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花大力气抓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徐州列车段脚踏实地深入持久地开展竞赛活动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以来,徐州列车段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一直被动的运转车间,职工出勤率迅速达到百分之九十七;服务质量大提高;客车卫生面貌一新,消灭了三类车,一类车占百分之九十;连续六个月无一般性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全段广大职工热情高涨,劳动竞赛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连续荣获济南铁路局和徐州铁路分局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优胜循环红旗。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轰轰烈烈开展以后,怎样扎扎实实地持续下去?徐州列车段的做法是:
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取得组织和领导劳动竞赛的主动权。列车段党委书记张厚铭在竞赛开展后,经常深入各车间、班组参加劳动,调查研究。今年三月间,他发现部分线队班组把劳动竞赛“形式化”,评比冷冷清清,进步不大,就及时召开党委会进行研究,采取措施。党委五名常委分头下去帮助基层具体解决问题。张厚铭到徐宁车队和同志们一起劳动,组织职工学习列宁的光辉著作《伟大的创举》,狠批“四人帮”反对大干社会主义的滔天罪行,提高了职工深入开展劳动竞赛的自觉性。同志们说:竞赛不是只为夺红旗,为的是抓纲治国,大干社会主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他又帮助车队改进评比方法,使劳动竞赛更加深入扎实。段党委成员的实际行动对基层干部是个有力促进。这个车队党支部书记刘汝昌、队长王仲清下到班组,专拣重担挑,一个人负责两节到三节车厢,工作一丝不苟,和列车员一样参加竞赛评比。干部带了头,人人争上游,车队面貌大变,在全段评比中获得了优胜红旗,成为一个后进变先进的好车队。
做扎实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劳动竞赛健康发展。四一五/四一六次车队在开展劳动竞赛两年多的时间里,针对职工中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及时进行路线教育,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今年四月,车队党支部发现部分同志有长期搞竞赛怕疲劳的思想苗头,就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他们组织职工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听老红军战士讲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和淮海战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到一个生产条件艰苦的铁矿参加劳动,向采掘工人学习。在此基础上,全队职工又忆了旧社会的苦,诉了“四人帮”的害。同志们边学边议,对照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和全国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找出思想上的差距,树立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英雄主义思想,劳动竞赛越赛干劲越足。
各级领导干部不满足一般化的工作方法,抓住苗头把思想工作做早,做细。徐宁车队有个青年工人,在“四人帮”的毒害下,学习不参加,乘务时睡觉。在“三大讲”的活动中,党支部同志、班组长、党团员骨干多次到他家同他谈心,从思想上帮助他,在生活上关心他,终于使他提高思想觉悟,积极地投入了劳动竞赛,主动为旅客办好事,成为班组中有名的红旗手。
关心群众生活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思想工作。列车段领导干部的体会是:干部和群众贴心,群众搞竞赛实心。党委每天有人下食堂劳动,搞好职工伙食。夏天炎热,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乘务员候班室和集体宿舍,检查蚊帐挂起来没有,还亲自检查降温饮料是否送上了车。党支部委员、列车长曹婷兰到班组不到两个月,就走访了全组二十二个同志的家,了解了每个人的思想情况和生活状况。烧水员老曹家属重病不请假,生活困难不伸手,坚持大干劲不减。曹婷兰亲自把生活补助费送到老曹家里,帮助他照顾病人。干部对群众关心体贴,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群众说:思想疙瘩有人解,生活困难有人管,身体有病有人看,一心搞竞赛,大干快上多做贡献。
注意总结群众开展竞赛的新经验,逐步完善评比方法。徐州列车段十分注意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段党委和群众一起研究,在车队开展“红旗车厢”竞赛,把评比放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评比条件公布于众,乘务员清楚,旅客们明白,把劳动竞赛置于广大工农兵旅客的监督之下。评比时按条件对照,听取工农兵旅客的反映,获得优胜者当众授红旗,挂在车厢内,旅客们看了高兴,乘务员看了激动,面对红旗找差距,更加激发了大家的劳动热情。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段领导发现“红旗车厢”竞赛只有负责车厢工作的同志感兴趣,其他部门却无动于衷,不能调动全体同志的积极性。他们经过调查,又在“红旗车厢”竞赛的基础上,把列车服务的全部工作、各个工种都纳入到竞赛和评比中去,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人人参加竞赛,个个参与评比,使劳动竞赛搞得生动活泼。小指标竞赛还为年度评比打下了基础。
列车段还广泛开展了大练基本功的竞赛活动。连宁车队二组团支部技术练兵搞得好,在工作中不但做到了“百问不烦”,而且做到了“百问不倒”。运转车间开展“千列万辆无差错,车行万里保安全”的劳动竞赛,使出勤率稳步上升,并保持了无重大事故和二百七十天无一般性事故的好成绩。段党委组织职工到先进单位观摩学习,向高标准看齐,进一步推动了竞赛活动的蓬勃开展。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编后

扎扎实实 因势利导
徐州列车段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有力地推动了本单位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领导干部脚踏实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因势利导,组织竞赛。
开展劳动竞赛,开会讨论这个运动的意义,挑战应战,相互观摩,这些都是必要的。但要把战斗誓言变为实际行动,把人家的长处变成自己的长处,真正收到改进工作,提高生产的效果,却要付出更多的艰苦细致的劳动。本单位跟兄弟单位究竟有什么差距?怎样保证劳动竞赛的指标逐步实现?竞赛持续开展还存在什么思想障碍和实际困难?类似问题,都要求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及时做出准确的回答。领导不深入基层,不抓点带面,不认真解决竞赛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是不行的。
“来一个比赛”,这是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向我们发出的伟大号召。只要各个厂矿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随时掌握竞赛运动的进程,密切联系群众,在每一步都拿出扎扎实实的措施,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就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收到越来越大的效果。


第3版()
专栏:

大抓多种经营 大办商品基地
——浠水县供销社积极帮助社队发展多种经营的调查
浠水县供销社积极组织社、队大抓多种经营,大办商品基地,促进了全县农副业生产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促进农副业生产,是农村商业部门的首要任务;在扶植社、队发展多种经营的过程中,商业部门的购销业务也会有一个相应的发展。             
      ——编 者
湖北省浠水县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排除“四人帮”的破坏干扰,积极扶植社、队大抓多种经营,大办商品基地,促进了全县农副业生产的发展。一九七六年全县农副产品收购总额(棉花除外),比一九七○年增加了一点六四倍,商品购销总额增加百分之六十七。
从关口公社的两个大队——新村大队和新风大队的对比,可以看出抓不抓多种经营,情况大不一样。
新村大队,有县土产公司的一个同志在那里蹲点。他积极帮助大队发展多种经营,开辟荒山种茶、种桑,利用零星闲散土地种烟、麻、榨菜、中药材等,还帮助大队和生产队办起了较大规模的养猪场。多种经营的收入逐年增加。大队有一千二百亩山林,去年平均每亩收入一百八十九元。一九七六年,多种经营的收入为大队提供了十八万三千多元资金和二十多万担有机肥料,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和粮食产量的增加。现在全大队有各种农副业机械六十多台。去年的粮食产量比一九七五年增加两成以上。农副业总收入比一九七○年以前翻了一番。
新风大队的自然条件比新村大队好。由于大队干部没有很好抓多种经营,去年每亩山林平均只收入二角八分。收入低,资金少,肥料缺,结果,粮食生产上不去,还要吃国家返销粮。
新村大队和新风大队的鲜明对比,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同时也使供销部门的广大职工认识到,因地制宜,大抓多种经营,就能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而商业部门在这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大办商品基地,是浠水县商业部门促进多种经营发展已见成效的经验。过去,财贸部门对大办商品基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抓生产队的多种经营多,抓公社和大队两级的多种经营少,特别是没有下大力去帮助公社和大队兴办商品基地。这样,多种经营搞得星星点点,产量不稳定,商品率也低。在大力扶植公社、大队两级大办商品基地以后,情况大不一样了。随着商品基地的发展,多种经营的商品率不断提高。公社和大队两级的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为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创造了条件。
一九七○年以来,在县供销社和其他财贸部门的大力扶植下,浠水县社、队两级的商品基地发展很快。现在,全县已种植茶叶、蚕桑、油桐、油茶、中药材、楠竹等二十一万亩,建立了百亩、五百亩、千亩和万亩以上的商品基地三百四十八个。
种植、养殖、加工三结合,是巩固和发展商品基地的好办法。里店茶场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这个茶场种茶一千亩,以种茶为主,同时经营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以加工茶叶为主的加工工业。茶场除兴办茶叶加工厂外,还利用闲散土地种植饲料作物,办起了主要是加工猪饲料的工厂。这样,茶叶为养猪和加工工业提供了大量资金,养猪为茶叶提供了大量有机肥料,加工工业又为养猪提供了大量的精粗饲料。四年来,茶场总收入三十五万多元,现有公共积累十万六千元。县委在全县推广了里店茶场的经验,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帮助社、队组织和发展多种经营中,有关部门做了哪些工作呢?
第一,帮助社、队端正方向道路。近几年来,在县委的领导下,财贸部门坚持对基层单位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帮助社、队根据国家需要,因地制宜地制订了发展多种经营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从县到公社、大队,都把发展多种经营纳入农业学大寨、建设大寨县的规划。
第二,财贸部门通过与社、队签订产销结合合同,落实计划,指导生产。仅供销社系统,去年就同五百三十九个社、队单位签订了产销结合合同,使社会主义经济牢固地占领了商品生产和市场阵地。
第三,层层办点,行行办点,搞好典型示范。近几年来,财贸部门每年都派出大量职工,分别到一百多个大队蹲点。这对加快和巩固商品基地的建设,起了很好的作用。
第四,帮助社、队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几年来,县供销社和其他财贸部门,从浙江、广西、四川等省区引进油茶、湖桑、柑桔、中药材、甘蔗、榨菜等种苗和种子,及时供应了社、队。此外,供销社系统还从十一个省、十三个县请来各种技术人员二百零四人(次),传授技术,为社、队培养了必需的技术人员。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兴隆煤矿排除“四人帮”干扰坚持抓革命促生产
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实现产量翻番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 兴隆煤矿是一座中型煤矿,地处燕山北部边缘,地质构造复杂,生产条件很差。一九七四年这个煤矿的原煤产量达到了设计能力。下一步怎么办?矿党委学习了敬爱的周总理在四届人大的报告,学习了开滦煤矿翻番的经验,受到很大教育和鼓舞。他们发动群众,反复讨论,制定了一个向企业内部要人力、要材料、要设备,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原煤产量在三年内按设计能力翻一番的跃进规划。
在实现翻番规划的过程中,兴隆煤矿各级党委不怕“四人帮”扣“唯生产力论”的大帽子,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在抓好革命的同时,用更多的时间去组织生产。
要扩大生产,就得有足够的煤炭资源,为此,他们组织了七十多人的钻探队伍,修复三台旧钻机,大力开展钻探工作。与此同时,他们狠抓开拓掘进,积极扩大新的生产区域,为翻番准备足够的煤量。
劳力不足、材料缺口很大等等,是兴隆煤矿组织翻番中遇到的又一个突出矛盾。在劳力方面,矿党委统筹安排,把一些强壮劳力从辅助工种顶替下来,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在合理安排劳力的同时,一九七五年他们顶住“四人帮”的干扰,大力推广汪庄煤矿大搞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经验,表扬和宣传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
在材料使用方面,矿党委领导全矿严格实行算了用,而不是用了算的办法。从一九七五年以来,他们总是把国家给的材料和自己的增产计划对照着一笔一笔地算细帐,对材料有多大缺口,用什么办法解决,都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争取高速度,实现三年内产量翻番规划,兴隆煤矿党委坚决按照“鞍钢宪法”办事。他们发动群众,广泛地开展“三结合”的技术革新活动,向技术革新要劳力、要材料、要设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矿实现了大小技术革新项目四百多项,其中重大革新六十多项,有效地减轻了笨重体力劳动,节约了大量劳力和物力,加快了生产速度,改变了全矿的生产面貌。


第3版()
专栏:

坚持生产和节约并重的方针
六机部表彰十二个取得显著节约成绩的先进单位
第六机械工业部最近召开节约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表彰了坚持生产和节约并重的方针,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十二个先进单位。他们是汉光机械厂、沪东造船厂、江云机械厂、永进机械厂、红旗蓄电池厂、井冈山机械厂、江宁机械厂、汾西机器厂、胜利机械厂、先锋机械厂、船舶工程学院和广州柴油机厂。
这十二个先进单位都在节约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取得了很多经验。汉光机械厂坚持在编制生产计划的同时编制节约计划,制订生产措施的同时制订节约措施,检查生产任务的同时检查节约情况,使节约计划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沪东造船厂利用石油液化气代替煤和油作燃料,现在代替的比例已占百分之七十。广州柴油机厂狠抓毛坯精化,以铸代锻,改变了毛坯“肥头大耳”的状况,做到了少切削和无切削,降低了材料单耗。仅以柴油机曲轴为例,毛坯重量减少将近四分之三,切削工时降低百分之七十七,成本降低百分之八十三,一年就可为国家节省钢材五百多吨,工时十万零八千个。
六机部表彰的十二个先进单位的共同经验是:认真学习毛主席、周总理和华主席关于节约工作的指示,深揭狠批“四人帮”不许讲节约、不许反浪费的种种罪行;党委坚持把增产节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具体组织领导;大搞技术革新,为增产节约开辟广阔途径;广泛开展学铁人、学雷锋、学硬骨头六连的社会主义竞赛活动。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清江市服装厂降低原材料消耗
前几年,在“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江苏省清江市服装厂在生产一些品种时,领料无限额,用料无定额,造成棉布、棉线等主要原辅材料较大的浪费。
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以来,这个厂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原辅材料消耗。过去有的品种浪费大,成本高,主要是由于没有图纸。现在每个品种投产前,都由技术人员先把图画好,再交裁剪车间按图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广大裁剪人员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图纸,精益求精。今年在生产一批专用服装中,由于技术人员和裁剪工人紧密配合,使排图更加合理,每套服装用料比过去降低了二十多厘米,而且质量还有所提高。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棉布三千多米,降低成本一万多元。
另外,他们过去裁剪下来的边角碎料,都当废品按斤卖掉。最近他们想办法,找窍门,把这些边角碎料,剪成人们日用的布料小品种进行缝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积累。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江西无线电厂经济核算搞得好
江西无线电厂党委十分重视经济核算工作,做到了支出有计划,消耗有定额,成本有核算,质量有检验,指标有考核,管理有章程。近七年来,这个厂的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六点六,主要产品产量成倍增长,产品成本下降了百分之六十。去年在“四害”横行的情况下,他们顶逆流排干扰,坚持为国家增加积累,仅一年上交的利润就相当于建厂初期的两个厂。今年以来月月完成国家计划,各项经济指标都创造了新的纪录。
江西无线电厂把班组核算作为三级经济核算的基础,广泛依靠工人群众参加企业的经济管理。他们把指标全部下到车间、班组,逐个进行考核。班组按人每天公布,车间每旬考核公布,凡是每月完成各项指标,质量全优并做到安全无事故的工人都上光荣榜,记入光荣册,把大干社会主义光荣的空气搞得浓浓的。这样就把核算的过程,变为调查研究、搞好计划、组织生产的过程,有力地促进了生产。
这个厂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很注意抓产品质量。他们年年搞质量整顿,经常召开各种类型的质量分析会,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质量检验制度,采取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的方法,基本上杜绝了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有一个老产品体积大,用料多,他们大胆进行技术革新,使这个产品的体积、重量都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十。他们还注意抓工时利用。今年上半年,这个厂发现有的车间非生产活动和会议占用时间太多,为了提高工时利用率,他们精简会议,能开短的不开长,能业余开的不在生产时间开,能个别解决的就不开会,结果非生产工时减少了三分之一。党委抓住这一事例,发动大家讨论,使各单位看到在工时利用上大有潜力可挖。经过努力实践,全厂工时利用率迅速上升了百分之十五。
在群众性的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这个厂的各级干部每年都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三个月以上。管理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到面向班组不计较远近,面向生产不计较时间,既在劳动过程中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掌握了计划执行情况的全过程,及时、准确、有效地解决问题,使计划调度渠道畅通无阻,促进了生产平衡发展。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二十多年出全勤的山东坊子煤矿老工人刘祥疃,同工友一起研究如何多出煤。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