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印度一议员指责苏联敲诈印度小麦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一日讯 新德里消息:据外国通讯社报道,印度执政的人民党重要成员、国会议员萨布拉马尼亚姆·斯瓦米十月三十日在一项声明中指责苏联对印度进行敲诈。斯瓦米说,印度偿还向苏联借贷的小麦时,不得不以“利息”的形式多给苏联二万八千吨小麦。他说:“在我们自己的贫苦人民还不够吃的情况下,白白地被拿走二万八千吨之多的小麦是没有道理的。”
斯瓦米说,原来的协议并没有规定要超额偿还。苏联“在这笔交易中,暴露了他们的凶狠面目”。
据报道,一九七三——七四年度苏联按无息条件借给印度二百万吨小麦。印度已用其他货物偿还了一部分,其价值相当于五十多万吨小麦。对余下的一百多万吨小麦,印度于十月二十八日开始用从澳大利亚和美国进口的小麦还债,其中只有二十多万吨将以印度自产的小麦偿付。但是,苏联对印度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标准进行挑剔,强要印度超额还债。


第6版()
专栏:国际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三类国家
伟大的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政治力量产生了新的组合。革命导师列宁根据当时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变化,在一九二○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把世界各国明确地划分为三类: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七十的受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战败国(苏联也划在这一类);保持原来地位的国家;少数获得利益的战胜国。列宁对当时世界政治力量的这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划分,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
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是一场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非正义战争。参战的共有三十多个国家。交战的双方是:以英国、法国、俄国(后来日本、意大利、美国也参加)为主的协约国和以奥匈帝国、德国为主的同盟国(其他成员还有保加利亚、土耳其)。主要战场在欧洲。战争的结果是:协约国胜利,同盟国失败。
战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列宁在他的报告中指出:“战后马上使不下十二亿五千万人遭受殖民压迫,遭受野蛮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在这一类国家的十二亿五千万人口中,有整整十亿人口属于殖民地和象波斯、中国、土耳其这一类的半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在战前就“被最富有、最文明和最自由的国家置于殖民地附属地位,受它们的压迫”。其余二亿五千万左右的人口是:俄国约一亿三千万,战败国奥匈帝国、德国、保加利亚不下一亿二千万。这些战败国之所以被列入这一类国家,是因为“战争的结果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这些先进国家降到了殖民地附属地位,陷于贫困、破产、饥饿、毫无权利的境地”。至于已经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俄国,同样被战争“置于同殖民地毫无差别的境地”。由于沙皇俄国参加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付出巨大代价,损失数百万生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曾与德国签订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直到一九二○年年中,帝国主义对苏联的武装干涉和白卫反革命武装叛乱还没有被完全粉碎,同时,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大幅度下降。列宁指出,当时俄国是一个
“又穷又弱、备受压抑的国家”,
“一个最落后的国家”。列宁把俄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列为同一类国家的时候,完全是从维护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出发的,也就是从维护国际无产阶级事业的根本利益出发的。他在报告中一再强调“维护十二亿五千万人的利益”,并且指出:“暂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有偏见和无知这样的障碍,但是这些正在迅速地被克服,愈往后,我们愈能真正代表和维护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被压迫劳动者的利益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非全部协约国的成员国都获得了好处,获利的主要只是其中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列宁把这少数国家划为一类:“只有美国一国在战争中完全是获利的,它从负债累累一跃而为各国的债主,它的人口不超过一亿。日本没有卷入欧美冲突,而攫取辽阔的亚洲大陆,也获得了很大利益,它的人口是五千万。获利仅次于上述两国的是英国,它的人口有五千万。如果加上战时赚了钱的中立国的极少数人口,总计约二亿五千万人。”这一类国家中的帝国主义是“人数甚少的、拥有巨量财富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压迫民族”。但是,“它们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一个大国反对另一个大国”,“在每个问题上都是互相拆台”。
除了上述两类国家以外,列宁指出,还有一类“保持原来地位的国家”,它们的人口不超过二亿五千万,“但是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已经陷于依赖美国的地位,战时在军事上也处于依赖地位,因为战争席卷了整个世界,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保持真正的中立”。


第6版()
专栏:国际资料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就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由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迫使战败国德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签订。条约使德国失去了原有领土的八分之一和原有居民的十分之一,并且还要交付巨额赔款,陷于丧失主权和经济破产的地位。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德国将亚尔萨斯—洛林交还法国,其他许多边界地区割让给邻近国家;萨尔区由“国际联盟”管理十五年,其煤矿归法国;德国的殖民地全部被英、法、日等国瓜分;战胜国占领莱因河左岸德国领土十五年;德国的军队只准保有十万人,军官不得超过四万人;条约规定,德国在一九二一年五月一日以前,向美、英、法等国付清二百亿金马克的赔款,一九二一年又确定了德国赔款的总数为一千三百二十亿金马克。
《凡尔赛条约》内容就是毫无顾忌地劫掠德国人民。列宁指出:
“它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的和约,它把亿万人,其中包括最文明的人,置于奴隶地位。”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也门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领导人强调
保卫红海和海湾安全 摆脱任何大国争夺
据新华社萨那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一日电也门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艾哈迈德·加什米强调红海应摆脱任何争夺,成为安全之海。
加什米主席是在十月三十日对《革命报》总编辑和萨巴通讯社社长发表谈话时重申这一立场的。加什米主席说:“我们要维护我们在红海的国家利益,同时也维护与其它国家的共同利益。我们主张红海摆脱任何争夺,使其成为安全之海。”
加什米主席在谈到也门南北两方的统一问题时说:“我们都希望也门的两部分统一”。他说,关于两部分统一的对话应该继续进行下去,以利于整个也门人民的利益。
据萨那电台广播,加什米主席曾于十月二十九日在萨那接见各国驻也门的外交使节时重申,也门的政策不会改变。
加什米主席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政府和人民将继续沿着已故主席易卜拉欣·哈姆迪领导的“六·一三”运动指定的道路前进。
他说:“今天的政策同昨天的政策没有任何改变。”加什米还向使节们表示,将继续加强同那些援助和支持也门的国家的关系。
也门指挥委员会委员、政府总理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卜杜勒—加尼,指挥委员会委员兼伞兵司令阿卜杜拉·阿卜杜勒—阿利姆和外交部长阿卜杜拉·阿斯纳杰参加了这次接见。
新华社讯 据卡塔尔通讯社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防部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最近指出,维护海湾安全是海湾人自己的责任。
他说,维护这种安全目前是一件紧迫的事情,它迫切要求所有海湾人进行明确的协调,以保卫这一地区的安全。
这是拉希德最近对黎巴嫩《狩猎者》杂志发表的一篇谈话中所强调的。
他说,海湾地区拥有所有大国都觊觎的石油,所以随时都可能有危险。
拉希德部长对那种高枕无忧的情况提出警告说,海湾如果发生战争将具有更大的破坏性。“能源之火比任何火都更旺”。
他还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三国“正在就海湾安全交换意见,因为显然,问题同我们有关”。


第6版()
专栏:

日本福冈县各界代表集会谴责苏联霸权主义
加强团结 决不屈服 坚决收回北方领土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六日电 日本福冈县各界代表十月二十日在福冈市举行集会,谴责苏联霸权主义,强烈要求苏联归还日本的北方领土。
大会一致通过了给苏联政府的抗议书。
抗议书以四百四十万福冈县人民的名义,谴责苏联对日本人民的正义要求置若罔闻,把北方领土变成苏联的军事基地,作为它同美国争夺霸权的据点;强行设置二百海里渔业专管水域,企图使占领北方领土合法化;并且对日本渔船进行海盗般的“检查”和无理罚款。
抗议书说,“你们口头上不断吹嘘‘日苏友好’,但是,我们深知,在这种甜言蜜语中,包含着想把日本置于你们霸权主义之下的企图。”
抗议书正告苏联政府:“为了日本国民和日本民族的尊严,你们对日本越是进行威吓、干涉和捣乱,我们就越是增强团结,决不屈服,决心向着胜利前进。”
集会还通过了坚决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的报告。报告强调指出,“只要求苏联归还齿舞、色丹两岛,而把国后、择捉两岛冻结起来的主张,是可耻的卖国主张。散布这种主张的人其用意是捣乱、破坏日本民族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我们决不能容忍。”


第6版()
专栏:

巴拿马举行公民投票批准新的运河条约
拉卡斯总统和政府首脑托里霍斯指出巴有能力管好运河
新华社巴拿马城电 根据巴拿马十月二十三日举行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巴拿马共和国正式批准了巴拿马政府首脑托里霍斯和美国总统卡特今年九月七日签署的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
巴拿马审计总局局长达米安·卡斯蒂略,十月二十八日在有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的一次特别会议上宣布公民投票的正式统计结果是:赞成票占总票数的百分之六十六点一四。
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还需经美国参议院批准方能生效。
新华社巴拿马城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一日电 巴拿马共和国总统德梅特里奥·巴西略·拉卡斯十月三十一日在首都巴拿马城谈到关于新运河条约的全国公民投票结果时说:“大量的赞成票象征着巴拿马人民的主权意志”。
拉卡斯总统在为接受投票结果的正式报告而举行的仪式上还说:新运河条约“已经通过大多数巴拿马人民所表达的意志而得到批准。这次公民投票是全国民众的一个伟大胜利。”
拉卡斯总统说:为了收复运河主权,“我们斗争了大半个世纪。”现在,“随着我们将承担起对于那些逐步归还巴拿马的运河资源、设施、管理和防务方面的责任,我们必须立即开始进行培训工作,以便完成落在我们身上的任务。”
新华社巴拿马城电 巴拿马政府首脑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最近向全国发表电视广播讲话,驳斥所谓巴拿马没有能力管理巴拿马运河的论调。他说:“巴拿马能够以很大的才智管理运河。”
当谈到巴拿马人民在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时,他说:“一百七十万巴拿马人通过斗争,通过(坚持)原则,通过许多牺牲,决心根除可耻的殖民飞地”。他说,正如历史进程不可逆转和河水不能倒流那样,不公正的条约是不能让它复活的。
关于运河区主权问题,托里霍斯说:“主权意味着不再处于依附状态”。
新华社墨西哥城电 据墨西哥《国民报》十月二十五日报道,十月十二日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召开的拉丁美洲议会领导委员会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支持巴拿马人民收回对运河区全部管辖权的斗争。
拉美议会已经把这项决议交给了美国国会参议院领袖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成员以及美国总统和副总统。
由拉美议会领导委员会十一个成员签署的这项决议指出,拉美议会的基本宗旨之一就是“为在拉丁美洲消除各种形式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活动而斗争”。
决议表示支持巴拿马政府首脑和美国总统最近签署的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并希望美国参议院批准这个条约。


第6版()
专栏:

卡斯特罗谈古美关系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一日讯 据古巴拉美社十一月一日报道,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最近再次发表讲话,要求美国结束对古巴的经济封锁。他说,不取消这种经济封锁,两国之间的关系将不能正常化。
卡斯特罗向美国提示了古美经济关系的前景,他说,古巴生产食糖、镍、烟草、甘蔗酒和其它产品,这些产品在同美国的经济关系中是很重要的。
卡斯特罗还再次赞扬了美国的卡特政府。他说,卡特政府没有采取敌视古巴的政策,而是采取了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措施。他进一步要求卡特政府镇压古巴流亡者的反古巴活动。
由古巴电视台转播的这篇讲话,是卡斯特罗在他最近访问牙买加期间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发表的。
在这次讲话中,卡斯特罗不顾古巴依附于苏联的众所周知的事实,吹嘘古巴同苏联的关系是“应该存在于发达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模范关系”。他还为古巴雇佣军武装干涉安哥拉进行了辩解。
另据报道,卡斯特罗十月二十六日在向一个美国代表团谈到古美关系时说,“只要卡特总统的政策得以保持下去”,他就不认为美国对古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卡斯特罗是在接见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由六十八人组成的企业家代表团时发表上述讲话的。这个代表团是今年四月以来到古巴访问的第三个美国企业家代表团。
古巴外贸部长马塞洛·费尔南德斯也曾在十月上旬访问美国,同美国企业界和官方代表就恢复两国间的贸易问题举行会谈。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两副面孔
十月二十八日,苏联进行了两次地下核试验,而在同一天,苏联的谈判代表却在日内瓦大谈所谓禁止一切核武器试验。一天之内苏联向全世界展现了两副迥然不同的面孔,这是一个大大的讽刺。
苏联一直在加紧核扩军,已进行了一百几十次地下核试验。它每进行一次地下核试验,就使人们加深一次认识:苏联鼓吹的“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核禁试谈判,不过是一个骗局。目前它仍在拚命试验,等到它认为试验差不多了,就企图搞一个“全面禁试”条约来捆绑别人的手脚。这就是苏联新沙皇竭力维护其核霸王地位的一个如意算盘。


第6版()
专栏:三言两语

枉费心机
美国总统卡特最近对记者谈话说,美国不久将向苏联提出关于限制向各国出售武器的建议。今年三月,苏美两家还曾宣布,为减少外销武器而成立了工作小组。可是没过多久,苏联塔斯社就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指责美国武器的“出口非但没有缩减,而且在继续增加”。不错,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军火商之一。但是苏联又怎么样呢?苏联为了争霸和控制别的国家,不也是在变本加厉地大做军火买卖吗?例如在一九七六年,它仅仅向第三世界出售的武器就达二十五亿五千万美元,是一九七三年中东战争结束以来最多的一年。可见两个超级大国所谓的减少外销武器,只是一句空话,而塔斯社想揭别人头上的癞疮来掩盖自己头上的癞疮,不过是枉费心机。


第6版()
专栏:

埃及和苏丹决心加强两国的团结和联合
非洲安全应由非洲国家维护不许大国插手
埃及空军克服苏联刁难提高了战斗力亚历山大造船厂取消同苏签订的合同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一日电 据开罗报纸报道,在开罗举行的埃及和苏丹人民议会第一次联席会议十月三十一日闭幕,会议发表的最后声明强调,非洲安全必须由非洲国家来维护。
声明说:“两国认为,非洲安全是非洲国家的责任,非洲国家之间可能出现的任何分歧,应由它们自己而不是由任何别的强国来解决,以便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卷到大国的冲突中去。”
声明说,两国对解放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和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负有责任;两国有责任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为反对殖民主义在南部非洲的最后堡垒而战斗。
声明强调了加强阿拉伯团结的重要性。
声明强调两国经济一体化计划的重要性,欢呼埃及和苏丹在阿斯旺省的南部地区和努比亚的北部共同边界上建立一体化地区。
埃及人民议会主席赛义德·马雷在闭幕词中说:“这次会议体现了埃及和苏丹联合的民族斗争。”
苏丹人民议会议长阿布·卡西姆·哈希姆致词说:“这次会议表现了统一的意志和决心,对两国政治行动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给了强大的推动。”
这次联席会议十月二十四日在开罗开幕,有六百一十名埃及和苏丹议员出席了会议。据最后声明宣布,下次联席会议将于明年十月在喀土穆举行。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一日电 埃及空军司令马哈茂德·沙克尔·阿卜杜勒·穆奈姆少将在十月三十一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埃及空军已经比一九七三年十月战争胜利时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沙克尔司令说,现在已经众所周知,苏联顽固地坚持拒绝提供武器以弥补埃及在十月战争中的损失和拒不执行已经签订的武器合同。他说,尽管苏联不向埃及提供飞机零件,但由于埃及空军的努力克服了这一困难。今年参加庆祝十月战争胜利四周年军事检阅的飞机数目远远超过了去年。
沙克尔司令还说,已经没有外国飞行员或技术人员训练埃及空军了。在萨达特总统采取武器来源多样化的英明决定以后,现在埃及飞行员已经完全能够掌握新的复杂的武器和飞机。
沙克尔司令说,埃及全体飞行员和技术人员日日夜夜在警惕着,准备去完成委托给他们的任何任务,特别是解放被占领土的任务。他说,埃及飞行员从十月六日的作战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使他们能更好地完成任何战术和战略的使命。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一日电 据埃及《金字塔报》十一月一日报道,埃及亚历山大海军造船厂取消了为苏联建造三艘油船的合同。
取消这项合同的原因是合同中的油船价格只有国际市场油船价格的三分之一。据报道,埃及政府的一个机构已和亚历山大海军造船厂签订了购买这三艘油船的合同。这三艘油船已开始建造。


第6版()
专栏:

印度一议员指责苏联敲诈印度小麦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一日讯 新德里消息:据外国通讯社报道,印度执政的人民党重要成员、国会议员萨布拉马尼亚姆·斯瓦米十月三十日在一项声明中指责苏联对印度进行敲诈。斯瓦米说,印度偿还向苏联借贷的小麦时,不得不以“利息”的形式多给苏联二万八千吨小麦。他说:“在我们自己的贫苦人民还不够吃的情况下,白白地被拿走二万八千吨之多的小麦是没有道理的。”
斯瓦米说,原来的协议并没有规定要超额偿还。苏联“在这笔交易中,暴露了他们的凶狠面目”。
据报道,一九七三——七四年度苏联按无息条件借给印度二百万吨小麦。印度已用其他货物偿还了一部分,其价值相当于五十多万吨小麦。对余下的一百多万吨小麦,印度于十月二十八日开始用从澳大利亚和美国进口的小麦还债,其中只有二十多万吨将以印度自产的小麦偿付。但是,苏联对印度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标准进行挑剔,强要印度超额还债。


第6版()
专栏:国际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三类国家
伟大的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政治力量产生了新的组合。革命导师列宁根据当时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变化,在一九二○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把世界各国明确地划分为三类: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七十的受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战败国(苏联也划在这一类);保持原来地位的国家;少数获得利益的战胜国。列宁对当时世界政治力量的这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划分,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
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是一场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非正义战争。参战的共有三十多个国家。交战的双方是:以英国、法国、俄国(后来日本、意大利、美国也参加)为主的协约国和以奥匈帝国、德国为主的同盟国(其他成员还有保加利亚、土耳其)。主要战场在欧洲。战争的结果是:协约国胜利,同盟国失败。
战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列宁在他的报告中指出:“战后马上使不下十二亿五千万人遭受殖民压迫,遭受野蛮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在这一类国家的十二亿五千万人口中,有整整十亿人口属于殖民地和象波斯、中国、土耳其这一类的半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在战前就“被最富有、最文明和最自由的国家置于殖民地附属地位,受它们的压迫”。其余二亿五千万左右的人口是:俄国约一亿三千万,战败国奥匈帝国、德国、保加利亚不下一亿二千万。这些战败国之所以被列入这一类国家,是因为“战争的结果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这些先进国家降到了殖民地附属地位,陷于贫困、破产、饥饿、毫无权利的境地”。至于已经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俄国,同样被战争“置于同殖民地毫无差别的境地”。由于沙皇俄国参加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付出巨大代价,损失数百万生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曾与德国签订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直到一九二○年年中,帝国主义对苏联的武装干涉和白卫反革命武装叛乱还没有被完全粉碎,同时,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大幅度下降。列宁指出,当时俄国是一个
“又穷又弱、备受压抑的国家”,
“一个最落后的国家”。列宁把俄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列为同一类国家的时候,完全是从维护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出发的,也就是从维护国际无产阶级事业的根本利益出发的。他在报告中一再强调“维护十二亿五千万人的利益”,并且指出:“暂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有偏见和无知这样的障碍,但是这些正在迅速地被克服,愈往后,我们愈能真正代表和维护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被压迫劳动者的利益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非全部协约国的成员国都获得了好处,获利的主要只是其中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列宁把这少数国家划为一类:“只有美国一国在战争中完全是获利的,它从负债累累一跃而为各国的债主,它的人口不超过一亿。日本没有卷入欧美冲突,而攫取辽阔的亚洲大陆,也获得了很大利益,它的人口是五千万。获利仅次于上述两国的是英国,它的人口有五千万。如果加上战时赚了钱的中立国的极少数人口,总计约二亿五千万人。”这一类国家中的帝国主义是“人数甚少的、拥有巨量财富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压迫民族”。但是,“它们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一个大国反对另一个大国”,“在每个问题上都是互相拆台”。
除了上述两类国家以外,列宁指出,还有一类“保持原来地位的国家”,它们的人口不超过二亿五千万,“但是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已经陷于依赖美国的地位,战时在军事上也处于依赖地位,因为战争席卷了整个世界,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保持真正的中立”。


第6版()
专栏:国际资料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就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由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迫使战败国德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签订。条约使德国失去了原有领土的八分之一和原有居民的十分之一,并且还要交付巨额赔款,陷于丧失主权和经济破产的地位。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德国将亚尔萨斯—洛林交还法国,其他许多边界地区割让给邻近国家;萨尔区由“国际联盟”管理十五年,其煤矿归法国;德国的殖民地全部被英、法、日等国瓜分;战胜国占领莱因河左岸德国领土十五年;德国的军队只准保有十万人,军官不得超过四万人;条约规定,德国在一九二一年五月一日以前,向美、英、法等国付清二百亿金马克的赔款,一九二一年又确定了德国赔款的总数为一千三百二十亿金马克。
《凡尔赛条约》内容就是毫无顾忌地劫掠德国人民。列宁指出:
“它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的和约,它把亿万人,其中包括最文明的人,置于奴隶地位。”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