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俺们最爱看革命电影
大寨大队党支部
俺们最爱看革命电影。文化大革命以来放映的革命电影,是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有力武器。看革命电影不是为了“娱乐”、“消遣”,而是为了战斗。通过电影的形象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每次演电影,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少年儿童,大家都去看。看了电影,还要议电影,议在阶级斗争上,议在路线斗争上,议在继续革命上。比如,俺们看了革命样板戏影片《海港》以后,党支部组织干部、社员讨论:“从海港的风雨看虎头山的斗争”。大家议论得可热烈哩。有的说,看了《海港》受到了一次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受到了一次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教育,受到了一次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表示要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俺们觉得,看一次革命电影,就给头脑里敲一次警钟,提醒俺们时刻不忘抓阶级斗争这个纲。看了彩色故事片《青松岭》以后,大家说:鞭杆杆上有阶级斗争,车轮轮上有路线斗争。党支部引导社员群众讨论大寨还有没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当时,正在落实党的“十大”精神,看《青松岭》,比虎头山,把党的基本路线具体化,开展了一场“政治上反复辟,思想上反腐蚀,经济上反蚕食”的斗争。通过发动群众,大揭两条道路斗争的盖子,揭出木工组一个社员由于私心重,拿集体的木板做箱子、柜子,发展到倒贩木材,从中贪污,使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胜谁负的问题,在大寨也还没有真正解决。揭出了经济领域的问题以后,俺们又引导大家议论《青松岭》发生的夺鞭与接鞭的阶级斗争,深挖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揭出一小撮阶级敌人散布“在农村劳动,欺侮土坷垃没出息”,妄图煽动青年离开农村的破坏活动。俺们抓住这些现实的阶级斗争,在党内开展了一场大讨论,使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一些原来有糊涂认识的同志说:“大寨先进,同样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咱可不能睡大觉啊!”特别是看了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反映同党内走资派作斗争的彩色故事片《春苗》,俺们进一步认识到:“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好得很,谁要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俺贫下中农坚决同他斗到底!
看革命电影,就要用电影里表彰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思想,检验自己的思想,找差距,鼓斗志。看了电影《海港》,俺们干部首先查一查自己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有没有方海珍那样高;看了影片《龙江颂》,俺们就查一查自己的共产主义风格有没有江水英那样高;看了影片《红灯记》,俺们就查一查自己干革命是不是象李玉和那样浑身是胆雄赳赳;看了影片《杜鹃山》,俺们就查一查自己的思想是不是象柯湘那样“生命不息斗志旺,胸臆间浩气昂扬”。俺们把这叫作“思想上过电影,对号入座”。在每年整党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中,党支部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大家讨论:“大寨领导班子里有没有李志田的思想?有没有雷刚前期的思想?”有一个老支委,在旧社会苦大仇深,工作勤勤恳恳,辛辛苦苦,但就是在新形势下跟不上趟,对新生事物接受得慢。开始,同志们批评他,他还想不通。后来,看了影片《杜鹃山》,俺们发动大家照镜子,他几夜睡不着觉,他想,雷刚说:“闹革命为什么这样难?!”就是因为他不懂共产党的路线和政策,不懂党指挥枪的原则。所以,雷刚在杜鹃山举义旗三起三落。他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到只有朴素的阶级感情,没有高度的路线斗争觉悟,就不能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不学习理论就识别不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支部书记郭凤莲还以柯湘为榜样,耐心地帮助这个老支委,问他雷刚砸开的铁镣为什么又戴上?就因为“只看到一村一户血泪帐,望不见革命征途万里长”。我们共产党员要带领广大群众批资本主义,干社会主义,奔共产主义,就必须在自己思想上彻底砸碎私有观念的铁锁链,才能达到人类解放我解放。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只有完全取得胜利以后,才会生长出共产主义,生长出我们从星期六义务劳动中看到的那种不是书本上的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当中的共产主义。”(《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列宁选集》第4卷第143页)俺们体会,组织看革命电影就是为了对农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扩大共产主义的影响,加速资本主义的衰亡,加速共产主义的生长。俺们每次看了影片《龙江颂》以后,党支部都要引导大家回顾大寨走过的道路,重新认识大寨发扬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的重要意义。比如,在三年暂时困难时期,我们大寨不卖高价粮、高价草,而把几万斤谷草、谷糠平价支援了兄弟队;紧靠大寨的金石坡大队有困难,没钱买马车,俺们大寨送车去支援;一九六三年,大寨遭受了毁灭性的洪灾,俺们坚持自力更生精神战胜灾害,不要国家的救济粮、救济款、救济物资。这样做,当时许多人是想不通的,有些人甚至还极力反对,事过十多年以后,群众中也还有争论。通过看影片《龙江颂》,再来认识这些事,就感到做得完全对,原来想不通的人想通了。这样,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龙江风格”,在大寨就更加发扬光大。在一九七二、一九七三、一九七四年的三年大旱中,俺虎头山上守着渠水,自己却挑起扁担去担水下种。为啥这样做?为了把水让给金石坡等兄弟大队。秋天丰收了,大寨把卖给国家的余粮从多年的二十四万斤最高增加到四十万斤,还拿出一部分饲草支援重灾区。俺们是这样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大厦要靠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人去建设,俺们发扬“龙江风格”,就是在一锨一镢挖那个旧地基,只有把旧地基挖得越深,盖起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才越牢固,即使碰到十二级台风也摧不垮。
革命电影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为俺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树立了学习的光辉榜样。看革命电影,就要学英雄,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比如,彩色故事片《闪闪的红星》在大寨放映以后,引起了全队很大的震动。大家深有感触地说:要使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后一代。党的孩子要听党的话,大寨的孩子要一代更比一代强。接着,大寨学校开展了专题讨论:“长辈艰苦创新业,我们要一代胜一代。”他们还开展了一项专题活动:“学习英雄小冬子,要做党的好孩子。”全校二百多名学生,先后看了四次《闪闪的红星》。他们看一次,思想有一个新的收获。七年级的贾素平,联系大寨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帝国主义杀害四十多个青壮年的历史,写下了“红色根芽烧不尽,革命自有后来人”的体会。五年级的贾小平联系自己的家史,写了“阶级苦水浇心头,党的孩子跟党走”的体会。小武术队的高成良写了“学习冬子不怕苦,为了革命练武术”的决心。他学冬子,做党的好孩子,练武术手冻肿了,练枪刺受了伤,还带病苦练,受到群众的称赞。俺大寨学校在寒假期间开展“学冬子,办好事”的活动,学生们自觉拾粪,帮饲养员喂牲口,拾金不昧等,先进事迹不断涌现。老一辈的人高兴地看到一大批雷锋式的小英雄成长起来,大寨后继有人,都伸着拇指夸革命电影反修防修的威力大!(附图片)
法乃光 插图


第3版()
专栏:

我们要与走资派斗到底
——彩色故事影片《牛角石》观后
北京市朝阳区贫下中农评论组 晁扬
彩色故事影片《牛角石》以六十年代初期为背景,围绕着推行与抵制“三自一包”的斗争,揭露了党内走资派的反动本性,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派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与党内走资派斗争取得的巨大胜利,使我们认识到,党内走资派最危险,必须跟他们作长期的斗争。
党内走资派最危险,在于他们披着“共产党干部”的外衣,打着红旗反红旗,在推行修正主义路线时,往往摆出一副“救世主”的面孔,打着“关心群众生活”、“发展生产”的幌子,因此,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影片中的地委部长陈秉仁,就是这样一个反面教员。他极力推行“三自一包”,明明是包藏祸心,却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最大限度调动社员积极性”,为了“多打粮食”,“让农民都富裕起来”。真是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这人难道真是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社员的生活吗?不是。请看,分田到户、恢复单干的结果,张家湾大队漏划富农徐贵和一些富裕中农搞起了发家致富。而人单力薄的李大嫂一家,拚死累活,还是种不上地,逼得她娘仨重新受富农剥削。照这样下去,不用多久,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就要被瓦解,剥削制度就会重新出现,这是多么危险的情景啊!影片对有着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人,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长发就是一例。他听说“三自一包”是地委陈部长让搞的,来头不小,于是,他拉生产队的牲口给自己盖房,乘人之危廉价收买衣物,尽替自己拨拉算盘。象这样的人,在阶级斗争的紧要关头,很容易顺坡滑到资本主义泥坑里去。
党内走资派最危险,主要还在于他们手中有权,因而搞起资本主义复辟来很凶、很快。陈秉仁运用掌握的权力,在他蹲点的张家湾大队,硬是把一面面“地界牌”插到了人民公社的土地上;下令砍伐社员们用血汗栽种起来的树林;强迫就要完工的渡漕工程下马。这样,就把好端端的一个张家湾大队给整垮了。他这一手,不正是漏划富农徐贵他们长久以来想干而很难干得成的事吗?看影片,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党内走资派的反动本质,激发了我们与党内走资派长期斗争的决心。
影片中与走资派作斗争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齐兰子,是我们贫下中农的先进代表。她的反潮流的革命精神,使我们深受教育。齐兰子是牛角石大队党支部书记,她具有高度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家里的猪被人毒死,她警觉到这是敌人在给她“打招呼”;有人给她提亲,马上想到这是有人要把她撵走。在复杂纷纭的阶级斗争中,她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阶级敌人何一得所施展的种种阴谋诡计,给予坚决的回击。她自觉地同走资派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斗,不论是“地委的,就是省委的、更大的,要是想背着毛主席搞倒退复辟,坚决不答应!”陈秉仁推行“三自一包”,一开始便被她识破,受到她的坚决反对。威胁恫吓,软硬兼施,都没有使她屈服:地就是不分,渡漕照样开工,树林子一根也不准砍。齐兰子以李大嫂一家的不幸遭遇,揭露走资派搞资本主义的危害,鼓舞群众的斗志,在牛角石点起了一把反抗“三自一包”的怒火。走资派赶她到张家湾去,她相信张家湾的贫下中农也要走毛主席指引的路,她宣传毛泽东思想,跟当地的党员干部一起,发动群众,批判修正主义路线,打乱了陈秉仁的阵脚。齐兰子所以风吹不转向,重压腰不弯,是有毛泽东思想为她引路,有广大革命群众为她撑腰。影片通过齐兰子斗争的胜利,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派必然战胜走资派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从十四年前牛角石反复辟斗争的胜利,到不久前粉碎以邓小平为总后台的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暴乱,严酷的阶级斗争事实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确实就在共产党内,走资派还在走的现象将长期存在,无产阶级同党内走资派的斗争也要长期继续下去。正如列宁所说:“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一次行动,不是一条战线上的一次战斗,而是充满了剧烈的阶级冲突的整整一个时代。”(《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列宁选集》第2卷第717页)在深入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我们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斗争的哲学,粉碎邓小平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附图片)
走资派陈秉仁带领工作队在牛角石大队强行分地,齐兰子闻讯赶来,折断了量地的杆尺,保卫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第3版()
专栏:

文化大革命育英雄
——赞彩色故事影片《阿夏河的秘密》
刘宗明
“红卫兵,心最红,文化大革命育青松,从小立下革命志,阶级斗争打冲锋。”彩色故事影片《阿夏河的秘密》生动地展示了红卫兵小将与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激烈的阶级斗争,使观众受到一次生动的阶级斗争教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教育。
“如今的坏人是啥样子”?影片中的红卫兵小将孙大亮提出的这个问题,发人深思。搞社会主义革命,要比搞民主革命复杂得多,识别阶级敌人不那么容易。正如影片中的青山爷指出的那样:在过去的革命斗争中,阶级敌人“穿一身黄狗皮,手里拿着刀枪,到处杀人放火,好认”;今天,阶级敌人有的“戴的穿的,和好人一样,这就难认了”。
影片中的马哈德,是一个社会主义条件下新生的“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此人的主要特点是“红皮黑瓤”。他隐藏在工人阶级内部,挂着共产党员的招牌,窃据了林场党支部书记、水运队队长的职务。他“当面说人话,背地里干鬼事”。在群众大会上,他慷慨激昂地表示:“这批木材是战备物资,我马哈德保证:绝不让一根木头流失!”并且举双手支持孙大亮提出的红卫兵看守阿夏河的请战要求。背地里,他却勾结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分子,利用手中的一部分权力,大耍阴谋诡计,盗窃国家原木,瓦解社会主义经济,猖狂地向无产阶级进攻。他顽固地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当他的狐狸尾巴已经暴露时,仍不甘心失败,恶狠狠地叫嚣:“不能让三个小毛孩子坏了我们的事业。”决心破釜沉舟,继续“干下去”。看看马哈德的丑恶嘴脸和活动规律,能够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的一些特点。
与“挂着‘红牌牌’,长着黑心肝”的阶级敌人斗,必须善于识别他们。影片中林场党委委员马青山引导红卫兵小将“辨木”的情节,给人启示。面对两块无皮的木柴片,三个小将一下就认了出来:一是云杉,一是冷杉。可是,对两块带树皮的柴禾,他们却认不出了。“辨木”如此,“辨人”也是这个道理。无产阶级专政的空前巩固,使一小撮阶级敌人不断变换各种手法,继续同无产阶级进行较量。马哈德就是这样做的。明明是他伙同社会上的盗窃分子偷窃了国家的原木,但当孙大亮向他汇报原木丢失的情况时,他却煞有介事,忽而表现得十分焦急,忽而假装关怀,表示:“木头丢就丢了,记在我的帐上,当作水运队工作损耗,算了!”孙大亮和他的伙伴扎西、马甲甲并没有被阶级敌人的伪装所蒙蔽,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和革命群众一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扒下了马哈德的画皮。
孙大亮和他的小战友看守阿夏河的第三天,即发生了阿夏河原木失窃事件;紧接着,阶级敌人又妄图把红卫兵小将赶出阿夏河。但是,小英雄孙大亮团结扎西和马甲甲,坚守在阿夏河的战斗岗位上,并且用敏锐的阶级斗争观点,细致地观察了现场,深入地调查研究,一连提出了三个疑点:绳子是刀砍的,说明原木是被人偷走的,马哈德为什么偏要说是漂走的?甲甲晚上值班的时间,敌人怎么会知道的?“呱呱鸡”白天出来,怎么会夜里出来?这“三问”,充分显示了红卫兵小将具有敏锐的革命警惕性。阿夏河的“秘密”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被揭开,马哈德的画皮,就是这样一层层被揭露。影片通过孙大亮生擒马哈德,穷追盗窃分子胡某的英雄行为,生动地表现了红卫兵小将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年纪小小的“儿童团”,何以能识破并战胜狡诈的阶级敌人?何以有这样惊人的智慧和勇气?马哈德凭借他的反革命嗅觉,曾经心有余悸地向轻视“三个娃子”的张六娃说:“你可别小看他们!他们是文化大革命中长大的,这儿(指脑袋)可厉害啦!”是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锻炼了一代少年,使他们具有鲜明的阶级爱憎,敏锐的阶级斗争观念,高度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这就是小小年纪的“儿童团”使得阶级敌人胆战心惊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能够识破并战胜狡猾的阶级敌人的原因所在。影片通过孙大亮这一具有高度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少年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一代,生动地说明了经过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代比一代强,这对邓小平鼓吹的“接班人不是红小兵……不要找错了对象”的谬论,是一个有力的批判。(附图片)
学校请青山爷在红云峰前给红卫兵发袖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