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云湖天河
——韶山灌区巡礼
“云湖天河”,这是华国锋同志给韶山灌区的一个渡槽的题词。在这个雄伟的银灰色的渡槽边厢上,横排着这四个朱红色的大字。在渡槽下面,火车、汽车,穿梭而过。
站在那郁郁葱葱的山峰上,环顾四周,此情此景,真是银湖天河。你看那一个个水库,散布在浅丘陵的云雾中间,宛如一个个银湖。那一道道渡槽,离地面几十米,真象一道道天河。整个韶山灌区,二千五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不就是这些云湖天河组成的锦绣大地吗?

在馥郁的稻香中,我们来到了涟上飞涟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涟上飞涟呢?原来地上一条河,流的是涟水,从北向南;天上一条河,流的也是涟水,从西向东。本来是一条涟水,在上游二十公里地方分了家。一条在地上走,一条在天上走,到这里正好交叉而过。群众打个生动的比喻说,这是一对双生兄弟。地下的河好象在说:“兄弟,你到哪里去?”天上的河说:“我去为人民服务呀!”
这条天河的渡槽全长一华里多,宽五点五米,凌空二十五点九米,可通过流量三十一点八秒立方米。载重二十吨的木船,在天河的碧波中行驶。地上的涟河,银帆面面,乘风破浪。一上一下两条河,来往船队形成了一个缓缓移动的十字,真是天下奇观。
建成涟上飞涟这条天河,工程是十分艰巨的。渡槽的每块槽身预制体,重达一百二十多吨。当时工地上只有三十吨重的吊装设备,怎么把槽身预制体吊起来呢?那时,华国锋同志担任灌区建设工程总指挥。他来到这里,同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一起商量,群策群力,自力更生,制成了起重一百二十吨吊车设备,成功地吊装了渡槽。十一年过去了,涟上飞涟这条天河,送走的水量该有多少啊!这些水化成米粮,支援了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我们沿着天河,来到一个隧洞前。启闭台上嵌镶着“英雄关”三个大字,隧洞两边一副对联,上联是“奇迹人间创”,下联是“天河地下行”。人,毛泽东思想武装了的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能叫地下的水上天,也能叫天河的水穿山。“英雄关”这个工程不正是很好的说明吗?
“英雄关”隧洞全长近两华里。通过的山中溶洞多,地下水多,土质复杂,是十分艰巨的工程。开掘过程中,经常遇到塌方。有人主张改道。灌区建设者告诉我们,当年华国锋同志来到现场,要到隧道下边去看看。有人对他说:“下面危险,你不要下去了。”华国锋同志笑道:“你们成天在下面战斗,难道我就不能下去吗?”他深入洞中,仔细察看,周密调查。出来以后,他又同大家一起开座谈会,找原因,亲自拉风箱给在井下操作的工人送风。在华国锋同志的直接指挥下,大家艰苦奋战,先后战胜了六十一次大小塌方。工程进展中,出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所以这个隧洞得名“英雄关”。
来到猫形山,立即听到灌区人们流传的华国锋同志“三上猫形山”的故事。这座山原由五个陡峭的山头组成,远望很象一只山猫,所以叫做猫形山。可是现在,人们见到的不是山猫,而是一道天河在山上流的情景。原来,要得天河上山,必须从山顶往山腰凿下去十七米,又要从二百多米远、三十多米高的山顶上取石取土,把五个山头间的四条沟垫高二十四米。算了一下,共有二十一万多土石方。
猫形山上都是坚硬的红砂岩石,钢钎打进去,拔都拔不出来。施工时正逢盛暑,石山都烤得滚烫。华国锋同志三次来到猫形山同群众商量,出主意,想办法,给大家很大鼓舞。大家说:“愚公有移山之志,我们有开山之勇!”在一场艰苦的鏖战中,猫形山被拿下来了。
沿着渠道,我们看了灌区许多重要的工程。人们给这些工程赋予含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你看那道道天河,有双江纵横、南北分流、飞涟灌万顷、石江长渡、普田一虹、三湘分流、芦塘巧渡、碧星飞渡、韶山银河、靳上骑涟,等等;你看那处处隧洞,有龙跃关、先锋关、破险关、英雄关、创新关、跃进关,等等。个个工程,包含着数不清的英雄事迹,构成了一幅幅天下壮观。我国旧社会习惯有八景、十景的说法,哪里能比得上这些工程呢?

在灌渠上,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凡是有群众居住的地方,都有用水泥砌成的踏步式的码头。谈起码头的来历,社员群众给我们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九六五年六月的一天,华国锋同志来到朱津渡渡槽附近一个工地,视察一段刚修好的渠道。华国锋同志在工地征求大家的意见,有人赞扬说,渠道修得真好呀,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样板渠!正在这时,一位女社员龙凤英说:“渠道好是好,就是我们挑水不方便,要是能在渠道旁修一个挑水码头,那就更好啦!”华国锋同志听了,微笑着连连点头,当即嘱咐民工连在龙凤英屋场门口的渠道旁修建了一个挑水码头。码头修好了,她激动地说:“华总指挥真是关心群众的利益啊!”现在,全灌区已修建了三百二十多处码头。
我们来到了韶山银河渡槽。这里正好靠近一个村庄。水在天上过,人在下边住。水虽然引来了,可是要爬几十米上去取水,也够费力气的。工程技术人员就为社员群众在村头安装了水龙头,把渡槽里的水引下来。在灌区一些临近村落的高渡槽和高填方渠道下面,都有这样的水龙头。
在灌区的洋潭引水坝,我们看到了一桩新鲜事。引水坝把涟水拦腰截断。大坝的两边有许多木船,船怎么过坝呢?我们正在捉摸的时候,一个奇迹出现了。大坝西边那一只载满二十吨石灰的木船,给一个十几米长、三米多宽的承船厢托出水面了。承船厢内安装有特制的弹簧尼龙网,象网兜一样。堤前楼上操纵台里的电钮按动了,鸭蛋粗的钢缆拖动承船厢,沿着两条明亮的钢轨缓缓上了西坡。然后船又缓缓下了东坡,进到堤东水里去了。这种干运式斜面升船机耗电量少,不损坏船只,操纵方便,只需一个人就行了。过一次船只需要十二分钟,年货运量可达十万吨。
船在干渠里行驶,要通过一个个隧洞,怎么过呢?隧洞里面桅杆得放倒,更不用说扬帆了,篙子当然也拿不直。下水可以任船走,可是上水呢?一个老船工告诉我们:“船过隧洞不用撑篙不用帆,两手攀着撑钩就能过。”原来在隧洞的壁上,安有用钢筋作的半环形的两行撑钩。船逆水通过隧洞时,船工们仰着身子,两手把住壁上的半环形撑钩向前拉,船就在隧洞里向前走了。
渠道多了,截断了原来的交通体系,走路就比过去麻烦。然而工程技术人员早想到了,为群众设计了多种桥。平均不到一公里就有一座行人桥。我们发现一种别具风格的桥。这种桥一边设置栏杆,一边没有栏杆。不知道的人,可能以为那边栏杆失落了吧!一经调查,才知道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用心。原来,这种行人桥一般不必太宽,宽了也是浪费。如果没有栏杆,人不安全。如果两边都有栏杆,社员挑柴草过桥就不方便,会给栏杆刮住走不动。设计这种半边栏杆桥,既保证行人的安全,又适合社员劳动生产的需要。现在灌渠上三百零一座各种形式的行人桥,组成了一个方便群众的交通网。

汽车在一条新铺的公路上行驶。直到有人告诉我们,才知道公路下面是一条渠道。又有人告诉我们,在那碧绿的稻田下面,有一条十里长的渠道。天河引来的水,又从地下走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湘中浅丘陵区,田地是很珍贵的。引来幸福水,开出幸福渠。渠道多了,必然占了田地面积。所以,人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对付它,就是把明渠改成暗渠。暗渠大约一米宽,一米深,每隔二百米左右设一个清淤口。暗渠可以节约耕地面积,还有流速快,多排易灌的优点。这些暗渠有的用钢筋混凝土管子,有的用块石砌,有的用红砖砌。湘乡县东山公社把一条长十华里的明渠改成暗渠,节约了七百亩耕地。
来到韶山茶园,人们可以看到水龙头喷灌。每个喷点的管子上,缓缓旋转的大小两个喷头,不断喷出水珠,一近一远,飘飘洒洒,迎着阳光,好象千百道彩虹。这个茶场从一九七五年开始,在一百二十亩茶园的面积上实行喷灌。在地下敷设管道,地面设置三十一个喷点。每个喷点可以喷地三亩左右。茶场算了一个账:浇一次水,一亩地需要二十吨。过去浇灌,五个人担水,一天只能浇一亩。一百二十亩茶园,要六百人担水浇一天。改成喷灌以后,一个喷点喷二十分钟即够。现在用十个喷头,巡回安插在各个喷点上。一百二十亩茶园,只要六小时就可以喷灌一次。水利技术员告诉我们,喷灌的好处,还可以改变区间的小气候,调节空气湿度。采用喷灌的茶园,茶叶的产量增加了一倍。
在灌区还可以看到许多整整齐齐的蓄水池。过去这些水池,多是不规则的,占地多,容量小。现在虽然引来了幸福水,但是大家还注意蓄水,避免浪费。湘乡县水利局的同志说,修了蓄水池,增加耕地面积百分之五。他们还有一池带三场的办法,即是蓄水池带鱼场、蚕场、猪场。蓄水池里可以养鱼,可以繁殖水生猪饲料,池旁可以栽桑养蚕。
打井也是这里的一件新鲜事情。湘乡县打了四千口井。本来,开了渠道引来水,可以不必打井了。可是,县里水利部门考虑到,吃塘水不卫生。打井既可以吃水,又可以灌溉。早稻育秧时,渠里水温低,井里水温高,用井水育秧最合适。去年东山公社打了五百多口井,有一部分井的水位比田还高,自流出来,可以灌溉秧田。湘乡县在灌区上游,用水方便。可是他们从全局考虑,力争扩大水源,节约用水,把水多留给下游用。
在灌区,人们可以看到装有柴油机的船只,上面漆有“流动电灌船”字样。这些电灌船流动于一些只有小量耕地、又不易灌溉的地方。那里不需建立电灌站,需要浇水的时候,只要打个电话,流动电灌船就开来了。全灌区现有电灌站四百四十处。流动电灌船起了辅助电灌站的作用。

从一九六六年韶山灌区主体工程建成以来,已经十一年了。在这十一年中,灌区不断完善配套,扩大效益。至目前为止,全区大小渠道共长二千五百二十公里,可以从韶山一直延伸到北京。全区共用土石方一亿二千万方,如果把这些土石方筑成一道五米高、五米宽的长堤,那就超过几座万里长城。开始灌区只能灌溉六十万亩农田,现在已增加到一百万亩。
人们在黎树塘的渠道上,可以看到“要高产才算”五个用碎石砌成的醒目大字。“要高产才算”,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参加韶山灌区工程会战全体人员发出的指示。他们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保证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实现高产。他们的保证实现了。
现在,灌区亩产超千斤,粮食总产量比灌区建设前增长了一倍以上。如果以一九六五年粮食产量的基数为一○○,那么可以看到这么一个增产表。
一九六五年 一○○
一九六六年 一二二
一九六八年 一四八
一九七○年 二一○
一九七六年 二一五
在渠道两旁,我们常看到用草皮或卵石组成的翠绿色或银白色的大字:“毛主席指出金光道,华主席引来幸福水。”人们带着幸福的微笑给我们讲过去酸辛的故事,那里有个盼水的“望梅亭”,那里是“韩家山,讨米棍子七十三”,那里是“天旱火烧屋,井底洒干谷”,……这些都是陈迹了,人们正在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6版()
专栏:

雁北山河绿茵茵
山西省雁门关外,过去是个“黄沙蔽日月,缺树少人烟”的地方。如今,这里流传起一首新的民谣:“出了雁门关,心里好喜欢。山河绿茵茵,大风难昏天。”
雁北地区的自然面貌确实变了。八月末九月初,我们在雁北的大同盆地、吕梁山区、桑干河畔和长城内外,看到过去的一座座荒山、一片片沙滩,如今是树木茂密,盛披绿装。许多地方的果树园里,苹果、梨子、核桃挂满枝头。自一九五六年以来,雁北植树造林,制服风沙,保持水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现在,植树造林面积比一九五五年扩大了八倍,另外还零星植树九千多万株。经济林木大量发展,近几年每年卖给国家上千万斤干鲜果品。植树造林的结果,初步改变了雁北山河面貌和气候,加上工程措施,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五百多万亩。据金沙滩等几个地方的观察,风沙危害减轻了,无霜期延长了,过去不能种植玉米、谷子的地方,现在能大面积种植了。
林业的发展,促进了雁北地区农牧业的发展。一九七四年全区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五五年增长了二点五倍,油料总产量一九七五年比一九五五年增长了一点八倍。养猪头数一九七六年比一九五五年增长了五点六倍。贫瘠低产的雁北已经变成林茂粮丰的新雁北。
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经受锻炼,形成一种战斗的精神风貌。他们正在制订新的计划,描绘着新的蓝图,掀起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新高潮。
雁北面貌的变化,是由先进人物带头大干苦干开始的。早在解放前贫苦农民高进才来到了大泉山。他挖坑、开渠、培埂和打坝填沟,植树造林,用了十八年工夫,治理了三百八十八亩荒坡,把光秃秃的大泉山改造成绿树成荫的优美风景地,保持住水土,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一日,中共阳高县委书记(现任雁北地委书记)王进,总结了高进才治理大泉山的经验,写成一篇文章,题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
当年,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写了如下的按语:“很高兴地看完了这一篇好文章。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并且不要很多的时间,三年,五年,七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问题是要全面规划,要加强领导。我们要求每个县委书记都学阳高县委书记那样,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总结,使之推广。”
毛主席这一光辉指示,为改造水土流失的贫瘠山区指出了方向,使雁北地区的广大贫下中农受到了极大鼓舞。二十多年来,他们铭记毛主席的教导,朝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我们在外长城的一个著名关口——杀虎口,放眼了望,只见雄伟的长城蜿蜒地伸向远方。长城脚下郁郁葱葱的林带,与古长城平行越过一道道山梁,也伸向了远方。这是雁北七大林带之一的外长城林带杀虎口地段。林带的营造过程是这样的:
一九五八年,雁北地区组织了一支林业规划队伍,用了两三年的时间,调查了全区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情况,根据“因害设防,促进农牧业发展”的方针,制订出一个发展林业的长远规划,采取措施逐步完成。现在这个规划已基本实现。雁北冬春两季西北风特别大,风沙侵袭严重。根据这种情况,当地人民就在北边沿外长城营造起一条长四百五十里、宽五十到一百米的防风林带。源头在朔县神头的桑干河,由西南流向东北,斜贯雁北地区全境,经朔县、山阴、应县、怀仁、大同和阳高六县入河北,河床不稳,给海河流域带去大量泥沙,沿岸又是沙地,常是风起沙飞。为改变这种状况,当地人民就在桑干河两岸营造起三百九十里长的宽阔的护河防风林带。雁北夏秋两季东南风也很大,当地人民便沿着南边的内长城营造起一条长三百里、宽五十到一百米的防风林带。
位于大同盆地的金沙滩林场,经过反复试验,还在平川风沙区不能造针叶林的所谓“禁区”,种植了油松、落叶松三千多亩,现在所有松树都长得十分茂盛。
在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右玉县,我们从一个沙梁走到另一个沙梁,梁梁都是排列成行的枝叶繁茂的小叶杨。俯视沟壑,沟沟有树,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
中共右玉县委过去几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抵制“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坚决执行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指示,每年都研究两三次植树造林工作。每到植树造林季节,县委领导成员都扛起铁锹、镢头,同群众一起上山下沟栽树造林。一九七一年以来,这个只有八万多人口的县,植树造林面积已达六十四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占了水土流失总面积百分之四十。繁茂郁闭的大片林木和林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风沙。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第6版()
专栏:

千里岷江听调遣
——四川省眉山县治理岷江工程的调查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把浩瀚的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成都平原,造福无穷;作为排洪道的外江,流经川西、川南,最高可达上万个流量。过去,每当洪水横溢,给沿江各县人民带来许多苦难。解放后,虽然搞了一些防洪设施,水害大为减少,但终因小打小闹,不能彻底根治。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沿江各县人民把治理岷江当作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来办。经过几个冬春的奋战,外江沿线几十米宽、十几米高的大堤,正在一段一段地矗立起来,逐步连成一体。千里长堤锁江水,咆哮的岷江开始听从人民调遣了。
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怎样干起来的呢?眉山县的干部和群众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
眉山县处于岷江中游。一九六四年,刚刚开始学大寨的时候,县委就把治理岷江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年复一年,议而不决。为什么下不了决心?因为县委有“三怕”:一怕缺少资金、材料,搞不起来;二怕犯“一平二调”的错误;三怕经不住洪水考验,担风险。
十多年过去了,眉山县的农业生产虽有发展,但岷江的旧貌却改变不大。群众尖锐地向县委提出:你们怕这怕那,龙王爷年年“平调”我们的土地,资本主义年年“平调”我们的劳力、资金,你们就不怕吗?实际情况确实如此。眉山县境内岷江南北贯穿九十多华里,近十年中发生了三次大洪水,冲毁庄稼二万多亩,损失折款五、六百万元。一些后进社队,由于没有把群众的积极性组织到大干社会主义上来,劳动力大量外流,资本主义泛滥。
群众的呼声和建设高标准大寨县的需要,迫使县委克服“三怕”思想。他们经过详细勘测,做出了治理岷江的方案:在右江筑一条长一百华里、高十米的大堤,不但可以保护十多万亩农田和十多万居民免受洪水的威胁,还可在堤外淤地造田四万多亩。整个工程分三期进行,计划五年完工。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第一期工程全面铺开了。四万三千多人的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由各级干部带领,打响了彻底治理岷江的战斗。
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四人帮”刮起的批所谓“唯生产力论”的冷风吹到了这里,“治岷工程是唯生产力论的产物”的论调在工地上嚷嚷起来。县委发现后,一方面发动群众在工地上批判这个论调,一方面自己带头劳动抵制这股冷风。县委书记、副书记把行李搬到工地,同群众一起出大力、流大汗。省委、地委的领导同志也到工地参加劳动,这对奋战在岷江两岸的干部和社员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支持。“四人帮”的冷风不仅没有刮起来,反而使日平均工效由零点五方提高到一点四方,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仅仅五个月时间,就建成大堤八千多米,提前完成了第一期工程。
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以后,第二期工程以更大的声势和规模上马了。由于粉碎了“四人帮”,大家心情舒畅,干劲倍增,日平均工效达二方以上,第二期施工任务又提前超额完成了。现在,整个工程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左右,已有近六十华里长的江面被大堤锁住了,并在堤外淤滩造地,办起了第一个农场。
眉山县是一个有六十多万人口、七十多万亩耕地的中等县,每年冬春出动四、五万人治理岷江,会不会影响全县的农业生产呢?眉山县委开始思想也有顾虑。但是事实证明,这对全县农业生产不仅没有影响,反而起了促进作用。在第一期工程施工的同时,全县面上的农田基本建设也搞得轰轰烈烈,完成了七座水库的渠系配套,新建了三百多处小型水利工程,改造了十条山溪河,增加引蓄水量一千三百多万方;开挖了总长二千多公里的排水沟,使八万亩水位高的下湿田得到彻底改造,十二万亩得到初步改造;还修了一千七百多公里的田间机耕道。去年虽然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但各项农作物都获得好收成,产量相当于大丰收的一九七五年。眉山县的实践说明,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只要路线对头,领导得当,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眉山县治理岷江的行动,使沿江各县人民大开眼界。崇庆、新津、彭山、青神、乐山等县,都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对岷江的治理。这条古老的河流,将在建设高标准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中,旧貌换新颜。
《四川日报》记者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