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蓝天凯歌
——记“雷锋式的飞行员”王冠扬为国防现代化奋斗的事迹
某试飞团飞行员王冠扬,十多年如一日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飞行技术,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科研试飞任务,曾四次受到上级党委的嘉奖。粉碎“四人帮”后,他更加意气风发。今年六月他在执行一项科研试飞任务时,飞机在八千米高空突然发生发动机停车的严重故障。为了保护飞机和科研设备,他放弃跳伞,三次避开工厂、学校和村庄,成功地迫降着陆。八月八日,空军党委发布命令,授予王冠扬以“雷锋式的飞行员”的荣誉称号。
科研试飞是加速空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新的机种要试飞,各种新的仪器要通过试飞来检验,一些新设备的极限数据也要通过试飞来测定。几乎每一项任务都是新的,这就有着一定的危险性。王冠扬在十多年的科研试飞工作中,不怕担风险,勇于挑重担,和科研人员一起不断地闯新路,攀高峰。炎热的夏季,机场温度高,王冠扬身穿高空抗荷服,头戴大头盔,下飞机后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但为了抢时间,他不卸飞行装具,坐在热浪难耐的停机坪上待命继续试飞。同志们劝他休息,他总是笑呵呵地说:“科研要上去,时间很宝贵,多飞一个起落,就多积累一点科研需要的资料。”
在“四人帮”乱扣唯生产力论、单纯军事观点等大帽子,破坏战备,破坏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时候,王冠扬以积极完成每一项试飞任务的实际行动,同“四人帮”鼓吹的谬论作斗争。仅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六年十月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就和战友们一道圆满地完成了十二项科研试飞任务。
一九七六年九月下旬,人们还沉浸在悼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的深切悲痛之中,这时,上级把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十分关心、华主席亲自过问的一项科研仪器的试飞任务交给了王冠扬所在部队。这是一项艰巨的试飞任务。王冠扬向领导请求:“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坚决完成!”
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王冠扬不分昼夜,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紧张、细致的准备工作中。第一次试飞的日子到来了。这一天,王冠扬很早就来到机场,在机翼下待命。可是,直到中午,云底高还不合要求,眼看着云层越来越厚,能见度越来越差,别的飞行计划都取消了,唯独王冠扬还等在自己的战鹰旁。科研单位的同志关切地问:“老王,这样的天气能飞吗?”他仰望天空,说:“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也要去完成任务,让你们拿到数据。”时间逐渐过去,如果再不飞,当天就不能飞了。王冠扬一再向指挥员请求:“多少人在等着,飞吧!”指挥员经过周密考虑,下达了起飞命令。王冠扬跨进座舱,开足加力,展翅凌空,反复试验,终于得出了需要的数据胜利返航,为试验这种仪器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随着这项试飞科目的进展,王冠扬经常主动到科研室、实验室,和大家研究试飞方案,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实践,摸索经验。又一次新的试飞开始了。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王冠扬带着新方案,带着党的希望,人民的委托,驾着战鹰,箭一般地冲向蓝天。他沉着、细致、精确地做着每一个动作,英勇顽强地克服了遇到的困难,不断把一个个实况数据报告给地面科研室和指挥员,胜利突破了设计指标的高度和速度。在这次试飞任务中,由于王冠扬的艰苦奋战,比原计划节省了百分之十的飞行架次,提前四天圆满完成了任务。
不久,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我国又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空军航空兵某部潘国兴、孙荣华等三名飞行员运用王冠扬试飞过的这种仪器和得来的数据,在氢弹爆炸的时候,安全地穿过蘑菇云,搜集到了所需的样品,为人民立了功。在总结评功时,他们自然想起了王冠扬,大家都说,王冠扬是穿越这一“蘑菇云”的“开路人”。
王冠扬是一名从事科研试飞十多年的老飞行员,在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为了把我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迅速搞上去,他认真负责,积极钻研技术,一丝不苟地搞好试飞工作。在完成那些紧张、繁重的科研试飞任务的日子里,他常常是早晨迎着朝阳,豪情满怀上战鹰,夜晚和休息时间又不顾疲劳,走访科研人员或总结经验教训,对技术精益求精。
有一次,部队接受了一项投放高速战斗机副油箱的试飞任务,这是为我国一种新型飞机的定型做准备。上级科研单位和工厂不仅要求有精确的试飞数据,并且要求的时间很急。王冠扬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夜深了,战友们都已休息,王冠扬还在查资料、划航线,研究第二天的试飞任务,琢磨着航向、高度、开关加力的数据和时机。为了使每个动作准确无误,他一丝不苟地精确计算,直到准备好了才休息。
第二天,他来到机场,利用起飞前的点滴时间进行座舱实习,验证和熟练自己的试飞方案。为了从科学上给自己的飞行方案多提几个为什么,他又找来科研人员,反复给他们讲解自己的飞行计划以及在空中的飞行动作,虚心地请他们提修改意见。在领导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帮助下,他比较完整地科学地制定出了新的试飞方案。顺利地完成任务后,他听到科研人员反映第一个起落不太理想,又不顾疲劳,经过领导批准,再飞了一个起落,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国防科研战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华主席关于加速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的指示,给了王冠扬新的巨大鼓舞和力量。一九七七年六月十九日,王冠扬担负了一项新的试飞任务。他驾驶国产高速战斗机直上蓝天,透过挡风玻璃俯瞰祖国大地。这大好的河山,多么需要我们试飞出更多的战鹰去保卫啊!王冠扬的心情十分激动。他飞到八千米高空,准确地、熟练地平飞、盘旋、俯冲、跃升、加速,完成了预定的试飞任务。在做收油门、关加力、放减速板的过程中,猛然间飞机前下方“轰”的一声巨响,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来回收加油门已不起作用,他马上警觉到发动机有故障,经过冷静的分析,他判断属于发动机停车,接着出现的一些迹象又使他意识到,已经不能再次开车。飞机速度在减小,高度在下降,情况很危险!王冠扬沉着清晰地向地面报告了情况。在指挥员命令下,他镇定自若,调整航向,对准机场返航。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飞机的高度和速度在继续下降。地面指挥员清楚地知道飞机失去动力的严重后果和这种飞机迫降的困难,一面细致指挥,引导王冠扬返回本场,一面分析飞机状态,随时准备下达最后的命令。飞机高度已由八千米下降到两千米。凭着飞行经验,王冠扬知道这时正是跳伞的最好高度和状态,只要握一下跳伞装置,自己便可安然无恙地返回地面。然而王冠扬意识到,跳伞就意味着放弃飞机和装在飞机上的科研器材,失去控制的飞机将象重磅炸弹一样向下坠去,可能掉进工厂或村庄,造成损失。他当机立断,毅然放弃跳伞的机会,下定决心尽最大努力争取迫降成功。
王冠扬努力操纵飞机向机场方向滑翔。这天是由西向东起飞,按常规也应由西向东迫降,但这样要经过一个大工厂的上空,为了防止飞机万一掉进厂区,他又放弃了逆风着陆的有利条件,迅速改为由东向西迫降。飞机离地面只有一千多米了,下降速度越来越快,已经无法回机场迫降了。在这十分危急的情况下,王冠扬冷静地观察地形,极力设法避开村庄。
当飞机瞬间就要接地时,突然一所小学和在田间劳动的社员出现在右前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冠扬又对飞机的降落方向作了最后的修正,使飞机降落在一块刚收割过的麦田里。
飞机和科研设备保住了,工厂、农村、学校、群众都没有受损失,而王冠扬却在飞机接地时的剧烈震动中受了重伤。当群众和战友们赶来救护时,他忘了自己,忘了伤痛,急切地询问:“损害房子没有?伤着人没有?飞机怎么样?”在场的同志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六月二十日,正在当地视察的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到医院向王冠扬进行亲切的慰问。王震副总理给他献了一束鲜艳的红花,亲切地对他说:“你是英勇的模范的飞行员,我代表华主席和叶副主席向你表示慰问,我回到北京后一定向华主席、叶副主席汇报你的英勇事迹。”王冠扬激动地说:“衷心拥护英明领袖华主席,拥护敬爱的叶副主席,感谢王副总理的亲切关怀。我一定听医生的话,服从治疗,争取早日出院,重上蓝天,为祖国航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在华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党的十一大精神的鼓舞下,王冠扬以惊人的毅力同伤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的健康正在迅速恢复。他决心早日重上蓝天,为抓纲治军,实现四个现代化,继续贡献力量。
本报通讯员
《解放军报》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雷锋式的飞行员”——王冠场。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波尔布特书记访问无锡
乌兰夫同志等陪同柬埔寨战友访问
新华社南京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九日电 波尔布特同志和由他率领的柬埔寨党政代表团,两天来在江苏无锡参观访问,受到热烈欢迎。
陪同波尔布特同志访问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申健,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王敏生、韩培信,中共苏州地委书记、苏州地区革委会主任刘锡庚等。
十八日上午,波尔布特等同志来到江阴县华西大队参观。全村男女老少象接待亲人一样迎接柬埔寨战友。这个大队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生产不断发展,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二千七百零四斤,成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波尔布特同志对中共江阴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同志说,我要把你们的成就转告给柬埔寨人民,让他们分享你们胜利的喜悦。
柬埔寨战友还参观了无锡县前洲人民公社的农田水利设施和社办企业。十九日上午,柬埔寨贵宾乘船游览了太湖。
柬埔寨战友是十七日下午由南京到达无锡的,并已在今天离开无锡前往苏州。贵宾们抵离无锡时,无锡市和苏州地区党政负责人马健、邢白等前往迎送。
波尔布特同志在南京访问期间,还参观了南京汽车制造厂、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观看了红小兵的演出,并游览了中山陵。(附图片)
波尔布特同志由乌兰夫同志等陪同,十月十七日参观南京汽车制造厂。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4版()
专栏:

黄华外长欢宴英国前首相希思
邓小平副总理等出席了宴会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九日讯 外交部部长黄华今天晚上举行宴会欢迎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和他的随行人员。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出席了宴会。
英国驻中国大使游德应邀出席了宴会。
黄华外长首先在宴会上致词。他说:“在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将永远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们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欧洲政策,都是毛主席亲自制定的,我们将继续坚决地奉行这些政策。”
黄华外长说:“希思先生是英国和欧洲卓越的政治家。在希思先生担任首相期间,中英两国交换了大使,建立了完全的外交关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在各方面的发展。希思先生领导英国加入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对欧洲团结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希思先生清醒地指出社会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威胁,对于人们认清欧洲面临的现实形势,作出了极有价值的贡献。”
希思先生接着致词。他对来到中国访问所受到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我有机会第三次同邓小平副总理进行交谈,今天上午又有机会同黄华外长进行交谈,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我曾荣幸地两次见到毛泽东主席,我从他的智慧中得到不少教益。我还曾荣幸地会见了周恩来总理。他们的逝世使我们感到悲痛。
希思先生说,通过我过去和现在的访问和会谈,使我国和欧洲共同体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他指出,欧洲的强大,中国的强大,对我们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很多的共同利益,最重要的是维护我们的安全。我国和欧洲的独立取决于安全。
今天上午,黄华外长同爱德华·希思先生举行了会谈。游德大使参加了会谈。


第4版()
专栏:

英国前首相希思瞻仰毛主席遗容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九日讯 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今天上午由外交部部长黄华陪同,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泽东主席遗容。
希思先生在毛主席坐像前默哀,并献了花圈,花圈的白色缎带上写着:献给毛泽东主席。英国驻中国大使游德也前往瞻仰了毛泽东主席遗容。


第4版()
专栏:

王猛宴请突尼斯青年体育部长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九日讯 国家体委主任王猛今晚举行宴会,欢迎突尼斯青年体育部长福阿德·姆巴札。
国家体委负责人路金栋,有关方面负责人周觉、夏朗、王文忠等出席宴会。
突尼斯驻中国大使穆罕默德·梅米和夫人也应邀出席。
福阿德·姆巴札部长一行是应邀来我国访问于今天中午到京的。王猛主任、穆罕默德·梅米大使等前往机场迎接。


第4版()
专栏:

赞比亚驻中国大使离任回国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九日讯 赞比亚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安·西·马西耶今天离任回国。


第4版()
专栏: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亲切关怀下
《人民教育》杂志本月出刊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月十八日讯 全国教育战线的综合性刊物——《人民教育》杂志,于本月出刊。
英明领袖华主席亲笔为这个刊物题了“人民教育”四个字。刊物第一期发表了编辑部文章:《英明领袖的亲切关怀》,热烈庆祝华主席为《人民教育》杂志题字,指出这不仅是对编辑部的巨大教育和鞭策,而且也是对整个教育战线的亲切关怀。
这一期《人民教育》杂志发表的文章中,有两篇是教育部大批判组写的批判文章,一篇题为《一株反党乱校的大毒草——批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一篇题为《反革命野心家——迟群》。


第4版()
专栏:

辛内格伦上将访问内蒙古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九日电 瑞典三军总司令斯蒂格·辛内格伦上将和夫人及其随行人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和夫人陪同下,十七日、十八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参观访问,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指战员和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十七日晚,内蒙古军区为瑞典贵宾举行了欢迎宴会。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尤太忠和辛内格伦将军在宴会上先后举杯,祝愿中瑞两国、两军和两国人民的友谊日益发展。
十八日上午,瑞典贵宾乘车前往乌兰图格牧区公社观看草原民兵射击表演。瑞典客人们还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套马、驯马表演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辛内格伦上将等还参观了呼和浩特市的人民防空工程和郊区大厂库伦战斗村。
今天上午,瑞典贵宾乘专机离开呼和浩特市前往南京参观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