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李先念副总理会见意大利外长福拉尼
福拉尼外长举行告别宴会 黄华外长等出席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六月十四日讯 李先念副总理今天上午会见意大利外交部长阿纳尔多·福拉尼及其随行人员。
当福拉尼外长等贵宾来到会见厅时,李先念副总理同他们一一握手,对他们前来我国访问表示欢迎,并一起照了像。李先念副总理同福拉尼外长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谈话时在座的有意大利外交部秘书长拉蒙多·曼齐尼大使,文化、科技合作司长维托里奥·科德罗·迪蒙泰泽莫洛大使,政治司长瓦尔特·加尔迪尼公使。意大利驻中国大使方济曦参加了会见和谈话。
参加会见和谈话的还有我国外交部长黄华、副部长刘振华,外贸部局长郑拓彬,外交部司长钱其琛,副司长徐维勤、傅顺和。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六月十四日讯 意大利共和国外交部长阿纳尔多·福拉尼今天晚上在这里举行告别宴会。
应邀出席宴会的有我国外交部部长黄华和何理良同志,副部长刘振华,外贸部副部长王润生,有关方面负责人郑拓彬、钱其琛、徐维勤、傅顺和。
在充满友好气氛的宴会上,福拉尼外长同黄华外长先后祝酒。福拉尼外长在祝酒时说这次访问中国是富有成果的。他说,我们共同对两国关系的状况及其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对国际形势和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说,正如我们的会谈所再次表明的那样,我们两国政府间有着许多共同点。两国政府都以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和互利的原则作为相互关系的基础。
黄华外长在祝酒时说,福拉尼外长这次访问我国对中意两国关系来说是很有意义的。通过会谈,我们之间加深了彼此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双方的共同点,这必将有助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外长先生这次对我国的访问是成功的,对中意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说,今天,在面临大国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和威胁的情况下,意大利人民正和西欧各国人民一道,为促进西欧联合反霸事业而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愿借此机会向友好的意大利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
福拉尼外长的随行人员,意大利驻中国大使方济曦和夫人,出席了宴会。
福拉尼外长等今天还参观了故宫。(附图片)
李先念副总理会见福拉尼外长等意大利贵宾。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王震副总理会见巴基斯坦高等教育代表团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六月十四日讯 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今天上午会见由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副校长塞蒂教授率领的高等教育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会见时,王震副总理对由巴基斯坦著名学者组成的代表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谈话中介绍了我国教育界和科技界在粉碎“四人帮”后,正面临着令人鼓舞的大好形势。他说,中国人民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就必须有一支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他表示深信,巴基斯坦贵宾的来访,必将进一步加强中巴两国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合作和发展。
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阿尔维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教育部副部长雍文涛,有关方面负责人程瑞声、胡守鑫等。(附图片)
王震副总理会见巴基斯坦高等教育代表团。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尼迈里总统率领苏丹政府代表团在乌鲁木齐出席文艺晚会和参观
新华社乌鲁木齐一九七七年六月十四日电 尼迈里总统和由他率领的苏丹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今天应邀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举办的专场文艺晚会。新疆歌舞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部队政治部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为贵宾们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节目。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委会主任赛福鼎,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陪同苏丹贵宾观看演出。
今晚演出的节目,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演员们怀着对苏丹人民的深厚友情,演出了苏丹乐曲《光荣的民族》和苏丹歌曲《我是苏丹人》。演出结束时,尼迈里总统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乐曲声中走上舞台,同演员们亲切握手,一起照了像。
今天,尼迈里等苏丹贵宾由何英副外长,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司马义·艾买提、贾那布尔,乌鲁木齐市革委会主任阿木冬·尼牙孜陪同,参观了新疆七一棉纺织厂、乌鲁木齐市第五小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以及新疆历史文物展览,所到之处,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尼迈里总统在参观第五小学结束时,向在场的师生讲了话。他说,我今天很荣幸能够在你们学校参观各种活动。你们学校各种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要教育年青的一代,在于男女孩子们将来接好班。他说,学校老师非常重视自己的教育工作,学生们在认真地学习,使这个学校成为一所模范的学校。他希望这个学校取得更多的进步。孩子们感谢尼迈里总统的鼓励,把鲜艳的花束献给苏丹贵宾。


第4版()
专栏:

谭震林副委员长会见瑞典温和联合党议员团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六月十四日讯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谭震林今天上午会见了瑞典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阿兰·赫尔内利乌斯和夫人以及由赫尔内利乌斯主席率领的瑞典温和联合党议员团,宾主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瑞典驻中国大使比耶尔克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外交学会负责人谢黎,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张毅君等。(附图片)
谭震林副委员长会见瑞典温和联合党议员团。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耿飚同志会见并宴请罗马尼亚党的工作者友好访问团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六月十四日讯 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部长耿飚今天下午会见以罗共中央委员、罗共布拉索夫市委第一书记格奥尔基·杜米特拉吉为团长的罗马尼亚党的工作者友好访问团,同罗马尼亚同志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会见以后,耿飚同志举行宴会,欢迎罗马尼亚同志。
耿飚同志在宴会上祝酒时说:华主席为首的我党中央十分重视发展中罗两党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罗马尼亚同志在我国的访问过程中,将亲身感到中国党和中国人民对罗马尼亚党和罗马尼亚人民的真诚的友谊。中国人民十分钦佩罗马尼亚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他们为罗马尼亚人民在齐奥塞斯库同志为首的罗共中央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和保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取得重大成就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并祝愿罗马尼亚人民取得更大的成就。
杜米特拉吉同志在祝酒时说,我们带着热烈的友好的感情来到中国同志中间。我们来到中国,是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人民在华国锋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完成毛泽东同志规定的伟大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繁荣的国家的斗争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胜利。他说,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同志非常重视扩大和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在齐奥塞斯库同志和毛泽东同志的关怀下,罗中的关系不断发展。他表示相信,罗中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战斗团结今后必将进一步加强。
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格夫里列斯库和夫人应邀出席了宴会。出席宴会的有中联部副部长李一氓,中联部有关方面负责人乔石、谷力虹、邢竹芳等。
罗马尼亚党的工作者友好访问团是昨天乘飞机到达北京的。李一氓副部长,格夫里列斯库大使等到机场迎接。


第4版()
专栏:

王震副总理会见智利新任驻中国大使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六月十四日讯 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今天上午会见了智利新任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塞尔希奥·维多夫罗·胡斯蒂尼亚诺。
会见时在座的有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林平等。


第4版()
专栏:

李强和陶涛分别会见意大利客人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六月十四日讯 对外贸易部部长李强和石油化工部副部长陶涛今天分别会见了由董事长塞代率领的意大利埃尼集团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代表团在京期间,还与我有关外贸公司进行了业务洽谈,并将于日内去哈尔滨和大庆油田参观访问,然后回国。


第4版()
专栏:

广东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峡文化
距今三千至五千多年的古文化遗址和氏族公共墓地出土文物近三千件,为探索原始社会解体,研究南北方新石器时代诸文化联系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据新华社广州一九七七年六月十四日电 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人”洞穴遗址附近的石峡地区,发现了一处距今三千至五千多年的古文化遗址和氏族公共墓地。这一考古发现,不仅为研究广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探索我国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实物例证,而且为研究我国南北方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联系及相互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处遗址是一九七二年发现的。遗址面积约三万平方米。目前已揭露面积一千六百多平方米,清理墓葬一百一十座,出土遗物近三千件。
在一至二米多厚的堆积层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上、中、下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经考察,上层以广东的“夔纹、云雷纹硬陶”和青铜器共存为特征,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中层以广东的“印纹软陶”和石器共存为特征,年代相当于商代;下层以泥质陶、夹砂陶和磨光石器共存为特征,年代属于距今约四千多年至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墓葬主要发现于地势较高的遗址中部,分布密集,其中有一次葬浅穴墓、一次葬中等深穴墓和二次葬深穴墓。经考古人员研究,石峡二次葬墓的文化遗存具有不少自身的特点。例如,在同一墓中有两套随葬品,一套是由第一次葬墓中迁来的,一套是第二次葬时放置的。随葬品中有很多生产工具。石质生产工具器形多样,有些式样十分别致。陶器也富有特色。考古人员认为,石峡二次葬墓(包括遗址下层文化)的遗存,明显地区别于我国其他省(区)新石器时代诸文化,可以定名为“石峡文化”。
石峡二次葬墓的文物还清楚地表明,石峡文化与我国东方沿海,甚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诸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诸文化,发展到距今五、六千年的时候,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它们一方面保持各自的文化特点,一方面又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联系日益紧密。这在石峡文化中也有较为明显的表现。例如,在石器制作方面,这时期我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都发展到通体磨光阶段,而且器形多样精致,这与石峡文化的石器是相一致的。在石峡制陶中比较盛行的轮制技术、素面磨光、三足器、圈足器和镂孔装饰等,也与东方沿海地区有共同之处。还有少量器物,同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同类器物非常相似。我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这种又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情况,说明了我国悠久的丰富多采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石峡文化还为探索我国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宝贵的文物资料。在遗址和墓葬中,铲(锄)、?等农具较多,尤其是人工栽培稻谷,反映了当时已有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随葬农具中,男性用的多于女性用的,反映了当时农业已由女子为主的“刀耕火种”进入到以男子为主的“耕作农业”,父系家族经济已经出现。石器和装饰品明显地经过制作过程,陶器轮制技术也普遍运用,说明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出现,以及父系家族经济的产生,导致了氏族成员之间的贫富分化和财产的私有。这个变化过程,在石峡文化中也有明显的表现。(附图片)
考古工作人员和当地贫下中农在一起精心修复石峡墓地出土文物。
这是考古工作人员与当地贫下中农正在进行发掘工作。
石峡墓地出土的各种通体磨光的石生产工具。
石峡墓地出土的各种精致的石箭头。(本栏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