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高速度发展电子工业贡献力量
——访参加全国电子工业学大庆会议的代表
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电子工业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它自身必须高速度、高水平地发展。最近,记者访问了参加全国电子工业学大庆会议的部分工厂、地区和研究院的代表。他们都在热烈而认真地议论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为高速度、高水平地发展我国电子工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加会议的南京无线电厂的代表谈到了老厂如何发挥骨干作用的问题。解放初期,南京无线电厂是个只有一百多人的无线电修配小厂,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能自行设计、制造无线电通信设备、彩色电视机、电子测试仪器和电子医疗器械等多种产品的大型电子企业。这样一个大厂如何做出新的贡献?这个厂的党委副书记黄健芝说:我们厂过去虽然为发展电子工业作过一些贡献,但还很不够。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在发展新品种上,特别是在发展现代化的通信装备、广播电视产品以及电子仪器等方面,为国家多挑担子,为革命攀登新高峰。为了加速发展新品种,我们要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新的元器件,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要处理好生产和科研、试制的关系,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科研试制,加强设计所和试制力量,做好技术情报工作和标准化工作,把新品种很快搞上去,这样才能继续发挥老厂的骨干作用,促进电子工业高速度的发展。
小厂能不能为高速度、高水平发展电子工业作贡献?哈尔滨通江晶体管厂的经验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这个厂是由七个人的塑料雨衣修补小组发展起来的电子企业,他们以大庆为榜样,厂小志气大,艰苦创新业。十年来,生产年年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八的速度持续跃进,现在已经能够生产五百多种型号的晶体管,还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研制成功了国家急需的气敏、磁敏、力敏等特种器件,填补了国内的空白。通江晶体管厂的党支部副书记杨之滨对我们说:小厂要做大贡献,必须在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上下功夫。十年来,我们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边干边学和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办教学科研、生产结合的特种敏感器件研究所等办法,从各方面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现在已有几十名工人达到中专技术水平,有二十几名技术人员能独立地组织生产试制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支技术骨干队伍。我们还先后制造了二百多台设备、仪器,对原有的老设备、土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为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我们访问湖南省曙光电子管厂党委副书记李建堂时,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厂的实践证明,受“四人帮”严重干扰破坏的工厂,只要紧紧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生产就一定会高速度地向前发展。他说: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千方百计大乱湖南,我们厂曾被他们糟踏得不成样子。粉碎“四人帮”以后,厂党委紧跟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对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一件件、一桩桩地进行清查。我们还在全厂集中力量,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了三次打击资本主义势力的活动,对投机倒把、贪污盗窃、流氓犯罪分子进行了批斗,分别作了处理。有力地打击了“四人帮”的社会基础,广大群众扬眉吐气,拍手称快。通过揭批“四人帮”,全厂抓革命促生产出现了新的局面。五月以来,生产月月上升。工人们高兴地说:“我们曙光厂又迎来了新曙光!”
地方电子工业是整个电子工业的重要方面军,在毛主席关于发挥两个积极性的方针指引下,由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发展很快。山东省电子工业原来底子薄,基础差。现在已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几个厂点,发展到二百多个企业,有了一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在这个基础上,怎样实现高速度呢?我们在访问山东省电子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治东时,他说:地方电子工业,必须紧紧围绕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大力推广电子技术应用,积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这样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我们要针对本省的实际情况,围绕油田、煤矿、纺织和机械工业大作文章,为油田通信和遥控煤矿的安全高效开发,为纺织和机械工业生产的程序控制、数字控制,提供先进的电子装备。地方电子工业,只要有一个明确的服务方向,有一套正确的方针政策,是能够多快好省地发展的。
我们所访问的代表都深深感到,要把电子工业很快搞上去,科研必须走在生产的前面。许多科研单位的代表也感到自己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第四机械工业部某研究院院长周凤鸣说,电子工业的科研和生产要大上,必须把电子元器件搞上去,把基础搞扎实。要大力加强应用科学和基本技术的研究,狠抓集成电路技术、半导体技术、固体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前沿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
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建设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代表们满怀信心地表示,一个高速度,一个高水平,是时代的要求。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高水平地发展电子工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我国电子技术的应用推广范围日益扩大。
气象部门用卫星云图接收机收录气象云图,能准确地报出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变化情况。右上角是卫星云图接收机的天线。 新华社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抓紧时间勤奋学习 努力攀登科技高峰
首都科学家谈话会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四日讯 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八月份举行的科学家、劳动模范同首都中学青少年科学爱好者的谈话会,在广大青少年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首都和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学生、知识青年、教师、青年工人、解放军战士,给全国科协和有关科学家写来了几千封信,赞扬谈话会开得好,对青少年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是一个大的推动。
许多青少年的来信控诉了“四人帮”破坏党的教育事业的罪行。“四人帮”胡说“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把“交白卷”的反革命小丑张铁生捧上了天,鼓动学生反对老师,把学校弄得不成样子,坑害了千百万青少年。广大青少年感谢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也挽救了青少年一代。他们表示现在一定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青少年们在信中说,老一辈科学家们不畏艰险,不分昼夜,刻苦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发展科学技术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祖国的新一代,决不辜负华主席、党中央和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期望,一定把党的好学风和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起来,努力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为建设现代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贡献。不少青少年还在来信中报告了他们学习数理化的情况,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愿望和要求。
许多地方的中学、小学教师也纷纷来信,高兴地介绍自从谈话会以来,不少学生加强了组织性纪律性,提高了学习自觉性,有些学习差的同学也主动找老师补课。教师们表示,他们从谈话会受到启发,要更好地改进文化基础课教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全国科协和有关科学家们热情赞扬新中国青少年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他们挤时间复信回答青少年提出的问题,勉励他们坚持不懈,努力进步。全国科协根据青少年们来信中提出的要求,协助有关单位出版谈话会讲话集,制定科学普及图书选题计划,搞好电台、电视台青年科技讲座等,积极为青少年自学科学技术知识提供有利条件。


第3版()
专栏:

在华主席、党中央关于科学工作重要指示的指引下
南京科技工作者为革命争作贡献
新华社南京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四日电 在华主席、党中央关于科学工作重要指示的指引下,中共南京市委切实加强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抓紧搞好科研机构的整顿,抓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科研规划,全市科学技术工作搞得生气勃勃。
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华主席关于科学工作的指示传达以后,南京市委迅速加强了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省、市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召集科学技术人员开座谈会,调查了解科技战线的情况,整顿科研机构,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讨论制定向科学技术进军的规划,最近,全市又举行了有二千多人参加的先进科技工作者代表会议,揭发批判“四人帮”破坏科学技术事业的罪行。会上树立了二十面红旗单位,表扬了二百九十多个先进集体和一千二百多名先进工作者,从而推动了全市科技战线揭批“四人帮”运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发展了科技工作的大好形势。在市委的带动下,全市各部门各系统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党委最近提拔任命了五十六名工程师。国家建材总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院,已把一批长期下放劳动和用非所学的专业人员调回技术岗位。南京无线电厂、南京汽车制造厂、南京特种灯泡厂、一○一四所等单位,分别将一批表现好的技术人员提拔到了领导岗位。
几个月来,中共南京市委对全市科学技术机构进行了扎扎实实的整顿。发动各个科研单位联系实际,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对“四人帮”干扰破坏的七个方面逐一进行了批判。同时,加强了科技领导机构,决定成立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统管全市的科技工作;正在积极筹建市标准计量管理机构和情报资料、电子计算、计量测试三个服务中心以及科学用品服务站,并建立了市标准计量管理机构;改选成立了市科协第二届委员会;还准备创办《南京科技》,活跃学术思想。市技术推广站也加强了领导和业务活动。有的专业研究所(室)调整配备了领导班子,充实了必要的技术骨干,为加速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现在,南京市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各单位不断传出捷报。江南光学仪器厂试制的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过去由于“四人帮”的破坏,搞了多年没有成功。今年连续奋战几个月,终于完成了这项具有先进水平的科研项目,为冶金、地质工作提供了急需的分析仪器。南京机床厂为了研制一种新产品,党委常委兼总工程师吕天乐,带领“三结合”攻关小组,吃在机房,睡在机旁,演算了上千道公式,进行了上百次试验,终于在今年九月二十七日完成试车,填补了我国机械工业上的一项空白。现在全市科技战线上,为革命钻研业务有理,为革命多出成果有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攀登高峰光荣,已蔚然成风。


第3版()
专栏:

辽宁发现一批契丹、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古墓葬和历史文物
新华社沈阳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日电 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发现了一批契丹、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古墓葬和历史文物,很有科学研究价值。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辽宁地区便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前几年,考古工作者在法库县发掘了一座文物十分丰富的契丹贵族墓葬。发掘出的文物当中,有契丹族妇女的丝质衣物,还有两幅山水、花鸟工笔画轴。丝质衣物虽然因为年久腐蚀而有残损,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出,上衣一律左开襟,上面都有各种工细的绣花,表现了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特点。有一件用片金为线织成的刻丝龙纹被面,制作极为精美,是古代刻丝作品中很少发现的。两幅轴画基本完好,表现了五代至北宋初年的画风,为研究我国绘画史和鉴定同时代的传世画作提供了可靠的断代资料。此外,还在朝阳县柏树沟出土了一块辽耶律延宁墓的墓志,上面的铭文既有汉字,又有辽统治者增减汉字偏旁而制作的契丹文字。这些文物生动地表现了辽王朝这个由契丹贵族联合一部分汉族地主和其他上层分子组成的政权,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同中原地区历史文化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文物考古工作者还在北票县发掘了一座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宰相冯素弗墓,出土了一批鎏金铜器、玻璃器皿,以及一枚刻有“辽西公章”四字的金印。此外,还有马具、车器、文具等多种文物。这是北燕文化的一次重要发现,为研究我国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北燕是在鲜卑族慕容部建立的“前燕”、“后燕”等几个“燕”国小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但墓中文物所表现的官制、葬制、舆服制度等都与中原一致,深刻地反映了那一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另外,考古人员还在西丰县岔沟发现了一个匈奴族的大墓群。发掘出土的文物有铁剑、刀、矛、箭头等武器,以及铁锥、铁斧、铜镜、串珠、陶罐、陶碗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还有很多西汉货币。这些文物,有力地反映了汉文化与匈奴文化的密切联系。


第3版()
专栏:外事往来

外事往来
 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贸易银行总裁方基荣为首的朝鲜贸易银行代表团应邀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于十二月三日到达北京。中国银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卜明,朝鲜驻中国大使全明洙等前往机场迎接。
 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十二月三日晚上会见并宴请荷兰国际知名电影导演尤·伊文思和法国电影工作者玛·罗丽丹。
伊文思先生从事电影工作近五十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九七二到一九七四年,他与罗丽丹合作在我国拍摄了大型纪录片《愚公移山》,忠实地介绍了我国人民的斗争生活。这一影片已成功地在欧美许多国家上映。王炳南会长对他们再次来我国访问表示热烈欢迎。参加会见和宴会的有廖承志等。
 由柴山幸雄为团长的日本贸易会第二次友好访华代表团结束了对我国的友好访问,十二月二日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
 由团长商景才、副团长史行、胡树山率领的中国浙江歌舞团圆满结束了对索马里、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摩洛哥等六国的访问演出,十二月三日乘飞机返回杭州。
 由中保科技合作委员会中国组主席、农林部副部长肖鹏率领的中国科技合作代表团在索非亚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第十五届会议后,十二月三日乘飞机回到北京。肖鹏副部长在此之前曾出席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第十九届大会。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一次特殊的飞行
——记民航北京管理局某机组抢救新加坡朋友的事迹
今年五月的一天下午,在桂林—北京航线上,一架标有中国民航“408”号的客机向着北京飞行。执行这次任务的是民航北京管理局某机组。飞机在六千米的高空平稳地飞行着,舒适宽敞的机舱里坐满了前来我国参观访问的外宾。在机舱稍后座位上,有一位身体比较瘦弱的老人,他就是新加坡籍著名牙医、新加坡牙医公会访华团团长周毅民先生。周先生已年过六旬,出生在中国福建省,几十年来,一直想回中国看看。今年五月,医生见他的健康情况不大好,认为不宜出国旅行,但他想回中国看望心切,毅然率领访华团来到中国。
访华团入境后,首先在桂林游览参观。美丽的桂林山水和中国人民粉碎“四人帮”以后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给周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虽然已经感到胃不舒服,但仍然兴致勃勃地坚持到北京继续参观访问。可是万万没有料到,当飞机将要飞越武汉上空时,周先生的胃病突然发作,头晕眼花,恶心想吐,疼痛不止。他挣扎着想到厕所去呕吐,结果刚走到厕所门口,便晕倒在地,大口吐血。机组的副大队长鄢远雄和陪同代表团的彭乃良同志看见后,赶紧将周先生扶起,安置他躺下,这时只见他脸色苍白,手脚冰凉,不断出虚汗,处于生命垂危之中。
副大队长鄢远雄顾不得擦去胳膊和手上的血,快步冲进驾驶舱,提议边请示边转弯,紧急降落武汉某机场。机组的同志们很清楚,如果继续向前飞到郑州,至少得一个多小时,而周先生的生命是一分一秒也不能耽误的呀!武汉某机场离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最近,最便于争取时间抢救。全机组人员完全同意鄢副大队长的建议。
这是一场十分紧张的战斗。报务员李起琛火速向武汉民航机场报告请示,并请他们立即通知武汉某机场。大约半分钟,武汉民航机场同意返航,保证安全落地,尽最大努力抢救病人。
当天正是星期六,武汉某机场导航、备降任务已经完成,机器已经关闭,除值班人员外,其他同志已下班,但当他们接到通知后,各种人员火速跑步赶到现场,只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便恢复了工作,和“408”号飞机开始了直接通话。由于事出突然,机长是第一次在这个机场降落,加上已近黄昏,跑道上空充满了烟霾,视线模糊,影响着飞机的安全降落。但是机组的同志们下定决心,为了抢救新加坡朋友的生命,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战胜它,保证安全降落。
在领航员、机械师的协助下,机长高殿榜,精心地操纵着飞机,从六千米的高空急速地下降着,但又保证了飞机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机舱里,也出现了同样感人的景象:陪同代表团的彭乃良、梁佑全和乘务员李安莉、苏连萍等同志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抢救周先生。乘务员小李用英语说:“同志们,朋友们,我们的飞机上有一位生命垂危的新加坡朋友,你们中间那位是医生,请帮助我们共同抢救这位朋友……。”她的话音刚落,一位墨西哥医生立即走到前面来,认真地为周先生作了诊断,说病人很危险,急需输血抢救。飞行检查副主任孙忆初主动到机舱来参加救护工作,并且将病人的情况随时报告机组。飞机平稳地降落后,机舱门立即被打开了,武汉某机场在郑副站长的指挥下,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做好,救护车、担架、医生、临时抢救设备已在机下等候。孙忆初同志把周先生背下飞机,送进救护车。医生立即采取临时抢救措施,汽车飞速地把周先生送往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这时手表的指针是六时十八分。有人计算了一下,从发现周先生病危到救护车开往医院,中间只用了十八分钟的时间。这是多么不平常的十八分钟啊!新加坡代表团副团长沈瑶隆先生紧紧地握着鄢副大队长的手,非常激动地说:“我到过许多国家,还没有见过象你们这样关心乘客的机组人员,非常感谢你们!”鄢副大队长说:“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也要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加坡人民的友谊。”代表团的朋友们一再表示,一定要把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给新加坡人民。一位墨西哥朋友说:“今天我亲眼看见了你们的工作,这是我认识中国的开始,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的奇迹。”
周先生患的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在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的及时手术抢救、精心治疗护理下,他很快恢复了健康,于今年六月十八日出院,顺利地回到了新加坡。他在给中国朋友们的来信中说:“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表达我内心的感激才好。”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