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县委整风抓住纲 步调一致打胜仗
——温县县委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编者按:县委整风首先抓什么?是抓日常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抓揭批“四人帮”这个主要矛盾?这是当前农村整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温县县委的初步整风经验说明,抓住了揭批“四人帮”这个纲,把他们篡党夺权的滔天罪行揭深批透,分清路线上的大是大非,就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对犯错误的同志,“一要看,二要帮”,“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对敌。温县县委这样做了,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步调一致地带领群众揭批“四人帮”,掀起建设高标准大寨县的高潮。
“四人帮”是一伙极右派。他们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极力破坏党的优良传统,对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革命派,扣帽子,打棍子,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我们要在整风和斗争实践中,深入揭批“四人帮”,恢复党的优良传统。
建设大寨县,县委是关键。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传达一结束,河南省温县县委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揭批“四人帮”,进行县委本身的整风。
温县县委初步整风的目的十分明确:按照毛主席提出的“三要三不要”原则,联系县委内部的实际,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加强县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便更好地组织全县人民向高标准大寨县进军。
近几年,温县学大寨年年迈大步。粮食亩产连续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超千斤,在河南省位居前列,成为第一批学大寨的先进县。但是,批林批孔以来,由于“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县委中有两位常委,违背党的组织原则,另搞一套,妨碍了县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影响了普及大寨县运动。
“四人帮”被打倒了,他们为了篡党夺权另搞一套的阴谋被揭露了,从表面上看,县委两位常委转变了态度,表示要改正错误,团结对敌;但这并不等于思想问题解决了,路线是非弄清楚了。如果不深揭狠批“四人帮”,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分清是非,县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步调就不可能一致。毛主席指出:“如果这‘一班人’动作不整齐,就休想带领千百万人去作战,去建设。”于是,抓纲整风提到了县委的议事日程。
问题发生在县委内部,主要表现在少数常委同志身上,但祸根是“四人帮”。因此,温县县委整风的矛头,始终对准“四人帮”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的极右路线这个要害。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和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首先武装思想,然后联系本县的斗争实际,查“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摆县委内部的问题。
一九七六年春天,温县县委领导成员分别带领六百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基层,协助社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整党整风。正在这个时候,“四人帮”掀起的“三反一砍”的妖风刮来,攻击农村中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是“矛头向下”、“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诬蔑派工作队下乡是“资反路线”,煽动工作队“回机关造反”。
面临这样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怎么办?是进,还是退?县委多次作了集体讨论,认定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是大寨的根本经验,派工作队是党的传统工作方法,没有错,不管风吹浪打,一定要坚持下去。可是,那两个常委同志,会上拿不出理由来反对,会外却按照“四人帮”的调子,非难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攻击工作队。他们的言行削弱了县委的集中统一领导。
回顾这段斗争经历,联系县委内部的实际,县委一班人看得很清楚,“四人帮”反对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就是为了推行他们那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四人帮”反对工作队下乡,就是为了破坏党的领导,离间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妄图搞乱局势,趁乱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那两个常委同志违背党的组织原则,损害县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并非一般的自由主义,而是涉及到搞马克思主义,还是搞修正主义;要团结,还是要分裂;要光明正大,还是搞阴谋诡计的大是大非问题。这样的分析对比和揭露批判,使那两位常委同志深受触动,看到了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揭发与批判是严肃和尖锐的,帮助和教育是耐心和细致的。他们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力求弄清思想,团结同志。县委领导同志多次找那两位常委同志谈心,帮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帮助他们深挖伸手要官、要权的思想根源。当这两位常委同志初步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县委又鼓励他们积极工作,从实践中逐步提高路线觉悟,并对他们所担负的工作表示信任,给予支持。
初步整风,有了初步成果,县委成员提高了维护县委集中统一领导的自觉性。不久前,县委决定那两个常委中的一个同志,参加全省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经验交流会。为了使发言内容更充实、更准确,他事前主动把发言稿送交主管农业的书记,征求意见。今年开春,县里准备治理蟒河,测定了三个渠线方案。主管这项工作的一位副书记,想到这是有关全县生产的大事,绝不能个人拿主意,就把三个方案一起提交县委常委讨论。大家集思广益,选定了一个既积极又可靠的方案。这都反映了县委集中统一领导的加强。
现在,温县县委的初步整风已告结束。县委成员分别下乡蹲点,领导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协助社队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春耕备耕工作。县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了,群众的信心更大、干劲更足。一个建设高标准大寨县的高潮正在澎湃向前。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东莞县大办农业,建设高标准大寨县
组织各行各业支援农业
据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东莞县是学大寨的先进县。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这个县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粮食总产突破了十亿斤,平均亩产突破了一千一百斤。但是,近几年粮食生产增长幅度不大,总产量平均每年只增长百分之二。在贯彻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过程中,他们认真检查了步子迈得不大的原因,主要是“四人帮”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形而上学猖獗,唯心论盛行。许多地方批资本主义不狠,干社会主义不力。找出主要矛盾以后,县委下决心,破除形而上学、唯心论,甩开臂膀学大寨。县委和各行各业都制订了今年学大寨的规划。各行各业抽调四千多名干部、职工,深入到全县六百多个基层单位,调查研究,和群众一起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学习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陈永贵副总理的报告,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分清路线是非,把“四人帮”搞乱的思想端正过来,建设高标准的大寨县。
这个县经过多年的农田水利建设,生产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内涝灾害仍然未能根除,遇到大雨、暴雨,全县内涝面积达二十多万亩。这是明摆着的问题,但是,过去你一讲生产,“四人帮”就给你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你要抓生产措施,就说你“单纯业务观点”。因此,看到了问题不敢讲,也不敢抓。现在,各行各业干部和职工狠批“四人帮”,思想大解放。县委抓住根治内涝这个关键,大力兴建电动排涝站,决心在早稻插秧季节到来之前全部完工。与此同时,他们在农村广泛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大搞土杂肥。
东莞县的各行各业还分别轻重缓急,把有限的物资用在当年受益的项目上。工交战线按照县委要求,把主要力量投在水利和肥料建设上,他们组织二十多家工厂协同作战,夜以继日地生产排涝和灌溉急需的高、低扬程水泵,以及发电机、变压器等一系列配套设备,同时抓紧氮肥厂的配套扩建工程。物资部门清仓查库,挖掘潜力,把百分之六十到八十的钢材、水泥和木材等物资调拨到工厂和农村社队,支援水利建设、维修和制造各种农机具。财贸部门在全县星罗棋布地设立了五百多个支农点,千方百计组织化肥、农药、种子、竹木铁小农具等,及时送到贫下中农手里。


第2版()
专栏:

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作贡献
吉林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农业第一线
据新华社长春电 吉林省各地广大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和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陈永贵同志的报告,联系卫生战线的实际,深揭猛批“四人帮”破坏卫生革命的罪行,决心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更好地落实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作出积极贡献。全省各地卫生部门及时作出安排,县以上的医疗单位抽出百分之五十的医务人员,各公社卫生院抽出百分之七十的医务人员深入农业第一线。到舒兰县七里公社的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坚持和社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起早贪黑地协助大队赤脚医生办土药厂,利用土方草药,制做各种预防药物,送到农田基本建设工地和社员家里,使广大贫下中农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身强力壮学大寨。东辽县人民医院抽出半数以上医务人员下农村后,留院的医务人员充分发挥革命干劲,两人工作一人干,三人工作两人担。在做好日常门诊工作的同时,内科、外科、放射科和电诊室还主动抽出一部分医务人员,带着医疗器械,坚持每周用一天时间深入农村,进行会诊、手术和给社员群众作健康普查,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


第2版()
专栏:

深入揭批“四人帮” 积极作好春耕准备工作
抚宁县决心夺取农业生产新胜利
地处唐山地震灾区的抚宁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对夺取今年的农业丰收劲头大,信心足。为了切实夺得今年农业生产的新胜利,县委抓了以下几项关键性的工作:
一,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干部、群众深入揭批“四人帮”。全县普遍进行了整党整风。干部、群众狠批“四人帮”散布的“革命搞好了,生产就自然而然的上去了”等反动谬论,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二,合理安排劳动力。在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及时把主要劳动力转到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上来。去冬以来,全县修复了大批在强烈地震中受到破坏的水利设施,并新建了一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其中全长一百多里、可灌溉十多万亩耕地的洋河水库西干渠,是全县最大的配套水利工程。
三,发动各社队破除坐等化肥的思想,因地制宜大搞积肥造肥。全县社社队队都在挖河塘泥,起圈坑,扫街土,掏鸡窝,挖厕所,春耕播种所需的底肥已经备足。
四,发动各行各业积极支援春耕生产。县商业局生产资料公司为农村采购、调运了大批春耕所需的物资。一些厂矿和供销社还派出大批技术人员下乡,帮助社队检查和维修农机具。为了在春耕生产中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县农林局对各社、队春播所需的种子进行普查、调剂之后,结合种子精选、晾晒和发芽试验等科研活动,采取层层举办学习班的办法,为全县培训了近万名不脱产的农业技术骨干。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身居果园十五年 不吃群众一苹果
渤海之滨,燕山脚下,有一片广阔茂密的苹果园。空军某部雷达十连驻守在这里担负战备任务,整整十五年了。十连指战员牢记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的教导,十五年如一日,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自觉做到身居万亩果园,不吃群众一个苹果,精心爱护人民群众一果一木。广大群众热情地赞扬他们是“秋毫无犯的爱民模范连”。
十五年前,十连执行战备任务,驻进了果园。当时正是苹果成熟季节,果园里到处飘散着沁人的郁香,枝头上长满了惹人喜爱的大苹果。战士们白天在苹果树下训练、学习,夜晚在果树丛中站岗、放哨。在这一片密密的果树林里,老指导员金东仁向战士们讲起了毛主席亲手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重要意义,使战士们提高了遵纪爱民的自觉性。
十五年来,尽管十连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遵纪爱民的光荣传统代代传。去年,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后,十连指战员马上投入了抗震救灾的战斗。当他们从附近村里抢救社员群众回来时,一个个又饥又渴。尽管地上到处都是被震落的苹果,但谁也没有去捡一个吃。大家来到连队菜地里,摘了几个茄子,坐在树底下吃起来。果园贫下中农看到这个情景,深深感动,赞叹不已。
在果园的十五年里,他们不但不吃群众一个苹果,还特别爱护果园的一果一木。连队汽车进出果园,驾驶员总是仔细看顾两边的树枝;车辆要在果林里调头,连里派人在车上车下扶着树枝,指挥方向,不让损坏一个树枝。有个油机员,在一次维护机器时,不注意把废油倒在苹果树下,他赶忙找来铁锹和土箕,把被废油沾了的泥土挖走,重新换上了新土。
十连的同志身居果园,热爱果园,积极为果园贡献力量。他们经常和果园贫下中农一起,松土上肥,浇树除虫,整枝打杈,收摘苹果。有一年,营房周围的果树生了虫,战士们看到后,十分焦急。他们去供销社买来了农药,主动给果树打药,扑灭了虫害。十连的同志为果园做了大量工作,社员们为了表示心意,常常拣一些最好的苹果塞到战士们手中,战士们总是耐心地进行解释,婉言谢绝。他们认为,随便吃群众的苹果是不应该的,而为果园出力是人民子弟兵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果熟季节的一个夜晚,突然乌云滚滚,雷声隆隆,一场暴雨即将来临。正在站岗的老战士徐寿春,想起社员白天摘下的一百多筐苹果,还放在室外,要是被暴雨淋了,就不容易保存。徐寿春心里急得象火燎似的,赶忙报告连部,叫起了全连同志。大家一齐动手,把一部分苹果抬进宿舍,另一半用雨衣、草垫子盖上了。当社员们冒雨赶来时,看到一筐筐的苹果早已盖得严严实实,再看看战士们,一个个被淋得水浇一般。队长张风力紧紧拉住指导员王福才的手,激动地说:“真亏了解放军同志,要不集体财产就要受到损失了。你们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人民子弟兵啊!”
十五年来,十连党支部坚持不断地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干部、战士。连队把老战士们不吃群众苹果,爱护群众苹果的事迹,绘成幻灯,写成故事,经常宣扬。遵纪爱民成了每个同志的自觉行动。去年唐山、丰南一带地震,果园一带也受到了波及。震后不到七分钟,十连的同志就摸着黑,冒着大雨,赶到附近村庄,奋勇抢救出一百多名阶级弟兄。之后,他们又负责接待和护理了一百多名伤病员。群众见战士们很辛苦,就送来了一些苹果。但十连的同志自己忍着饥渴,把苹果削成一片一片,喂给伤病员吃。群众见了,深受感动。为了表彰十连遵纪爱民的模范行动,上级党委给他们记了集体二等功。
在批判“四人帮”的斗争中,连队党支部再一次对全连进行了遵纪爱民的传统教育。大家同仇敌忾,愤怒声讨“四人帮”破坏军民团结的滔天罪行。刚到连队的新战士说:“老同志遵纪爱民十五年如一日的事迹,正是对‘四人帮’污蔑人民军队的有力批判。我们要更好地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继续谱写遵纪爱民的新篇章。”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枣园“拥军小组”
在枣园的三营驻地,经常见到几位女社员飞针走线,忙着为干部、战士缝缝补补。这就是枣园公社小砭沟大队的“拥军小组”。
枣园,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居住过的地方。枣园的贫下中农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战争年代,他们踊跃支前,热爱子弟兵。去年初,三营指战员进驻这里后,贫下中农想部队之所想,急部队之所急,争着为部队做好事。社员们看到干部、战士一天到晚,一身泥一身汗地摸爬滚打,苦练杀敌本领,大家说:子弟兵爱人民,人民热爱子弟兵。解放军战士一天忙个不停,咱们就不能帮助解放军同志做点事情!大队党支部根据群众的意见,正在开会研究时,贫农女社员刘腊环带着两名女社员来到大队办公室,向党支部建议组织一个业余缝纫小组,到部队为指战员服务。党支部支持她们的建议,并派一名支部委员担任业余缝纫小组长。
从此,“拥军小组”便经常利用早晚和劳动间隙时间活跃在三营的各个连队里。刘腊环有两个孩子。一段时间,她婆婆外出不在家,家务事比较多,特别是她那个小娃还不满三岁,需要人照看。党支部劝她不要参加“拥军小组”了,但她说:“军和民鱼水不能分,为解放军战士服务,也有我一份呀!”干部、战士看到贫下中农这样关怀子弟兵,心里热乎乎的。为了减轻“拥军小组”的负担,他们把当天洗不了的衣服都收藏在铺底下,可还是让“拥军小组”找到了,她们趁干部、战士出操训练的时候,把脏衣服找出来,洗净、晒干、缝好,然后叠得平平正正地放在干部、战士的床头上。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在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军民团结战斗,不断提高杀敌本领,随时准备歼灭一切敢于入侵之敌。
本报通讯员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