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西欧国家决心加强联合抗衡两霸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对苏修妄图独霸欧洲是一大障碍
新华社布鲁塞尔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八日电 新华社记者报道:今年三月二十五日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据以成立和发展的罗马条约签订二十周年的日子。共同体成立以来的事态发展,反映了西欧国家联合起来抗衡苏美两霸的趋势和愿望。
欧洲经济共同体,是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一个政治经济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产物。随着苏美两国争夺霸权的斗争越演越烈,尤其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西欧的威胁日益严重,西欧国家越来越感到需要加强联合,以维护自己的主权、独立和安全。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曾经指出:“西欧国家如果分裂成一小块一小块,那么,在军事上,面对着苏联,就不安全;在经济上,面对着美国,就不相称。”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欧洲经济共同体逐步得到巩固和发展。一九五七年在罗马条约上签字建立欧洲共同体的是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一九七三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正式参加,使共同体的成员增加为九国。目前,希腊、葡萄牙等南欧国家或正就加入共同体问题进行谈判,或表示了要求加入的愿望。
早在共同体建立初期,共同体委员会第一任主席西德人瓦·哈尔斯坦就强调,在共同体中,“政治的目的和经济的目的处于同等优先地位”。二十年来,共同体沿着经济、政治联合的道路作了不少努力。
在经济领域中,共同体主要作了下列几件事:第一,建成了工业品共同市场,取消了成员国之间的工业品关税,对外统一了关税率;第二,建成了农产品共同市场,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设立了农业共同基金,统一主要农产品价格,取消共同体内部的农产品关税。以上两项,在六国范围内早已完成;在九国范围内不久也将完成。第三,开始着手建立经济和货币同盟。由于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货币危机,这方面的计划大部分被搁置,只建立了小量的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和试验性的地区发展基金。
欧洲经济共同体搞经济“一体化”,对内固然加强了西欧垄断资本的控制和统治,而对外则加强了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同超级大国抗衡的地位。一九七五年,共同体九国总人口为二亿五千八百万,超过了苏联和美国。同一年,共同体九国国民生产总值约达一万三千二百亿美元,超过了苏联而接近美国。
在政治方面,共同体成员国逐步加强了联合。在一九六○年七月,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提出组织一个政治联盟,以便使欧洲经济共同体既能在经济上又能在政治上同超级大国抗衡。一九七三年年底,共同体九国首脑在关于“欧洲同一性”的文件中强调指出:“国际事态的发展以及权力和责任的日益集中在极少数大国手中,意味着欧洲如果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世界上发挥适当的作用,就必须团结起来,并且必须愈来愈用一个声音说话。”
为了加强西欧的政治合作,从一九七五年开始,九国首脑每年会晤三次。去年七月,九国首脑又就一九七八年开始以直接投票方式选举的欧洲议会的议席分配问题达成了协议。近年来,共同体九个成员国在许多重大国际事件中都采取了共同立场。例如,去年二月,共同体就发表了声明,谴责苏联干涉安哥拉内政。
近年来,第三世界国家人民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斗争。欧洲经济共同体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一九七五年二月,共同体同非洲、加勒比地区和太平洋地区四十六个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同这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较为平等的经济贸易关系。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阿拉伯联盟国家为了加强政治、经济、财政、技术方面的合作而进行的欧洲—阿拉伯“对话”,也已经在去年五月正式开始。共同体和阿拉伯联盟二十个国家的贸易关系也迅速发展。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已经取代美国而成为欧洲共同体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地中海地区,共同体也同十几个国家签订了“联系协定”或经济贸易合作协定。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扩大和发展,对两个超级大国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称霸欧洲的野心是一个重大障碍。美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之间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一直在继续。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更是把欧洲经济共同体看作眼中钉。长期以来,它不仅坚持不承认主义,阻挠东欧国家同共同体发生关系,而且千方百计进行破坏活动,力图搞垮共同体。一九七五年,苏联开动宣传机器,公开鼓动英国退出共同体。一九七六年塔斯社对比利时首相廷德曼斯提出促进西欧联合的建议大肆攻击。最近,苏联报刊又利用西欧的经济困难和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的一些分歧,竭力挑拨离间,煽风点火。已故的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克罗斯兰今年一月曾经在欧洲议会上指出,苏联对共同体所持的态度本身,“就显示了共同体限制苏联扩大其对西欧影响的能力的程度”。比利时首相廷德曼斯说:“只有企图在欧洲大陆建立我们所不喜欢的霸权的那些人,才对欧洲联合感到不高兴。”
欧洲经济共同体在沿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的道路前进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是,鉴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剧烈争夺,特别是苏联咄咄逼人的威胁,联合仍然是西欧国家共同的愿望。西欧一些政界人士的讲话表明了这种愿望。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今年一月底说:“欧洲联合尽管遭到过一些暂时的挫折,但还是在不断发展。”西德外长根舍三月二十四日说:“我们决心尽我们全部精力沿着实现一个联合的欧洲的道路继续前进。”英国前首相希思一月二十日说,“无论我们现在面临的某些经济问题多么困难,共同体应能够朝着制订共同对外政策的方向前进”,共同体应当继续扩大。意大利总统利昂纳三月二十五日在纪念罗马条约签字二十周年的会议上也强调说,经验表明,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必须一起前进”,“意大利注视着欧洲,坚决要作出自己的有效贡献”。


第6版()
专栏:

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挪威努力加强防务
北约军委会主席要求成员国增强国防对付苏联威胁
新华社堪培拉电 新西兰总理马尔登三月十六日到三月二十日访问了澳大利亚。
访问期间,马尔登同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以及一些部长在堪培拉举行了会谈。十八日,马尔登在这里的全国新闻俱乐部谈到这次访问时说,他同弗雷泽就广泛的国际问题自由而坦率地交换了意见。他强调说:“我们同澳大利亚一起,正在寻求建立和加强新西兰同南太平洋(其他国家)的关系的新途径。”
马尔登说:“在防务这个领域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需要进行根本的和长期的密切合作。”他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双方都期望扩大我们的防务合作,并把南太平洋其他(国家的)政府也包括进去”。
在提到苏联对西萨摩亚和汤加提出的在这两个岛国寻求立足点的建议时,马尔登暗示地指出,苏联对这些岛屿是有野心的。他在动身回新西兰之前同澳大利亚记者谈话时还说,汤加和西萨摩亚两国政府都“表示它们宁愿同老朋友交往,而不愿尝试同苏联(交朋友)”。
三月十六日马尔登在到达悉尼机场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你在全球战略上留下一个空白,那克里姆林宫有人就会太乐于填补这个空白了。”他说,他同弗雷泽在印度洋政策上是一致的。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五日电 奥斯陆消息:挪威国防部最近发表了一本题为《国防的任务与体制》的小册子,阐述了挪威的国防政策,介绍了一九七七年挪威的国防预算。
小册子说,一九七七年度挪威的国防预算是五十五亿三千九百九十万挪威克郎,比上一年度增加了百分之三点七。小册子说,鉴于挪威所处的战略暴露地位,挪威将随着其经济能力的增长,继续增加它在防务方面的努力。
这本小册子的序言指出,挪威国防的任务是:进行有效的监视和报警;保卫挪威领土主权,抗击任何形式的侵犯;在暴露的地区加强常备力量;对任何形式的进攻给予最有力的抵抗;为接受盟国的增援作好充分准备。
序言在谈到挪威的安全政策体制时说,挪威处在一个大国战略利益相交叉的地区。苏联与美国之间最短的飞行航线经过挪威上空。苏联通往大西洋及其北部港口的通道也经过挪威。假如对挪威保卫自己领土的能力和决心发生怀疑,就会造成不安全和来自大国方面的压力的增加。对挪威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联盟防务整体中保持民族防务能力的可信赖性。
序言提出,大规模的军事竞赛仍在继续,特别是在东方那边。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七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纽约时报》三月二十三日刊载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希尔—诺顿对该报记者米德尔顿发表的一篇谈话。他在谈话中要求北约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以对付苏联的军事威胁。
希尔—诺顿表示同意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苏联正在军事方面寻求对美国的优势地位,而不是同等地位。目前力量对比发展的趋势“是明显地有利于华沙条约组织而不利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
希尔—诺顿还说:苏联目前用于发展和研究武器的费用为美国的三倍,为所有北约成员国的两倍。如果听任苏联按照目前的速度改进它的武器的质量的话,苏联超过西方的日子就会来到。据他估计,“在不到十年内”,北约就要面临一个“危急时刻”。因此,他要求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开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以免让苏联在武器质量方面取得优势。


第6版()
专栏:

法国再次破获苏联间谍网
《红色人道报》强调不能对苏联侵略本性抱有幻想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三日电 法国《红色人道报》和《人民日报》三月二十三日就法国逮捕五名苏联间谍分别发表社论和文章,指出苏联在法国的间谍活动再一次暴露了它的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红色人道报》的社论说:“正如扎伊尔遭受侵略一样,逮捕这些间谍是一个警告,那些对苏联的本性可能还抱有幻想的人应该清醒。”
社论指出,“今天的苏联与社会主义已毫无共同之处,它完全是一个法西斯和帝国主义的国家,对全世界人民来说,它目前是侵略和战争的主要威胁。”
《人民日报》的文章指出,法国逮捕五名苏联间谍这一新的事件,使苏联出于侵略目的而在世界各国所进行的间谍活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二日电 据法国报纸报道,法国最近破获了一个替某一东欧大国进行间谍活动的间谍网,从三月十五日到二十一日先后逮捕了这个间谍网的五名成员。
尽管法国警方和法国报界没有指出某一东欧大国的名,但是人们很清楚,这一东欧大国就是苏联。
据法国警方说,这个间谍网的活动始于一九六三年,它利用无线电收发报机、固定和活动信箱以及密写通信等方式进行联系,并且向某一东欧大国提供了大量科学、军事和工业情报,特别是关于法国航空制造以及法国军用、民用机场和试验中心的地面设施和安全体系的情报。
这个间谍网还搜集和提供了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些机构的活动情况的情报,其中包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委员会关于武器供应的报告、防务报告和电子、导弹的技术资料。在逮捕这些间谍时,缴获了密码本、密写药水和拍摄了被偷窃的文件的微型胶卷。
据报道,五名间谍已经受到法国法庭的审讯。


第6版()
专栏:随笔

耐人寻味的缩影
李乐毅
美国报刊上刊登了一张照片,它拍的是莫斯科苏联国民经济展览会上的一个雕塑群像的“奇景”:苏联的一个青年工人和一个集体农庄女庄员,高举着作为苏联国家标志的锤子和镰刀,跟在一个穿着西方流行时装的美国女郎后面向前迈进。
这是一家美国时装杂志雇用的一个模特儿,在莫斯科为宣传美国时装而拍摄的广告照片。虽然它是美国资产阶级的一个商业噱头,但是它却十分耐人寻味。
照片中的那座“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的雕像,是苏联著名女雕刻家薇·伊·摩希娜一九三七年的作品,曾经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矗立在巴黎国际艺术、技术与现代生活展览会中的苏联展览馆顶端。它象征着工人农民翻身作主人的苏维埃政权的强大生命力,也象征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者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这座雕像在苏联国内外曾获得广大革命人民的赞赏,同时也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鼓舞。著名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下过这样的赞词:“在塞纳河岸上的国际展览会上,有两个青年苏联巨人在不可抑制的热情中高举着镰刀和锤子,我们好象听见英勇的国歌从他们心坎中唱出,歌声号召人民走向自由、团结并引导他们走向胜利”。这座雕像后来就一直安放在莫斯科全苏农业展览会(以后改为苏联国民经济展览会)的入口处,供人们鉴赏。
人们知道,过去作为社会主义苏联标志的锤子和镰刀,是被西方的垄断资产阶级视若洪水猛兽的,而这一对苏联青年男女的艺术形象,也长期受到西方的厌恶和仇视。可是现在,所有这些都已被西方的资本家看作是无害的东西,而被他们选中作为商业广告的美妙的装饰品了。这不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吗?它说明,自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集团在苏联复辟了资本主义以后,在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眼中,苏联的工农政权已变为徒有虚名,这一座工农联盟的雕像就如同矗立在纽约港口的那一座象征“美国自由”的自由神像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装点门面的摆设罢了。
不仅如此,美国资本家选择苏联国民经济展览会作为他们宣传美国时装广告的背景,也是意味深长的。苏修叛徒集团的老前辈赫鲁晓夫在二十一年前刚刚篡权不久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有人批评我们,说我们没有随时模仿巴黎的时装式样,说苏联人还常常穿着破坏人的线条美的棉袄。我们自己也看到了,并且承认这一点。”但是经过赫鲁晓夫及其继承者二十多年来的“经营”,社会主义的苏联已经蜕变,今非昔比。苏修统治集团在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变本加厉地推行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且官僚垄断资产阶级过着奢侈、糜烂的享乐生活。衣食住行都以仿效西方资产阶级为荣。苏修头目勃列日涅夫就是以爱好西方的时髦衣着而闻名的。据说,他的衣服是罗马的高级裁缝剪裁的,他的皮鞋是在瑞士订做的……上行下效,在今日的苏联,西方的奇装异服大为流行,景象同赫鲁晓夫做“自我批评”的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苏修统治当局甚至明令要在男女学生中逐步“推广普及”西方盛行的喇叭裤和超短裙。官方报纸公开宣传这种“新式学生服”“符合当代时髦的要求”,说它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能“激励”学生的精神,“培养审美感和组织性”。因此,美国的时装制造商已把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看作是他们商品的潜在市场了。据报道,在莫斯科的黑市中,一条美国的布料牛仔裤,竟然卖到一百卢布的高价。
因此,刊登在美国报刊上的这张侮辱社会主义苏联的标志的“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的雕像的照片,已经成了勃列日涅夫集团统治下的“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耐人寻味的缩影。(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新沙皇对苏联青年加紧军国主义教育
用老沙皇侵略扩张历史毒害青年并强迫他们接受军训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五日讯 新华社记者报道:勃列日涅夫集团不断加紧对苏联青年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和军事训练,并把这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新沙皇用“侵略有理”、“侵略光荣”等帝国主义思想来“培养”青年一代。在这方面,他们特别重视利用俄国老沙皇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来毒害青年。今天在苏联许多地区都保留着老沙皇对外侵略扩张的遗物,并作为对青年加强所谓“爱国主义”教育的“珍品”进行展览。例如,在黑海边的游览城市索契,陈列着一门火炮和一个军舰用的铁锚。火炮下面的金属牌上写道:“纪念一八二八至一八二九年英勇的俄国军队在同土耳其战争中的胜利。由于这一胜利,根据阿得里雅堡和约,黑海沿岸归属于俄国。”
在索契还有当年参加这场侵略战争的沙俄黑海舰队司令拉扎列夫的铜像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区、村和街道。
为了适应它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和扩张政策的需要,苏联新沙皇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强迫青少年接受各种军事训练。根据苏联新“兵役法”规定,苏联从一九六八年就开始陆续在学校、企业、机关和集体农庄建立军事教学点,对入伍前青年进行军事训练。苏联国防部向普通中学和部分中等技术学校派遣大批预备役军官和退役军官,成立“军事办公室”。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一九七四年底,苏联有近四万八千所普通中学配备了专职军事教官,主管学生的军事训练。对于九年级以上学生,军事训练是一门必修课,考试不及格者不准毕业。
勃列日涅夫集团利用“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在发展“国防体育”的幌子下,进一步普及军事教育和训练。这个所谓“军事爱国组织”的协会,现在拥有近七千六百万会员,约占全苏十四岁以上职工和学生的百分之六十,在全国各企业、农庄、机关和学校建立了三十二万个基层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居民进行军事技术教育”,“巩固和发展在初步军事训练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习惯”。此外,苏联还出版大量所谓“军事爱国主义”文学作品和摄制“军事爱国主义”影片等等,来为其扩军备战和侵略扩张制造舆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