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发扬“穷棒子”精神,让大庆之花开遍县社工业
——中共河北省遵化县委常委王云阁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在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和一九七一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以来,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周总理的精心培育下,我们遵化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发扬“穷棒子”精神,抵制刘少奇、林彪、王张江姚“四人帮”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围绕农业大办县社工业,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取得了工农业生产齐跃进的可喜成果。到一九七六年底,县社工业企业由一九六九年的三十一个,发展到三百四十七个,其中县属企业四十八个,社办企业二百九十九个。全县六百九十二个生产大队,百分之九十以上办起了以加工修配为主的小工业。县社工业的产品有钢、铁、煤炭、水泥、化肥、电动机、脱粒机、收割机、轴承、水泵、简易车床以及棉纱、棉布、食糖等一千五百多种。一九七六年工业总产值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了三点九倍。
县社工业坚持为农业服务的方向,保证了机械化、半机械化农机具的维修,全县一千七百九十台拖拉机以及其它农机具,已经做到了小修不出队,中修不出社,大修不出县。从一九六九年以来,因地制宜地为拖拉机配备了多种农机具,制造了各种机械化、半机械化农具五万多台(件),中小农具一百五十多万件。一九七六年全县机耕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三点五。在植物保护、脱粒、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县社工业生产了大批打井机械,加快了水利建设速度。一九七六年水浇地面积达到百分之六十二。氮肥、磷肥和腐植酸类肥料的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了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去年,在遭受强烈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亩产仍达到七百二十多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县荒山、河滩已绿化百分之七十以上。生猪饲养量达到了一人一猪。社队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使穷富队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进一步体现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
我们办县社工业,经历了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斗争的焦点是县社要不要办工业和围绕办什么工业的问题。毛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为了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办县社工业的号召,受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但是混入县委内部的坏人却鼓吹“单一经营”,诬蔑县委抓县社工业是“不务正业”。县委书记王国藩同志带领县委“一班人”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认识到农业和工业是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必须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从而统一了县委“一班人”的思想,打击了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掀起了围绕农业大办县社工业的高潮。
我们大办县社工业,是从发展三级农机修造网开始的。由于农机具的修配、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机具制造的数量不断增加,怎样解决原材料的问题呢?有人主张向上伸手,等待国家分配。王国藩同志说:“遵化有山,山山有脉,脉脉有矿。有矿就不愁原材料,只要我们发扬‘穷棒子’精神,就会有自己的原材料工业。”在县委的领导下,根据我们县的情况和条件,全县上下一齐行动,大搞报矿、采矿的群众运动。短短几个月,就找到了金、铜、铁、铬、石英、石灰岩等二十多种矿石,矿点三百多处。经过六年的努力,建成了一个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材、洗煤、炼焦、制氧的小型联合钢铁厂,还先后办起了小煤炭、小水泥、小硫酸、小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工业,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发展原材料工业,建设投资多,产品成本高,出现了亏损。这时,混进我们县委内部的坏人,又说什么“县里就是数粮食粒的,搞炼铁、炼钢,纯粹是瞎胡闹!”主张这些企业一律下马、停办。在斗争的关键时刻,一九七○年八月,敬爱的周总理在接见全国轻工业抓革命促生产会议的代表时,亲自听取遵化县代表汇报“五小”工业的情况,并作了重要指示:“遵化重工业多,转一点到轻工业来。”“毛主席讲过,发展轻工业有许多好处,可以解决人民生活,又可以积累资金。”周总理的亲切关怀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在狠抓钢铁等原材料工业,加强农机修造网的同时,办起了九十七个轻工生产项目,调整了轻、重工业的比例。一九七六年全县财政收入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使重工业的发展得到了保证。
在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中,我们认真实践,摸索出了一条“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毛泽东思想领先;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以轻促重,以重支农;以副养机,以机促农”的发展县社工业的路子,保证了县社工业和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正当我们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的时候,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到处煽风点火,制造混乱,干扰破坏县社工业的发展。去年春天,“四人帮”的爪牙派人给我们送来了一批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批判材料”。我们觉得,他们擅自送材料,这种做法是违反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的。我们把“材料”封存起来,一不信,二不传,抵制了小道消息,不传“四人帮”的黑货。“四人帮”还恶毒地攻击县社企业是“破烂货”,发展县社工业,抓农业机械化是“只要现代化,不要革命化”,是“为复辟资本主义制造物质基础”等等。面对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县委“一班人”,重新学习了毛主席亲自制定的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和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指示,学习华主席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报告,统一了思想认识。大家坚信围绕农业大办县社工业,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完全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线,决定不听“四人帮”那一套,坚决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一九七六年,全县又新建了一百六十一个县、社企业。农、林、牧、副、渔各业主要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百分之七十,比上一年提高百分之十。
发展县社工业,必须象大庆那样,大搞群众运动,把各行各业、直接的和间接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大办县社工业贡献力量。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充分调动原手工业企业的积极性,采取“母鸡下蛋”的方法增加新企业。几年来,我们先后利用手工业的底子办起了钢铁厂、塑料厂、造纸厂、工艺美术厂、自行车零件厂、锻造厂,增加了六个新企业、二十五个新车间、二百八十七种新产品。
第二、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变“一家”办为大家办。几年来,我们组织商业、交通、文教、卫生、粮食、畜牧、街道居民、驻军家属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兴办了十九个小工厂,发展了食品、建筑器材、药品、文具、小五金等项产品,在主要为农业服务和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同时,还为支援大工业,增加外贸出口发挥了一定作用。
第三、充分调动社队的积极性,把工厂办到农村去。县委把公社所在地的县属手工业企业纳入人民公社经济。把县属企业的老产品放给公社、大队,带料加工,作为公社、大队两级的骨干产品,生产计划仍由厂安排,加工费由厂付给社队。这样,县属企业用腾出的厂房、人力搞新产品。在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扶植下,现在全县社队企业总数达到三千三百八十四个,亦工亦农人员有三万一千六百多人。同一九七○年比较,企业增加了一点三倍,人员增加了两倍,产值提高了二点八倍,社队纯收入增长了四倍。
第四、集中优势兵力,大搞协作会战。在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批量大、时间性强、农业急需的机械产品时,打破行业界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动员各行各业搞会战,加速了新项目的建设。
办好社会主义企业,路线是根本,领导是关键。为了建设一个坚决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坚持“三要三不要”原则、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我们不顾“四人帮”“整顿就是复辟”的反革命叫嚣,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加强了县社企业领导班子的整顿和建设。经过整顿,到一九七六年,在四十八个县办企业中,已有二十六个进入学大庆先进企业的行列。全县还通过办政治夜校、“七·二一”工人大学、理论学习组、红宿舍、红车间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开展学习大庆“铁人”的活动。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批修正主义,斗资本主义,把企业的政治空气搞得浓浓的,调动了广大职工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为了防止县社队工业发展中的盲目性,县委从一九七一年就注意把县社队工业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轨道,实行计划管理,使全县县社队工业做到了生产有安排,原料有来源,产品有销路。我们还把劳动管理纳入了计划,在保证农业生产第一线有足够劳动力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地抽调一部分劳动力从事县社工业生产。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这都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我们一定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新高潮,坚决落实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联系本地区的实际,从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深揭狠批“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加强领导,鼓足干劲,进一步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把县、社、队工业办得好上加好,向高标准大寨县进军。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胸中要有农民
本报记者述评
“胸中要有农民!”这是参加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代表、沈阳市小型拖拉机厂党委书记刘庆敏同志为自己、也是为农机战线同志们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怎样才算为农民着想?挂着农机厂的牌子,生产的是农机产品,是不是就算为农业服务?刘庆敏同志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前几年,辽宁省锦西县宋杖子生产队的贫下中农买了一台他们厂出产的拖拉机。全村男女老少高高兴兴地到村头迎接久已渴望的“铁牛”,谁知“铁牛”还没有进村,在路上就“瘫痪”“趴窝”了。为了这件事,生产队长一窝火病倒了三天。这到底是“支农”还是“坑农”?农业要大发展,拿不出过硬的产品支援农业,却把一堆“废铁”卖给了农民,这不是拖农业的后腿又是什么呢?这个厂的党委抓住了“铁牛‘趴窝’事件”,组织全厂职工展开讨论。工人们说:“厂里一百台拖拉机有一台出质量事故,不过是百分之一的问题;可是一台不合格的拖拉机卖给一个生产队,在贫下中农那里就成了百分之百的问题。”胸中有了农民,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就同心协力,猛攻质量关,这个厂的产品质量逐年提高,跨入了全国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农机战线的代表们听了这个厂的故事,很受启发。他们说:为农业服务要“一心”,不能“二心”,要做到“一心”,就得“知心”,就得知道农民想什么。既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不了解农民要求什么,有什么困难,怎么能服好务?大家一致得出结论:深入农村调查,对农机部门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在这方面,沈阳小型拖拉机厂也有深刻体会。一次农忙正紧张的时候,这个厂的同志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见到一台“铁牛”变成了“死牛”,拆开一看,一个齿轮坏了个齿。这件事引起了全厂同志的重视。过去有些同志认为“拖拉机主机生产是‘硬头货’,配件生产是‘捎带活’。”通过农村调查,深深感到:“不能光看到制造新的农机多不多,更要看到现有的农机转不转。可别小看小小的一个配件,缺了它整个一台机器就得停转。”几年来,这个厂把生产配件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且及时把配件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真正做到了急农业生产之所急。
降低农机产品的价格,是为农业服务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机部门要千方百计减轻农民的负担,一定要千方百计。九百九十九方,九十九计都不行。农机战线的代表这次到大庆参观学习,大庆人大干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激励了他们。他们说:“大庆能把我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降低产品价格呢?”用高质量的低价农机具武装农业,这是一项十分光荣而又紧迫的任务。农机战线的同志们,如今胸中有了农民,这次回去以后,一定能真正地把学大庆的伟大群众运动开展起来,这项任务是一定能尽快办到的。


第2版()
专栏:

这就是大庆人
会战传统不丢
钻井射孔大队作业队长周清林是参加一九六○年大庆会战的老同志。他担任干部多年一直坚持住队。现在他已年近五十,身体有病,但还是会战传统不丢,住队习惯不变。
老周的家离队不过百米,打个来回要不了抽支烟的功夫。可是他平时很少回家,就是逢年过节,也一天二十四小时坚持在队上。这样,他就和工人群众打成一片,对全队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对队里的生产情况,了如指掌。他住在队上,不分白天黑夜地指挥生产,不怕苦,不怕累;做政治思想工作,既深入,又细致,并注意解决遇到的问题。
一次,他在住队巡回检查中,发现职工宿舍里有一股烤糊木头的烟味。他意识到,这可能是火墙烧得过热,把靠近火道的木头烤着了。他立即带人爬进天棚里,检查每条电路和每间房子的烟囱,结果,发现一个烟囱把房架烤糊了。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及时,避免了一次严重的火灾事故。
干部住队是大庆会战的老传统。干部住队,可以不分昼夜地指挥生产,可以深入做政治思想工作。这一好传统,密切了上下级关系,体现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希望每一个企业都能象大庆那样,保持和发展劳动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第2版()
专栏:

一堵棉衣墙
今年四月十六日晚上,呼啸的西北风夹着雪花、沙土,在广阔的油田上横冲直撞。采油二部四十四队的七位同志,已经下班了,看到天气恶劣,又自动上井进行检查。
他们顶风冒雪,走了九里多路,检查到第十一口井,发现井上的加热炉被狂风刮灭了。这口井靠近油、水过渡带,自喷能力差,如果不迅速点着炉火,管线里的原油一冻,就有被迫停产的可能。他们立即把油管接到干线上,准备“回油”加热。可是风雪太大,怎么也点不着火。青年工人小于搓着手说:“有一堵挡风墙就好了。”一句话提醒了井长曹明国,他脱下自己的棉袄,紧接着,大家都脱下了棉袄,在炉门口筑起了一道“棉衣墙”。
炉火点着了,可是“墙”一撤,狂风就又把炉火刮灭,一连几次都是这样。怎么办呢?七位同志干脆提着棉衣,不撤“墙”了。炉火熊熊燃烧,油井正常生产,他们穿着单薄的衣裳,象钢浇铁铸一样地挺立在大风雪中。
为了使油井正常生产,七位工人在风雪严寒的夜里,脱下自己的棉衣,做成挡风墙。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全心全意为革命的精神!是实实在在的共产主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