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抓紧党支部革命化建设
河北省武安县土山公社西寨子大队党支部
我们大队过去是有名的落后队,现在成了全县学大寨的标兵队。这样大的变化是怎样来的?我们从几年来的实践中体会到,最主要的,是党支部“一班人”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切实加强党支部的革命化建设。
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还在抗日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毛主席就写了著名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这篇文章,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光辉文献。我们党支部为了反修防修,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按照党章的要求,订了“八不、四严、五带头”的制度。“八不”是:不吃请、不受贿、不贪污、不浪费、不腐化、不多吃多占、不脱离集体生产劳动等。“四严”是: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家庭,严格要求亲友,严格要求近邻。“五带头”是:带头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带头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带头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带头维护集体经济,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大干社会主义。
为了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我们党支部对于党内存在的问题,坚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从来不搞自由主义。一次,我们党支部一名新任副支书的父亲,被一个资本主义倾向严重的人请去喝酒,而这位青年干部却不当一回事。党支部知道后,联系我村从一九四五年建党以来,先后有三名支委由于不注意思想改造,从生活细节开始,逐步被资产阶级思想所腐蚀而犯了严重错误的事实,对这位青年干部进行反修防变教育,使他认识到:资产阶级通过各种渠道拉拢腐蚀党员和干部,作为一个干部,必须认真改造世界观,抵制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从此,这个干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属,自觉地拒腐防变。
又一次,有个支委违反了大队关于私人不准使用拖拉机的规定,因公跟随小拖拉机外出时,给自己捎回了一车煤。支部了解到这件事以后,召开生活会,进行了思想交锋。大家说:“干部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群众中造成影响。群众做错了,是一个点,咱们做错了,就会影响一大片。”通过思想交锋,这个支委认识到利用职权搞特殊化的危害性。事后,他不但主动地付了运费,还在支委会、干部会、党员会和群众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毛主席说:“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积极的思想斗争,才使党支部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战斗的集体。一九七六年“四人帮”挥舞所谓“唯生产力论”的大棒,刮起一股反对大干社会主义的妖风,这股妖风也吹到了我们西寨子。一小撮追随者跑到邯郸大街上贴大字报,说西寨子是“修正主义的典型”。我们大队的一小撮阶级敌人,也说什么西寨子是“一面黑旗”、“一面破旗”,搞水利是“劳民伤财”。这股狂风恶浪并没有吓倒我们。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和党中央的有关文件,狠狠打击了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自力更生办水利,坚持大干不止,完成了大队水利建设的关键工程截引潜流坝,修建了七百米长的盘山渠和九百米长的越沟倒虹吸,一年就扩大水浇地三百多亩,在实现水利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在“四人帮”疯狂反对大干社会主义,乱扣所谓“唯生产力论”的大帽子的时候,有些干部产生了“工作忙,不必同社员一样去大干”、“自己出身好,劳动少点也变不了”等错误思想。为了教育党员干部克服这种错误思想,我们总结了一名原副支书从不参加劳动开始,走上犯错误道路的教训。这个党员当了副书记以后,好吃懒做,不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专搞歪门邪道,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支委会对他进行了多次帮助教育,但他拒不接受,在一九七二年整党整风时,经上级党委批准,免去了他的支部副书记的职务。这件事使我们认识到:不劳动,就会脱离群众,就要人变懒,思想变修。要反修防变,就必须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做普通劳动者。我们以大寨为榜样,多年来形成一个规矩,就是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不能当干部,劳动不过硬的不是好干部。
支委“一班人”能不能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二把手的模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支部书记王秋林,年过半百,身患多种疾病,但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今年春天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战空心坝期间,他一连四十天没有下火线。副支书李文庆身体也不好,但他坚持白天和群众一起劳动,晚上开会处理工作。社员们亲切地称他是不停摆的“夜鸣钟”、鼓舞斗志的“老号兵”、冲锋在前的“老标兵”。在一、二把手的带领下,其他支委都是重活、难活、脏活、险活抢在前。一九七○年以来,支部成员每年平均劳动都在三百天以上。
坚持立党为公 密切联系群众
立党为公,密切联系群众,是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主席教导我们:“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通过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大家认识到:领导班子要密切联系群众,带领群众大干社会主义,支委会成员必须弄清当干部是图个啥?如果当了干部,就利用职权捞取私利,那么他和群众的关系就与过去地主、富农和贫下中农的关系差不多了。因此,必须坚持立党为公的思想,不搞特殊化,不谋私利,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例如,近四、五年来招工、上学,俺大队走了十几个人,都是按照党的政策,优先安排复员军人、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子女。十名支部成员中,没有一个依仗职权送走自己的子女或亲戚的。大多数支委的居住条件比较差,但他们从来不首先考虑修建自己的房子。支部书记王秋林家,祖孙三代五口人,住着两间小屋。他的孩子快结婚了,社员们劝他说:“当干部也不能不住房,咱大队有的是砖和木料,你就选个地基盖几间吧。”王秋林说:“砖和木料是搞水利用的,这房子比我旧社会逃荒要饭住庙台好多了。等建成了新农村,贫下中农都住上了新房,还没有我住的房?”
近几年来,我们支委会成员没有多占集体一斤粮、一分钱,没有吃过社员一盅酒、一顿饭。王秋林得了肝炎,供销社给他送去二斤红糖,他坚决退了回去,让给贫下中农。四年来,供销社销售五台缝纫机,都给了烈军属和贫下中农。王秋林的侄儿盖房,要他批准买点大队的砖,秋林说:“眼下搞水利,急着用砖,任何人都不准用。”支委张禄功管着大队的粮食和集体几十万元财产的大仓库,从未丢失过一斤粮、一分钱,群众称他是“三簧锁”、“保险柜”。全大队五十名大队、生产队干部没有吃请受贿的,没有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四十二名共产党员,十九名是好干部,二十一名是好社员。干部、党员感到理不短,身不软,说话有人听,支部决定能执行。党群关系融洽,大家精神振奋,革命和生产蓬勃发展。


第3版()
专栏: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坚强的战斗堡垒
——介绍江西省莲花县王佐支部决议案
在江西省莲花县革命烈士纪念堂里,有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中共莲花县王佐支部决议案。这件文物虽已残缺不全,但它记录了革命战争年代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党组织领导干部、群众向敌人英勇斗争的部分史实。
这本支部决议案,记录的是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四日至四月十三日一个多月中五次支部会议的决议。当时正是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期间。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一、二、三次“围剿”的失败,于一九三二年调集五十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开始了第四次“围剿”。国民党反动军队六十三师陈光中部进犯莲花,疯狂推行“三光”政策,妄图扼杀革命。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王佐支部在县委领导下,运用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带领群众,积极投入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的斗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一份支部决议上,这样记载着:“干部报名当红军”,并动员、领导亲属、群众报名当红军。“元昌自动承认领导二个群众去当红军。云福自动承认领导二个群众去当红军……”。在这次会议上,有六个同志表示要带领八个群众去当红军,并要在第二天的“大会上来报名”。
在另一次会议上,作出了几项关于党员任务的决定:一、党员要领导“儿童团,马上以村为单位集中宿营,实行军事化及各自准备一切用物等”。二、“坚持清野工作,各组党团(员)须用大力去(做),鼓动群众家里一齐将米谷和需要一切东西一律(藏)到妥当地方”,“在党团(员)家要先做起,以便引起群众来做。”三、发动群众“对白军士兵作个别谈话,以拆散敌人的军心,鼓动白军士兵拖枪投诚红军”。四、“实行负责人查哨线,一刻不能放松”。
决议还体现了我党关心群众生活的优良作风。在一次会议上,支委专门讨论了优待红军家属的问题。规定:“各组对于优待红军(家属)条例要做到”,“各同志领导群众实现(行)礼拜帮助红军家属耕种,硬要做到红军家属没有发现半点困难。”
支部积极领导人民群众向阶级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决议中提出,对“各村富农、阶级意(异)己分子必须严格监视,不种(准)自由行动,如有表示不对的,捉拿起来,送交乡苏(即乡苏维埃)处理”。
一九三三年五月四日,国民党反动军队六十三师陈光中部,联合莲花、茶陵两县的反动地主武装,倾巢向莲花“进剿”。由于有象王佐支部这样的党组织领导群众做好了各项应敌工作,敌军深入苏区数十里,找不到东西吃,内部哗变,军心大乱,再加上赤少童(即: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配合红军对敌作战,敌人的进犯被彻底粉碎了。仅茶(陵)、攸(县)、莲(花)交界的九路冲一战,就打死打伤陈光中部五百余人,俘敌一千余人。
王佐支部决议案说明,在战争年代,我们的党组织是如何发挥了坚强的堡垒作用,也说明党的领导对于我们夺取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祸国殃民的“四人帮”鼓吹“踢开党委闹革命”,面前的这份历史文物,就是对他们的严肃、有力的批判。
(江西省莲花县革命委员会宣传办公室供稿)(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劳动带头干 享受主动让
湖南省益阳县槐奇岭公社东风大队党支部书记蔡名芳,十多年来,以大寨干部为榜样,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重活、脏活干在前。
一九七四年冬,他担任了公社不脱产的党委副书记,学习、会议增多,同参加劳动发生了一些矛盾。怎样做到既作好工作又不脱离劳动呢?他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参加劳动。到公社开会,他顺便挑农副产品上来,担农药化肥回去。白天开会,他就抓住早晚多干;开会回来,社员还未收工,他下田就干起来。田间休息时,社员休息,他就利用这个时间到本队和邻队去检查生产。今年八月一日,公社组织生产大检查,他天不亮就起床,趁早饭前打完了六亩多田的踩草石灰。一九七四年以来,他每年实做的劳动工分都在三千分以上。
他不但自己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还教育党员干部坚持和群众实行“三同”,通过参加生产指挥生产,尽量减轻群众的负担,努力实现思想革命化。群众说:我们大队的甩手干部少,主要是支部书记带头带得好!
老蔡是劳动带头干,享受带头让。每年评比大队干部的工分补贴,他都自报得很少。社员们认为,老蔡为大伙起早贪黑,日夜操劳,该多给他补贴些。老蔡却说:“为革命操劳,是共产党员的本分。共产党员工作、劳动要向最先进的看齐,生活享受要向低标准看齐。”
不论分什么东西,老蔡总是先人后己。前年夏天,大队来了一些稀少物资,大队考虑他家二妹要外出,就分了一点给他家。老蔡想到有的贫下中农比自己更需要,就说服爱人,让给了别人。今年端午节,队上捕了一批鲜鱼分给社员,队干部考虑他家人多,又有老父亲,就把一条五斤多重的红鲤鱼分给他家。老蔡说什么也不肯要这份特殊照顾,给退了回去。队里不收。他看到一位从外地回来探亲的工人,爱人要生小孩,就把这条大鱼送了去,换了小鱼拿回来。社员见了很受感动。一位老人说:“前年过年,队上把最大的一条鱼分给他,他说什么也不要,最后把条鱼砍成几块,送给我们这些老年人吃。唉!老蔡真是个好干部,心眼里时刻装着群众呀!”
最近,蔡名芳同志光荣地被贫下中农推选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贫下中农高兴地说:“选这样的人当代表,我们真是一百二十个放心”。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党员来信

加强党对干部的教育和监督编辑同志:
有些单位的党组织,对于教育、管理干部的问题有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领导干部受党的教育时间较长,觉悟高,管不管无关紧要。有的认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教育是上级的事,自己“管不着”,也“管不了”。有的甚至担心管得不好会找来“小鞋”穿。由于党组织放松了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革命化,也影响了领导班子的建设。
叶副主席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必须对党员,特别是担任领导工作的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党教育、管理干部的原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毛主席的建党思想的组成部分。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就教导我们,从中央委员以至每个党支部的领导者,都必须参加支部组织,过一定的党的组织生活,虚心听取党员群众对自己的批评,增强自己的党性锻炼。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毛主席针对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情况,着重指出加强干部思想革命化的重要性,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教训,也说明领导干部必须置于党的严格管理教育之下。希望各级党组织在抓好党员队伍整顿教育工作的同时,特别要重视搞好领导班子的整顿,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和监督,以增强党的战斗力。
南京部队某部共产党员
丁伯才 左文志 乔广太


第3版()
专栏:党的知识

如何计算党龄?
新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上级党委批准他入党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也就是说,预备期不算党龄。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具备党员条件的,应按期转为正式党员。如因特殊情况,党支部未能按时讨论,报批晚了,党龄还应按预备期满、转正之日算起。如果党的组织决定延长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党龄应从延长后转正之日算起。


第3版()
专栏:党的知识

预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预备党员同正式党员权利不同。预备党员没有正式党员享有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在党的会议上讨论候选人或讨论其他问题时,他们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预备党员同正式党员的义务相同,必须坚决执行党的章程、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交纳党费,参加党组织的活动,积极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这样规定,对于考察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后是否具备了正式党员的条件,能否按期转为正式党员,是完全必要的。


第3版()
专栏:

干革命不分份内、份外
刘殿生是黑龙江省绥化县第二人民粮店的党支部书记。在这个粮店的供应区内,有四户烈军属和五保户。刘殿生和店内职工一起,七年如一日,给这四户人家送粮、劈柈子、挑水。刘殿生认为,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
去年春节前夕,老刘照例把白面、大米、豆油等,送到了四户烈军属和五保户家。七十多岁的退休老工人刘金玉,无儿无女,又下肢瘫痪,老刘走进他家,把米面一放,二话没说,操起扫帚就扫院子,拿起扁担就挑水。第二天,刘殿生又带领店内的女职工,把刘大爷家的被褥全部拆洗干净了,棚也糊好了,还把一副红纸金字的对联贴在房门上。
一次,刘金玉老大爷的病情加重了,他原来工作的单位和居委会的干部们来了。要送他住医院。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们……去忙吧。叫……殿生……来。”有人愣住了:刘大爷无儿无女,殿生是谁呢?居民组长说:殿生就是经常给他家送粮的粮店老刘。于是,居民组长跑到粮店找到了刘殿生。他听说刘大爷病重,立即跑步来到刘金玉家。刘大爷昏迷不醒,老刘就一连守了三宿,接医生、取药、端屎、倒尿,一天,刘大爷要吃饺子,老刘看他病情好转,可乐坏了,急忙跑回家里让老伴给包了一些饺子,煮好了拿来。他还把自己家的白糖拿来给刘大爷冲水喝。
正在这个时候,“四人帮”从阴沟里吹来一股冷风,说什么关心群众生活是“福利主义”,搞好服务工作是什么“唯生产力论”。个别人也跟着说什么刘殿生只抓小事,不看方向。他想:共产党员就应当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不关心群众疾苦,算什么共产党员?!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这是我们的责任。有人看他又要去送粮到户,就劝他说:老刘,粮店是卖粮的,你卖好粮就得了,何必操那份心、受那个累,真是自找苦吃。老刘严肃地说:一个共产党员,只要对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不管是份内、份外,不管有多难、多苦,都要干好。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