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批判洋奴哲学的生动教材
——彩色纪录影片《百舸争流》观后
晓斌
彩色纪录影片《百舸争流》生动地纪录了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许多艘万吨轮的新成就,特别是万吨轮“风庆”号,跨重洋,过大海,扬眉吐气,成功地航行了三万二千浬胜利返航的振奋人心的情景,展示了我国工人阶级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崇高精神面貌,是一部优秀的新闻纪录影片。
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必须坚持贯彻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与毛主席的这条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相反,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为了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竭力反对自力更生地发展工业。在“一切为了现代化”的幌子下,他大肆贩卖洋奴哲学,鼓吹“要拿出多的东西换取外国最新最好的设备”,说什么“这是最可靠的”,而且是“一个大政策”。《百舸争流》以铁一般的事实,给邓小平以迎头痛击。它形象地告诉我们,如果依了邓小平所谓的“大政策”,岂不是我们永远不能有自己的造船工业,永远只能跟在外国资产阶级后面爬行?只有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才能迎来造船工业的春天。从李鸿章到蒋介石,八十四年间没有造出一艘象样的船。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发展造船工业,可是由于刘少奇“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十七年只造了一艘万吨轮,就是这艘万吨轮也因有人不让安装国产主机,而被泡在黄浦江里整整五年。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我国造船工业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这艘万吨轮才获得了新生。“不斗争就不能进步。”短短的十年,我国英雄的造船工人,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斗争,在和帝、修、反的斗争中,在和刘少奇、林彪、邓小平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中,斗出了一个“百舸争流”的大好形势。就拿全国各地造船的总吨位来说,一九七五年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了五倍多。它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毛主席关于“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一论断是无比英明正确的,也是对邓小平散布的洋奴哲学的一个有力的驳斥。
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尊重工人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而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则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上,根本不把工人阶级放在眼里,他胡说什么“依靠工农兵是相对的”,妄想继续用管、卡、压等修正主义的条条框框束缚工人群众的手脚。影片表现了我国造船工人怀着建立海上铁路的雄心壮志,大打造船工业翻身仗所创造的英雄业绩。这部影片感人之处在于它努力表现了我国造船工人的革命精神面貌。影片通过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神州”号万吨轮的一系列描写,展示了工人阶级“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崇高思想境界,深刻地揭示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摄制者为我们拍下了一组组生动感人的场景:船台雨纷纷,伞下焊花开,一颗颗火热的心在跳跃,一把把焊枪伴着雨声不停,生动地反映了工人群众争分夺秒要造争气船的革命斗志;战高温,斗酷暑,这一组镜头再现了猛虎班的战士们的战斗英姿;在火红、喧闹的船台上,挑灯夜战,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影片通过这一组组镜头,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给鼓吹上智下愚谬论的邓小平以有力的批判。
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迅速发展。可是,邓小平打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幌子到处兜售唯生产力论的黑货,叫嚷什么只要拿到新的技术、设备,不管走什么路,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的:“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活生生的阶级斗争现实告诉我们:邓小平主张的“路”,是资产阶级的邪路,万万走不得。影片通过介绍我国造船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热情歌颂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歌颂了毛主席倡导的“鞍钢宪法”。在银幕上,我们看到那位给工人同志端茶送水,和工人并肩战高温、攻难关的党委书记,用毛泽东思想指挥作战,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鼓舞群众走我们自己发展造船工业的道路。影片用事实批判了邓小平妄图取消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罪行。
《百舸争流》是一部富有战斗性的新闻纪录影片,它的上映,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批判邓小平的洋奴哲学的生动教材。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摄制者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深入到造船工人中去,向工人同志学习,改造世界观。在影片的构思和表现上,力求反映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风貌,把今天的工人阶级拍得生龙活虎而有远大理想。在艺术处理上也有特色,如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选用了大海和在海上翱翔的海燕的镜头,表现了中国人民不怕狂风巨浪,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在摄影上也有特色,如拍万吨轮下水,大多采用俯瞰镜头,使影片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又如万吨轮“神州”号的试航,用了三次风浪的描写,让人们感到,它不仅经得住自然界风浪的考验,也完全经得住阶级斗争的急风巨浪的考验。
《百舸争流》为我国亿万工农群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奏出了一曲英雄凯歌。当前,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正在深入发展。希望我国的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继续投身于火热的斗争生活,拍摄出更多更好的让工农兵扬眉吐气的新闻纪录影片,为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而努力奋斗。(附图片)
国产万吨轮“风庆”号正劈风斩浪,胜利前进。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供稿


第3版()
专栏:

美术电影革命的新成果
——彩色美术片《试航》观后
初征
在全国人民深入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新高潮中,第一部反映造船工业两条路线斗争,歌颂文化大革命的彩色美术片《试航》上映了。这部美术片是根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这是美术电影革命的新成果,也是对邓小平鼓吹洋奴哲学、攻击文艺革命的谬论的有力反击。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毛主席制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坚定地相信、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影片展现的国产万吨轮“东方”号的试航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党内的资产阶级,出于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总是竭力鼓吹洋奴哲学,妄图篡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搞投降主义。从刘少奇、林彪到邓小平,都是崇拜外国资产阶级,甘心作帝国主义的奴才。影片中的外运局接船代表陈宗杰,利用手中权力,拿着一只秒表,对万吨轮试航百般刁难,这正是现实生活中一心“想开回头船”的造船工业中走资派的形象写照。试航,与其说是试机、试船,不如说是试人。以陆大海为代表的造船工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试航过程中,他们不但要跟大自然的强台风搏斗,更主要的还要跟现实生活中陈宗杰这样的党内走资派斗。影片在改编时,突出了陆大海同陈宗杰斗争的这条矛盾冲突的主线,并把陈宗杰作为还在走的走资派处理,这对深化主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电影创作选择什么题材,表现什么主题,从来就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实行专政的问题。《试航》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按照党的基本路线选择题材、结构故事、塑造人物,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美术电影的战斗作用,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影片有这样一段情节:陈宗杰要陆大海把船上“五大件”仪器都换成进口的,但陆大海和工人群众对陈宗杰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将船上仪器全部换成了国产的,并严正指出陈宗杰的决定是错误的。陈宗杰见压制不成,便气势汹汹地对陆大海说:“老实告诉你,这个决定是有来头的。”说完,便趾高气扬地走出画面。这句话和这个动作,精炼地点出陈宗杰经过文化大革命后,还再一次搬出那一套修正主义的管、卡、压,并非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背后有人支持,他执行的是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相对抗的一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事实也正是如此,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抛出的“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在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的同时,大肆贩卖洋奴哲学,到处散布投降主义的谬论。他在所谓“一切为了现代化”的幌子下,公然提出了一个崇洋迷外、依赖外国的方针。影片用美术电影特有的动画形式,揭露走资派,从路线斗争高度展现这场矛盾冲突的实质,这确是一次可贵的实践。
美术片《试航》为了深刻地表现主题,精心塑造好陆大海的英雄形象,在艺术创造上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尽管全片人物多,动作复杂,但影片在画面形象和动作设计上,巧妙地运用了与题材内容相适应的近于写实的造型手段和背景设计,既很有色彩地描绘了七十年代造船工人大打翻身仗的热火朝天的战斗场景,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陆大海劈风斩浪、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如试航前,银花灿烂的船厂夜景,以及“东方”号出海、试航时,码头上红旗如林,锣鼓喧天,人群沸腾的热烈场景,都较好地显示了文化大革命后工业战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几组画面设计和空镜头的运用,都没有局限于过去动画片一般的夸张表现手法,而是从生活出发,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展现了英雄人物在试航前后所经历的特定环境。
主要英雄人物陆大海的造型是成功的。线条匀称,形象统一,神态轩昂。特别由于人物的关节结构采用写实手段,因此镜头画面上的人物形象,没有变形的感觉。例如影片在表现陆大海遭受陈宗杰施加压力后思潮起伏的几组镜头:江风吹拂,陆大海紧锁双眉,沿着江边迈步走来。当他仰望路边的语录牌,重温党的基本路线时,人物的“眼神”由思索而转为坚定,表示他增强了同错误路线斗争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人物表情的变化,画面构图的转换,影片吸取了故事片的镜头调度,借助钢琴伴奏,出色地抒发了人物敢于斗争、敢于登攀的内心活动。影片的导演、美术设计、摄影、作曲,都各有创造,共同为塑造陆大海的英雄形象服务。还值得提出的,影片为了表现万吨轮气势磅礴地劈浪前进的场面,用动画渲染海浪,用剪纸表现巨轮,并采用两层拍摄的方法,这就更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真实感,获得了过去动画片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美术电影同儿童文学一样,主要是给少年儿童看的。即使象《试航》这类题材,也同样应照顾到儿童的特点。故事结构、情节铺排,都要使之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题材、体裁、风格、样式上要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丰富多彩,以达到对少年儿童进行形象化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目的。看来,《试航》是注意到这一点的。同原小说相比,在人物关系的设计和处理上,线索清楚,爱憎分明;在场景设置上,增加了抢救台湾渔船的情节,使画面更多变化,风急浪高,大雨如注,闪电划破海空,陆大海和船员们乘着救生艇破浪前进,登上礁石后对遇险的台湾渔民说:“我们是祖国派来的。”他们对遇险渔民中的伤员进行了亲切的慰问。这些都有助于少年儿童的理解和接受。当然,影片也有些不足之处,如戏的结构比较平,高潮戏缺乏铺垫。对话也较多了一些。作为歌颂文化大革命的题材,怎样在主题的阐述上更深入浅出一些,合乎儿童的特点,也还可进一步提炼和挖掘。
少年儿童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未来的接班人。为了使文化大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我们热诚希望广大美术电影工作者为孩子们多创作些反映文化大革命的作品,塑造更多的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工农兵英雄形象和少年儿童的新形象,对少年儿童更有力地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试航》在这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相信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不断实践,认真总结经验,一定会拍摄出更多更好的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的美术影片。(附图片)
造船工人陆大海对走资派陈宗杰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供稿


第3版()
专栏:

农村教育革命在斗争中前进
——彩色戏曲片《管得好》观后
路佳宜
随着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进一步深入,教育革命的朵朵红花,在祖国的城市、农村盛开怒放。在这大好形势下,我们观看了反映农村教育革命的彩色戏曲片《管得好》(吕剧),感到十分亲切,受到很大的教育。
教育阵地历来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战场。文化大革命前,在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统治下,教育阵地被资产阶级专了政。文化大革命的汹涌洪流,冲毁了这个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独霸的世袭领地,无产阶级夺回了教育大权,毛主席的革命教育路线更加深入人心,使教育革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但是,斗争远没有结束。《管得好》所描写的发生在农村的一个中学里的斗争,正是教育战线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缩影。这场斗争仍然是围绕着按什么路线办学、培养哪个阶级的接班人这个根本问题进行的。影片中的学校贫下中农管理组组长张奶奶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指示,坚持“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方针,带领革命师生用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开门办学,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教师李成文,由于受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长期毒害,世界观没有得到彻底改造,虽然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教育,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在他头脑里并没有完全肃清。所以,对教育革命中出现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心。他听信了历史反革命分子丁久的煽动,总觉得“大老粗不懂办教育”,对开门办学有抵触,追求所谓“知识质量”,要“扭扭这个弯”,实质上就是“扭”回到“智育第一”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老路上去。张奶奶与李成文的斗争,是一场路线斗争,是要不要使学校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重大原则斗争。这场斗争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批判了,可流毒没肃清!”我们必须坚持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坚持开门办学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否则,我们的学校仍有被资产阶级夺回去的可能。所以,在教育阵地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究竟谁战胜谁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教育革命依然要在斗争中发展和前进。邓小平推行“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大刮“业务台风”,要把学校“扭”回到十七年的修正主义道路上去,这完全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复辟愿望。《管得好》所反映的教育战线上的这场斗争,正是对邓小平的修正主义纲领和反动谬论的有力批判。
资产阶级从哪里进攻,无产阶级就在哪里战斗。张奶奶坚持与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顶狂风,战逆流,主动向资产阶级发起进攻。她不忘毛主席的教导,不忘党的期望,不忘阶级的委托,充分认识到“贫下中农进学校占领阵地,肩头上担负着重任千斤”。她狠抓阶级斗争,路线分得清,方向把得准,带领革命师生斗倒了阶级敌人,砸碎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精神枷锁,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捍卫了文化大革命和教育革命的胜利成果。正是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张奶奶的英雄形象鲜明地树立起来了。她是毛主席革命教育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与勇敢捍卫者,是反修防修的坚强战士,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管得好》是根据同名吕剧拍摄的戏曲影片。这部影片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发挥电影艺术的特长,努力做到“还原舞台,高于舞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根本任务。影片在塑造张奶奶的形象时,根据革命样板戏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经验,运用电影艺术手段,使她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地出现在银幕上。例如,戏中有一段逢春赞颂张奶奶的唱段,影片在拍摄时采用了内景与外景相结合的方法,将张奶奶带领革命师生走出学校,到工农兵中去开门办学的情况,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实景表现出来,与逢春的唱词配合得较好,有力地突现了张奶奶执行毛主席革命教育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了高于舞台,收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增加了在舞台演出时所没有的同学们积极参加开门办学的群众场面,既表现了文化大革命后教育战线“天地翻覆”的新气象,也通过革命接班人的茁壮成长来烘托张奶奶为教育革命作出的贡献。在光线的运用上,影片注意用顶逆光来勾画张奶奶的鲜明形象,并以强烈的侧反光来表现张奶奶挺拔的外形和敢于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的斗争精神。这些电影艺术手段的运用,都有效地突出了张奶奶这个主要英雄人物的优秀思想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增强了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看了《管得好》这部影片,我们深深感到,教育革命的每一个新成果,都是与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斗出来的。正如毛主席教导我们的:“不斗争就不能进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张奶奶学习,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狠狠反击右倾翻案风,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教育路线,在斗争中夺取教育革命的更大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