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坚持种试验田 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
——红安县各级干部深入批邓,总结种试验田的经验,坚持反修防修
在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中,地处鄂东大别山区的湖北红安县广大干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社教运动的批示。毛主席指出:“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毛主席还指出:“管理也是社教。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毛主席的这一批示,使红安县广大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们总结近二十年来坚持种试验田,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不断改善干群关系的经验,深入批判邓小平强化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他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和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还是阶级关系。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从各个方面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不断改进干群关系,进一步从世界观上解决同普通劳动者划等号的问题。否则就有可能由人民的勤务员变为资产阶级的官老爷,变为走资派,变成革命的对象,最后被革命群众打倒。
红安县干部种试验田,是在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出现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受到了党中央的极大重视。一九五八年二月十四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向全国各地介绍和推广这一经验。通知指出:“种试验田是一种彻底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方法。它可以打掉官风,使干部真正到群众中间去领导群众。”近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红安县的干部变动过多次,新干部一批又一批走上战斗岗位,但干部种试验田的制度一直坚持下来。各级干部通过蹲点种试验田,和贫下中农同住一间屋,同吃一锅饭,同干一样活,同种一块田,虚心向群众学习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经验,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和群众心连心,成为同贫下中农没有仇恨而又有革命精神的干部。
现在,在红安县,从县委书记到社队干部,每人都种试验田;就是留在机关主持日常工作的县委常委和科局领导干部,也经常是清晨就扛着锄头,挑着粪箕,走出办公室,到附近生产队种试验田,参加劳动;晚上,带着汗水泥巴返回机关,处理当天的工作。他们通过种试验田,和贫下中农划等号,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从几个方面促进了干部的思想革命化。
干部种试验田,和群众心连心,能及时掌握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实际,旗帜鲜明地抓阶级斗争。红安县的干部,通过蹲点种试验田,调查研究,掌握阶级斗争的第一手材料,带领群众开展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个县的金沙公社同心大队,是县委眼皮底下的老大难单位。过去,贫下中农多次向县委反映这个大队的问题,但是,个别领导干部不这么看,认为落后的原因是人多不听话,地多不产粮。去年底,县委书记张凤岐和常委程香明来这个大队蹲点,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他们选择生产条件最差的季家冲种试验田。和老贫农一边改造落后田,一边了解队里后进的原因。老贫农告诉他们:大队党支部主要领导不抓阶级斗争,思想政治路线不端正。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他们组织群众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联系本大队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狠批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在斗争中加强党支部建设,把同心大队三千多人的“心”“同”到社会主义大道上,农业学大寨迈开了新的步伐。
干部种试验田,提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自觉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红安县的干部在实践中体会到,种试验田应该成为干部改造世界观,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阵地。因此,县委不断发动干部讨论:“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种试验田?” “怎样对待人民给的权力?”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有的干部种试验田,不从政治上着眼,不管什么路线,只是追求高产;有的甚至利用职权搞特权,把试验田种成“特殊田”。通过学习、讨论和批判,使大家把种试验田提到执行什么路线的高度来认识。他们说:“世界观不改造,种不好试验田,和群众划不了等号。”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县委和各公社党委立足于改造世界观,把种试验田作为实现干部思想革命化的重要措施,定期请贫下中农评论干部种试验田是不是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县委副书记杨春生从基层调到领导岗位以后,认真和贫下中农搞三同,带头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他在七里公社郑必高大队蹲点,在土质瘠瘦的落后冲里种了一块早稻试验田,禾苗长得黄瘦,有人劝他开个条子搞点化肥撒到田里。他说:“县委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比社员高一头,宽一膀,禾苗长得不好,不能在搞特殊上打主意,要自己动手找办法。”于是,他上山打青草给试验田压了一层绿肥,使瘠瘦田获得丰收。“双抢”大忙时节,公社中学派了一百多名师生前来支援老杨种试验田的队抢割抢插。杨春生建议他们到附近一个劳力少、面积大的大队去支援。群众说:“老杨当‘官’不象官,从来不用自己的职权搞特权。”
干部种试验田,真正体会到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积极引导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红安这个老革命根据地,解放前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地主还乡团的严重破坏,贫下中农和干部迫切要求加快农业学大寨的步伐,迅速改变山区面貌。他们向县委提出:“战争年代,我们冲在前;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我们走在前。农业学大寨,我们决不能徘徊不前!”但是,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县委没有正确认识红安,看不到群众要革命、要前进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新成立的县革委会成员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山区蹲点种试验田,到群众中间去领导群众。一九六九年,县革委会副主任漆福英深入到北部山区蹲点,虚心向群众请教,亲自种试验田,摸索山区种双季稻的规律,总结群众试种双季稻的经验,迅速推广全县,使双季稻面积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八万亩发展到三十五万亩,粮食亩产过千斤。双季稻的发展,使红安县委认识到,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总结群众坚持革命、坚持前进的新鲜经验,自己才能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不停步。以前每年农田基本建设只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生产条件长期不能根本改变。去冬以来,从县委书记到基层干部,拜群众为师,发扬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群众一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全县“八千干部下工地,十五万大军战山河”,打响了一场建设社会主义山区的新战斗。去冬今春完成了往年需要三个冬春才能完成的工程量。
随着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逐步深入,红安县各级干部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社教运动的批示,重温了中共中央关于普遍推广种试验田经验的通知,回顾了自己走过的道路,更深刻地体会到领导干部当普通劳动者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反修防修的大事;和社员搞三同,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不能搞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从而更加认识到种好试验田对于克服官僚主义,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重要意义。最近县委又重新作出各级干部进一步种好试验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决定,要求广大干部认真种好试验田,改造世界观,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政治本色,跟贫下中农一道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征途上不断前进,用争取今年全面丰收的实际行动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支援唐山、丰南等地的灾区人民,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努力奋斗。
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要想划等号 思想要改造
山西晋城县钟家庄公社团委 宁晓波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关于社教运动的批示中指出:“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毛主席这一重要批示,为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永远拜贫下中农为师,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坚持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掉官僚主义,一辈子和贫下中农划等号。
过去,我总认为自己生在农村,长在群众中,经常和贫下中农一样风里来,雨里去,根本不存在和贫下中农划等号的问题。通过学习毛主席的这一重要批示,联系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工作实际,我深深感到:经常和贫下中农在一起,并不等于就和贫下中农划了等号。今年春播季节,我在卫匠三队参加劳动,快要吃早饭时,一辆牛车拉着粪桶走过来,突然塞子掉了,粪一股劲地往外流,我担着茅桶正走到跟前,慌忙躲在一旁,可是,和我一起走的社员小李却一个箭步冲上去,用手紧紧捂住了粪桶眼。顿时,我的脸火辣辣的。为什么贫下中农不怕脏,一见就往前冲,而自己却一见就往后退?这一进一退,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我虽然住在生产队,和贫下中农在一起,但并不等于自己的思想感情就真正和贫下中农划了等号。
联系自己的思想,分析阶级斗争的现实,剖析邓小平变为走资派的过程,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指示,使我深刻认识到:思想不改造,和群众划不了等号。有的干部变修,首先是思想上出了毛病。因此,必须努力改造世界观,自觉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和贫下中农实行三同,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认识提高后,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改造世界观,破除等级观念和“官贵民贱”的思想,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监督,努力争取做一个同贫下中农没有仇恨而又有革命精神的干部。


第3版()
专栏:

县委书记——普通庄稼汉
孙邦昌原是安徽省利辛县柳西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担任县委书记以后,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保持普通庄稼汉的本色,带领全县人民,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干社会主义。
孙邦昌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晴天满身汗,雨天两腿泥。如今当了县委书记,还是汗满脸,泥一身,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孙邦昌把毛主席的这一教导读了又读,想了又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参加生产劳动,努力改造世界观。今年夏季,柳西大队后孙生产队打麦场上,一片繁忙。刚从外面开会回来的孙邦昌,抄起小杈就干了起来。一位贫农社员看着孙邦昌因疲劳而消瘦的身体,关心地说:“你工作忙,庄稼活少干点吧。”老孙笑着说:“我跟你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社员。”
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县委书记,老孙没有搞过一点特殊。一九七三年,大伙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盖起了浑砖到顶的新房,孙邦昌最后一个住进去;晚上老孙回到家里,看到明亮的电灯,就问爱人,咱们村里都用上电灯了吗?爱人回答:没有。大伙说你整天学习、办公,一忙就是半夜,照顾咱家先给装的。老孙说,正因我是县委书记,更应该和普通社员一个样。老孙说罢,就去找队长。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直到全村都装上电灯,他家的电灯才亮起来。
今年初,县里下来一批招工任务。柳西大队党支部认为孙邦昌同志的儿子表现很好,要推荐他进工厂。孙邦昌不同意,儿子思想有些不通。老孙便对儿子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大家说,老孙对自家的事真够冷的。老孙笑了笑说:“这样的事冷一点好。”
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孙邦昌同志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走资派还在走”的教导,进一步认识到走资派与资产阶级法权的关系。从刘少奇、林彪到邓小平都拚命强化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目的就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培植滋生资产阶级的土壤,妄图复辟资本主义。根据柳西大队党支部的经验,县委作出了关于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决定。县委常委带头,机关干部跟上来,现在全县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已蔚然成风。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深入批邓 办好四级农科网
——复县县委领导群众积极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
在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中,中共辽宁省复县县委认真总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的经验,深入批判邓小平反对群众办科研的罪行,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科网。一支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农民科技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农村四级农科网是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中共复县县委热情扶持这一新生事物的成长。文化大革命前,复县有个良种示范场,由于不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的斗争,只靠少数几个专业人员在小块地里搞育种,结果搞了十几年,花费不少资金,全县需要的良种仍然靠从外面调运。经过文化大革命,批判了修正主义的科研路线,群众起来办科研了。三台子公社党委发动群众办起了三级农科网。他们在全公社种了八十多块种子圃,进行多点试验。几年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培育出具有丰产、抗病、品质好的玉米单交种“旅丰一号”。这个品种大面积推广以后,比当地高产品种增产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使县委认识到: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主力军。县委以阶级斗争为纲,放手发动群众,大办四级农科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在全县迅速铺开。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四级农科网从诞生那天起,就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个别对四级农科网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群众一没有文化、二不懂技术,“握锄把的手”,搞不了科研。县委认为,四级农科网是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需要,要积极支持,大力办好。为此,县委在批林批孔、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带领群众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上智下愚”、“科学神秘论”等错误思想。他们组织县、社、队领导干部和四级农科网领导成员多次召开现场会,总结和推广了土城公社、许屯公社腰屯大队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办农科网的经验,使各级领导干部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坚定了办好四级农科网的决心。
在建设四级农科网的过程中,有人反对专业科技人员与群众相结合,说什么“土洋结合影响攻尖端”。复县县委联系这种错误思想,批判邓小平反对群众办科研的反动谬论,使大家认识到,这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斗争的实质仍然是开门办科研还是关门办科研的问题。县委组织科研人员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各公社科学实验站坚持开门办科研,同群众一起搞实验。永宁公社过去盐碱地多,花生产量低,他们和群众共同总结盐碱地种花生夺高产的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写出科技材料。
复县县委联系本地开门办科研的实践,深入批判邓小平“依靠工农兵是相对的”反动谬论。全国劳动模范张金厚,是得利寺公社有名的果树“土专家”,他和群众一起同修正主义路线对着干,解决了过去长期解决不了的果树“大小年”、幼树早期丰产结果等关键问题。在有干部、群众和科技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四级农科网里,不仅发挥了群众无限的创造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他们说:“贫下中农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实践知识,而且还增添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过去,复县地区栽种的樱桃是从外地引进的,栽培数量少。为了扩大栽培面积,果树技术站的专业人员同后街生产队科学实验小组研究用樱桃种子培育树苗。在试种过程中失败过多次。有的技术人员泄气了,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果农们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帮助他们端正思想,坚持把试验搞下去。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樱桃种子的外果皮坚硬透不过水分和空气。老果农联想到种桃去掉果壳的经验,用湿沙搅拌果仁催芽后播种,结果出芽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为发展樱桃生产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复县四级农科网,坚持科研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政治方向。许屯公社是复县北部的高寒山区,日照短,气温低,一些人认为是小麦“禁区”。农科网的同志决心让小麦在这里安家落户,为革命做出贡献。他们采取深翻深种,冬前踩压和覆盖等措施,试种小麦成功,并总结出一整套适于当地两茬创高产的经验,使粮食产量逐年猛增。一九七五年亩产过“长江”,其中小麦一季亩产就达五百八十五斤,为辽东半岛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创出经验。
四级农科网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同贫下中农一起搞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注意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一次,农机技术员下乡调查,群众说:“我们这里是山区,你们造的装载机只能在马路上干活,下地就不好使了。”他们就和贫下中农一起劳动,一起研究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适于山地作业的铲运装载机等四十八种机械,为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来信

希望和建议
编辑同志:
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社教运动的重要批示发表后,我们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和群众一起坚持三同,我们贫下中农非常高兴。
可是我们发现有的地方,由于各种会太多,使有的干部在村里呆不住,一会儿电话叫,一会儿有人找,今天去开会,明天去检查,有的会一开就好几天,这样干部怎么能搞好三同呢?必要的会是应该开的,可是有些会能不能不开或是开得短一点?很值得研究。
学习毛主席关于社教运动的批示,使我们认识到,干部能不能坚持三同,不单纯是个方法、作风问题,而是个路线问题,是反修防修的大事。我们希望领导干部要下去和贫下中农搞三同,同群众一起深入批邓,抓革命,促生产,帮助基层干部工作。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不要大小事都开会。我们欢迎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短会。建议各级领导要尽量少开会,开短会,使每个干部都能扎扎实实地坚持三同。辽宁锦西县向阳大队社员
赵洪儒 刘德宽
杨万启 刘德库


第3版()
专栏:

吉林省科尔沁左翼后旗巴胡塔公社党委主要成员,深入各大队牧铺,和牧工一起学习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发动群众,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