了二十五万件活无返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李淑华所在的车间是流水线生产,她的工作是扎衬衣下摆。这个工作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每天扎上千道回针,工作稍有疏忽,就容易出毛病。有毛病的衬衣被检验员退回来修理,叫做“返修”。按规定,允许每人每天有一定的返修数量。
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李淑华学习大庆人“三老四严”的作风,以主人翁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工作,做到每天扎千针走万线,一针一线要求严,每天干的一样活,一举一动不马虎。为了掌握过硬的技术,她勤学,勤看,勤问,勤想。班组里有的同志操作得好,她就去拜师学艺,为革命苦练本领。就是在“四人帮”诬蔑为革命学技术是什么“白专道路”等妖风刮得很猛的时候,她也毫不动摇。在实践中,李淑华不断摸索操作规律,改进操作方法,扎的衬衣下摆平展美观。
李淑华对待产品质量一丝不苟。有一次,因为机器发生故障,使几针线头略微松了些。李淑华把这件衬衣暂时放在一边,准备重新扎,等到机器排除了故障,这件衬衣已顺着其它成品流走了。因为毛病不大,检验员没有要她返修,放进了衬衣成品堆里。李淑华就到成品堆里去找。检验员见她找了很久没找到,就告诉她衬衣的毛病不大,不用找了。李淑华说:“这件活虽然没有大毛病,总还是有小毛病。有毛病我就不放心。”她连续一件一件找,一堆一堆地查。检验员很受感动,也同她一起找,直到把这件衬衣找到重新扎过,李淑华才心里踏实。


第2版()
专栏:

介绍一个机械化养鸡场
——上海国营星火农场机械化养鸡场的见闻
编者按:本月十日我们介绍了北京郊区一个半机械化的养鸡场,现在我们再介绍上海郊区一个我国自己设计、制造并已开始局部投产的机械化的养鸡场。对于这些新事物,希望认真研究,努力试验,总结经验,加强领导,力争抓出更大成效,闯出一条多快好省地发展机械化养鸡的路子来。
最近,我们访问了座落在杭州湾畔的上海星火农场机械化养鸡场。鸡场负责人首先带我们到产蛋鸡舍参观。他说,养鸡所以要盖大楼房,不是为了壮观,而是为了少占农田。
走进一座高楼,就见到五十米长、排列整齐的两列鸡笼,每个鸡笼里饲养着三只产蛋鸡。在三百三十六平方米的场地,设有一千七百六十个笼子,养着五千二百八十只鸡;平均每平方米养十六只。一幢楼房共有四层,可养产蛋鸡两万多只。鸡的活动余地虽不大,但并不显得拥挤。鸡舍光线适当,通风良好。上料、饮水、清粪、取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我们进去的时候,只见一个个鲜白的鸡蛋自动滚到笼边的蛋槽里,一条自动带把它们送到出口处,落在大蛋盘内。一个女饲养员正在从容地装蛋。据鸡场负责人说,一个饲养员平均可以管一万多只鸡;一幢楼,只要两个饲养员就够了。
这个机械化养鸡场除产蛋鸡房外,还设有种鸡场、孵化室、育雏场、中雏场,以及饲料加工厂等,具有完整的配套生产设备。现在,鸡场的第一期工程即将完成。从一段时期使用的情况看,设备机械性能良好,工艺设计合理。第一批鸡蛋已经开始供应市场。这个鸡场建成后,鸡蛋年产量将有三百万斤,同时还能提供十五万只肉鸡(为了保持旺盛的产蛋率,鸡产蛋一年后即更换)。
这个机械化养鸡场能办起来是很不容易的。一九七三年,星火农场革命职工就着手进行筹建,但遭到了“四人帮”及其余党的干扰和破坏。他们给星火农场出难题,说什么“要搞就得搞电子控制养鸡场”。农场工人气愤地说:“我们现在连机械化养鸡的经验也没有,怎么能一下子搞电子养鸡场呢?这不是存心不要我们搞吗?”结果,这一年没有搞成。一九七五年,工人通过斗争,开始计划筹建,但由于“四人帮”的余党在设计、物资供应上多方面卡、压,建场进度缓慢。粉碎了“四人帮”,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的关怀下,在上海市委的领导下,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了。大家说,搞机械化养鸡场,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场职工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决心发扬革命加拚命的精神,力求提前完成全部工程。
鸡场负责同志告诉我们,第一期工程不过是一个起点,可喜的是开始在实践中取得了建设机械化鸡场的初步经验。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难关基本上都突破了。我国机械化养鸡事业的前景一片光明。
我们问:“一年多的实践,你们在技术上取得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鸡场负责同志说:“我们在实践中体会较深的一点是:一定要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我们办了一个小的试验鸡场,在这个点上进行全面的反复的试验,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取得经验,为大面积的正确设计、施工铺平道路。这样做,看起来慢,实际上是快!”
“在试验阶段,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主要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清粪问题,一个是通风换气问题。”鸡场负责同志继续说:“在解决这两个问题和其他问题时,我们都充分吸取外国的新技术。但是,外国的新技术必须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消化’人家的经验,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能运用自如。出现了问题,也要敢于创新。
“清粪是机械化养鸡中较难处理的课题。我们开始也采用外国的新工艺,但经过多次试验都不理想。怎么办?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对外国的这种新工艺不应迷信,于是,下决心采取另外一种清粪新工艺,结果,经过四次大的改革,终于试制成功了。
“鸡舍内通风问题也是个大问题。通风不好,舍内空气污浊,就会增加鸡的病亡率。通风中遇到的问题是:主要靠自然通风还是靠机械吹风?外国主要靠机械吹风,一旦电路发生故障,没有电,鸡舍内五分钟就会出现臭味。另外,二十四小时都开鼓风机,电力消耗大,成本高,不符合节约原则。因此,我们提出,主要依靠自然通风,把自然通风同机械通风结合起来。如在冬天,窗户关闭,就用机械通风。要充分利用自然风,就必须改进鸡舍的窗户设计。这里又出现一个新矛盾:如果窗户面积过大,鸡舍内温度散失太大,冬天保温性能差;同时,窗户面积过大光线太强,容易刺激鸡群打架,造成伤亡。怎样做到既要通风好,又要缩小窗户面积?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制成了窄长形的落地窗,同时使用转窗调节风速和风量,达到了通风好,光线不强,温度适合于鸡产蛋的要求。”
我们在鸡舍参观时,感到空气新鲜,没有闻到什么臭味。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只鸡都长得健壮活泼,产蛋率也比较高。
本报记者(附图片)
上海国营星火农场机械化养鸡场的饲养员操作电动喂料机上料。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江西超额完成油菜籽收购任务
温州地区油菜籽比去年增产四成
△江西省油菜籽收购任务已经超额百分之四完成国家计划,比去年同期多一点八倍。有的县、人民公社油菜籽一季超额完成全年油脂交售任务。
江西省农村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夺得今年油菜籽丰收以后,广大干部和社员为了表达热爱华主席的深情厚意,主动提出要多交油、交好油,支援国家建设。革命摇篮井冈山地区今年油菜籽收获后,阴雨连绵,油菜籽不干,给交售油料带来很大困难。广大干部和社员发扬革命老根据地的光荣传统,采用火烘、锅炒等办法,硬是及时把烘干扬净的油菜籽卖给国家,六月十日就超额完成国家收购任务。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浙江省温州地区胜利捷报频传。广大干部、群众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夺得了油菜籽丰收,总产量比去年增长四成。到五月三十一日,这个地区既快又好地超额百分之十二点三完成了国家油菜籽征购任务。


第2版()
专栏:

河南超额完成上半年生猪鲜蛋收购任务
河南省超额完成了今年上半年生猪、鲜蛋的收购任务。到六月底,全省生猪收购量已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一,鲜蛋收购量已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九十二点四,都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以上。


第2版()
专栏:

青海牧区积极生产干酪素
青海省牧区广大牧民利用分散、零星的奶源,自力更生,土法上马,积极生产国家急需的化工原料干酪素。从一九六七年开始试生产以来,他们已向国家提供工业用干酪素两千多吨,有力地支援了工业生产,繁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干酪素是由脱脂乳(俗称打拉水)加一定比例的稀盐酸制成的,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它在轻工业、冶金工业和地质勘探等方面,都有重要用途。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干酪素的需要量不断增加。


第2版()
专栏:

婺源春茶丰收
江西“婺绿”名茶产地婺源县,今年战胜严重自然灾害,春茶获得丰收。目前,全县已向国家交售新茶三万二千五百担,比去年同期增加二百担。
去年入冬以后,茶叶普遍遭到冻害。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精心管理,夺得了丰收。


第2版()
专栏:

闽南荔枝丰收
福建省南部荔枝产地的十四个县、市,今年荔枝普遍获得丰收,总产量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荔枝是名贵果品,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闽南出产的荔枝品种多,果肉坚脆,香甜可口。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五一”种畜场培育的“内蒙古细毛羊”。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大连列车段一二九、一三○次列车副列车长张波(右),为革命苦练基本功,受到了广大工农兵旅客的热情赞扬。这是他在解答旅客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