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十五个昼夜
  ——唐山抗震斗争中的又一个奇迹 一
谁听说过,人十五天不吃饭还能活着?在唐山抗震斗争中,在开滦煤矿赵各庄矿井下,就有五名矿工,在断电、断粮、缺风,同井上完全失掉联系的情况下,在毛泽东思想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团结战斗,度过了十五个不寻常的昼夜,创造了人类生命史上的奇迹。
七月二十八日凌晨,强烈地震之后,赵各庄矿党委书记马四和其他主要成员,有的带着伤,有的赤着脚,在二十分钟之内,都赶到调度大楼的宣传台前,举行了党委紧急会议,研究抗震救灾措施。其中有一项决定:立即打开矿井的安全出口;立即撤出正在井下上夜班的三千名工人;派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王起,即刻带领救护队下井,组织撤人。
所有暗井的信号工,都担任向导,通知井下工人怎样上井;所有值班采煤区区长,都接到通知:一个一个地检查本区的人员,是否都已安全脱险?
党委不断指示:采区,要一个一个地检查;人,要一个一个地清点!
上午九点多,根据各区报告,井下工人都顺利上井了,只有五采区在十道巷○五九七作业面工作的陈树海、王树礼、毛东俭、王文友、李宝兴五个人还没上来。
党委指示五采区负责人立即带着人去找。可是,巷道塌落,过不去;呼喊,无人应。党委指示王起亲自带人再去找。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人,还是没找到。晚上七点,七级强余震发生后,井下同井上联系的唯一电池通讯线路也坏了。井下又有几处塌落,没电,没风,大地在频频颠动。这一切,更激荡着人们寻找阶级兄弟的迫切心情。当救护队带着沉重的心情撤回地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
三千个阶级兄弟都安全脱险,独独少了五个。党委同志们、工人同志们,心里象火烧一样地疼痛。
二十九日早晨,党委决定派人再去找。救护队的同志带着全矿阶级兄弟的希望来到井下,在寻找的路上,遇到严重塌方。他们竭尽全力,高声呼唤,没有回音……。
十道巷已经被塌方堵塞,五名阶级兄弟还活着吗?党组织焦急地思索着,朝夕相处的战友围着漆黑深邃的井口转来走去……。 二
陈树海等五名阶级兄弟还活着。当救护队的同志下井寻找的时候,这五名工人正在距地面八百五十米的地方。他们正在同塌方顽强地战斗着。
强烈地震发生前,十道巷○五九七掌子面正在采煤。突然一声巨响,矿井猛烈地摇动,煤块呼拉拉塌落下来。电断了,水断了,风断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班长陈树海把作业组长王树礼叫到身边,郑重地说:“老塘来劲了(指冒顶),危急时刻,咱们更要沉着!”说完,大喊一声:“都到我这里来!”
五名阶级兄弟紧紧地聚拢在一起。陈树海、王树礼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能够外出的煤眼全堵死了,与地面的联系也断了,井下就我们五个人,这是不利条件。我们五个人是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井上,党在关怀着我们,阶级兄弟在关怀着我们,党一定会派人来抢救;我们没有一个被压住,手中又有锹,可以排除障碍,这都是有利条件。当即作出两条决定:一,在任何情况下五个人都要在一起,不能丢失一个人;二,五盏矿灯轮流使用,可以多用一些时间。
老班长把手一挥,说道:“走,争取战斗活,决不坐等死!”
“对,争取战斗活,决不坐等死!”五个阶级兄弟发出了钢铁般的誓言。
他们决定打通向下的一个煤眼,从第二中巷走出去。煤眼里有四米深的煤,他们用安全帽一帽一帽地端了出来。可下去一看,中巷也被堵住了。他们返回来挖向上的一个煤眼,一锹一锹向下攉,攉了八米深,通了;五个人穿过煤眼,到了第一中巷。一中巷坍塌的矸石又堵住了去路。这时,他们已是精疲力尽。他们躺在巷道上恢复体力。过了一会儿,忽然觉得身下硌得慌,一摸,原来是煤。这些矿工一看到煤,心里就翻滚起来。因为他们从煤上看到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贡献。毛东俭说:“我一天可挖两车煤,一年可挖七百多车。我还要活下去,为国家多作贡献。”
他们继续战斗。李宝兴、王文友两人先爬上矸石堆,挖了半天,没挖通。王树礼接着上去,挖了好久,终于挖了个勉强可穿过一个人的洞。他们穿过洞,来到九道巷。
这时,最后一盏矿灯熄灭了。时间是三十日上午四点三十分。
他们休息了一些时候,准备继续向上攀登。巷道里伸手不见五指,五名英雄工人排成一队,陈树海在前面带路,年龄最小的李宝兴、王文友在中间,后面是毛东俭和王树礼。他们手拉着手,结成一条打不断的铁索链。老班长凭着三十多年井下工作的经验,顺着水,顶着风,一只手摸着电缆,一只手拉着阶级兄弟,一步步地向上攀登。巷道坑坑洼洼,又很滑,极度的饥饿和疲劳,使他们每登一个台阶,都要尽最大的努力。登一个台阶,数一个台阶,数到八百个,终于来到了八道巷。平常时候,有灯光,吃饱饭,攀登这八百个台阶,有时还要休息几次。这时候爬这八百个台阶,该多么艰难呀!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无产阶级团结友爱的精神,不要说八百个台阶,就是八十个台阶,也是爬不上去的。
来到八道巷,五名英雄矿工想继续向七道巷攀登。可是,大水下来了,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他们就在两个有篷的矿车里停下来。
矿水哗哗地流,时间伴着流水慢慢地移动着。自从矿灯熄灭后,他们再也没有准确的时间概念。坐在矿车上,渴了,就喝又臭又咸的矿水;井下很凉,五个人身子挤在一起,心贴在一起。大家一起背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他们的声音低沉、微弱,可是坚定而有力。有了毛泽东思想,没有吃的,不怕;空气稀薄,不怕;死亡,也不怕。他们很乐观,有时还低声唠咯。当然,也曾谈到死亡。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很清醒,死亡随时可能到来,眼前的情况是严重的。但是,只要有一点可能,有一线希望,就要努力,就要奋斗,就要争取活着出去。老班长向青年人回忆自己的经历:二十岁当矿工,早晨上工要搜腰,井下没有任何安全设施,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特务、狗腿子到井下,稍不顺眼,就是鞭打脚踢……那不是人的生活呀!好容易盼到解放,“窑花子”成了矿山的主人,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社会主义多好啊,我们要继续革命,要为社会主义多出力……。
正当老班长忆苦思甜的时候,王树礼突然嚷起来:“你们看,灯光!”
大家走出车来,一看,远处有三点灯光,忽明忽暗地闪动。他们兴奋极了,一齐喊起来。可是,微弱的呼救声淹没在哗哗的流水声中,三点灯光消失了。
大家站在车外,望着灯光出现的方向,好久好久。陈树海、王树礼向大家分析:那三点灯光,一定是党委派人来了,他们明天还会来的。我们五个人,党不会忘记的。三点灯光给大家带来了希望和信心。约摸又过了一天光景,王树礼突然喊起来:“注意,有响声!”他下车一看,高兴地呼唤大伙:“灯光又来了!灯光又来了!”大家走下车来,呼喊着迎上去。陈树海他们紧紧地抱着前来的战友,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毛主席万岁!”阶级兄弟的泪水,流在一起了……。
时间:八月十一日十二时。 三
“坚持战斗十五个昼夜,陈树海他们还活着,坚强地活着!”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奔走相告。喜讯象长了翅膀,传遍了四方。
赵各庄沸腾了。
矿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侯占有带着医疗队、救护队来了,解放军来了,一队队工人赶来了。……
山东医疗队负责人、二十四岁的女赤脚医生于连荣听到消息,带着医疗队员,一面跑,一面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不同寻常,我们要去抢救阶级兄弟的生命!同志们,我们是受党中央、毛主席的派遣,受山东人民的委托而来的医疗队,井下的阶级兄弟,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百分之百的成功!”这些从来没下过矿井的同志们,摔倒了,爬起来,碰伤了,不觉疼,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就飞到了井下。
党委书记马四从一个会议上带来上级的指示,火速赶到井下:
“要全部活着送上来!”
“要保护好眼睛,一个也不让损坏!”
各级首长的命令,一个个传来。党、军、医三结合的医疗领导小组成立了。总的治疗方案做出了。五个医疗小组建立起来了。沈阳部队、北京部队、山东、河北、辽宁等十四个医疗单位,派出他们最有经验的医生前来支援。在救护过程中,医疗队员是那样细心,那样深情:摸着阶级兄弟的脚凉了,马上脱下衣服给他们裹上,自己光着膀子;看到阶级兄弟没戴安全帽,立即摘下自己的帽子给他们戴上;为了避免他们的眼睛受强光突然刺激,掏出自己的手绢,蒙在阶级兄弟的眼上。
在一道巷,井壁两旁站满了下井作业的矿工,一双双焦急的眼睛,注视着巷道深处。“担架来了!”人们不约而同地伸开两手去托住担架,千百双满是老茧的手啊,组成一副“自动传送带”,稳稳地接住一副副担架。尽管巷道有上下,地面有高低,五个阶级兄弟的担架却始终在手臂传送带上水平通过。
旧社会,被人看作“窑花子”的矿工,今天,在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党和同志们把他们看得重如泰山,帐篷送来了,医疗器械送来了;飞机运来了胰岛素、巧克力……。没有命令,没下任务,抢救所用的一切,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当读着党中央给灾区人民的慰问电的时候,当看到党、政、军各级领导人来亲切慰问的时候,当吃着亲人送来的各种营养品的时候,这五名在生死考验面前坚强不屈的战士,禁不住流下了幸福的热泪。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感谢毛主席!感谢党中央!”
在党组织的亲切关怀下,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陈树海、王树礼等五个矿工的健康正在迅速恢复。躺在平静的病床上,他们的心情平静吗?不!党中央的慰问电鼓舞着他们,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火热斗争激励着他们,他们的心啊,早就飞到了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战场上,飞到了抗震救灾第一线,飞到了乌金闪亮的矿井下。听听他们豪迈的誓言吧:“是毛泽东思想鼓舞我们胜利脱险,是党和毛主席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活着,我们就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作出更多的贡献。我们要争取早日出院,马上下矿,多出煤,出好煤,用抓革命、促生产的实际行动,批判邓小平,打击帝、修、反!”
本报记者(附图片)
地震发生后,在井下奋战十五天的五名赵各庄矿煤矿工人,自左至右:毛东俭、王文友、陈树海、王树礼和李宝兴。 本报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北京铁路局广大职工发扬人定胜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深入批邓 猛促生产 支援抗震救灾斗争
据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日讯 日夜奋战在地震灾区的北京铁路局广大干部、职工,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发扬人定胜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深入批邓,猛促生产,大力支援抗震救灾斗争。
北京铁路局下属北京、天津、石家庄三个分局的几千里铁路线上,不少站、段和线路处于地震重灾区和地震波及区。十几天来,全局各级党组织紧紧依靠当地省、市委领导,带领广大职工一面抢险救灾,一面抓革命、促生产,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七月二十八日强烈地震发生后,北京铁路局党委和革委会的不少负责干部,在震后一小时内就带领机关干部奔赴灾区,同各个基层单位党组织的老、中、青干部一起,不怕苦,不怕死,带领广大群众投入抢救阶级兄弟,抢修线路、桥梁、设备和保卫铁路的战斗。古冶车务段党委副书记梁稳川,家住唐山。当唐山车站被震后,他立即挺身而出,组织干部和工人抢险救灾。地震时在唐山工作的丰台电务工程段二队党支部书记赵文琪,面对着铁路电讯被震中断的严重情况,毅然带领一组工人背起电话机,冒着滂沱大雨从唐山出发,检查线路。当时余震不断,雨水如注,爬不上电线杆,他们就用搭人梯的办法,攀登一根根电杆,接好一个个线头。经过十个小时突击抢修,终于接通第一对电路,保证了唐山与首都的联系。天津分局革委会副主任赵俊修在地震后立即带着一批干部登上机车,由天津向重灾区方向驶去。行至途中,因线路受到破坏,机车不能前进,他就组织职工抢修线路和检查线路受灾情况。他们连续工作两天两夜不休息。同志们知道赵俊修的父母和孩子都在重灾区,要他顺路去探询亲人的安危,他坚定地说:“在艰险的时刻,一个党的干部,首先要考虑千家万户,决不能只顾自己的一家一户。”
在抗震救灾任务重、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北京铁路局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学习毛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深入批邓放在首位。天津站党委地震以后多次开会研究坚持批邓和充分发挥理论队伍作用的问题。这个站各车间的党总支和党支部也从实际出发,机动灵活地组织职工开展学习和批判活动。北京铁路分局良各庄工务段组织的对邓小平经济思想巡回批判展览小组,继续活跃在车间、班组,地震后他们已到沿线八个基层单位同职工一起开展批判,大大鼓舞了全段干部、职工以阶级斗争为纲,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信心。
为了战胜地震灾害,支援灾区人民,北京铁路局广大工人、干部胸怀大局,坚守岗位,团结互助,努力生产,表现了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北京铁路局调度所和下属各个车站运转部门的职工,对运送伤员的列车一律争分夺秒,打破常规优先发出。八月一日,石家庄调度所的同志从高碑店站接进一列转送灾区伤员的列车,他们想到时间就是生命,立刻按特快旅客列车办理。对送往灾区的急救物资,铁路工人也做到优先装、优先挂、优先运,把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及时送到灾区。与此同时,全局职工还努力创造运输生产新成绩,尽量挽回灾害造成的损失。天津机务段洗修领工区的职工,地震当天提前一小时开工,一丝不苟地坚持按计划、按工艺、按限度修车,比规定的时间提前四小时完成了四台机车的洗修任务。石家庄分局广大干部、职工在空车来源少、运送救灾物资多等困难情况下,采用简化手续、快装快卸等办法,大挖潜力,不但保证救灾物资提前运出,并且较好地完成了其他物资的运输任务。


第2版()
专栏:

峰峰矿务局职工以批邓斗争为动力
努力增产煤炭弥补地震灾区损失
据新华社石家庄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日电 河北省峰峰矿务局的广大职工,在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后,以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为动力,努力增产更多的煤炭,支援灾区人民的抗震救灾斗争,弥补由于地震给开滦煤矿带来的损失。
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后,峰峰矿务局数万名职工在矿务局党委领导下,迅速动员起来。从局到矿,层层召开动员会、誓师会。井上井下,到处大讲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大讲毛主席、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大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大讲多出煤、出好煤,以丰补欠,对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广大职工干劲倍增,斗志昂扬。他们豪迈地说,开滦受了灾,我们补起来,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决不能让国家建设受损失。矿务局党委主动修订八月份的生产计划,各厂矿和基层单位层层制订增产措施。不少工人早下井,晚上井,争分夺秒创高产。一些原来因病休息的工人也纷纷要求到井下第一线战斗。食堂的炊事人员想方设法,增添饭菜品种,送饭到坑口,后勤部门供应材料到现场。在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峰峰矿务局在上半年超产五十三万吨煤炭的基础上,七月份又超产三万五千多吨,进入八月份,继续取得好成绩。
连日来,峰峰矿务局所属各矿,从科室到车间,从井口到掌子面,矿工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给灾区人民的慰问电,学习《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的有关评论和文章,进一步激发了同党内资产阶级作斗争的昂扬斗志,增强了战胜困难、支援灾区人民夺取抗震斗争胜利的信心。
七、八、九三个月高温多雨,历来被称为煤炭生产的淡季。但是,峰峰矿务局广大职工为了以丰补欠,决心变淡季为旺季,为国家多产煤炭。薛村矿职工战胜了高温雨季的困难,在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后,不怕疲劳,连续奋战,到七月底,全矿创造了月产原煤和坑木消耗两项历史最好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