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唐山少年儿童在党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全国人民一定会想到去年遭受强烈地震灾害的唐山广大少年儿童:他们的生活怎么样?他们的学习怎么样?特别是对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排得怎么样?现在,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情况。
今天,唐山广大少年儿童和红小兵们,正沐浴着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在华主席、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亲切关怀下茁壮成长。每天清晨,人们就看到一批批少年儿童,身背书包,踏着灿烂的阳光,走进那些在震后废墟上重建的一所所学校,聆听老师讲解毛主席著作,认真学习文化课,以雷锋为榜样,争着为人民做好事。在托儿所、保育院里,许多在地震中失去父母,被党和人民养育起来的名叫“震花”、“震红”、“党生”的幼儿,现在学的第一句话是:“向华主席致敬!向党中央致敬!”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拍着小手唱歌、做游戏,或围坐在一起看连环画,过着愉快的集体生活。人们回想起去年震灾造成的损失,看到现在这种情景,无不为之感动。
去年的强烈的地震,使唐山许多孩子失去了父母。但是,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毛主席、华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这些孤儿的衣、食、住、学,都及时得到了妥善的安排。震后不久,一所所幼儿园、育红学校相继建立,孩子们受到了无微不至的亲切照顾。学校的老师们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日夜为孩子们操劳。他们又当老师,又当家长,照顾孩子胜过亲生儿女。
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儿童们,有不少还幸福地生活在许许多多的工人、干部、居民的家里。不满周岁的“小震健”,就是其中一个。去年七月二十九日下午,解放军从倒塌的房屋里,抢救出三个儿童。五岁的男孩叫张卫东,六岁的女孩叫赵延梅,还有一个刚过满月的小女孩。唐山市公安局李克芬同志在紧张的抗震救灾中,到处奔走询问,终于帮助卫东和延梅找到了亲人。但是婴儿的亲人却没有找到。李克芬就把小女孩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抚养起来,给她起了名字叫“震健”。现在,小震健长得又白又胖,非常逗人喜爱。当你问她:“毛主席、华主席在那里?”小震健晶莹的两眼立刻转向墙上,挥动着胖乎乎的小手,指着毛主席、华主席的像:“那!那!”小震健的幸福生活,正是唐山灾区许多儿童生活的缩影。
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灾区广大儿童的生活和成长,牵动着祖国亿万人民的心。今年春节期间,从祖国各地寄来的慰问信,象雪片一样飞来。首都的学生,给唐山儿童寄来了糖块和手绢。辽宁、甘肃、安徽、长春等地的广大群众,给灾区小同学寄来了棉鞋、毛毯、毛衣、毛裤、铅笔、笔记本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沈阳一个没留姓名的小学生,把平时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三块钱寄给了灾区小朋友。只有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才这样息息相关、心心相连啊!
回忆在那抗震救灾工作万分紧张的日子里,多少事需要做啊:抢险救人,转运伤员,安排群众生活,防疫灭病,恢复生产……,几乎在这些重要工作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唐山地区各级党组织很快就办起了一所所临时小学,组织儿童们到校学习。陵园小学,震后八天就开始复课。开滦马家沟矿震红小学,去年八月十二日开学时,没有校舍,同学们自带小板凳,用膝盖当桌子,发扬“抗大”的革命精神,在大树荫下听课,刻苦地学习政治,学习文化。
在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华国锋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全国各地及时调来了大批建房物料。解放军、工人和师生们一起,日夜奋战,清理废墟,盖起了一排排防震教室。短短的一个月,唐山市原来的三百一十五所小学,全部重建起来,九万九千多名少年儿童入了学。就在这时候,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江苏、广东、河北等地,寄来了各年级课本七十多万册,钢笔、铅笔、小刀、三角板、学生尺、书包百万余件,还寄来了红领巾、小方凳和各种实验仪器。唐山教育部门也赶编了一些中小学教材和革命儿歌。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和英明领袖华主席对唐山灾区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一桩桩、一件件深深印在孩子们脑海里。在灾区人民最困难的时刻,是华国锋同志踏着抖动的大地,顶着灼人的烈日,率领中央慰问团来到唐山,串窝棚、进帐篷,问寒问暖,把毛主席、党中央的温暖送到每个人的心窝里!在万恶的“四人帮”破坏抗震救灾斗争,阴谋篡党夺权的严峻时刻,是华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气魄和胆略,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没有毛主席,没有华主席,就没有唐山广大少年儿童幸福的今天。
唐山灾区儿童把对毛主席和华主席无限热爱的感情,倾注在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和认真学习文化课上。新华路小学五年级学生郭志永,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刻苦攻读毛主席著作。今年四月十五日,郭志永看到老师们有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他喜出望外,立即借来阅读。毛主席说得多好啊!他连读了十几个晚上,在简易房的灯光下,边看边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写在笔记本上。读完第五卷,他写了心得三十五篇,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同学们的赞扬。铁路职工子弟第二小学十二岁的王翠兰同学,战胜失去亲人的极大痛苦,坚持学习。她把被砸烂的语文课本收集起来,在灯下一字一字地抄写了七个晚上,又重新装订成课本来学习。她当天作业当天完,开会缺课及时补,不弄懂弄通不罢休,成了全校学习的标兵。最近,她被评为天津铁路分局所属学校的优秀红小兵。
红小兵不但学理论、学文化,还坚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立志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放学路上,许多红小兵帮助工人推车,帮助老年人提包袱;在车站上,红小兵们热情地扶老携幼,接送来往旅客;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红小兵们主动成立了支农小组,把马路上的粪拾起来,送到农村人民公社。他们还成立了服务小分队,为地震中失去亲人的老大娘抬水劈柴,请医送药,把华主席、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关怀送到人们的心坎上。
唐山的少年儿童,是英雄的唐山人民的好后代。尽管强烈地震给唐山人民造成严重损失,然而,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培育出来的这一代革命新人,将来一定能把新的唐山建设得更加美好!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广西凌云县业余体校的小运动员认真掌握游泳的基本功。 本报通讯员摄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教师、共产党员扎拉嘎呼热情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办好托儿所 支援石油大会战
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期间,英明领袖华主席视察了大庆,也视察了大庆的托儿所。这对大庆的广大保教人员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大家更明确地认识到保育工作是培育革命下一代的一项重大而光荣的任务。在大庆各级党组织的积极领导下,她们正以百倍的干劲搞好保育工作。
大庆有托儿所三百六十个,学前预备班一百七十五个,四万六千多名幼儿在这里愉快地生活,茁壮地成长。
自从大庆开始石油会战以来,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会战打到哪里,居民点就建在哪里,托儿所就办到哪里。为了使家长安心生产,保育工作也面向生产,急会战之所急,努力为职工、家属服务。托儿所工作人员上下班的时间,不仅根据职工、家属上下班时间来安排,而且还保证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家长什么时间接送孩子都行。如果家长有实际困难,托儿所也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如采油一部机关托儿所有个小朋友叫苏玉生,父母都已去世,哥哥也参加会战去了。这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全部由托儿所照料。这样整整照看了三年多,一直到他上小学。又如,有个不满一岁的小女孩,名叫谢群,她的爸爸因公外出,妈妈有病住了医院。保育员肖开容就主动担负起照料这个小孩的任务,每天下班把小孩带回自己家,精心照料了一个多月。为了给家长更好地创造抓革命、促生产的条件,同时也为了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托儿所不断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现在已基本上做到了“五个不出所”,即缝补衣服不出所、儿童理发不出所、小病治疗不出所、婴儿尿布换洗不出所、儿童被褥拆洗不出所。
各个托儿所还根据儿童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他们除普遍对儿童进行阶级教育、热爱领袖教育、大庆会战传统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外,还开展了语言、计算、音乐、体育和手工等教学活动。他们定期组织儿童参观工人叔叔怎样打井、采油、炼油,阿姨怎样种地,使儿童从小树立长大要当工农兵的思想。采油一部托儿所教师曾纪芳,一次带儿童去油井参观,看到工人师傅正在打扫井场,曾老师就对儿童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并带领儿童帮助工人叔叔打扫井场。事后,曾老师还组织儿童编排了题为《我帮叔叔扫井场》的小歌舞,为工人师傅演出。工人师傅看了很高兴,深深感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儿童无比幸福和可爱。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山西省临汾县嘉泉小学的红小兵,积极开展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活动。这是理发组的红小兵在给低年级同学理发。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红小兵喜爱的辅导员
夜深了,北京市香厂路小学红小兵辅导员刘蕊还在灯光下认真地阅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她细心地做着笔记,反复地思考着毛主席关于要为青少年设想的亲切教导……。
三年前,组织上分配她担任这一工作的时候,她就下决心要按照党的要求,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孩子们。她的工作比较忙。晚上还要为久病在床的姥姥和妈妈打针、熬药,学习时间比较少。但她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早起晚睡,抓紧点滴时间学习。有时,她妈妈见她学习得太晚了,硬把灯灭掉,她就打着手电继续学习。就这样,三年来,她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坚持写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政治思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更加坚定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决心。
万恶的“四人帮”竭力反对钻研技术和业务,反对又红又专。刘蕊没有上他们的当。她认识到,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干革命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几年来,她坚持向雷锋同志学习,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当好辅导员,首先要学会做红小兵的政治思想工作。开始她自己没有经验,就走访校内外有教育经验的老师。寒暑假或星期天,她总是争取同孩子们一起活动,注意观察孩子们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孩子们爱唱歌、画画,她就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绘画,学习编写儿歌、快板、革命故事,学习唱新歌曲、吹笛子和拉手风琴,积极带领孩子们用各种文艺形式批判资产阶级。为了帮助孩子们开展体育活动,她夏天练游泳,冬天练打球。由于她努力学习,多方面掌握革命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既能担任音乐、美术、体育等各科教学工作,又能帮助孩子们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孩子们都说:“我们就喜欢这样的辅导员!”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红小兵挥笔斗志昂
小画笔,似刀枪,
红小兵挥笔斗志昂;
热情歌颂华主席,
愤怒批判“四人帮”。
山西省运城县常平公社曲村学校“红画笔小组”的红小兵,很喜欢唱自己编的这首儿歌,鼓舞自己为革命画画。从去年十月到现在,红小兵画了二千五百多幅画。这些画热情地歌颂了毛主席的好接班人、我们的好领袖华主席,愤怒声讨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反映了教育革命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大好形势,受到了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的热情赞扬。
打倒“四人帮”后,学校领导组织教师系统地整理了华主席的丰功伟绩的材料,用讲革命故事、剪辑报纸、诗歌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提倡大家画革命画,用画笔来表现无限崇敬华主席、永远紧跟华主席干革命的豪情壮志。很快,《华主席和我们心连心》、《红小兵和华主席亲又亲》、《跟着华主席干革命志不移》的革命画贴满了教室、校园。二年级红小兵张秀青,画了一张《红心永向华主席》的画,用一朵葵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她还在这幅画上写了一句话:“我是葵花朝太阳”。这幅画贴到教室后,同学们提出了意见:“我们都爱华主席,为啥只画一朵花?”秀青一想:对啊,要画千千万万朵葵花才对哩。于是她提起画笔画啊画,一朵、两朵、十朵……加在画上。小伙伴们越看越高兴,张张笑脸象朵朵葵花。
七年级学生耿淑芳,在批判“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怒潮中,画了一幅歌颂师生关系的《园丁爱我,我爱园丁》的宣传画。画面很动人:一群戴着红领巾的红小兵相随着一位老师从山上学农分校走下来。这些红小兵,有的帮助老师提着小黑板,有的手里拿着课本、粉笔盒,……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谈笑。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到师生亲密无间、互相帮助的革命关系。
这幅画是怎样产生的呢?耿淑芳在回答小伙伴们的问题时说,赵老师年过半百,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开门办学的方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劳动,关心下一代成长,我们打心眼里热爱他。“四人帮”到处散布老师是“臭知识分子”,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我要用画笔狠批“四人帮”。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我画出了这幅画。
五年级红小兵王多余,是雇农的儿子。过去在“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反动谬论影响下,不用心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同学们找他谈心,同他一起批判“四人帮”,帮助他提高认识。张淑春同学还专门为他画了一幅《我为革命学文化》的画。画的是一个红小兵在明亮的电灯底下,伏案做作业。淑春把这幅画赠给王多余时,用意深长地对他说,你看画面上那个红小兵为革命学习的精神多足,夜里还在坚持完成当天的作业。学好文化,是毛主席、华主席对我们这一代的希望。王多余听了很受教育,把这幅画贴在家里。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王多余的认识有了提高,鼓起了为革命学习的劲头。现在他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从不迟到早退。
去年十二月,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的喜讯传来,这个小山庄沸腾了。贫下中农欢欣鼓舞,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这个学校的学生,到公社学大寨先进单位王窑生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一起批判“四人帮”,一起平田整地、修渠、垒坝。火热的战斗场面使每个学生心里都印上了一幅“大干图”。学生张望福画了一幅《老支书领咱建设大寨田》的宣传画。画面是精神抖擞的老支书,带领群众,冒着风雪垒石堰。梯田高处的大幅标语是“深揭狠批
‘四人帮’,大学大批促大干”。劳动的场面是红小兵搬石,老汉垒,小伙子炸山,姑娘们运。贫下中农看后高兴地说:“这是幅鼓劲画,加油画。”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批判“四人帮” 教育要大上
北京永乐小学学生 李伟(女,十二岁)画
(选自《北京市儿童画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