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邓小平的所谓“现代化”即资本主义化
大连玻璃制品厂职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批判邓小平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据新华社沈阳一九七六年八月五日电在集中火力批邓、深入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大连玻璃制品厂的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本厂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大量事实,批判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极力推行修正主义路线,打着“一切为了现代化”的幌子,妄图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蜕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罪行。
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为了实现他所谓的“现代化”即资本主义化,大肆叫嚷“抓班子”,疯狂反对老中青三结合。他招降纳叛,结党营私,纠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拼凑翻案复辟的“还乡团”。大连玻璃制品厂的职工们很清楚,邓小平搞的这一套,同他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伙同刘少奇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控制工厂领导权的伎俩如出一辙。那时候,在大连玻璃制品厂,由于刘少奇、邓小平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窃踞厂和车间领导职务的历史反革命分子、伪工头、坏分子,在厂里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对广大工人群众大搞管、卡、压,对技术革新活动也竭力压制、破坏,致使全厂落后的生产条件,在全国解放后的十七年,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
四车间四十六岁的邹本信,是负责玻璃器皿刻花的工人。文化大革命前,为了摆脱笨重的手工劳动,他曾经提了十多项技术革新建议。可是每提一项,把持领导权的那些人都要对他进行刁难。文化大革命以后,工厂相继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和新党委,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领导上十分支持邹本信进行技术革新,从多方面给他创造条件。就这样,邹本信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先后搞成了五十多项技术革新,试制出了二十多种设备。现在,邹本信担任全厂技术协作队的队长,被群众称为技术革新的“土专家”。
大连玻璃制品厂党委认识到,企业的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群众手里,是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几年来,他们努力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广大职工的头脑,注意解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问题,使全厂的技术革新活动保持正确的方向。例如,原料粉碎工作在实行革新之前并不是全厂生产上的薄弱环节。但是,厂党委认为,粉碎原料时散发出大量矽尘,严重威胁工人的身体健康。社会主义企业决不能象资本家和修正主义者那样,只顾产量高、赚钱多,而不管工人的死活。他们毅然带领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对原料粉碎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使干式粉碎变为湿式粉碎,又实现了料石运转、粉碎、脱水、配料、调合等十几道工序的自动化,把粉尘的浓度降低到每立方米零点五毫克以下。这项重大革新,反映了社会主义企业对工人群众的关怀。
邓小平胡说“依靠工农兵是相对的”,鼓吹依靠“精通技术、精通业务的人材”。他要依靠的,是少数资产阶级“专家”、“权威”。工人们说,技术人员必须同广大工人群众相结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否则他们将一事无成。我们厂解决玻璃器皿的亮洁度问题就是一个例证。
早在一九六四年,大连玻璃制品厂为了解决玻璃器皿的亮洁度问题,就开始进行化学抛光的试验。当时,在“专家治厂”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工厂领导不发动工人群众,只靠两个技术人员去搞,结果白白用了几年时间,花了三万多元,根本没见到化学抛光的影子。文化大革命以后,厂党委把这项试验交给广大工人群众,专门成立了以工人为主体、有干部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小组,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只用半年时间,就搞成了化学抛光新工艺,制成了化学抛光机,取代了手工抛光的旧工艺。这项重要的革新成果,提高了玻璃器皿的亮洁度,而且提高工效四十倍。
这几年,大连玻璃制品厂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蓬勃开展。就创造的价值来说,仅去年一年全厂革新的成果,就比这个厂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还多。工人们说,搞技术革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干别的事情一样,要大搞群众运动,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团结、教育、改造技术人员,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什么先进的技术、设备也可以创造出来。
如何调动工人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鼓吹“物质刺激”,胡说什么“我们革命都靠物质刺激”。大连玻璃制品厂没有这样做。几年来,工厂党委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组织全厂职工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全厂成立了七十七个常年的工人业余理论学习小组,参加政治夜校的职工越来越多。职工们学理论,抓路线,认真改造世界观,开展革新大会战。许多同志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后参加义务劳动。他们用共产主义的思想、风格从事技术改造工作,不计报酬,不怕艰苦,搞出了一台台设备,改革了一项项工艺,还自己动手盖起了二千四百七十平方米的厂房和其他建筑设施。大家说,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首先端正思想政治路线,搞好人的思想革命化。邓小平鼓吹的“物质刺激”,同他那个“白猫、黑猫”一样,是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货色。
六车间有两位工人在文化大革命前搞技术革新,饱尝过“物质刺激”的苦头。当时,厂里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的领导人,一方面压制工人们的首创精神,另一方面又用奖金之类对搞技术革新的工人进行腐蚀。结果,资产阶级名利思想蔓延,严重地影响工人群众之间的团结。这两个工人本来都是搞半自动水杯机试验,但因厂里搞奖金的引诱,两个人竟然唱起了对台戏。他们各自孤军奋斗,搞了两年没有任何结果。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俩和职工们一起批判“物质刺激”的修正主义黑货,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懂得了要为革命搞革新。他们和其他工人、技术人员团结、协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不仅试制成功了半自动水杯机,还搞出了其他一些自动化的机器设备。
大连玻璃制品厂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对邓小平崇洋迷外的罪行特别气愤。他们指出,文化大革命前,刘少奇伙同邓小平大肆兜售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的修正主义黑货;邓小平重新工作后,仍然推行买办资产阶级投降卖国的那一套货色。
工人们说: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指导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引进某些外国技术和设备,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绝不能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点上。我们搞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这个厂试制罗纹透镜前后的经历,是对邓小平所谓“大政策”的有力鞭笞。这种透镜是拍摄彩色影片不可缺少的聚光设备,过去一向靠外国进口。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乘机进行高价勒索,妄图以此卡我们的脖子。工人们坚持毛主席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豪迈地提出:毛主席革命路线指航向,创造条件自己闯。工人们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一次又一次试验,终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试制成功了直径大至五百毫米、小至一百毫米的九种质量很好的罗纹透镜,满足了我国的需要,完全打破了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封锁。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批判邓小平所谓“一切为了现代化”的谬论,进一步提高了大连玻璃制品厂广大职工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和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推动下,今年上半年全厂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实现的技术革新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一点五。


第2版()
专栏:

生产为什么上去了
河北省张北县水泥厂车间主任 刘永旺
我们车间担负着水泥锻烧任务,工人大都是青年人。我想,这些青年出身好,有文化,只要在生产上多使几把劲就行了。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我在大会小会上讲的是生产,跟班劳动抓的是技术。可是,车间的主要生产指标仍然上不去,有时甚至还下降。这下我可着急了,批评这个,埋怨那个。党支部提醒我不要搞业务挂帅,我则认为主要是技术不过硬。
党组织看准了我思想上的毛病,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工厂也要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要向资产阶级进行斗争。邓小平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只讲把生产搞上去,照他那样办,就会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咱们批邓,要认清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要肃清他的流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
在党支部的帮助下,我组织车间的党团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和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通过学习,大家用革命理论分析了思想实际和生产情况,使我认识到,车间里千矛盾,万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主要矛盾。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我们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发动职工联系工交战线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深入批邓,集中火力批判邓小平鼓吹的“三项指示为纲”。越批使我的头脑越清醒。过去一个心眼抓生产,生产为什么反而掉下来了呢?原因就是中了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流毒。由于我们抓了阶级斗争这个纲,批了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整个车间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无产阶级正气人人树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生产也就很快上去了。
要把生产搞好,首先要深入批邓,批判邓小平“三项指示为纲”,批判他在经济战线散布的各种修正主义谬论。只有分清路线是非,才能把生产以及其它各项工作真正搞好。


第2版()
专栏:

汗水冲刷思想上的灰尘
青岛食品厂党委“一班人”,联系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实际,深入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提高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在厂党委统一领导下,这个厂广大干部坚持每周劳动一天,克服了以往蜻蜓点水、零打碎敲、流于形式的毛病。厂党委书记陶传忠有腰伤,仍然坚持参加劳动。不少车间干部坚持不脱工作服,和工人滚在一起,有时因为其他工作耽误了劳动,他们坚持再找时间补上。
由于广大干部不断用劳动汗水冲刷思想上的灰尘,从而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这个厂的工人对领导干部都亲切地称“老马”“老王”。有些工人毫无拘束地提意见,掏心里话。各级干部都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勤务员,当干部只有为党多做工作的义务,没有比普通工人高一头的权利。驱蛔糖车间代理党支部书记沈绍栋,从去年九月来到这个车间,每天工作超过八小时。他认真倾听工人意见,虚心向工人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全车间八十多名职工的家。工人们激动地说:“经过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干部,就是好。”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参加劳动 继续革命
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江苏省镇江铸钢厂党总支,把组织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列入议事日程,使之形成制度。党总支领导成员和科室干部除参加蹲点劳动和突击义务劳动外,每年还分期分批到班组劳动两三个月。干部在顶班劳动中,同工人一样上下班,坚守劳动岗位;同工人一样自觉地听从班组长的安排,服从指挥,不搞特殊;下班后和工人一样参加班组的学习和批判。
这个厂对于干部参加劳动不满足于参加一定的劳动天数,不满足于和工人一样干活,而是注意通过坚持劳动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增强反修防修的能力,增强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有一段时间,铸钢件生产的品种不平衡,大铸件处理快,小铸件处理慢,影响到兄弟单位的生产配套。当时有的领导人很着急,不是批评,就是组织加班加点搞突击,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后来,党总支主要负责人深入到铸钢车间风割工段,同工人群众一起参加劳动,促膝交谈,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工人同志批评厂领导抓生产只强调指标,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使有些班组抢工效高、吨位大的大件干,造成工效低、吨位小的小件积压。厂党总支接受了群众的批评,带头批判“吨位挂帅”等修正主义的办企业路线,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端正企业的方向、路线,迅速改变了生产不平衡的被动局面。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一个依靠群众搞好环境保护的化工厂
无锡县电化厂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在不很长的时间里基本解决了“三废”污染危害,改善了环境,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说明,只要我们把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认识,又坚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三废”的治理是不难解决的。——编者
无锡县电化厂是一个在采石灰石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型化工厂,年产烧碱、聚氯乙烯树脂各三千吨。这个厂的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特别是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以来,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敢想、敢干、敢革命,积极治理“三废”,工厂的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现在,这个厂排放的有害废水、废气、废渣,大多数进行了回收处理;设备的跑、冒、滴、漏率降低到百分之○点○五左右;植树造林的绿化面积达六万五千平方米,占全厂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人们走进这个厂,闻不到特殊的气味,看到的是绿树成荫,感觉不到是一个化工厂。去这个厂参观的人们,对他们消除污染,搞好环境保护的成绩,给了很高的评价。
毛主席、党中央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毛主席还针对工业“三废”的出路和自然资源的开发问题,多次作过关于开展综合利用的指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工业污染、搞好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针。我们必须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注意保护和改善环境。但是,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竭力兜售反动的唯生产力论,推行“生产第一”、“利润挂帅”等修正主义黑货,破坏了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工作的开展。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以来,这个厂对搞工业是支援农业还是损害农业,提高到路线的高度来认识,有力地推动了“三废”的治理工作。
在这个问题上,这个厂的认识也是有个过程的。开始他们认为,化工生产“三废”难治,污染难免,因此他们重生产指标,轻环境保护。有一次漂粉机发生故障,由于结块处理不当,被暴雨冲入河中,造成鱼类死亡;生产漂粉排出的含氯废气,使附近农田秧苗枯黄。周围农民不满地说:“建了化工厂,鱼蚕要死亡,稻麦要减产,生活要下降。”贫下中农的批评,对这个厂的领导触动很大。看着这些枯苗和死鱼,他们心疼地说,工厂办在农村,应是支援农业,可是工厂排出的有害废水、废气,却破坏了农业、渔业。认识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不是可抓可不抓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支援农业、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情,必须抓好。他们组织广大职工认真批判了唯生产力论,以及化工生产“特殊论”等各种错误思想。工人们表示:我们不仅要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消耗和成本,而且应该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千方百计治理“三废”污染,消灭跑、冒、滴、漏现象,变害为利。
这个厂治理“三废”、变害为利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依靠群众,把开展技术革新与治理“三废”结合起来。他们组织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小组搞了三十多个革新项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原来氯乙烯工段的废汞、废酸和冷却水一起排入河里,污染了水源。工人和技术人员自己动手,制成了除汞器,采用活性碳吸附排出的废汞,回收后再做氯化汞触媒。这样,基本上解决了汞害,还每年回收汞五百公斤,为国家节约三千多元,做到了变害为利。
二是依靠工人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堵塞污染源。化工厂管道、阀门多,经常发生跑、冒、滴、漏事故,他们采取以操作工为主管好设备的办法,规定专职检修工要指导操作工正确使用设备,学会维修设备。电解工段投产后,不仅维修不用检修工,操作工还自己动手搞了液位计,消灭了跑、冒、滴、漏。现在全厂设备完好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九十四以上。
三是人人把关,搞好安全生产。他们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做到严守岗位,谨慎操作,并建立了检查制、事故分析报告制和安全员责任制度,保证安全。
四是开展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他们发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种了五十多种、一万多棵树和许多花草,并且划片管理,专人负责。清洁卫生方面,做到“三不”:垃圾不乱倒,污物不乱丢,东西不乱放;“三勤”:设备勤擦,门窗勤揩,地面勤扫。
这个厂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他们结合中心工作统一安排,做到研究工作有环境保护的议题,布置工作有环境保护的内容,检查工作有环境保护的要求,总结工作有环境保护的经验,评比时有环境保护的典型。全厂培养了环境条件比较差、污染比较严重的乙炔、电解、氯氢处理等工段的典型,总结推广了他们开展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设备管理的经验,组织现场参观,使大家比有对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现在聚合、氯乙烯、氯化氢等工段都赶上了先进工段,全厂出现了你追我赶的新局面。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也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到兰州市白银区和工人、干部一起研究工厂废水的水质情况。 《甘肃日报》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