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马来西亚报纸揭露苏美在印度洋和红海地区的争夺愈演愈烈
埃及苏丹反击苏联侵略打乱了苏联扩张阵脚
苏丹报纸驳斥塔斯社对苏丹的攻击 埃及顶住苏联压力独立发展空防系统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日讯 吉隆坡消息:马来西亚《星槟日报》六月二十五日发表文章谈到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印度洋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文章指出,“苏联的扩张若不予以制止,灾难将接踵降临”。
文章说,苏、美两国都进一步加强各自在印度洋的海军舰队的活动。苏联从非洲东海岸基地起飞的远程侦察机和巡逻机,经常在印度洋的塞舌尔群岛外围区域盘旋。美国在迪戈加西亚岛基地扩建飞机跑道,使远程轰炸机能够长期驻守在印度洋。文章接着指出:“由此可见,苏、美两国在印度洋的角逐,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文章说,“苏联在东非一些国家设立海军基地,作为苏联海军在印度洋的补给站和印度洋与莫斯科之间的通讯联络站。苏联还在一些重要的海湾沿岸,设有军营和储存石油的巨大燃料库,有些地方还兴建飞机跑道,专供侦察印度洋美国海军舰队活动的远程侦察机起飞和降落之用。”
这家报纸同一天发表社论说,除了在印度洋的争夺外,两个超级大国“在红海周围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干预和颠覆活动,制造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从而坐收渔人之利”。
社论说,埃及、苏丹反击苏联侵略的行动,打乱了苏联在非洲的阵脚和部署。苏联在安哥拉等地建立强大的据点,以便在非洲引起更大的不安。社论指出:“非洲和中东国家从安哥拉和扎伊尔事件中获得教训。苏联的扩张是昭然若揭的,若不予以制止,灾难将接踵降临”。
新华社喀土穆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日电 苏丹《新闻报》六月三十日发表社论,驳斥塔斯社对苏丹的攻击。
社论说:“尼迈里总统揭露了苏联在非洲的野心,并根据苏丹切身的经历向同苏联有关系的非洲国家提出忠告,这使塔斯社很不高兴。塔斯社断言,苏丹已经出轨,正在同沙特阿拉伯结成军事同盟,以控制红海和破坏在红海的航行自由。”
社论指出:“苏丹当然要重视红海,因为她是红海沿岸国之一。苏丹没有觊觎黑海和波罗的海而使莫斯科发火和指责她破坏那里的航行自由。”
社论说:“塔斯社的声明说,苏联决不在非洲谋求特权和利益。那么,我们要问:苏联为什么要向非洲派人、送武器、出钱来反对非洲人民?”
社论强调说:“苏丹从未自称是世界解放力量的先锋,是社会主义的堡垒。她不过是一个发展中的非洲国家。但是她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尊严和自由,反对任何方面的外来压力,反对控制和划分势力范围。这才是莫斯科和塔斯社发火的真正原因。”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日电 据开罗报纸六月三十日报道,埃及空防司令希勒米·阿菲菲六月二十九日宣布,虽然苏联从十月战争开始后不再提供导弹,但埃及空防系统的力量一直在加强。在为纪念埃及“空防日”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阿菲菲说,从十月战争获得可贵经验的埃及空防力量正在继续发展壮大,以便保持它的效能和高度作战能力,并保持它对以色列空军的优势。
他在谈到埃及武器来源多样化时说,这是十月战争后作出的最重要的战略决定。他说,依靠单一的武器来源是对我国军事能力和战备的严重威胁,因为这类提供者可能以这种或那种理由随时决定切断或削减武器供应。
他在谈到阿拉伯军事工业化机构的作用时说,这个机构虽然最近才建立,但它的初期产品已经以某种重要补充装备的形式提供给空防部队了。这些补充装备有助于提高可用的武器的作战效能。
他还重申,埃及的空防将继续在精神上和科学上保持同以色列敌人对抗的状态。


第6版()
专栏:澳大利亚通讯

乘兴而来 败兴而归
——苏联“贸易展览”在澳大利亚碰壁记
今年五月和六月,苏联运到澳大利亚两批展品共几千件和图片几百幅,分别在五月二十八日墨尔本举行的“七七年亚洲贸易博览会”和六月十一日阿德莱德举行的“七七年阿德莱德国际展览会”中展出。苏联还派来两套人马共一百六十人,耗资几百万澳元。但是,苏联这两个为它对外扩张政策服务的“展览”遭到了澳大利亚人民的愤怒揭露和谴责。
六月二日,澳大利亚工人、学生和教员组成的一支队伍,高举着“抵制俄国贸易展览会”和“澳大利亚要独立”等大幅标语,冲进了苏联展览厅。示威群众推倒了陈放着宣扬苏联的反动政策的小册子和书籍的展览台,并向观众散发了揭露新沙皇帝国主义面目的传单。
一个示威者通过半导体扩音喇叭,向观众历数苏联的罪行,他指出,苏联舰队在印度洋游弋,潜艇出没在澳大利亚四周领海,苏联在澳大利亚投资,进行剥削,苏联还向澳大利亚派遣许多克格勃特务。他说:“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并不是真正地要到这里来搞什么贸易展览,展览是为它向澳大利亚扩张服务的一个工具。”他又说:“这个侵略安哥拉和扎伊尔的社会帝国主义,怎么可能同别国搞‘平等贸易’呢?”聚精会神地围听讲演的有几百人。
这种场面使得苏联展览会的负责人十分狼狈,他们窜来窜去,交头接耳,商量对策。他们终于想出一招,把旁边正在放映的电视机声音放大,企图干扰讲演。但是,示威群众愤怒地拉断了电视机的电线。
一计未成,又生一计。他们派出一个打手冲到演讲者跟前用一卷报纸塞进他的话筒里。顿时,观众中响起一片咒骂声:“滚开!滚开!”这时几个示威群众上去把这个家伙轰走。
气急败坏的苏联人最后只好下令加大展览厅播放音乐的音量,心想这下总可以盖住示威者的谴责声了吧?但是,仍然压不倒澳大利亚人民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正义呼声。
在阿德莱德,连续数天,一批批澳大利亚学生和工人在展览会门口大量散发题为《反对苏联渗透》的传单。传单以苏联在“贸易”的幌子下对东欧国家和印度等进行控制和剥削的事实来证明苏联领导集团是一些擅长于剥削他们的“贸易伙伴”的人。传单号召澳大利亚人民:“赶走美国狼,还要警惕俄国熊”。
尤其意味深长的是,苏联人在他们的“展览会”上准备的一本本观众留言簿,竟成了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控诉书。
随便翻开留言簿,就可以看到字体很大、打了几个惊叹号或问号的留言:“给苏联人民以自由!”“把关在集中营里的人放出来!”“你们在格鲁吉亚干了些什么?”
有的留言还表示反对苏联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搜刮小麦。有的留言对苏联展览会放映的尽是那些宣扬吃喝玩乐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苏联电影,表示愤慨。有的留言写道:“美国佬滚出去,俄国佬不许进来!”“争取澳大利亚独立!”,等等。
在阿德莱德,一个苏联随展人员见到观众写的留言是“俄国佬滚出去”等,气急败坏把两页纸撕了下来。另外一处,一个苏联随展人员看见几个观众走到留言簿前,就赶紧走过来把一支笔放在本子上。但当他发现人们不写,而是一个劲儿地翻阅留言簿,还抿着嘴笑时,就气呼呼地取走了笔。接着,又转过身来拿走了留言簿。观众对这种恼羞成怒的丑态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后来,安放留言簿的地方,干脆坐着两个苏联大汉盯着来人的一举一动。又想人家夸,又怕人家骂,真是进退两难!
人们还嘲弄苏联“展览会”上挂出的一些充满谎言的标语。一对澳大利亚年青夫妇看着一条“苏联的国民收入五分之四是用来提高人民生活的”标语笑了起来,他们说:“如果写苏联国民收入的五分之四用于扩军备战可能更恰当些!”
尽管苏联“展览会”散发的宣传品里,翻来复去地念“和平经”,唱“友好调”,但是,在澳大利亚,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透过现象去思考问题的本质。他们看穿俄国熊对澳大利亚不怀好心。他们时刻在警惕着。
新华社记者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
苏美在莫斯科会谈印度洋问题。美国代表沃恩克说,苏美都认识到双方在印度洋有共同的利益。两个超级大国竭力争夺印度洋的霸权,都想压倒对方,哪里有“共同的利益”可言?如果硬要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利益”的话,那只能是它们都想保持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力量,共同对抗印度洋沿岸国家要求建立印度洋和平区的压力。据美国报纸透露,美国在莫斯科会谈中同意“使美国和苏联在印度洋的武装力量保持现状”。这不是蓄意蔑视印度洋沿岸国家提出的把一切外国军事力量撤出这个地区的要求吗?
日本前驻西德大使曾野明最近著文论述日苏“友谊”。他在文章中写道:“在日文中,‘友谊’这个词的意思是表达毗邻国家之间的友谊是对等的。但是,看来苏联的解释却是其邻国应该服从并遵循莫斯科的意愿。”这几句话可谓切中要害。譬如,按苏修的规矩,日本要想同苏联保持睦邻关系,就必须遵循它的意愿,承认苏联对北方四岛的霸占。可惜在今天的日本仍然有人不懂得或者假装不懂得这个道理,拿“日苏友谊”来自欺欺人。这只能有一个解释,他们打算遵循莫斯科的意愿。


第6版()
专栏:

日本北海道地方政府和一些团体负责人发表谈话
坚决要求苏联早日归还北方领土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日电 最近,日本北海道地方政府和一些团体的负责人向驻日本的外国记者发表谈话,坚决要求苏联早日归还日本固有的北方领土,并且指出,苏联单方面划定二百浬水域给日本渔业带来了严重损害。
六月二十二日到二十三日,日本外国新闻中心组织一批驻日本的外国记者访问了北海道的札幌、根室、钏路三个城市。外国记者们访问根室时还到纳沙布地角了望了北方四岛。
北海道知事堂垣内尚弘在札幌致欢迎词时说:“我国对北方领土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坚持通过缔结日苏和约解决领土问题。这是我们的一贯立场。北方的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和择捉岛,无论从历史上看或从国际法上看,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也是北海道的行政区域”,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掀起运动,为实现日本国民的宏愿——收复北方领土而努力。”
在札幌,北方领土问题对策协会专务理事守屋治强调指出,日本拒绝接受勃列日涅夫提出的所谓日苏“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建议以及“两岛分离论”。
在根室市,寺?伊?雄市长说:“我们要求苏联早日归还被他们侵占的北方领土。”他还列举了多年来苏联在北方四岛周围海域无理劫走日本渔船和渔民的数字。
根室市要求归还北方领土协议会会长箭浪光雄愤怒地谴责苏联不允许原北方四岛居民到岛上扫墓的蛮横行径。他说:“北方四岛是我们祖先三百六十年前就开拓了的土地。那里有我们祖先的墓地,这就有力地证明这些领土是日本的。”


第6版()
专栏:

国际时事讲话
勾心斗角
“欧安会”续会的筹备会议自从六月十五日在贝尔格莱德开始以来,在苏美两霸的一片争吵声中,已经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十几天,至今打不开僵局。
“欧安会”续会,是根据两年前在赫尔辛基举行的“欧安会”首脑会议的“最后文件”规定,于今年召开,以检查所谓“最后文件”的执行情况,而这次筹备会议则是为了商定续会正式会议的日期、议程和其他程序。但是苏美两家对续会都有各自的打算,因此在筹备会上,双方就续会的议程问题明争暗斗,提出了“彼此对立的建议”。美国主张“全面彻底检查”最后文件,特别是要“重点”检查“人权”条款的执行情况,企图置苏联于“被批评者”地位。苏联则反对对过去的情况作详尽检查,而强调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使东、西方国家相接近和更加接近这方面来”,主张这次会议“面向未来”,讨论所谓“进一步巩固安全与合作问题”的新建议,以便继续推行其“缓和”的骗局。据报道,参加会的九个“中立的和不结盟的”国家也提出了一个关于议程的提案。与会人士估计,这个提案同样不合苏联的胃口。
早在贝尔格莱德会议举行之前的一个时期,苏美就已经围绕续会问题吵吵嚷嚷,闹个不休。美国卡特政府上台以来,一方面表示“相信与苏联搞缓和是有益的”,另一方面则想利用续会在“人权”问题上做一番文章,以对苏联施加压力。而苏联则拚命为自己辩解,指责美国“干涉苏联内政”。苏修头目亲自出马,叫嚷要使续会“成为赫尔辛基精神的继续与发展”,并要与会国在这方面“再次具体表现出自己的诚意来”。苏联的报刊和通讯社更是接连发表评论,声称续会“应该成为缓和总进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应该成为“激烈论战”的“申诉所”。所有这些清楚地表明,苏联害怕它的“缓和”骗局遭到责难,力图迫使西方按照苏联“自己的条件举行赫尔辛基的续会”。
所谓“欧安会”是苏联设置的一个“危险的圈套”,实际上是欧危会。自从赫尔辛基会议结束近两年以来,苏联在“缓和”、“裁军”的幌子下,拚命扩军备战,大肆侵略扩张,对欧洲加紧军事威胁、政治颠覆和经济渗透,甚至策动雇佣军入侵非洲,以便对西欧实行进一步的迂回包抄战略。这一切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整个的“缓和”进程是个骗局,是“苏联为确立世界霸权而搞的‘隐身草’”。而只要西方的绥靖思潮仍在作祟,那就只能助长苏联在欧洲争霸的气焰,加剧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
针锋相对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六期会议从五月二十三日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在头三个星期中,第一委员会工作组会议集中讨论了有关国际海底资源开发问题。由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横蛮阻挠,这个由一百几十个国家参加的会议没有能就国际海底开发制度问题达成任何协议。
国际海底蕴藏着极为富饶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就为超级大国所觊觎。它们一心想要擅自开发,并且进行垄断和掠夺。但是,在第三世界的推动下,联合国大会几年前通过一项决议,宣布国际海底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任何国家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据为己有。第三世界的“七十七国集团”还根据这个原则提出了建议,主张成立一个国际海底管理局来充分有效地控制国际海底区域的勘探、开发等一切有关活动。但是,这个建议一直遭到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阻挠和破坏。
这次会议是根据一项关于国际海底开发制度“订正的折衷建议”展开讨论的。这个文件尽管也采纳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意见,但它并没有明确规定,国际海底的开发应当全部由国际海底管理局进行,而是要实行一种“平行开发制度”;即既允许超级大国合法地利用它们的资金和技术,掠夺一半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又允许它们参加另一半保留给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区域”的开发活动,实际上是有利于超级大国和少数跨国公司对国际海底资源的掠夺的。因此,究竟是实行有利于超级大国掠夺国际海底资源的“平行开发制度”,还是使国际海底管理局能更加充分、有效地控制国际海底区域内的一切活动,就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和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这次会议上的斗争焦点。
由于第三世界国家坚决维护“七十七国集团”工作文件的原则立场,而苏美则尽力玩弄花招,强调所谓的“平行开发”,第一委员会工作组会议没有取得进展。但是三个星期的会议,却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进一步看清两个超级大国坚持海洋霸权主义的顽固立场。
碰了钉子
苏修头目勃列日涅夫在六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对法国进行了三天访问,推销他的“缓和”、“裁军”破烂货,而且要法国相信“苏联人对法国人民是怀有真挚的友谊的”。苏修的宣传机器把勃列日涅夫的这次访问说成是什么“对和平事业的巨大贡献”,“两国之间良好合作的路线得到了充分肯定并取得了新的卓有成效的发展”。然而,吹牛皮是没有用处的。虽然苏法之间这次签订了一些宣言和协定之类的东西,但整个会谈过程反映出苏法双方存在严重的根本的分歧。
勃列日涅夫在同法国总统德斯坦会谈时,竟蛮横地要法国政府改变它的防务政策,想把法国套进“裁军”的圈套。法国总统德斯坦同他“短兵相接”,就法国政策对勃列日涅夫“进行详细的反驳”。德斯坦强调:自从戴高乐将军以来,法国的防务政策就是一个独立的政策。它是由法国、也仅仅由法国自由地决定的政策,并且表示不能同意把法国的防御力量降到安全的最低限度之下。勃列日涅夫碰了一个大钉子。
法国人民对勃列日涅夫窜到巴黎贩卖他的狗皮膏药更是强烈不满。上千名的法国工人和其他劳动者以及学生、妇女,冒雨在大街举行游行,表示抗议。法国的舆论界也纷纷揭露苏修假缓和、真备战,假友好、真威胁的罪恶政策。《镰刀》杂志在社论中指出:“勃列日涅夫在高唱关于苏联的‘和平与缓和愿望’的‘赞美诗’的同时,正在大力加强苏联的常规和核军事潜力”。《费加罗报》在一篇文章中指责苏修拚命扩充军备,“苏联军事力量的阴影”“笼罩欧洲”。因此,欧洲国家必须“在战略方面表现出清醒和有想象力”,以应付苏联日益严重的威胁。
勃列日涅夫访法的结果表明,苏修在欧洲玩弄所谓“缓和”的骗人把戏越来越困难了。苏联疯狂扩军备战,推行霸权主义,遭到西欧公众舆论越来越强烈的反对。苏修宣传机器为它的头目访法大吹大擂,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