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美国十月同盟(马列)机关报《号角》发表社论
中国粉碎“四人帮”是国际工人阶级的胜利
旅蒙华侨和民主也门西德观众喜看《东方红》等影片欢呼粉碎“四人帮”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九日讯 美国十月同盟(马列)机关报《号角》一月十七日全文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同志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并且发表社论号召美国革命人民学习这一重要讲话。
社论指出,华主席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毛主席逝世后中国反对“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的斗争。
社论说,粉碎“四人帮”的斗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胜利,特别是毛主席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阶级斗争的光辉教导的胜利。”
社论说:“作为这场严重斗争的结果,中国仍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华国锋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仍然是光荣的红色的党,坚定地维护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因此,(四人)‘帮’的反革命活动的被击败也是国际工人阶级的伟大胜利。在中国,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已受到有力打击,共产主义事业在阔步前进。中国依然象世界工人和被压迫人民解放的灯塔一样闪耀着光芒。”
社论强调说:“基于上述原因,美国和世界革命人民应该认真学习华主席的讲话。”
新华社乌兰巴托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九日电 最近,中国驻蒙古大使馆为旅居蒙古的华侨放映了彩色影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彩色故事影片《洪湖赤卫队》,受到侨胞们的热烈欢迎。
侨胞们热情赞扬说,看了这两部歌颂毛泽东思想的好电影,很受鼓舞,很受教育。这首先应该感谢英明的领袖华主席,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继承毛主席的遗志,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才使这些被他们长期打入冷宫的革命电影重见光明。
侨胞们愤慨地说,“四人帮”罪行累累。他们疯狂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是十恶不赦的反革命分子。有的侨胞说:“我们旅居国外的华侨同祖国人民一样,对‘四人帮’十分愤恨;我们也同样享受到了粉碎‘四人帮’的真正的革命喜悦”。侨胞们表示相信,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将迅速发展,在文艺战线上也必将出现百花盛开春满园的景象。
新华社亚丁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九日电 中国驻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大使崔健一月十六日和十八日晚在大使馆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我国大型彩色影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招待民主也门各界朋友和其它国家驻民主也门的外交使节,受到热烈欢迎和赞扬。
放映结束后,不少朋友对“四人帮”不准放映这部反映毛泽东主席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战斗历程的优秀影片表示愤慨。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七年一月十八日电 中国驻西德大使馆一月十六日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了中国影片《团结战斗的新疆》。
出席招待会的有德中友好协会全国理事会和各地分会的负责人。
在放映电影之前,中国驻西德大使馆代表和德中友协主席埃洛·鲍姆贝格尔先后致词,共祝中德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埃洛·鲍姆贝格尔在致词中还表示,德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沉痛悼念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同时也和中国人民一起欢呼中国人民在华国锋主席领导下取得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第5版()
专栏:

金边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柬埔寨革命军建军九周年
乔森潘主席等出席 农谢委员长发表讲话盛赞革命军光辉历程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九日讯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一月十七日广播:民主柬埔寨首都金边一月十六日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柬埔寨革命军建军九周年。
民主柬埔寨国家主席团主席乔森潘,柬埔寨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政府代总理农谢,政府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革命军海陆空各军种的代表以及群众代表等出席了集会。
农谢委员长在集会上发表讲话,回顾了柬埔寨革命军的历史,提出了革命军今后的战斗任务。他说,在庆祝柬埔寨革命军建军九周年的时候,使我们想到我们革命军最崇高的英雄主义。他们在尖锐、复杂、曲折和困难的革命斗争中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牺牲,直到完全彻底解放了柬埔寨,解放了工农群众,使他们完全和永久地成为自己国家和命运的主人。他说,我们的革命军从赤手空拳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支英勇伟大的革命军队。她无条件地忠于我们的革命组织,忠于我们工农群众,忠于我们的革命政权和我们可爱的祖国。今天,我们的军队是一支陆、海、空编制健全的军队。她保卫着祖国的边疆、海防、领空和整个柬埔寨。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象现在这样的军队。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感到自豪。
农谢委员长说,要庄重地向军队和人民表示,我们要继承那些英勇善战的英雄们的传统,更好地完成建设和保卫我们国家的任务。为了始终不渝地保卫民主柬埔寨,保卫我们的工人和农民,为了以大跃进的步伐迅速地建设民主柬埔寨,这就是我们要很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的意义所在。
农谢委员长回顾柬埔寨革命军的历史时说,一九六七年初,朗诺卖国集团发动内战,镇压、屠杀无辜人民,大肆野蛮地杀戮柬埔寨爱国者和革命者。一九六八年一月十七日,我们革命的地下武装首次组织成游击队,接受我们革命组织的指挥,进攻马德望市以北十一公里的一个敌军据点,全歼这个据点的敌人,夺取武器,武装自己。一九六八年一月十七日,是我国人民用革命战争反对敌人的反革命战争的武装斗争的开始。这一天就是我们柬埔寨革命军的建军日。
农谢委员长指出,一九六八年一月十七日的武装斗争不是偶然事件。我们柬埔寨革命组织在一九六○年就确定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战略和军事路线。我们清楚地看到,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实行独裁,诉诸暴力,屠杀人民。为了铲除和推翻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仅仅进行政治斗争并不能战胜敌人,而要夺取它们用以镇压和屠杀我国人民的武器和专政工具。因此,我们革命组织在一九六○年明确规定,必须用革命暴力,才能铲除和推翻敌人。我们应该建立革命力量,主要是建立革命军队。从一九六一年以来,我们建立了地下武装。我们的地下武装一年一年地逐步发展。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六年,革命根据地遍布全国。到了一九六八年四月,我们在全国十九个省的十七个省开展了游击战争。那时候,我们的武器很落后,人很少,但是,由于我们革命组织的人民战争路线是正确的,因此我们是强大的。这样的军队,任何敌人是打不垮的。我们的军队不会侵略任何人,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这条路线,任何国家要侵略我们,我们的军队和人民是能够战胜它们的。
农谢委员长强调说,柬埔寨革命军成长到今天,她在革命运动中经受了长期的、反复的考验,在五年多的人民民族解放战争中,英勇顽强,克服了各种困难,直到取得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七日的伟大胜利。
在谈到国家建设情况时,农谢委员长强调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必要性。他说,柬埔寨既然能够战胜美帝国主义发动的五年多的毁灭性战争,她也能够建设国家,解决经济问题。我们不需要从国外运进大米,我们能够自给,而且还有剩余以供出口。我们圆满完成了一九七六年水稻、橡胶以及其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计划。不管在战争中,还是在战后,我们都要保持和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更好地建设和保卫国家。
农谢委员长最后说,柬埔寨的革命在各方面更加巩固并向前发展,这是目前总的形势。因此,柬埔寨一九七七年的革命形势将比一九七六年更好。


第5版()
专栏:

我“八一”足球队结束访问索马里
新华社摩加迪沙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九日电 以李瑞熙为领队的中国“八一”足球队结束了在索马里民主共和国的九天访问后于一月十九日离开摩加迪沙。
中国“八一”足球队于一月十八日同索马里运输部的足球队进行了友谊赛,结果以一比一打成平局。出席观看的有,索马里民主共和国副总统侯赛因·库勒米·阿弗拉,国民军第一副司令兼总参谋长阿卜杜拉·穆罕默德·法迪勒,警察部队司令阿卜杜拉希·马哈茂德·哈桑等。
在此之前,中国足球队同索马里的另外两个足球队分别进行了友谊赛。
索马里劳工和体育部一月十八日晚举行宴会招待中国足球队。


第5版()
专栏:

李庭荃大使设宴招待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九日电 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李庭荃一月十八日设宴招待曾于去年十二月中旬访问中国的由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副总理格·奥普雷亚和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书记斯·安德烈等组成的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
罗共中央副部长杜·图尔库什等也应邀参加了宴会。
李庭荃大使和格·奥普雷亚副总理先后举杯为尼·齐奥塞斯库同志和华国锋主席的健康,为中罗两党、两国人民友谊的不断发展而干杯!
宴会是在热烈、友好气氛中进行的。


第5版()
专栏:

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 大力开展技术革新
朝鲜林业战线职工努力增加原木生产
新华社平壤电 朝鲜林业生产战线的广大职工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努力增产木材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据报道,两江道各林产事业所充分调动伐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广泛采用循环式采伐方法,在不增加劳力和资金的情况下增产了大量原木。截止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各林产事业所为矿山和造纸厂提供的原木比前年同期分别增产百分之七十三和百分之十三。
李明水林产事业所的工人为了提高原木产量,去年入秋以来新铺设了一百三十公里的林木运输道路,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促进了生产。这个林产事业所的两个林场分别提前五个月和四个月完成了去年的生产计划。三池渊林场职工积极实现伐木作业综合机械化,从而提高了原木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榆平林产事业所去年十一月完成了四十五公里林木运输道的筑路工程,实现了原木集中作业的机械化,使矿山用原木产量比前年同期有了显著增加。
另外,大坪、丰西等许多林产事业所因广泛采用循环式采伐方法,原木产量月月都有提高。


第5版()
专栏:

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比耶迪奇逝世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九日电 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杰·比耶迪奇于一月十八日在从贝尔格莱德前往萨拉热窝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据南斯拉夫通讯社报道,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十八日决定,从一月十九日起在联邦执行委员会大厦开始吊唁,一月二十一日定为国丧日,为比耶迪奇主席举行葬礼。
比耶迪奇主席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积极参加了南斯拉夫人民反法西斯解放战争。战后曾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政府秘书长、共和国议会议长、南斯拉夫联邦立法部长、联邦劳动部长等职。从一九七一年起,比耶迪奇就任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
比耶迪奇主席曾于一九七五年十月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为发展南中两国和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比耶迪奇主席的夫人也同机遇难。


第5版()
专栏:

前进中的菲律宾农业
中国新闻代表团
在菲律宾进行友好访问的两周中,菲律宾朋友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他们在发展农业、争取粮食自给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几百年的殖民统治给菲律宾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依赖进口的畸形的经济体制,使菲律宾人民每年要吃大量的进口粮。近两年来,经过大力发展农业,菲律宾已经做到粮食基本自给了。这是菲律宾发展民族经济的一个重大成就。菲律宾政府国民经济发展署的一位负责官员对我们说:我们的基本目标是首先要发展农业,实现粮食自给,第二步才能做到工业独立发展。
菲律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群岛之国。那里有着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当我们穿越中吕宋的一望无垠的水稻田时,我们看到一种很新鲜的景象:在毗邻的稻田里,有的秧苗嫩绿,有的稻禾茁壮,有的稻穗黄熟,有的正在收割,有的已经翻土。这个事实告诉人们,在这里一年有可能种两季至三季的水稻。达沃的香蕉园,又是另一番壮观的景象。香蕉园犹如浩瀚的海洋,一棵棵香蕉树又粗又壮,大串大串的香蕉一般有四十几公斤重,最重的达到九十几公斤。参观过菲律宾甘蔗园的人还告诉我们,那里的甘蔗园大部分是沙壤土,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甘蔗生长期有十至十二个月,全年都可以种甘蔗,边种边收。这一切说明,在菲律宾,无论是种植水稻、种植经济作物,还是种植各种水果,都是十分理想的。菲律宾朋友自豪地说,“过去西方殖民主义者总是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菲律宾的地可是宝地啊!”是的,菲律宾的地确实是宝地,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第三世界国家有多少这样的宝地啊!当这些国家坚决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控制和掠夺,自力更生发展农业,解决粮食自给问题时,宝地就真正能够为本国人民献宝了。
菲律宾有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在菲律宾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降雨量集中,每年还从太平洋刮来二十多次强台风。水利建设是个突出的问题。菲律宾政府和人民正在逐步地开发全国七条河流的丰富的水利资源,以便尽可能地扩大农田的灌溉面积,并且在雨季力求做到能够抗洪防涝,在旱季能够抗旱,同时为水利建设提供更多的电力。他们有一个规划,争取于一九七七年在产粮区的灌溉面积扩大到五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现在,在中吕宋,治理邦板牙河上游工程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伊萨贝拉和卡加延地区,治理河流的综合工程也正在积极进行之中。当我们乘车来到邦板牙河上游水利工程工地时,一座长一千六百一十五米、高一百零七米的潘达邦甘大坝巍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这个水库可储水三十亿立方米。在雨季可灌溉八万三千公顷土地,旱季也能灌溉七万八千公顷。由于灌溉面积的扩大,当地粮食产量也由二十万两千吨激增至六十五万吨。同时,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也大大增产。
为了大力发展农业,增产粮食,菲律宾有关当局和广大农民还不断改革农业生产技术,采取新的生产措施,并且选育优良品种。
为了逐步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经济剥削、掠夺和控制,在大力发展农业中,菲律宾不仅努力增产粮食,而且注意发展经济作物,实行多种经营。他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推动传统的经济作物如甘蔗、椰子以及香蕉、菠萝等的继续发展。特别叫人高兴的,是菲律宾现在能够自己生产棉花了。
过去,菲律宾每年要花四千万美元从美国进口棉花。多少年来,菲律宾人民就想摆脱这种依赖进口的状况,但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却一直散布着“菲律宾不能种棉花”的神话。五年以前,外国的所谓专家还振振有词地说,在菲律宾种植棉花,气候、土壤都不适宜,还有风灾、虫灾……但是,菲律宾人民是有志气的,他们没有被唬住,他们就是要自己种棉花,而且就在外国专家大发谬论的第二年,在菲律宾北方的两个省收获了籽棉二十四万公斤。实践已证明从吕宋的西部到维萨亚的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棉花,而且产量相当高。据规划,到一九八○年,菲律宾就有可能达到棉花自给了。当菲律宾朋友介绍他们种植棉花成功的历程时,我们同他们一样感到自豪,和他们分享喜悦。
菲律宾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几个世纪以来,菲律宾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近几年来,菲律宾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由衷地庆贺菲律宾人民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祝愿菲律宾人民在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据新华社(附图片)
吕宋岛的中央平原,素有“菲律宾谷仓”之称。这是农民在耕整稻田,准备插秧。
中国新闻代表团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