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在柬共正确路线指引下保卫和建设国家
英雄的柬埔寨革命军为人民立新功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月八日讯 新华社记者报道:在柬埔寨共产党正确路线的指引下,柬埔寨革命军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建树了丰功伟绩,全国解放后又在保卫和建设国家的斗争中为人民创立了新功勋。
柬埔寨革命军是柬埔寨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在建军初期的艰苦岁月里,这支人民武装力量人数不多,武器简陋。但是,他们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武装斗争,勇于夺取胜利,稳步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
一九七○年三月十八日,美帝国主义策动朗诺卖国集团发动反动政变,接着派遣十多万美国侵略军和西贡伪军大举入侵柬埔寨。另一个超级大国也同朗诺卖国集团勾勾搭搭,为它撑腰打气。柬埔寨革命军同全国人民一起,在柬埔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民族统一阵线,开展了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经过五年零一个月的浴血奋战,柬埔寨军民终于在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七日一举攻占了首都金边,使柬埔寨获得彻底解放,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揭开了柬埔寨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全国解放后,经过战争烈火严峻考验的柬埔寨革命军,肩负着保卫国家、保卫革命政权和人民胜利果实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国内外敌人对民主柬埔寨极为仇视,千方百计妄图把她扼杀在摇篮里。金边解放后不到一个月,一九七五年五月十五日,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马亚克斯号”事件。这一天,美国出动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袭击通岛。柬埔寨革命军海防部队英勇反击,打死、打伤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三十多人,击落美国直升飞机五架,胜利地保卫了祖国的领土。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柬埔寨革命军同人民一道,粉碎了敌人潜伏下来的间谍网,在北部地区先后歼灭了几批武装残匪。
两年多来,柬埔寨革命军时刻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努力加强部队建设。
民主柬埔寨电台最近发表评论指出:“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和各类卖国贼虽然在柬埔寨的土地上被消灭了,但是它们在世界上还没有被消灭。因此,它们侵略我们柬埔寨这样的小国的计划和阴谋依然存在。一旦我们掉以轻心,我们的各类敌人将灭亡我们。”革命军广大指战员热烈响应党的号召,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紧握手中枪,常备不懈,牢牢保卫祖国的边疆、海防、岛屿和领空,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柬埔寨革命军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支生产队。在革命新阶段中,革命军广大指战员保持和发扬人民子弟兵的本色,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在修复工厂和恢复交通方面,革命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解放后,他们立即投入抢修交通运输线的战斗。经过夜以继日的紧张战斗,在短短几个月里,使全国的公路干线和铁路恢复通车。
在农业生产方面,许多部队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劳动生产运动,基本做到粮食和蔬菜自给,减轻了国家和人民的负担。革命军还同人民群众一起参加生产劳动,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发挥人民军队的模范带头作用。蒙多基里省和腊塔纳基里省是多民族居住区,也是革命老根据地。长期以来,这两个省的少数民族人民习惯于在山上种地。驻在这两个省的革命军,一面自己参加生产,一面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人民种植水稻,使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柬埔寨革命军已经成为一支陆、海、空编制健全,在政治、思想、组织上发展得更加强大的人民军队。广大指战员满怀革命豪情,决心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为保卫革命胜利成果,把柬埔寨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6版()
专栏:

在金日成主席和劳动党的英明领导下
朝鲜机械工业发展迅速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七年十月七日电 在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和劳动党的英明领导下,朝鲜机械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解放前,朝鲜的机械工业十分落后,根本不能制造机器设备。解放后,朝鲜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了拥有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机械工业。特别在六年计划期间(一九七一至一九七六年),机械工业发展更为迅速。这个期间,全国机器设备的生产增长了一点四倍,其中重型机械增长一点二倍,机床增长一点六倍,农业机械增长二点六倍。此外,还新建了七十多个生产各种自动化元件、仪器和器具的工厂,有力地推动着其他一些重要工业部门的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在机械工业中机床生产占有重要位置。早在一九七一年,朝鲜机床年生产能力已达到三万台的水平。
近些年来,朝鲜机械工业部门大力发展重型机械生产。例如先后制造出了五万千瓦发电机、二十万千伏安变压器、三百马力推土机、十立方米大型挖掘机、二千五百马力内燃机车、各种大型车床和采煤机等重型机械产品,以及为冶金、电力、化工、采掘等工业部门提供大量成套机器设备,有力地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朝鲜机械工业部门大力生产支援农业的机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由于机械工业的发展,朝鲜已经能够制造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各种船舶使用的机器设备,使造船工业迅速发展。近些年来,清津、元山造船厂的职工用本国的技术和材料陆续制造出三千七百五十吨级到二万吨级的捕鱼船、客轮和货轮。
为了发展机械工业,朝鲜每年都投入巨额资金,扩建和新建机械工厂企业,并积极培养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不断增进机械工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附图片)
图为朝鲜千里马金钟泰电气机车厂的工人新装配好的一辆“红旗”牌电气机车。


第6版()
专栏:

达卡万余群众示威支持政府平息暴乱
决心维护国家独立,打击外国支持的叛国者
新华社达卡一九七七年十月五日电 孟加拉国自由战士协会会员一万多人十月三日在达卡举行示威游行,支持孟加拉国政府平息一些军人十月二日发动的暴乱。
示威者高举标语牌,要求惩办叛国者,打击破坏分子和帝国主义代理人。达卡市民也纷纷参加游行的队伍。
游行前举行了群众大会。大会表示强烈谴责外国支持的反国家分子和反人民分子,决心不惜任何代价,维护独立和国家主权。
十月三日,米门辛格市七个政界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谴责武装部队中一部分人发动的暴乱,呼吁全国爱国公民起来击退任何这样的罪恶活动。
在吉大港,十月二日和三日,成千上万的工人在各工业区举行了十多次游行。他们表示决心粉碎由外国强国及其代理人策划的反对孟加拉国独立和主权的任何阴谋。
据孟加拉国电台广播,总统顾问委员会在齐亚·拉赫曼总统主持下十月四日召开了特别会议,对在平息暴乱中牺牲的爱国军人表示深切哀悼。


第6版()
专栏:

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举行会议
公报指出:铁托总统访华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七年十月六日电 据南通社报道,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十月六日在卡拉卓尔杰沃举行了第三十一次会议。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约·布·铁托同志向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报告了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及苏联的访问。
南通社十月六日发表了关于这次会议的公报。公报在谈到铁托总统访问中国时说:“铁托同志首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与华国锋同志的友好会谈是南中关系史中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这本身就说明这次访问的十分重大的意义。”
公报说:“双方都表示准备发展与促进相互关系与全面合作。这是指发展两个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两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并都在国际关系中起重要作用。”“发展这种全面稳定的相互关系与合作的基础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平等、不干涉、有权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原则。”“在这些基础上存在着稳定地发展南中间全面友好关系的良好条件。”
会上还指出“发展两国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及发展两国各种机构与组织间的政治接触的广泛的可能性。”
公报在谈到铁托总统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时指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极为复杂的国际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同时在加强其国际地位与确立其独立与不结盟政策中获得巨大成果。”
公报说,南斯拉夫“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自主和平统一祖国而做出的努力”。
公报在谈到铁托总统对苏联的访问时说,“主权、独立、平等、互不干涉、尊重分歧和走自己发展道路的原则以及其他著名原则是使南苏关系和合作稳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基础”。
公报说,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其他成员也在会上发表了讲话,高度评价铁托总统的三国之行。


第6版()
专栏:

我临时代办为孔切主席访华成功举行招待会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月九日讯 尼亚美消息:中国驻尼日尔大使馆临时代办黄玉平,为尼日尔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赛义尼·孔切中校访问中国取得圆满成功十月七日晚在大使馆举行招待会。
尼日尔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的代表计划部长安努·马哈曼和代表团其他成员以及外交和合作部官员出席了招待会。
招待会是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第6版()
专栏:

我驻缅甸大使离任回国
新华社仰光一九七七年十月四日电 中国驻缅甸大使叶成章离任回国,十月三日乘飞机离开仰光。
在离开缅甸以前,缅甸总统吴奈温、总理吴貌貌卡、一些国务委员会委员和政府部长分别接见了叶成章大使,并同他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
缅甸外交部长吴拉蓬曾设宴欢送叶成章大使。


第6版()
专栏:

义务劳动花千树
——罗马尼亚纪行之三
“这儿的花好象总是开放,永不凋谢呢!”我们在“花之城”——蒂米什瓦拉街头散步时,不禁向陪同我们的《火花报》记者凯撒同志赞美道。
“那是因为我们把许多不同品种的花栽种在一起,开花季节不同,所以总能看到盛开的花朵。”凯撒同志热情洋溢地说:“这里的花、草都是市民用义务劳动栽种的。花、草的养护也是由市民分片包干负责。在全国美化城市的竞赛中,蒂米什瓦拉去年取得了第一名”。
当我们乘车驶入这座美丽而幽静城市的时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在那些奇迹般平地突起的高大建筑物间的空地上,到处不是鲜花就是绿草。在通衢大道两旁,满是绿油油的草坪,十字路口更是花坛堆锦,有些建筑物前面的空地上还用五彩缤纷的鲜花堆砌成“罗马尼亚共产党万岁”的字样。人民把自然的美和他们的政治感情融汇到一起了。
凯撒同志向我们介绍说,义务劳动,不仅美化了自己的城市,而且,更主要是建设了自己的城市。他指着前面一幢幢白色高大的建筑物说:“这是青年之家,是大学生用义务劳动修建的;离那不远的地方是文化宫、体育馆、大学生城……这些都是市民们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劳动修建的。”他稍停了一下,又兴奋地说:“我们这儿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物、公益事业、特别是文化设施和道路的修建,都有市民参加义务劳动。去年一年,蒂米什瓦拉义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相当五亿列依!”
在蒂米什瓦拉工业大学校园里,我们看到许多人正在修建一座大楼。有的人在脚手架上,有的人在屋顶上。烈日下,人们紧张而愉快地劳动着。副校长高兴地对我们说:“学校新建教学大楼的任务,主要由干部、教师和学生们用义务劳动来承担。大家积极性可高啦!”
在多瑙河——黑海运河的工地上,也活跃着一支支义务劳动大军。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农民、学生和干部。其中也有蒂米什瓦拉的人们。一位名叫肯恰的青年学生豪迈地说:“我一直为一座未来的工业大厅准备混凝土。大家的干劲都很大,从来都是大大超额完成日计划和月计划的。我受到了锻炼,学会了技术,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了贡献。”
当我们刚刚踏进罗马尼亚的门坎时,曾经这样想象过,这里在今年三月份才发生过强烈地震,一定还会看到一些断址颓垣和瓦砾堆。完全出乎意料,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依然是一座美丽、整洁、巍然壮观的城市。如果不是罗马尼亚同志细心地为我们介绍的话,我们真的看不出地震的痕迹来。在布加勒斯特市委那座保持着罗马尼亚民族形式的庄严、肃穆的大厅里,第一副市长杜米特列斯库同志向我们介绍了布加勒斯特地震的情况和人民开展义务劳动抗震救灾的许许多多动人事迹。
今年三月四日布加勒斯特发生强烈地震后,全体罗马尼亚人民立即响应齐奥塞斯库总书记的号召,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把被地震破坏了的首都建设得比地震前更加美丽。以罗马尼亚军人和爱国卫队为主干的罗马尼亚公民,不分男女老幼都投入了夜以继日的义务劳动中。三月十三日这一天是星期日,布加勒斯特倾城出动,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走出家门,参加恢复首都的义务劳动。第一区的两千名职工一大早就来到受到破坏最严重的倒塌大楼旁,紧张地运走瓦砾堆和修整街道。大学生们则开始修建受到严重破坏的医学院。在奥波尔区,“八·二三”工厂、自动化原件厂等工厂的工人和“勇敢的米哈伊”中学的七百名学生一起修复交通要道并把路面铲平。就这样,首都很快恢复了原来的面目,许多瓦砾堆被打扫得一干二净,铺上了绿茵茵的草皮,有的地方还种上了花。义务劳动队还为没有住所的人突击修建了一万五千套漂亮的新住宅。直到目前,布加勒斯特市民每个月仍然拿出一个星期日进行义务劳动继续修整房屋。每天约有二万五千名市民参加这项劳动。
地震使布加勒斯特一百六十二个工业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工人们为了挽回地震造成的损失,热火朝天地参加义务劳动。罗马尼亚同志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地震发生后,“乌尔干”金属部件车间的屋顶被震坏了一半。如果不把车间里的五十八套设备迅速搬到工具车间,安装好了继续生产的话,就要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由马特依和波特纳尔领导的钳工小组二十三个工人马上自动报名承担了这项紧急任务。他们在摇摇欲坠的车间里进进出出搬运机器,冒着被震坏的混凝土大梁随时都有倒塌下来的危险。他们经过三十个小时不分昼夜的连续劳动,终于救出了五十八套设备,把它们安装好,恢复了生产。具有这样大无畏英雄气概的布加勒斯特工人阶级,在大灾之年仍然超额百分之二完成了今年头七个月的生产计划。
“祖国在哪里呼唤我们,我们就奔赴哪里!”这就是义务劳动队员们的豪迈誓言。近年来,建设布加勒斯特奥托佩尼国际机场、铁门水电站、洛特鲁地下水电站、多瑙河—黑海运河和许多重要的公路线,以及遍布全国的各个建设工地上,到处活跃着一支支义务劳动大军。义务劳动已经成为罗马尼亚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九七一年,罗马尼亚共产党为了使义务劳动制度更加完善,用法律形式把公民参加义务劳动的制度固定下来。根据国务委员会发布的法律,全国各县、市、乡都设有义务劳动委员会。并决定,在全国各条战线举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同时,也组织城市和城市间的治理和美化城市的竞赛。从十八岁到退休年龄的全体公民每年都要参加一定时间的义务劳动。法律公布以后,全国人民参加义务劳动的积极性更加得到了发扬。去年一年,除各建设工地的义务劳动外,通过义务劳动修建了大面积的街道,漫长的地下水道,以及大批的住宅大楼和公共设施等,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但是,开展群众性义务劳动的意义还不止于此。罗马尼亚同志说得好:义务劳动还是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大学校。通过义务劳动,可以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教育人民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对集体对劳动无限热爱,还能培养人民具有工人阶级的纪律性和团结互助精神。
我们已经离开了美丽的罗马尼亚,但在我们脑海中还经常呈现出蒂米什瓦拉湖畔的玫瑰花。由于这些花朵是用劳动的汗水和美好的理想培植的,所以它是永不凋谢的!
本报记者(附图片)
图为罗马尼亚首都居民在参加爱国义务劳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