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走资派的忌讳术
任欣
《阿Q正传》中的阿Q,最忌讳别人讲他头上的癞疮疤。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最不乐意人家提走资派。
请看邓小平授意炮制的《论总纲》和《汇报提纲》、《条例》。这三株毒草,都是洋洋万言;可是,不论哪一篇,从头到尾都找不到“走资派”这三个字。这三株毒草,引了不少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语录。《论总纲》引证五十四条之多,《汇报提纲》和《条例》的修改稿各有专门一节引证毛主席的有关指示;可是,毛主席关于整党内走资派的论述,却一句也不引,一条也没有。
邓小平重新工作以后,这里讲话,那边报告,滔滔不绝的演说,对走资派这个问题,却讳莫如深。
在这一点上,邓小平确实很象阿Q。
阿Q对于自己头上这个“最恼人”的疮疤问题,采取了三种办法:
一、绝对忌讳。他讳说癞及近于赖的音,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灯烛都讳了。
二、怒目主义。别人一犯讳,“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对你来个“怒目而视”。
三、精神胜利。阿Q的怒目主义常常不灵,别人还是硬要揭他头上的疮疤,他就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了。
邓小平对于那个“最恼人”的走资派问题,跟阿Q的办法也有点相似。缄口不言,闭口不谈。上述例子,就是证明。此其一。大发雷霆,横加指责。你《春苗》歌颂无产阶级对走资派的斗争么,那你就是“极左”,他就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你评论《水浒》,说走资派是现代投降派么,他就大为不满,骂你“搞阴谋”。此其二。至于其三,邓小平倒是不搞“你还不配”这类“精神胜利法”,而是得意忘形地叫嚷“只要人家说你复辟了,你的工作就干好了。”这时候,他头上的“癞头疮”就正式成为“高尚的光荣的”了。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多次论述党内走资派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都明确指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就是党内的资产阶级,他们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主要对象。
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共产党内出现走资派,这是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主义”是不行的。阿Q忌讳讲“癞疮疤”,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缺陷。邓小平所以避而不谈走资派,则不仅因为他要保护自己,而且要保护整个党内资产阶级。他妄图抹煞走资派的客观存在,不让讲,不准批,是为了篡改党的基本路线,放手推行修正主义路线。这正是“走资派还在走”的一种表现。但是,欲盖弥彰。他越是要千方百计遮盖这个“疮疤”,它就反而越“光”越“亮”,暴露得更加清楚。
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对于走资派的态度,就是要经常揭,经常批,坚决斗,长期斗。
休矣,邓小平的“疮疤”忌讳术!


第4版()
专栏:

拉车向前 革命到底
——读鲁迅杂文《趋时和复古》
解放军某部 黄生和
鲁迅在《趋时和复古》一文中指出:章太炎、刘半农这些人“原是拉车前进的”,但到后来,却“拉车屁股向后”,开历史倒车。其原因就是,当革命已经爆发、闹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什么人都来参加革命,有的是由于单纯的狂热,有的是为了赶时髦,有的甚至是为了贪图禄位,在这个时候做一个革命家是不难的。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个为了“赶时髦”而跑到革命队伍里来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他参加革命队伍的“终极目的”,与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极为歧异的”。因此,民主革命胜利后,工人、贫下中农要继续前进,而邓小平为了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每当革命向前推进一步,他都如丧考妣,千方百计地妄图使历史车轮倒退回来。在拉车向前还是拉车屁股向后的斗争中,充当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内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
邓小平垮台了,但他所代表的那个阶级还存在,还会有开倒车的人同无产阶级进行较量。我们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将革命进行到底,把社会主义革命的车一直拉到共产主义。
要拉车向前,首先要认清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要始终坚持阶级斗争这个纲。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章太炎、刘半农一类落荒退伍,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又有邓小平一类资产阶级民主派变成党内走资派,这都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场同私有制彻底决裂的大革命。它不仅要推翻资本家阶级,而且要逐步铲除资产阶级赖以存在和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社会上的资产阶级名声已经很臭。作为反动没落的资产阶级政治代表的党内走资派,就成了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进行较量的主要力量。拉社会主义的车,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同走资派作斗争。这种斗争是长期的,它将贯串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但我们坚信,“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3页)刘少奇跳出来,没有推倒昆仑山。林彪搞政变,没有把庐山炸平。邓小平翻案复辟,也无法“扭”转革命的车轮。我们正是在同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推动了历史的车轮飞速向前,迎来了共产主义的辉煌曙光!
拉车向前,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鲁迅曾深刻指出:“太炎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章太炎在反对封建君主制的斗争中,曾“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斗中,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但资产阶级的唯心史观决定他不愿意也不可能依靠人民大众,而是把革命当作少数人的活动,因此,当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起来革命时,他就退居书斋,直至尊孔复古,反对革命了。“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变成了拉车屁股向后的倒退派。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群众的事业。只有发动群众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只有象鲁迅先生谆谆教导的那样,做大众中的一个人,永远和革命共同着命运,才能拉车向前不止步。
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韧性”战斗的精神,“不克厥敌,战则不止。”这样才能够拉车向前,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第4版()
专栏:

鹰嘴山下怒火燃 (木刻)
辽宁省朝阳地区工农版画学习班集体创作


第4版()
专栏:

大别山新歌
安徽 钱启贤大别山啊,你好!当年的战士回来了。重返大别山,心似战鼓敲;泪珠跳出眶呀,喜意上眉梢。望呵望,瞧呵瞧:当年杀敌羊肠道,汽车嘟嘟叫;当年驻军老山坳,稻浪风里摇;白云深处,办起五·七大学校;松一山,竹一山,满山是春苗……新山新水看不尽,引来硝烟心上飘:墙上有弹痕,炮火连天怎忘掉?山枯地荒人更瘦,“还乡团”不断来骚扰。春雨年年染不绿,秋风岁岁吹枯草……剿匪反霸闹革命,毛主席叫咱拿起刀!大别山上起风雷呵,山泉涌起百丈高!……呵!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大别山天天在飞跃!县委书记上山来,开山炸石手艺巧。赤脚医生登高路,摩天岭上采药草。“知青”种下扎根树,顶天梁柱不动摇!……大别山呵向前进,松涛犹如进军号;大别山呵在战斗,山村贴满大字报。写上石壁挂山崖,幅幅标语排排炮。“誓和邓小平对着干!”山山水水齐声讨——只要走资派还在走,大别山人决不放战刀!只要阶级斗争不停息,大别山永远是碉堡!大别山呵,你好!当年的战士回来了。喝一口清泉水,心中起波涛;捧一把山上土,满手热气冒;望一眼登山路,志壮情更豪!我爱你的每棵树,我爱你的每株苗,我要在这崎岖山路上,和你一起呵,奔向共产主义大目标!


第4版()
专栏:

听呵!唐山的歌声……
徐刚
战友从唐山来信,告诉我们:地震以后半个月,矿山的一支文艺宣传队,又在唐山街头演出了!他们的歌声吸引了成百、成千、成万个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战友和亲人……唐山呵,我分明看见了你的舞台——没有场地,没有布景,可是有满天的朝霞金辉来装点……唐山呵,我分明听见了你的歌声——不是普通的低音、中音、高音,而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最强音!你在唱呵,唱“东方红,太阳升”;你在唱呵,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你在唱呵,唱呵……
地震以后,我去过唐山。我见过这样的舞台,我听过这样的歌声。这歌声,从地震开始的那天凌晨起,就没有间断过!歌声呵飞到了北京,歌声呵飞过了北方的燕山,南方的长江……
歌声里,唐山屹立着……
歌声里,八方来支援……
歌声里,矿井又出煤……
歌声里,唐山在前进……
唐山的歌声呵,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歌声?
唐山的歌声呵,是心向毛主席的歌声!
因为工作关系,我见过一组不平常的“抗震战歌”。这是用普通的纸和笔写下的动人心坎的诗篇。读着,象有一团火焰在胸中滚动、燃烧;掩卷,则又如惊雷疾走,壮歌千万,在身边滚动、飞扬……这是从安徽蚌埠地区一家医院寄来的诗。还附着蚌埠地区救治伤员办公室的一封信及一张照片——清晰的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她躺在火车卧铺的中层,正吃力地用一只手把纸托在上铺的铺板上,另一只手紧握笔在写着……她是唐山钢铁公司的一个配电工,她的头部有着严重的擦伤,她的左腿因为粉碎性骨折而打着石膏,她只要稍一动弹,脸上就会渗出一颗颗豆粒大的汗珠……可是,此刻,她正在写诗,她正在歌唱!开始,医护人员并不了解这个坚持要纸和笔的伤员,究竟想干什么?后来,他们就在她身边一边护理,一边盯住她那支慢慢移动的笔。笔下是这样一些刚劲有力的字眼——抗灾战歌:心向毛主席,赞白衣战士……。署名是:唐山一女工。且让我摘录其中的几行吧:
我是新中国的青年,
无限热爱祖国河山,
自然灾害吓不倒我们,
我们马上就要重建家园!
心向北京呵,毛主席在身边,
阳光指路呵,中南海是力量源泉;
奋发图强建设新唐山,
我们的口号是:人定胜天!
就在这运送伤员的列车上,就在祖国的千山万水间,一首诗在飞快地传阅着!不知道是谁带的头,车厢里的每一个人:医生,护士,伤员,还有列车员,一起轻声地唱着:“东方红,太阳升……”也不知道是谁,朗诵着这位唐山一女工写的诗篇,久久地、久久地重复着这样两句话:心向北京呵,毛主席在身边;阳光指路呵,中南海是力量源泉……就在这时候,我们的火车司机,又把风笛踩响了!于是,这一支深情的歌,便很快地飞向北京……也飞到了祖国的海岛、平原、丛山、峻岭……
呵!战友,呵!同志,这就是唐山的歌声。这一支歌唱在南去的列车上,而我听到的另一些歌,却是唱在唐山的马路边,开滦煤矿的矿井下,和唐山市郊的一个生产大队……
七月二十八日凌晨,强烈地震发生后,在唐山,有多少党员,自己刚一脱险,全然不顾家人的安危,奔向自己的岗位!又有多少工人,奋不顾身地来到矿山,来到钢厂,手拉手,肩并肩地宣告:活着的还要战斗!唐山决不会倒下!唐山市委的几个领导同志脱险后,立即在马路边上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而在矿井下上夜班的万名工人,正在党组织领导下,秩序井然地抢险离井。有谁能够设想,此时此刻,我们井下的共产党员,我们井下的工人同志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他们想的是:北京受了影响没有?毛主席、党中央可好?他们正在开支委会,就在这山崩地裂的时刻,支委会的决议是这样地详尽而又每字每句渗透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夺目光彩!面对着生命的危险,把生的机会让给人民,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党员、留给党的干部。同志呵,当我们的特别能战斗的开滦工人阶级,用气壮山河的声音宣布这一个决定时,当我们的产业大军镇定自若地战斗在井下时,当我们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行走在脱险队伍的最后面时,就在这唐山的井下,就在这祖国的地底下,前进的是一支多么伟大的进军的队伍;回响的是一支多么嘹亮的共产主义战歌!
就是这样的工人,就是这样的党员,就是这样的干部,来到洒满阳光的矿井上,手捧着党中央的慰问电,踮起脚跟,遥望北京,他们流下了热泪,他们发出了誓言:党呵毛主席,有社会主义便有唐山,有工人阶级便有煤炭!我们就是用手扒也要扒出煤来!让它放光,让它发热。用它气死帝修反,用它烧毁旧世界!强烈的余震几乎从未间断,矿工们不顾这一切,下井了!抢修设备,接通线路,点亮电灯后,他们开动采煤机,又开始挖煤了,机器突突地响,第一车煤从矿井下升上来了!欢呼声覆盖了整个矿区,整个唐山!煤,在放光,心,在放光;唐山呵,在歌唱:党呵毛主席,有社会主义便有唐山,有工人阶级便有煤炭!……
呵!战友,呵!同志,这就是唐山的歌声。唐山的歌声呵听不完,唱不尽;唐山的歌声,还有千千万!
唐山市郊有一个生产大队,也同样经受了强烈地震的严重灾害,可是贫下中农首先想到的,却是唐山市区的工人老大哥。他们连夜烧好开水,摘下仅剩下的新鲜蔬菜,用板车送到了市区。唐山的工人、伤员喝着这甜津津的水,望着这水汪汪的菜,没有一句言语,只是一双双大手紧紧地握着、握着。这真是:歌在工农心头唱,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山的歌声呵,就是这样地不同一般。唐山的歌声呵,就是这样地感人肺腑!听吧,听吧——一个六岁的小孩,当她在楼板底下压了两天一夜后,知道正在抢救她的亲人解放军粒米未进,顾不得吃饭时,她用并不是天真的童音高呼:“解放军叔叔,快吃饭吧,吃了饭,有了力气,再来救我!”这是我们的孩子的声音,这是我们的下一代的歌声!六岁的孩子还没有离开母亲的怀抱,可是党的阳光已使她更快地茁壮成长了!在她的胸怀里,是一颗何等光明纯洁的心呵!……就在这篇短文将要结尾的时候,从唐山钢厂又传来了出钢的钟声!当当的钟声呵,多象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胜利进行曲!有了这样的工人,有了这样的农民,有了这样的子弟兵,有了这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有了这样的下一代,唐山,将大有希望;未来,是属于人民的!……
呵!这就是唐山的歌声!
唐山的歌声呵,是心向毛主席的歌声!
唐山的歌声呵,是革命大无畏的歌声!
唐山的歌声呵,是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歌声!
唐山的歌声呵,为什么这样动人?为什么这样壮美?为什么这样火热?
去问唐山钢铁公司的那位女工吧,去问开滦煤矿的工人吧,去问唐山郊区的社员吧,去问六岁的可爱的下一代吧……
听呵!唐山的歌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