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第三世界舆论揭露苏联假缓和真扩张
扎伊尔报纸指出在欧安会结束后苏联加紧了对欧洲的战略包围
秘鲁和突尼斯报纸谴责苏联对太平洋、印度洋和地中海的扩张
新华社金沙萨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二日电 扎伊尔《埃利马报》八月十二日发表一篇文章,揭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鼓吹假缓和真扩军的狼子野心。
文章指出,同人们的愿望“完全相反”,“赫尔辛基会议根本没有给欧洲带来安全,也没有使欧洲变得更加安定”。
文章揭露说,“欧安会一结束,苏联就迫不及待地实施了一项更新三军武器和装备的计划。”文章说,“由于西方某些人奉行绥靖政策,苏联加紧了它对欧洲的战略包围”。
文章指出,一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欧安会实际上只有利于苏联霸权主义的野心。这种会议根本不会带来安全,而只会使欧洲陷入不安全,并使苏联可以加紧对欧洲的包围,实行军事压力与政治进攻的夹击阴谋。”
文章说,“人们对慕尼黑的沉痛教训还记忆犹新”。文章指出:“今后大家会更加了解克里姆林宫以假缓和、真扩张为特点政策的危险性。”
新华社利马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二日电 秘鲁《商报》最近发表文章,指出苏联在海上的扩张引起许多国家的关切。
文章说,鉴于苏联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日益加强的外交和军事渗透,特别是在南太平洋的扩张,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计划并协调采取了“共同的战略路线”。这一路线是对已经出现在各大洋的苏联力量的增长和对苏联威胁西方国家的海上通道越来越感到担心的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所采取的更广泛的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文章指出,苏联新航空母舰“基辅号”已投入使用,与“基辅号”同一型号的其它航空母舰正在建造中。文章接着揭露说:“苏联的目的是保证海上霸权”,它的海军“已经远远超出了苏联防务的需要”。
文章强调说:“苏联的威胁在印度洋特别令人担心。”“美国进口石油的四分之一和西欧进口石油的百分之六十五来自波斯湾地区。因此,谁控制印度洋,谁就能够切断这一生死攸关的供应线。”
新华社突尼斯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二日电 突尼斯《新闻报》八月十二日发表评论指出,正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地中海的争夺造成了这个地区的紧张局势,而苏联则怀有更大的扩张野心。
评论说,目前,两个超级大国当中的一个遇到的任何困难,都立即被另一个尽量加以利用。由于大国政治本身的需要,美国和苏联在为巩固它们在地中海的地位的角逐中绝对不会变得通融些。
评论指出,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出入口旁边的巨大“航空母舰”——塞浦路斯岛,尤其是因为它靠近动荡的中东和巴尔干地区,使得苏联对它虎视眈眈。而美国也极力想在这个地区争得主动地位。
评论指出,苏联企图通过“冲突国际化”来插手塞浦路斯问题。评论接着说:“冲突国际化可能使苏联成为关于塞浦路斯争端的有关方面。”
评论指出,事实上,莫斯科对于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争端的加剧幸灾乐祸。


第6版()
专栏:

泰国报纸揭露苏联妄图拆散东盟
呼吁东南亚国家警惕苏联新的渗透手法
新华社曼谷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三日电 泰国《新中原报》八月十二日发表社论指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东南亚地区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一地区的所有国家纳入它的轨道,实行控制,对付美国。”社论说:为了实现它的目标,苏联正“大力推销‘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拉拢东南亚国家,同时拚命攻击和企图拆散东南亚国家联盟组织。”
社论说,苏联的这一企图由于遭到东南亚国家唾弃而碰了一鼻子灰之后,改变手法,声称它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与东盟组织有近似之处,阴谋浑水摸鱼。
社论说,对于苏联这种乔装打扮,“东南亚人民已洞察其奸,随时提高警惕,有所防范,东盟国家越来越团结,正使其阴谋难于得逞”。
社论呼吁东南亚国家警惕苏联采取新的渗透手法。


第6版()
专栏:

法报指出苏海上扩张使西方不安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三日电 法国报纸《新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苏联海洋实力的增长愈来愈使西方人担忧。”
《新报》指出,“法国人对日益增多的苏联‘拖网渔船’出现在我国海岸附近感到不安。
这家法国报纸接着透露说,“(法国)海军总参谋部好几次指控说,苏联拖网渔船对法国海岸‘进行了间谍活动’,并且对
(法国)在英吉利海峡瑟堡附近海域进行的试验、特别是核潜艇的试验进行了极其密切的侦察。已经向莫斯科提过正式抗议。”
《新报》写道:“在黑海的尼古拉耶夫的造船厂中正在建造另两艘‘基辅号’级航空母舰不久将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出现,这件事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更感不安。”


第6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述评

苏“援”是控制和掠夺经互会国家的手段
苏联正加紧利用“经济援助”这一手段,对经互会其他成员国进行控制和掠夺。苏联最近更加明白地表示,“在利用国际分工优越性方面,苏联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对外国进行经济和技术援助这样一种迅速发展的现代对外经济联系形式”。
众所周知,苏联为了扩军备战,迫不及待地向西方国家乞求资金和技术。单是过去两年,它就从西方捞到大约一百亿美元的长期贷款,而且今后还要大借特借。就是这样一个债台高筑的社会帝国主义国家,还要拚命向国外,特别是经互会国家输出资本。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苏联通过贷款形式向这些国家提供的
“经援”,累计已达一百多亿卢布。截至一九七五年初,苏联通过“援助”,插手了经互会其他国家一千三百六十多个经济建设项目。
苏联通过“经援”,打入受“援”国国民经济的要害部门,竭力控制它们的经济命脉。例如,这类经济技术“援助”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分布在受“援”国的工业和动力生产部门。按苏联官方材料,苏“援”企业占保加利亚全部工业品生产的百分之八十、黑色金属产品的百分之九十五、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产品的百分之八十;占捷克斯洛伐克轧制钢板的百分之六十;占东德冷轧钢板的百分之九十;占波兰钢铁生产的百分之五十等等。在蒙古的近几个五年计划中,苏“援”通常占到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显而易见,苏“援”带来的严重恶果,就是加深了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对苏联的依赖。
苏联以“援助”为名,向经互会成员国倾销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无人问津的陈旧机器设备。苏联一九七五年单是通过技术“援助”的渠道推销给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设备和材料比一九七○年增加一倍多,达六亿七千多万卢布。质量低劣的苏联机器设备给受“援”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它们目前不得不拿出大量资金来更新设备。
苏联通过资本输出,把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工厂企业变成它的附属加工厂和指定商品供给地。苏“援”的绝大部分是采用设备贷款的形式,即由苏联提供各种工业设备作为贷款,受“援”国用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其他出口商品偿还。苏联官员直言不讳地宣称,这条途径“能更充分地保证苏联经济获得它所需要的原料和工业品”;从这类“援助”的偿付中得来的机器设备可以“装备苏联许多工业企业”。
苏联为了自身的经济需要,粗暴干预受“援”国经济计划的制订,竭力用“国际分工”拴住人家,把受“援”国的经济纳入苏联的轨道。
例如苏联派驻蒙古一些部门的“常驻代表”,就地监督贷款的使用:他们按照莫斯科的旨意,只准蒙古发展畜牧业,不准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只准发展采矿业,不准发展冶炼业。就这样,蒙古只得将大量的肉类、皮毛、牲畜和稀有金属矿等初级产品廉价运往苏联去抵债。
苏联用“援助”开发的名义,掠夺捷克斯洛伐克丰富的铀矿资源,阻碍捷方建立自己的铀矿加工业和限制它发展核电力工业。波兰的船舶、机车车辆等重要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主要为苏联生产。
由于扩军备战,在民用工业被军事工业排挤的情况下,苏联向经互会国家大量勒索消费品。苏联为贷款规定了极其苛刻的偿还条件,要经互会国家对“贷款的等价物问题给予更多的注意”,要它们向苏联提供的“商品必须是头等的”,一部分商品“还必须是用进口的材料或者按照外国的许可证生产的”。
从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苏联凭借某些原料供应的垄断地位,要挟东欧国家拿出“专用贷款”,出人、出设备,去为苏联建设原料和燃料工业,作为供应原料的先决条件。光是在这个五年计划中,东欧五国就要保证向苏联提供几十亿卢布的“专用贷款”。这无异于左手放债,右手逼债。保加利亚的出版物指出,“实际作法是,保加利亚主要是以提前归还对苏联欠下的旧债的形式,来向苏联提供专用贷款的。这种作法正在使保加利亚失去借款”。
此外,用经互会成员国资金拼凑起来的经互会国际投资银行,也成了苏联攫取贷款的目标。苏联还在喋喋不休地吹嘘苏“援”的“好处”时,东欧一些国家针锋相对地强调,正是它们对苏联经济作出了“贡献”。
新沙皇的“经援”一方面是为了牟取经济暴利,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加强对经互会成员国的政治控制。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揭露美“援”的实质时说:“送是可以的,要有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跟我走。”社会帝国主义比起老牌帝国主义来,更加贪婪,更为狡猾。它的“援助”,非但不是白送,而且在经济上对人家重利盘剥,在政治上要人家唯命是从。但是,历史在前进,苏联对别国人民欠下的新债、旧债统统都是要偿还的。


第6版()
专栏:

匈牙利青年又被运往苏联充当劳力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二日讯 据报道,八月九日,又有三百名匈牙利青年被运往苏联西伯利亚,充当兴建乌斯特—伊利姆斯克木材工业联合企业的纸浆厂的劳力。
近几年,苏联仗着自己在供应东欧国家原料方面的垄断地位,不断以“联合投资”为名,直接搜刮匈牙利的资金和劳力。迄今,匈牙利向苏联投资的除乌斯特—伊利姆斯克纸浆厂外,还有库尔斯克的炼铁厂、基耶姆巴耶夫石棉厂和奥伦堡天然气管道等。仅修建奥伦堡天然气管道这项工程,匈牙利就得承担五百多公里的管道和四座压气站的修建任务。为此,匈牙利不仅要提供大量资金,还派出近两千名劳动力。
匈牙利国内的资金和劳力本来就十分紧张,苏联这种损人利己的作法,加重了匈牙利的经济困难。对此,匈牙利的一位官方人士不久前曾指出:“参加在苏联境内施工的扩大生产能力和敷设管道的投资项目,毫无疑问,在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将会加重我们本来就很有限的资金和劳力的负担”。


第6版()
专栏:

基辛格访问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
莫斯科表示不安并扬言不能对这个地区的形势漠不关心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三日讯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八月上旬访问了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并顺道访问了英国、法国和荷兰。基辛格已于八月十一日回到华盛顿。
合众国际社在报道基辛格八月四日从华盛顿启程的消息时评论说,基辛格此行“主要目的集中在波斯湾和印度次大陆”的长期远景上。
基辛格在伊朗访问期间,伊朗国王里萨·巴列维在里海滨的瑙沙尔的夏宫会见了他。
据报道,他们讨论了美国向伊朗购买石油和出售武器的问题,以及伊朗向美国购买核反应堆装置的问题。
八月七日,双方签订了一项为期五年(到一九八○年底止)的议定书,双方同意增加两国间的贸易额,把去年拟定的一百五十亿美元的总额提高到四百亿美元。加上美国在此期间每年将售给伊朗二十亿到三十亿美元的武器,总额将达五百到五百五十亿美元。
据美国通讯社报道,巴列维国王在会见基辛格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在邻国的重压之下,伊朗如果没有更多武器,就会处于溃败的危险之中。
巴列维国王在谈到石油—武器交易时说,伊朗不会降低石油的价格。
基辛格八月八日从伊朗到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访问,同阿富汗总统达乌德进行了会谈。
据报道,他们讨论了美国给予阿富汗经济“援助”的问题和阿富汗同巴基斯坦的关系等问题。基辛格对达乌德说,美国“非常重视同阿富汗的友好关系”。据基辛格随行人员中的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八日对记者说,美国很想帮助阿富汗保持它的独立,特别是在它同它的北部邻国苏联的关系上。
基辛格在八日和九日访问巴基斯坦期间同巴基斯坦总理布托举行了会谈。
会谈后发表的巴美联合公报说,“(布托)总理向基辛格概述了这个地区最近的事态发展。国务卿表示美国强烈支持南亚的和解,并祝贺总理为改善巴基斯坦同邻国的关系而进行的努力。”
据报道,基辛格同布托总理还讨论了巴基斯坦将从法国购买核燃料处理工厂的问题。美国表示反对巴基斯坦向法国购买这些设备,并且以停止对巴基斯坦的一切“援助”相威胁。但是,布托总理强调,巴基斯坦将坚持同法国就购买核燃料处理工厂所签订的协定。
随后,法国外长索瓦尼亚格也说:法国“没有理由”不遵守向巴基斯坦提供一个核燃料处理工厂的合同。
基辛格对伊朗和次大陆的访问,引起莫斯科的不安和愤怒。苏联《真理报》攻击美国向伊朗出售武器使波斯湾地区的“军备竞赛升级”。塔斯社在转述苏联一家报纸的评论时,以威胁的口吻说:“苏联对与其南部边境直接相连的这个地区的形势不能漠不关心”。这表明,随着苏联在印度洋和次大陆的扩张的增加,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个地区的争夺再次加剧。


第6版()
专栏:

失灵的“妙药”
郭志
在“莫斯科历史与重建博物馆”里,最近展出了两件新陈列品:一件工作服和一把镘刀。这两件东西是苏联一个建筑队长兹洛宾的。此人在七十年代初,在建筑业中带头试行一种包工制,后来被称为“兹洛宾工作法”。这种包工制采取由建筑队同其上级管理部门签订包工合同的办法,对承包的工程全面负责,以图缩短施工期限,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利润的一小部分分给建筑队。这样,工人工资、奖金的多少,直接取决于施工情况。
“兹洛宾工作法”一出笼,就受到苏修领导的赏识,在建筑领域大力推广。现在又把兹洛宾的衣服和工具放进博物馆里,当作重要展品陈列出来,这究竟要干什么呢?
大家知道,多年来,苏修的基本建设计划年年完不成任务,施工周期不断延长,未完工程愈积愈多,投产遥遥无期,工程质量也很低劣。这是苏修叛徒集团在建筑领域复辟资本主义的结果。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苏修乞灵于卢布的“神通”,对“兹洛宾工作法”寄予莫大的期望,把它吹得神乎其神,几乎成了什么“灵丹妙药”。
然而,事实表明,这剂“妙药”也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它非但不能使苏修摆脱困境,反而在建筑领域里引起更大的混乱。许多建筑队为了缩短工期,追求利润,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建筑质量更加低劣。新完工的建筑物倒塌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住房建成两年后还没有安装自来水和下水道;有的一到雨天,室外大雨,室内小雨。广大群众强烈不满,抱怨建筑系统“只顾卢布”,“不顾质量”。苏修中央在一项关于民用建筑质量的决定中也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住房是在突击的情况下,带着许多未完工序和缺陷”交付使用的。
不仅如此,由于推行“兹洛宾工作法”,在修建一项工程中不同的建筑队和不同部门之间矛盾更为尖锐。《真理报》最近承认,常常十个队搞“兹洛宾工作法”,而建筑材料能供应上的却不到五个队。为了争夺建筑材料,不同单位相互之间争吵不休。苏联的白俄罗斯建筑工程部长也被迫承认,“兹洛宾工作法”没有获得成功。
在当今的苏联社会里,工人阶级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无权地位,他们已沦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雇佣奴隶。“兹洛宾工作法”所吹嘘的给工人增加工资和奖金等等,同苏修的其它“物质刺激”措施一样,实际上不过是迫使工人为苏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勃列日涅夫就曾直言不讳地宣称:“我们必须毫不吝惜地进行物质鼓励,这笔资金将得到百倍的补偿”。
在“兹洛宾工作法”支配下,工人劳动强度不断增加,一个人要掌握三四种专业,要干三四个人的活。如果达不到要求,轻则被克扣工资,重则被开除出队。“兹洛宾工作法”究竟对什么人有利?不是十分清楚的吗!
“兹洛宾工作法”的破产,是苏修叛徒集团搞的五花八门的“物质刺激”破产的一个缩影。事实擦亮了苏联劳动人民的眼睛,使他们认清了这些“方法”的欺骗性。他们已经采取旷工、怠工、离职等等办法进行斗争。苏修为了加紧推广失灵的“兹洛宾工作法”,甚至把它放进博物馆里大肆吹捧,也不能挽救它的彻底破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