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政府和报刊强调
维护民族权益 争取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
非洲油料生产国会议决定成立非洲油料生产国组织
新华社加拉加斯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八日电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拉蒙·埃斯科瓦尔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外交部长拉蒙·埃米略八月二十七日在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两国坚持维护各个国家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等原则。
两国外长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各国对本国民族资源享有永久的不可让与的主权,并且享有根据本国人民愿望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来自由支配这些资源的不折不扣的权利。两国外长特别指出,为了限制各国行使这一权利而采取强制措施,就是非法干涉内政,侵犯各国的基本权利。
两国外长重申应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并且表示支持拉丁美洲经济体系这样一个以拉丁美洲的整体发展为目的的新的组织。他们还强调了正式建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食糖出口国组织的重要性。
联合声明还宣布双方同意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委内瑞拉外长是八月二十五日到多米尼加进行访问的。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电 《埃塞俄比亚先驱报》八月二十日发表文章,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文章指出,目前的世界经济结构迫切需要改革,任何挫折或失败都不能阻止穷国取得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公平待遇。
文章指出,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经济鸿沟是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穷国的债务负担日益沉重。现在,大约八十六个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估计超过一千七百亿美元。”“这些国家从出口贸易中获得的用于发展经济的外汇收入已不断减少。结果是,它们都有贸易入超,整个贸易赤字高达数十亿美元。”
文章说,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为工业国的繁荣和富裕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这种情况是(富国)通过操纵和利用现存的不公正的经济制度造成的。
文章最后说,“这种趋势必须扭转。发展中国家要求在世界贸易中获得比较公平的份额,并且决心加倍努力来促进资金(向穷国)转移。目前的世界经济结构迫切需要改革。”
新华社巴马科电 经济月刊《非洲箴言》最近一期发表社论,强调第三世界国家应当首先靠自力更生。
社论指出,第三世界国家首先要控制自己的资源,并且为人民的利益开发这些资源。
社论指出:“在求助于任何外援之前,首先要依靠当地的资源和人力”。社论说:“为了取得更大的效果,挖掘潜力,应该发展小地区和区域性的全面合作。”
社论特别强调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必要性,并且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第三世界唯一可能的出路就是依靠自己的资源,自己的财力和人力,以发展自己。任何其他的道路都会破坏第三世界国家所作出的努力”。
新华社拉各斯电 为期三天的第二次非洲油料生产国会议,八月二十日晚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闭幕。
这次会议是为将要举行的非洲油料生产国组织成立大会作准备的。贝宁、乍得、冈比亚、加纳、几内亚、象牙海岸、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利亚、中非共和国、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多哥和扎伊尔的代表以及非洲统一组织和非洲花生理事会的观察员出席了会议。
与会代表本着合作的精神,研究和通过了非洲油料生产国组织章程草案和其他有关文件。章程草案规定,这一组织将协调成员国的销售政策,调整油料产品的市场价格以保证非洲国家得到稳定和公平的出口收入,鼓励生产国在当地加工油料产品从而获得更多收益。
尼日利亚贸易部长舒瓦在八月十八日的开幕会上讲话时,强调建立非洲油料生产国组织的重要性。他说:“只有通过建立这种组织,我们才能促进商品的生产,从农产品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收入,并加速发展以当地提供的原料为基础的工业项目。”


第6版()
专栏:

孟加拉国强调增加出口发展经济
同马来西亚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新华社达卡电 据《孟加拉时报》报道,孟加拉国出口促进局总局长穆卡迈尔·哈克最近在向全国宣布孟加拉国一九七六——一九七七财政年度出口政策时强调指出,孟加拉国必须增加出口收入,减少对外援的依赖,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他说:“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国家,决不能无限期地依靠外援来解决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费用。”他认为,“加速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办法就是“增加出口收入”。
他指出,孟加拉国政府为了增加出口所作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成果。从一九七五年七月到一九七六年五月,国家通过出口获取了五十三亿六千二百万塔卡
(孟加拉国货币)的外汇,超过了国家原来计划的指标。
他说:“孟加拉国政府出口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在今后若干年内,将以极大的努力,通过有计划地增加出口收入,逐步弥补外汇赤字。”
新华社达卡电 孟加拉国和马来西亚最近在达卡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决定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声明说,孟加拉国和马来西亚双方已同意建立一个联合委员会以便进一步促进在贸易、工商业和技术援助方面的紧密合作。
马来西亚将帮助孟加拉国发展培植橡胶和油棕榈,并且帮助训练这方面的技术人员。
这一联合声明是由孟加拉内阁级顾问委员会商业、外贸、计划和工业部长胡达以及马来西亚初级产品工业部长穆萨·希塔姆分别代表双方政府签署的。


第6版()
专栏:

肯尼亚《旗帜报》发表文章
揭露苏修利用外国留学生搞颠覆活动
塞内加尔报纸驳斥苏联为提供破旧船只进行诡辩
新华社内罗毕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八日电 肯尼亚《旗帜报》八月二十八日发表文章,揭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利用在莫斯科学习的某些外国留学生进行颠覆别国的活动。
文章说,在被招收到苏联培训的外国学生中,已经发现有“政治上合适的”少数投考者受到优待,这些人被转到特别的“学校”去,给予进行政治颠覆的指示,回国后对本国的合法政府进行政治的和军事的颠覆活动。
文章说,俄国人甚至利用女性对外国学生进行腐蚀。在苏联卢蒙巴大学就有一批这样的妇女,非洲学生认为她们是被用来为苏联情报机构(即“克格勃”)收集情报的。
文章还谈到苏联对非洲学生实行种族歧视。文章说,去年在基辅五百名非洲大学生举行示威,抗议苏联当局吊销一名东欧女学生的居住许可证,因为她同一位非洲大学生结婚。
文章谈到最近苏联高教部的一位官员访问肯尼亚时吹嘘,苏联高教部“对在苏联学习过的我们的学生的质量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文章指出,肯尼亚学生和肯尼亚是否从这种训练中得到好处呢?“事实正好相反”。
文章在揭露苏联大学的教学质量低劣时还说,有些非洲学生从苏联毕业回国之后,还需要开设课程重新培训。
新华社达喀尔电 塞内加尔《太阳报》八月十六日发表文章,对苏联妄图推卸由于提供破旧船只,致使塞内加尔渔业公司处于困境的责任予以坚决驳斥。
《太阳报》八月五日的社论说:“塞内加尔渔业公司所遭到的一切困难,是由于它使用了由苏联根据一项政府间协定而卖给它的船只所造成的。”被揭了疮疤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恼羞成怒,指使他们驻塞内加尔的大使馆立即发表“声明”,指名道姓地攻击社论撰写人阿里·凯里·恩达乌,诬蔑他“蓄意企图改变苏—塞在海洋渔业方面合作的方向”,说文章是“毫无根据的”,“苏联方面已经全部履行了提供船只合同的义务”。“声明”还恬不知耻地吹嘘什么苏联的船只“技术质量良好”等等。
《太阳报》八月十六日刊登了苏联大使馆的这项“声明”,并且发表恩达乌的驳斥“声明”的文章。文章在揭露苏联是如何执行合同的时候说,塞内加尔政府和苏联政府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签定的合同规定了交付船只的时间表,而苏联提供的第一批三艘船只比规定的时间晚了两年左右,最后一批船只晚了三年多。
文章接着说,这些船只在下水之前早就过时了。当苏联交给塞内加尔这些时速九到十浬的九十吨的船只时,而其他造船者造的是时速至少为十七浬的三百五十吨的船只。
文章在驳斥所谓苏联船只“技术质量良好”的诡辩时说,“为了使这些(技术上已经过时的)船只适应新的捕鱼条件,花费了大笔钱。确切地说,塞内加尔渔业公司不得不为此付出两亿两千七百万(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
文章指出:“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三年,由于这十艘苏联船只经常发生各种故障而常常停泊在码头上,致使塞内加尔渔业公司亏损了一亿五千八百万(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
文章最后说:“我们决非是‘蓄意企图改变苏—塞在海洋渔业方面合作的方向’。”“我们认为进一步阐明我们的观点是自己的责任。”


第6版()
专栏:国际短评

裹着糖衣的毒药
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刚闭幕,苏修宣传机器就忙得不亦乐乎,左一个“反对不平等”,右一个“保护民族利益”,并煞有介事地“支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谴责帝国主义“豺狼般地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苏修急于这样表态,是事出有因的。因为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经济宣言》,强烈谴责了大国“维护现有的不平等的、依赖的和剥削关系”的行动,主张发展中国家实行自力更生,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共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在这种历史潮流面前,苏修以为空喊几句漂亮话,就能改善一下自己“卢布帝国主义”的丑恶形象。
然而,苏修在讲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之后,马上就说发展中国家要解决经济问题,只有同苏联“建立切实的实业合作”,方可得到解决。这就露出了狐狸尾巴。原来苏修心目中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新”就“新”在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置于苏联“切实的”控制和影响之下。这明明是要引诱发展中国家走“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道路;这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实现经济独立的愿望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近年来,苏修为了鼓吹建立一个在它控制下的经济秩序,制造了不少舆论。其中突出的一点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发展中国家“无法建立独立的经济结构……工业化问题,单单在民族经济范围内是不可能得到”的;“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吸收经济援助和参加国际劳动分工,就不可能消除很多世纪以来的经济落后和得到经济独立”。很显然,在苏修先生们看来,发展中国家既穷又落后,离开了同苏联的“合作”与“分工”,什么“工业化”呀,“独立经济”呀,统统是办不到的,只有依靠苏修的“援助”才行。这种说法,同老牌资本帝国主义代言人说的,不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其工业化的“成功还是失败”,“将取决于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外来投资和技术援助”,唱的完全是一个腔调。
无数事实证明,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这些年来竭力插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大搞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勾当。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越是同苏联搞所谓“合作”,接受它的所谓援助,就越是给自己的经济发展带来无穷的恶果。据统计,苏联在近二十年间在非洲一些国家投资三十亿美元,而在其中后十年,它就从这些国家拿走价值四十七亿美元的原料和产品。这种所谓经济“合作”,不是发展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经济,而是削弱和打击这些国家的经济,这种所谓“合作”,恰恰就是“豺狼般地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
苏修辩解说,它是给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送去了金钱、武器和机器。不错,是“送”过的。但是“送是可以的,要有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跟我走。”苏联对埃及的“援助”就是如此,东西给了一点,既做了生意赚了钱,又借此大吹其“无私援助”,而一当埃及人民不堪忍受苏修的压榨,不愿听从苏修的摆布,而站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苏修就撕下伪装,逼人还债,不给军火,卡人脖子,无所不用其极。这典型地暴露了苏修过去和现在鼓吹的经济“合作”、经济“援助”,都是裹着糖衣的一副毒药。


第6版()
专栏:

卢布霸权在印度
方初
最近时期以来,正当勃列日涅夫之流大肆宣扬苏印“友谊”的时候,印度国内的公众舆论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强压印度卢比贬值表示强烈的不满。
苏印两国在五十年代末期签订贸易协定的时候,一致同意双方贸易用卢比进行结算。六十年代中期,印苏双方根据两国货币含金量的规定,协商订出卢比对卢布的比价为一百卢比折合十二卢布,倒算过来,就是一卢布折合八点三三卢比。不言而喻,在苏印两国间资本和商品流通数额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双方货币比价的任何重大改变,如果不是公平合理的,那就势必造成一方得利、另一方吃亏的后果。但是,苏修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撕下“朋友”的假面具,独断专行,蛮不讲理。一九七一年底,苏修乘美元贬值、资本主义世界货币混乱的时机,强行将卢比对卢布的比价改为一百卢比折合十一点三九卢布。一九七四年三月,苏修又借口卢比币值下跌,不同印度政府商量,再次单方面决定改变卢比对卢布的比价,使一百卢比只能换九点五一卢布。
尽管这样,苏修还是不满足,以后又多次压低卢比比价。一九七六年三月,苏修单方面决定把比价改为一百卢比只换八点六六卢布,也就是说,一卢布折合十一点五卢比。这样,卢布的比价竟比印度政府提出的比价高百分之三十以上。印度报刊在今年五月谴责苏修的蛮横行径时指出:如果接受了苏联的要求,印度欠他们的未偿还债款将要增值约四十亿卢比,也就是说,这将使印度向苏联额外多还相当于四亿四千万美元的巨款。从双方的贸易来说,由于苏修强使印度卢比贬值,印度必须拿出更多的出口商品,才能换回同样数额的卢布;印度进口苏联的商品,必须付出更多的卢比。现在印苏之间的贸易额已经多达八十亿卢比,苏修玩的这一手,使印度在贸易方面遭到的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一个国家的货币同外国货币的比价问题,是关系到这个国家的主权和经济权益的问题。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总是企图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仗恃它们的权势,侵犯别国的经济主权,以达到控制和掠夺别国资源的卑鄙目的。自称是印度人民的“可靠朋友”、高唱苏印“友好合作”的苏修先生们,在这方面干得比起老牌帝国主义毫无逊色。
为了解决卢比对卢布的比价问题,印度在去年四月间就曾同苏修举行谈判,由于苏修顽固地坚持要印度按它提出的新比价偿还债务,致使谈判破裂。不久以前印度方面又派代表到莫斯科同苏方谈判,问题迄今没有合理解决。
苏修单方面改变卢比对卢布的比价的霸道行径,激起了印度公众的愤慨。印度报刊说,这简直是“卢布帝国主义勒索卢比”,真是一语道破!


第6版()
专栏:

为减少从苏联进口煤造成的损失
保加利亚努力利用本国动力资源
新华社索非亚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八日电 保加利亚努力改善本国煤的开采和大力发展水电事业,以减少从苏联进口煤所造成的损失。
保加利亚火力发电用煤要靠从苏联大量进口。而且,据保加利亚报刊报道,自苏联“进口的煤的价格正在提高”。苏联制造种种借口提高对保加利亚出口煤的价格。据保加利亚报刊透露,目前,保加利亚自苏联进口煤,光是运输一项,距离每增加一——二千公里,价格就要提高一倍。保加利亚报刊从一九七四年底就开始强调一定要克服这种“由于燃料靠进口所引起的无保证现象”,对本国煤的开采状况“非改不可”。
由于从苏联进口煤,保加利亚本国煤的开采受到冲击。据统计,一九七○年以来,直到一九七四年,保加利亚本国煤的开采量逐年下降。一九七五年,保加利亚采取了措施,煤的产量比前一年增长了百分之十四点四,使这一年成为“采煤转折的一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内火力电站的用煤。
近年来,保加利亚还设法加强利用本国河流水力发电。据报道,近年来,保加利亚基本上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新修建了五座水电站,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陆续发电。“贝尔梅根—塞斯特里莫”水电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工程的施工范围达七千多平方公里,占保加利亚整个面积的十五分之一。这一工程目前已成为保加利亚最大的水电系统,有助于解决电力供应问题。
据报道,保加利亚本国水电的生产能力目前已比一九七○年增长了一倍多。近年来自苏联进口的电力有了相对的减少。目前,保加利亚“正在寻找新的办法有效地利用尚未利用的水力”。报道说,如能把尚未利用的水力利用起来,发电能力还可以增加三倍,这样将大大有助于改善保加利亚的动力平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