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外国舆论和友好团体赞扬我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抗震救灾
中国人民是无所畏惧和不可战胜的
震区人民团结战斗,全国支援战胜灾害,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八月九日讯 一些国家的报刊和友好团体继续赞扬中国人民在同唐山、丰南一带强烈地震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进行的斗争中,坚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显示出毛泽东思想的威力。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在题为《与兄弟的中国人民心连心》的文章中说:“在伟大人民革命的烈火中,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熔炉中,在同内部和外部敌人进行斗争中,在建设和胜利地保卫社会主义的大搏斗中经受了锻炼的中国人民,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精神,勇往直前。他们是不可战胜的。生活证明他们已经战胜了任何狂风恶浪。这种革命精神、勇敢和坚定性在七月二十八日以来更充分地表现出来。”
文章说:“地震灾区的人民从发生地震后的最初时刻起,就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巨大关怀,感受到人民政权的各方面的和迅速的支援,感受到全体中国人民及其军队的有力的社会主义的支援。”
文章指出,中国人民是光荣的人民。他们一贯忠于毛泽东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坚决地、胜利地开展了反对一切敌人,反对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反对刘少奇、林彪和邓小平的阶级斗争。中国人民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必将以顽强的斗志和坚强的毅力,自力更生地消除地震后果,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文章说,阿尔巴尼亚党和人民深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将迅速地消除地震后果,在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斗争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民主柬埔寨电台在一篇评论中热烈赞扬唐山、天津、北京等地人民自力更生、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评论说,柬埔寨人民深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一定能象战胜其他自然灾害一样战胜地震灾害,尽快恢复灾区人民的正常生活,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马来亚革命之声”电台八月七日广播的一篇社论指出:“在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斗争已经取得了很大胜利。”
社论说:“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斗争中,灾区人民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团结战斗,全中国其他地区的人民发扬了高度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自力更生的伟大力量,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已经到达灾区的其他省、市、自治区的支援大军,以及人民解放军参加救灾的部队,正和灾区群众一起,日夜奋战。所有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深刻地说明,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英雄的中国人民是无所畏惧的,是不可战胜的。”
澳大利亚《先锋报》八月五日发表社论指出:“对于中国在战胜困难方面所具备的社会主义精神,我们有极大的信心。”社论说:“事实上,在自从一九四九年中国解放以来的这段历史中,中国人民战胜了自然灾害,粉碎了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包围和破坏。他们胜利地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已经并正在充分显示着,当人的积极性从资本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的时候是多么强大。”
苏丹《青年与体育》杂志八月六日发表文章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场灾害的面前,中国人民和政府表现出史无前例的沉着镇定。”“他们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教导的指引下,完全能够在世界人民想象不到的最短时间内把地震所损坏的一切重新建设起来。”苏丹《武装部队周刊》八月七日发表文章说:“经过文化大革命锻炼的中国人民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自力更生同灾害作斗争的顽强精神。”
尼泊尔《廓尔喀报》八月一日发表社论说:“中国人民表现的坚韧不拔和大无畏的精神,对付当前灾害的英雄气概,确实是了不起的。”中国“整个行政机构和人民对当前的困难无所畏惧,共同投入对付自然灾害的工作,救济地震受害者等等。可以认为这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的另一个光辉范例”。
泰国《中华日报》八月四日发表社论说:“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坚毅奋斗的精神,正在英勇地与地震灾害作战,表现了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决心。”社论赞扬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迅速取得的胜利,并指出:“这完全是久经锻炼的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坚持‘自力更生’的成就。”
菲律宾《时代日报》八月四日以《中国人以伟大的坚韧不拔精神对付不幸》为题发表文章说:团结、勇敢、坚韧和忍耐,中国人就是这样战胜地震的。
在天津访问时遇到地震的法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在香港发表声明说,代表团“亲眼看到了天津的中国人民的高度勇敢、崇高的无私表现和集体精神,他们显示出有极好的组织能力来对付地震”。“我们在天津的经历使我们甚至能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和它的人民。”
印(度)中友好协会执委会五日通过决议说:“全体中国人民同心协力地同这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进行斗争。”他们“所表现的英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于我们大家都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源泉”。
《爱尔兰时报》八月四日发表社论说,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办事效率高已经在行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继承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长征的作风”,遇有危险的时候,受过训练、吃苦耐劳和纪律是最有用的素质。
意大利《晚邮报》八月四日发表文章说,中国人对付地震“是一个有觉悟的人的举动,他准备应付并战胜一场考验、一场同现时是敌人的大自然的激烈对抗”。“这种行为是群众性教育运动的直接结果,是科学工作者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直接结果,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之后。”
西德《新来因报》八月三日发表评论说,中国“救护人员在地震区里精力充沛而且细心,北京和其他城市居民镇定而有纪律”。西德《斯图加特日报》说,革命的中国非常自豪地实现了“自力更生”的方针,通过战胜地震灾害显示出了毛泽东思想的威力。
荷兰《埃尔舍维》周刊八月六日发表文章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坚强的党组织以及强大的、装备良好的军队,能够完成任务。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很久以来所遵循的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的教导。”


第5版()
专栏:

英萨利副总理就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发表声明
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反对大国分裂不结盟运动
圭亚那和秘鲁报纸揭露超级大国企图把不结盟运动纳入自己轨道
新华社科伦坡一九七六年八月九日电 民主柬埔寨副总理英萨利八月八日到达科伦坡时发表一项声明说:“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人民斗争相继取得胜利、不结盟运动的作用日益增强的良好的国际形势下,第五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即将召开了。”他说,我们的运动只要坚持不结盟的各项原则,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这就是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绝对应该以互相尊重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等原则为基础。此外,不结盟国家必须团结起来,积极支持第三世界人民和国家争取真正的独立和主权,争取摆脱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的枷锁而获得解放,争取真正的自决,反对颠覆、干预、干涉、侵略、剥削、扩张和压力的斗争。”
他说:“为了取得真正的胜利,柬埔寨必须始终坚持独立、主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和自力更生的原则。柬埔寨人民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七日的胜利使我们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在我国领土上已经没有任何外国军队或外国基地。”
他说:“我们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如果个个都能在各方面保持强大,那么我们的整个运动也一定能强大,富裕的大国无论用什么力量也干涉不了、分裂不了我们的运动。”
英萨利副总理是前来参加即将召开的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的。他在机场受到斯里兰卡灌溉、电力和公路部长迈特里帕拉·森纳那亚克和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黄明达等的迎接。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八月九日讯 圭亚那《纪事报》在从八月二日到四日连续刊载的一篇关于不结盟运动的文章中指出,不结盟的概念是在战后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争夺的年代里涌现出来并发展成世界性运动的。目前,它“已发展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支生气勃勃和极其重要的力量。”文章接着指出,两个超级大国都是不结盟运动的反对者。它写道:“两个超级大国最初就都不赞成不结盟”,它们念念不忘的是“这些(不结盟)国家必须加入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方”。它们不能容忍世界上有一支独立力量的存在。
文章指出,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新独立国家维护它们的独立的一个障碍。
秘鲁《快报》最近发表评论指出,不结盟运动在超级大国向穷国转嫁经济危机的时候是保护第三世界利益的一个有效的机构。
评论在回顾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过程之后说,秘鲁的命运与组成不结盟运动的多数国家在一些重要方面是相似的,所以秘鲁参加了这个运动的行列。
评论强调指出,不结盟运动“体现了世界各国的多数意志。它的指导原则正是这种多数意志的体现。这些原则是:各国独立自主,反对干涉各国内政,由各国自己决定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趋向,在各个领域进行援助和合作,以促进有关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第5版()
专栏:

动员、组织和武装群众 坚持人民战争
泰国人民武装力量不断取得胜利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八月九日讯 “泰国人民之声”电台八月五日广播一篇战报,综述了泰国人民武装力量最近一年来在泰国各个地区的武装斗争中取得的战果。
战报说,在泰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七五年八月七日发表的纪念武装斗争十周年声明的精神鼓舞下,一年来,全国各地区的人民武装力量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群众,坚决地坚持人民战争,不断取得胜利。
战报说,一年来,各地人民武装力量继续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了对敌斗争的战略战术水平,推动了泰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斗争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
战报说,据不完全统计,在从一九七五年八月初到一九七六年六月底的十一个月时间里,全国各地人民武装力量共打死、打伤和俘虏敌人二千零九十三名;缴获各类枪支四百三十六件,战地电报机二十一部和大批物资;摧毁敌人据点十四处,击落和击伤敌人飞机三十九架,击毁各种车辆五十六辆。战报说,一年来,全国各地人民武装力量所取得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这个胜利给了一切爱国爱民主和爱正义的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灭了敌人的威风。
战报表示坚信,在武装斗争的第十二个年头里,人民武装力量必将以更加坚定和稳健的步伐继续向前迈进,取得更加巨大的胜利。


第5版()
专栏:

不结盟国家协调局大使级会议开幕
新华社科伦坡一九七六年八月九日电 不结盟国家协调局大使级会议八月九日中午在科伦坡开幕。
十七个成员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一些不结盟国家、包括民主柬埔寨的代表,作为观察员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为即将举行的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作准备的。这次会议将历时三天。今天的会议开幕式通过了协调局会议的日程。


第5版()
专栏:

老挝人民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各个行业广大职工和干部积极开展支农活动
新华社万象电 老挝政府和人民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成绩。
老挝全国解放后,老挝人民一面努力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一面积极贯彻执行以农业和林业为基础的经济建设方针,使全国获得解放的当年——一九七五年的粮食产量比前一年增长了百分之十八。解放前右派统治时期需要大量进口粮食的现象开始有所改善。
今年年初以来,老挝政府广泛开展民主动员和政治教育,提高农民政治觉悟。老挝政府引导农民一面发展和巩固互助组、团结组,一面试办农业合作社。在老挝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各地农民积极扩大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种植面积,并且努力兴修水利,以便促进农业的发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老挝共扩大稻谷种植面积五千五百多公顷,使全国稻谷种植面积达六十多万公顷,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水稻田。遭受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川圹省,去年以来,广大群众复耕和开荒三千多公顷。地处山区的丰沙里省人民共修造梯田二千多公顷,改造耕地五千多公顷。新解放的万象省人民,仅今年上半年就开垦荒地一千多公顷。
老挝各地群众还积极兴修水利。仅在今年上半年,老挝各地就修复和新建中小水利工程一千五百多处,其中水库二百多座,水渠一千三百多条,共可灌溉土地一万八千多公顷。
老挝各地人民不断改进耕作技术,加强精耕细作和田间管理,推广选种浸种和制造绿肥,并且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种田和办试验田等活动。
据新华社万象电 老挝各行各业的广大职工和干部积极开展支援农业的活动,以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工业战线上,广大职工正在加紧为农村生产各种农具和群众生活必需品。近几个月来,万象市的老挝机械厂的工人为了加快农业机械和农具的生产,不仅试制成功了一些小型的拖拉机、播种机、脚踩戽水机和手摇扬谷机等,而且还成批地生产了犁、锄、镰、锹等数十种小型农具。目前,这个厂每天生产的锄头和铁锹已达五千五百多件。乌多姆塞省有六个县最近已相继成立了铁业组,为农村生产各种急用的农具。
各省交通部门的职工为了支援农业,都在加紧整修车辆,积极把农用物资和日用生活品送往农村和山区。


第5版()
专栏:阿富汗通讯

阿富汗第一代纺织女工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东南郊,一座高达四十米的烟囱耸立在一排排灰色的厂房之间。这就是阿富汗闻名的巴格拉密纺织厂。几年来,这个工厂不仅生产出大量的优质布匹,而且还为阿富汗培养出第一代纺织女工。
巴格拉密纺织厂在一九七○年投入生产时,招收了一批女工。它根据同中国签定的技术合作合同,邀请了几名中国女技工做师傅,帮助阿富汗女工掌握技术。
阿富汗的妇女有着勤劳、勇敢的光荣传统,但是让她们进工厂同男子一样开机器,这在从前还是没有过的。巴格拉密纺织厂是阿富汗第一个吸收妇女参加生产的工厂。这个工厂招收女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妇女前来报名。住在附近农村的一名妇女莎莉曼打破当地的传统习惯,到工厂报名当了工人。莎莉曼努力学习技术,在中国工人的帮助下,很快地掌握了操作技术。现在她已成了穿孔工序的负责人。记者在访问这个工厂时,正碰上她向新来工厂的女工们传授技术。她自豪地说:“我们阿富汗的妇女也应该为发展民族工业贡献力量。”另外两位女工赛迪卡和娜菲莎,她们同时进厂,都在同一个中国技工的指导下学习技术。她们不仅在机器上学,而且休息时也在一块练习。这样,她们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后来,中国师傅回国了,她俩也已成长为熟练的纺织工人,每人能看四面车(每面二百○四个纱锭),最多时每人能看六面,产量一直是车间里最高的。《喀布尔时报》曾发表文章,号召阿富汗妇女向她们学习,为发展民族工业多作贡献。由于巴格拉密纺织厂新工人不断增加,她俩现在已被抽出来专门培训新工人。
巴格拉密纺织厂不仅为阿富汗培养出第一代纺织女工,还培养出第一代管理企业的女职员。莎依达十六岁时从学校毕业后,就来到工厂计划科工作。现在她已掌握了生产计划管理方面的业务,成为工厂里的主要管理人员之一。她兴奋地对记者说:“妇女能够参加社会工作,这是我们的光荣。”
在巴格拉密纺织厂培养出的第一代纺织女工中,现在已有一百多人被调到其他纺织厂去培训更多的纺织工,以便为发展阿富汗的纺织工业作出新的贡献。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阿富汗的巴格拉密纺织厂,为阿富汗培养了第一代纺织女工,对阿富汗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图为巴格拉密纺织厂女工在工作。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