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最重要的建设
——大寨党支部加强党的建设的调查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党支部从建立到现在的三十年中,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一直把党的建设看作是所有建设中最重要的建设,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大寨党支部整党,长期坚持,次数很多。他们不是上级布置一次整顿一次,不是推一推、动一动,而是实际斗争需要了,自己就整开了。平时一年一次,有时遇特殊事,随时就整起来。这种自觉态度,说明这个党支部的同志是胸怀革命大目标的,是愿意自己改造自己、锤炼自己、坚持继续革命的。有了这一条,搞好党的建设就有了最重要的条件。
大寨党支部在建党中有明确的阶级观点。它发展的党员,绝大多数是贫下中农,对毛主席和毛主席领导的革命事业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他们恨地主富农,爱自己的阶级兄弟,能吃大苦,有革命志气。有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不等于就是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但是,有了这个基础,再抓紧教育,就能使他们迅速地成长起来。
大寨党支部严格按党章规定的标准考核党员,决不降低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标准,决不让那些想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谋取私利、投机钻营的人混进共产党。它看一个同志够不够共产党员的标准,集中看他在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中的表现,能不能带头斗资本主义,干社会主义。现任大寨党支部书记的郭凤莲,就是在一九六三年的特大洪灾中,在一九六四年同刘少奇推行的形“左”实右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斗争中,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批判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经过多次考验,表现突出,才被吸收入党,选为接班人的。在两条道路斗争中不能过硬的人,不能起先锋战士作用的人,不能当党员。大寨党支部先后劝过四个正式党员退党,就是因为他们经过多年教育,在阶级斗争中仍然不能起先锋战士的作用。一九七五年大寨党支部开除了一个年轻党员,是因为他当了会计,有了点权,就给资本主义的事开了绿灯,搞歪门邪道,而且拒不接受教育。尽管这个同志的错误不是敌我矛盾,但他不够一个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资格,迁就了他,就降低了共产党员的标准。这样就保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使党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大寨党支部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抓得很紧,而且能密切结合党员思想实际,抓在要害上。这项工作就是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党员,把原来身上还背着这样或那样旧思想包袱的小生产出身的党员改造成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多年来,党支部曾经结合各种斗争,组织党员对以下几个问题开展过反复的大讨论:
一、共产党员应该和谁一家,和谁分家?在大寨党支部,一个老党员在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地位变了,过去看不起他的人来和他攀亲戚,有个地主来和他续家谱,有个漏划富农把女儿许给他儿子当媳妇。他家的炕头上一下子坐了几个过去贫下中农的死对头,他不觉得是问题,心中反而很得意。党支部通知开会,他不来。问题就是这样尖锐地摆在他的面前:忘记了自己是贫下中农,忘记了阶级,忘记了阶级斗争,还革什么命?还搞什么社会主义?从这件事开始,大寨党支部抓住了一个大题目,开展了一场大讨论:共产党员到底应该和谁一家,和谁分家?分不清这个问题还能不能革命?通过这场大讨论,对党员教育极深。至今大寨的党员还经常讲,共产党员要不断解决爱谁恨谁的问题,要爱贫下中农,要恨地主资产阶级。还经常讲,我们共产党员办任何事都要想一想称谁的心,伤谁的心?要称贫下中农的心,伤地主资产阶级的心;决不能称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心,伤了贫下中农的心。他们在这个大讨论中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要求党员永远做到两不忘:不忘本,不忘共产主义大目标。不忘本就是不忘阶级,不忘阶级压迫的苦,不忘阶级兄弟,不忘阶级斗争。只有不忘本,才能听进毛主席的话,才能不忘共产主义大目标。
二、共产党员应该堵什么路,开什么路?大寨党支部刚成立时,在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引导群众走过一段“庄稼搅买卖”的弯路,让阶级敌人钻了空子,给群众带来不小损失。这件事一直成为大寨党支部经常讨论的另一个大题目。有人私心重,经不起金钱引诱,见到有利可图,就会糊涂起来。三年困难时期,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害得有些队遭了难,有个队向大寨借粮,大寨有的人就主张:“借可以,不能白借。”还有一个队春播大忙时来借种子,有的党员又主张以粮换工,要求人家在大忙时节派人来帮大寨闸沟造地,说这是“等价交换”,合情合理。大寨党支部抓住这些事,把大讨论继续下去,先从讨论党的性质和任务开始,然后讨论有人想趁别人困难,占人家的便宜,这是走的什么路?这是给社会主义开路,还是给资本主义开路?这样反复进行讨论,使党员树立了一个牢固的观念:现在共产党员的任务就是要带头革资本主义的命,一行一动都要有利于堵资本主义的路,开社会主义的路,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含糊。
三、共产党员不克服自己的私有观念,能不能在大干社会主义中带好头?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以后,大寨党支部从某些党员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中看到,公与私两种思想的斗争是很激烈的。刚开始办初级社时,有个别党员想把自己土地产量多报一点;统购统销时,有个别党员想尽量把自己家的存粮少报一点。于是,大寨党支部又引导党员讨论:共产党员不革自己私有观念的命,能不能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能不能带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头?这个大讨论一直延续下来,后来发展成为:共产党员应该想什么,干什么?应该想共产主义,干社会主义。这是一种远大目标的教育,这个教育是要让党员从小生产的狭隘眼光里解放出来,认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同时认识自己私心重了很危险,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私心重了就很容易被社会上的资本主义歪风卷着走,很容易被阶级敌人所利用。有一次,大寨主动借钱给没有大车的金石坡大队拴了一辆大车,还帮金石坡修路。为什么要这样做?党支部告诉大家,这不是什么简单的做个好事,这是为了同地主资产阶级作斗争,为了共同把社会主义的事办好。
四、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当干部?当干部是图了个啥?初级社转高级社那一年,大寨和武家坪合并了,大寨的几个主要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武家坪,让一个党员在家当队长。他经不起考验,干了几个月,群众就反开了。陈永贵同志回去一调查,原来这个党员刚当上队长,就破坏了大寨的好传统,做起官来了,指手划脚不劳动,三个月只劳动了三十天,有六十天没干活。在大寨当干部,担子重,辛苦多,还必须能带头牺牲自己的利益。既然如此,当干部究竟是图个啥?私心重的人不能理解这个问题。这个党员出这件事,就是这个问题没解决。于是,大寨党支部马上抓住这件事又在党内开展大讨论:他为什么一当队长就不劳动?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当干部?当干部是图了个啥?这个党员不服气,不检查错误,大寨党支部就决定把他的队长职务撤了,认为这样的人不能掌权。从那以后,怎么当干部,在大寨不仅有了一系列的规定,而且也成了一个在党内反复讨论的大题目。经过讨论,大家有了这样一个看法,如果当了干部就不劳动了,不劳而获了,站在群众之上了,并且把自己手里的职权变成为自己捞私利的特权,那就和过去地主富农对待贫下中农差不多了,那还搞什么社会主义?
五、共产党员要不要树雄心立壮志,带头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要不要带领群众大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经济搞好,把它的优越性显出来,给社会主义争光,让大家都说社会主义好?小生产的狭隘眼界和旧思想的束缚,使大寨党支部里有的党员在开始搞生产建设时,不敢想大的,不敢干大的,小手小脚,有一种守摊摊的思想。这种思想不克服,怎么能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威力显示出来呢?怎么能使人信服社会主义好呢?大寨党支部在合作化的第一年一九五三年,打响向大自然进军的第一炮——改造合作沟时,在党内开展了一场共产党员要不要带头创社会主义大业的大讨论。随着一件一件建设工程的增加、扩大,这个讨论也一次一次地进行下去。一九六三年大灾之后,这个大讨论又深入一步:搞社会主义要不要自力更生?不自力更生,是不是搞社会主义?不自力更生,伸手要东西,靠国家,怎么能把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优越性显出来!这个大讨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破除了右倾保守思想,增强了人们的革命责任感,使大家认识到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为了战胜地主资产阶级,是为了战胜资本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员不带头干这件事,就是没尽自己的责任。
大寨党支部在党员思想建设上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在大踏步的前进中搞好党员的思想建设,不是消极地堵窟窿
大寨三十年来,对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对管理制度,对生产技术,对自然面貌,改革的新套套一个接一个,没有个停步的时候。每进行一项改革,都使社会主义革命深入一步,都是对党员思想的一次考核。有的党员有不健康的思想,就会暴露出来,党支部就抓住这些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来提高大家的认识,保证改革的胜利。而改革的成功,又成为大寨党支部教育党员的活教材。这样,社会主义的实践越丰富,人们的思想越提高,社会主义的胜利越大,人们干社会主义的信心就越足,越干越觉得社会主义有干头,越干越爱社会主义。大寨党支部认为,整党不是目的,目的是干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没有热火朝天大干社会主义的气氛,就不能在人们的思想领域深入地进行革命;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也提高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他们还说,不经常提出社会主义的新套套,不大步向前走,总是老样子,老步子,就没有生气,只会叫人泄气,党的建设就不能搞好。
第二个特点,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大寨党支部在党内搞思想建设,靠的是用毛泽东思想来统一大家的意志,但决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要讨论问题,就要有典型,就要联系自己的思想,不搞空对空。最近几年大寨党支部狠抓对青年党员的教育工作。有一个青年党员从外村找了个对象,这个对象出身不好,又不注意思想改造,到了大寨不好好劳动。大寨党支部在教育青年党员时,就抓住这个典型,让党员讨论“谁改造谁”的问题。抓住具体典型、具体的思想,积极的思想斗争就能开展起来,震动就大,教育就深刻,效果就好。
第三个特点,言行一致,不是讲一套、做一套
大寨有一头不能干活的牛,要把它卖给国家。一个兄弟队看牛的样子还可以,出高价要买,大寨的同志向兄弟队说明情况,说你买回去也没用。那个队的同志不相信,非要买不可,说买回去不能干活不要大寨负责。大寨就是不卖,拉到县里以低价卖给了食品公司。这样的事,大寨很多。为什么大寨要这样做呢?他们说,如果在这些具体事情上见钱眼红了,卖一次高价,占一次便宜,那就把对党员和群众的许多思想教育工作都一风吹了。言行一定要一致,绝不能讲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第四个特点,把集中整党和经常的思想教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大寨年年整党,收效甚大,但是,集中整党的时间是有限的,思想问题不能全靠集中整党去解决。大寨党支部平时发现问题,就马上提出来,组织党员对照毛主席的教导进行讨论。这一点,大寨党支部除了有一套严格的党内生活制度以外,主要是他们很注意党内思想动向,注意抓倾向性问题。
第五个特点,历史经验反复学,反复讲
大寨党支部学习毛主席著作,联系实际,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联系大寨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他们叫“翻锅底”。学习毛主席著作,要翻这个“锅底”;批判刘少奇、林彪、“四人帮”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也要翻这个“锅底”。有时候翻一段,有时候翻一件事,有时候从头到尾翻。常翻常新,每翻一次,思想提高一次。大寨的党员都是这些斗争实践的参加者,但参加的人并不一定都能认识自己参加过的实践,有不少人是只知道有那么回事,不知道那中间的道理,事情做过了,思想并没有提高多少。这就要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显微镜,不断地用它来帮助大家分析认识,使大家知道历史的经验,认识事情运动的规律。所以,他们经常翻这些历史。他们说,这些历史是大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史,学不好这些历史,就懂不了党的基本路线。这样搞不絮烦吗?不。因为他们每一次翻这个历史,都是结合当前斗争实际去翻,翻一次有一次新的认识。大寨党支部抓住这本历史书,使党员认识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道理。
第六个特点,把干部、党员置于群众严格的监督之下,让广大群众参加党的思想建设工作
大寨党支部实行开门整党,平时发动群众认真监督干部、党员。有一次,一个党员早上没有下地,因为劳动分散,记工员以为他在别的地方干活,给他记了工,他知道了也不作声。群众就马上反映到党支部,从他不作声这一点,解剖了他的思想,提出了严肃的批评。
第七个特点,在党内搞辩证法,搞积极的思想斗争
他们说,旧思想在脑子里,都是旧世界观的反映,不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不去掉旧思想,新思想就在头脑里扎不下根。在大寨党支部内,生活是非常生动的,无产阶级思想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经常交锋。大家不管多么要好的朋友,思想上有了分歧决不搞和平共处。陈永贵同志和贾承让同志是感情很深的战友,但是,他俩互相之间思想上的交锋也最多,有时是很激烈的。他们这种思想斗争,不是无情的斗争,而是有着深厚无产阶级感情的同志之间的真诚帮助。
大寨党支部党的建设工作效果这样好,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陈永贵同志这个老班长带得好。“打铁先得本身硬,革命先革自己命”。这是陈永贵同志的话。他这样要求大寨的干部,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从成立互助组时起,大寨干部、党员不怕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心干社会主义,斗资本主义,样样都是他带头。他能够这样做,完全是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他在旧社会是个长工,没念过书,不识几个字,解放了,他对毛主席的话,听一句信一句,反复琢磨,照着去做。后来扫了盲,他读毛主席的书更认真了。陈永贵同志在大寨做这一番事,带来了两多,一是受群众赞扬多,一是挨阶级敌人和资本主义思想重的人骂多。大寨同修正主义斗,同资本主义斗,同阶级敌人斗,第一个担风险的人就是陈永贵同志。陈永贵同志是这样,在党支部和陈永贵同志的培养下,现在的大寨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同志也是这样,她受苦受累比别人多,黑夜加班比别人多,挨骂受气比别人多,只有一件事比别人少,那就是休息、享受比别人少。
一个党支部可以树一百个标兵,但是不管树多少,在群众心目中,党支部书记是当然的标兵。“社员看着党支部,党员看着党支书”。陈永贵同志和现在的郭凤莲同志在大寨就是过硬的标兵。社员向党员看齐,党员向干部看齐,干部向班长看齐,心服口服。
大寨党支部因为重视党的建设工作,而且摸索出一套搞好这项工作的办法,又有好班长带,这就造成了一个对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的比较完整的体系,使党员从各方面都能受到这个教育,使党员在斗争中受到严格的训练,因而迅速地成长起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成为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 驻大寨联合报道组


第1版()
专栏:

战斗在毛主席纪念堂工地的共产党员
最近,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表彰的一批先进人物中,有许多是共产党员。这里,介绍几个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毛主席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献给毛主席”
被誉为“工地铁人”的共产党员王学礼,在旧社会是个沿街讨饭、受尽欺凌的苦孩子。解放后,他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入了党,成为劳动模范。他曾十二次幸福地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几次和毛主席一起合影。他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王学礼。毛主席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献给毛主席。”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作出关于修建毛主席纪念堂的决定以后,王学礼无比兴奋。他深深感到:华主席和工人阶级心连心,办的事件件合工人阶级的心意。他连续几次向党组织请战,要求批准他参加纪念堂工程的建设。在举行奠基仪式那天,王学礼作为首都工人阶级的代表,向毛主席纪念堂的基石培了土。
王学礼在纪念堂工地的一个分指挥部任副指挥兼木工大队队长。一到工地,他就带领工人们投入了紧张的战斗。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艰苦,他就出现在哪里。他一心扑在工地上,经常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把一天当两天使用。几天几夜不睡觉、连续战斗,是家常便饭。他说:“纪念堂建不成,我睡不着啊!”
为了加快纪念堂的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上级要求王学礼他们在地下室工程现场安装模板时,不动斧子,不用锯,以免锯末到处乱飞,影响浇灌混凝土。王学礼今年五十岁,干木工活几十年了,还从来没有这样安装过模板。他想,为了高速度、高质量地建设纪念堂,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想办法完成任务。他反复琢磨,广泛征求工人意见,很快想出了一个施工方案:预制成型模板,然后拿到现场吊装。这个方案是不是切实可行?能不能保证质量?他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人们一起做出样品,认真研究,不断改进,终于预制出成型模板。运到现场后,在王学礼的指挥下,很快就严实合缝地安装好了。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的领导同志表扬说:“学礼他们创造的这个办法,真是想绝了!”这个办法,不仅做到了在工程现场不动斧子不用锯,还节省了木材,缩短了工期,十天任务四天半就完成了,为提前完成下一道工序创造了良好条件。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王学礼带领同志们大干苦干加巧干,四天四夜就完成了任务。那几天,王学礼不分白天黑夜,在工地上连轴转,没有合过眼,没有离开过现场。由于过度疲劳,他发起高烧,嗓子哑了,嘴角上也烧起了大泡。领导和工人们一再劝他休息,可是怎么也劝不走他。最后,大伙想出一条“妙计”:连推带拉,硬是把他送到一间工房里,锁上门,强迫他休息。王学礼人被锁在屋子里,心仍在工地上。他想,工人们为了早日建成毛主席纪念堂,抓紧分分秒秒,日夜苦战,自己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怎么能在这里睡觉呢?正在这时,有个工人打开门锁,进去拿工具,王学礼乘机跑出来,又回到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大干起来。大伙说:“学礼真是个锁不住的人啊!”
王学礼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最苦最累的活,他总是抢着去干。在他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工地上,人们传颂着这样一个故事:地下室结构工程中,板墙浇灌混凝土要开始了。质量检查员发现,一个死角里还有一些杂物,必须及时清理干净。如果拆除模板,就会延误工期。怎么办呢?王学礼说了声:“我有办法!”只见他脱掉棉衣,迅速爬上十二米高的钢筋顶部,侧着身子,手攀钢筋,从只有四十厘米宽的空隙中钻进去,艰难地下到板墙底部,手持高压风管,吹扫里面的杂物。隆冬季节,北风凛冽,滴水成冰,王学礼只穿一件棉毛衫,坚持干了一个多小时。手脚冻麻木了,身上被铁丝划破了,可王学礼毫不在意。他说:“冷,不怕!比比红军爬雪山,就不冷;比比大庆人在冰天雪地里艰苦创业,就不冷。为毛主席盖纪念堂,身上虽冷,咱心里热啊!”
“只要不倒架,就要拚命干”
今年三月,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叶副主席批准工程兵某部二连副排长、共产党员秦鸿璧所在部队,参加建设毛主席纪念堂工程。当时,秦鸿璧因患急性扁桃体炎,发高烧,正在住院治疗。他听到这个盼望已久的喜讯,在医院再也住不下去了。他坚决请求医生批准出院,并多次向部队领导请战,终于和连队一起来到了纪念堂工地。
秦鸿璧把为建设毛主席纪念堂多贡献一分力量,看做是最大的幸福。在工地上,哪里艰苦,秦鸿璧就在哪里出现。每到关键时刻,他总是说:“哪里危险,共产党员就应当到哪里去。”配环氧胶,毒性较大,他尽量不让别的同志干。给平顶上的踏脚板喷漆,使用防腐性很强的一种漆,容易中毒,干一会就头晕、呕吐,他和六班长把这活全部包了下来。给三十多米高的竖井爬梯刷漆,危险性大,他坚持去干。闷顶层设备间的房子很矮,室内温度又高,在这里抹墙面,只能半蹲半跪着干。秦鸿璧想,越是工作条件差的地方,越应当去把好质量关。他带领几个战士,一气干了几个小时。他们干完活出来时,衣服都被汗水浸得象淋了一场大雨一样。同志们说他干得太累了,他说:“为毛主席盖纪念堂,就是把汗流干,心里也是甜的。”
在工地上,秦鸿璧的扁桃体经常发炎,但他把自己的病完全置之度外,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以铁人王进喜同志为榜样,经常干了一班又接一班。屋顶铺浸胶玻璃布,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必须抓紧完成。秦鸿璧带领的二排接受这项任务后,昼夜二十四小时连续作业。他带领一个作业班,已经干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另一个作业班上工的时候,他留下来又接着干。他想,这项工作,同志们过去都没有干过,自己已经摸索了一些经验,应当把掌握的方法教给接班的战友。这样,工程质量就会好一些,进度也会快一些。他连续干了三十多个小时,由于体力消耗过度,加上屋顶上温度很高,突然觉得眼前发黑,昏了过去。醒来以后,大伙一再劝他回去休息,但他想到,毛主席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奋斗了一生,现在为毛主席他老人家建设纪念堂,自己怎么能因为一点小病就休息呢?就是每天干上二十四小时,也报答不了毛主席的恩情!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决不离开工地,只要不倒架,就要拚命干。于是,他和大家一起继续战斗,带了一班又接一班。在那最紧张的几天几夜,除了领导和工人同志强迫小秦断断续续休息了三小时以外,他连续工作了将近六十小时。多么不平常的六十小时啊!这里,倾注了秦鸿璧对毛主席的无限深情,表现了这个硬骨头战士顽强的革命毅力。
秦鸿璧拚命大干,是谁给了他如此巨大的力量?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他的拚命精神,来源于刻苦学习毛泽东思想。小秦一九七四年入伍以来,先后两次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在毛主席纪念堂工地上,不管时间多么紧迫,不管工作多么紧张,他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领到《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以后,他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坚持学习不间断。晚上,同志们睡了,他把电灯拉到墙角,用雨衣挡住灯光,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学习,写心得体会。就这样,他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通读了一遍,还写了二十多篇读书笔记。
勇挑重担 精益求精
毛主席纪念堂工程设计组负责人徐荫培,今年三十九岁,只上过中等技术学校,是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一个设计室的副主任。二十年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努力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刻苦钻研专业技术,长期与工人相结合,成长为建筑设计战线上的一名又红又专的设计人材。过去,他主持过一些重要工程的设计。中央作出关于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决定以后,党组织又决定他担任设计组的负责人。建设毛主席纪念堂,政治意义重大,工程质量要求很高,工期又很紧。主持这样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对他来说是很吃力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和英明领袖华主席的指示,是党组织的巨大信任和同志们的热情支持,激励他克服困难,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他表示,党把这样光荣的任务交给自己,一定要发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革命精神,变压力为动力,把全部精力和技术献给伟大领袖毛主席。
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对纪念堂工程的设计十分关怀,经常作出重要指示,给徐荫培和设计组的同志们指明了方向,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了设计思想。他们表示: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创新!为了工程尽早开工,使亿万人民早日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必须迅速拿出纪念堂的平面设计方案。在八省市设计大会战的日日夜夜,白天,小徐要参加各种会议,向协作单位调查了解纪念堂设计中每个房间的技术条件和工艺要求;晚上,要把这些要求综合起来,加以平衡,反映在图纸上。每天深夜,人们都可以看到他伏在绘图桌上,精益求精,一笔一画地绘制蓝图。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他的胃病犯了,疼得直不起腰,头上总冒冷汗。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会儿,他以铁人王进喜同志为榜样,咬紧牙关坚持战斗。小徐他们从方便群众瞻仰出发,把瞻仰厅从半地下改为地上;对瞻仰的路线,对每一个厅室的布置以及各个细节,都反复修改,仔细推敲。他带病和同志们一起苦干了三个通宵,搞出了一个布局合理、满足各项复杂技术要求的平面设计方案,得到了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批准。
“百画不厌,百改不烦,集思广益,群众把关。”徐荫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和广大设计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经过连续奋战,做出近六百个设计方案,绘制了近三千张建筑技术设计施工图纸,验证了上万个数据,解决了建筑装修、广场改建、自动控制等一系列难题,终于拿出了一个气势宏伟、造型简洁、坚固适用、庄严肃穆、美观大方,既有深远的政治含义、又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的纪念堂建筑方案。为了使这个方案更加符合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徐荫培和三结合设计小组的同志们,在有关领导同志的主持下,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群众的意见,使设计方案越来越完善。纪念堂底座的两层台帮用枣红色的花岗石建造,两层汉白玉石栏杆上雕刻万年青的图案,象征毛主席开创的红色江山坚如磐石、万古长青,都是吸收了工人同志的意见确定的。
徐荫培急工地所急,想工人所想,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解决设计中的各种问题。毛主席纪念堂的双层琉璃檐上,需要安装一万多块琉璃板。小徐和同志们考虑到如有强烈地震发生,纪念堂屋檐上的琉璃板可能掉下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和大家反复研究,又向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虚心请教,提出了一个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先贴好琉璃板,再拿到施工现场吊装的方案,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得到了工人群众的好评。在总结大会上,他代表工程技术人员发了言,被评为先进标兵。同志们说:“小徐真是又红又专的工程技术人员!”
本报记者


第1版()
专栏:

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少数民族文版出版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日讯 在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继《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汉文版出版发行之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五种少数民族文版也已经出版。朝鲜文版已于六月十五日发行。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文版,从七月一日起在北京和各有关省、市、自治区同时发行。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少数民族文版的出版,是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成果,是毛主席革命路线战胜修正主义路线的胜利成果。“四人帮”反党集团出于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目的,采取各种卑劣手段,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分裂,敌视各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干扰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少数民族文版的翻译出版工作,破坏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之后,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民族政策,从各方面关怀我国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党中央在作出关于出版《毛泽东选集》和筹备出版《毛泽东全集》的决定后不久,就批准组成了毛泽东主席著作少数民族文版翻译出版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毛主席著作少数民族文版翻译出版工作的领导,从而保证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少数民族文版翻译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少数民族文版的出版,给我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对于统一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实现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深入揭批“四人帮”,加强各民族地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增强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发展各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尽快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少数民族文版,有关地区和有关部门党委,以及参加这项工作的各族干部、群众做了大量工作。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出版单位和各有关民族地区党委,选派了领导骨干、有经验的翻译干部和工农(牧)兵代表组成翻译班子,努力使译文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语义、逻辑和风格,并通俗易懂。北京和各有关民族地区的印刷部门,有的派来熟练工人协助制版,有的承担印制任务。印刷工人们日夜奋战,高质量、高速度地提前完成了任务。发行部门职工克服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分散、运输线长和交通不便等困难,以最快的速度把印制好的各种少数民族文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送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使各民族干部和工农(牧)兵群众能及时读到毛主席的这部光辉著作。
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五种民族文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准备在北京和各有关民族地区共印制二百五十万册,第一批发行五十万册。各文版一律为大三十二开本,均有平装、纸面布脊精装和精装三种版本。为了满足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部分读者的需要,还将出版小三十二开本的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的老文字版。


第1版()
专栏:

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
要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为中心内容,在全党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把我们的党建设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