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文艺书评

同党内走资派作斗争的战歌
——读小靳庄大队的两本新诗
谢冕
小靳庄大队两本新的诗集《十二级台风刮不倒》(人民文学出版社)、《小靳庄诗歌选》第二集(天津人民出版社),不久前同时出版,及时地配合了深入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为诗歌紧密服务于无产阶级政治,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发挥它号角与战鼓的作用,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这两部诗集的作者,都是战斗在农业第一线的小靳庄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贫下中农,包括支部书记、生产队长、社员、民兵、电工、赤脚医生等。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出现在批判会上,场院里,政治夜校,公社的水渠边。它是诗,但不是刻意“做”出来的,是应革命斗争的需要而诞生的。它朴实,不事雕琢,却有劲,也闪光。作者们是这样形容自己的诗作的:“一行字迹一把剑”,“一篇诗歌一团火”。这些诗,是捍卫无产阶级专政、同走资派作斗争的剑与火。
斗争出诗人,风雨炼诗篇。去年夏秋,小靳庄经受了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刮起的右倾翻案风袭击的考验。风狂红旗舞。小靳庄的贫下中农在斗争中高举战旗,顶着风浪前进,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大量的诗篇,表达了他们斗争的勇气与信心。“风吹夜校灯更亮,雨打红旗旗更飘”,“毛主席给咱来撑腰,十二级台风刮不倒”,这是他们在斗争中唱出的激昂的战歌。这种战歌,他们要“顶风唱它八万里”,这是多么豪迈的气概!他们的诗句,是锋利的鸣镝,“拉满强弓射黑靶”,集中地射向邓小平和他的“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坚决反击了右倾翻案风。“反妖风,万人吼,蓬间雀,哪里走”!这有力的短句,凝聚着对修正主义路线的义愤,凝聚着革命人民不可战胜的力量。小靳庄人民的力量来自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大老粗手中有真理”,信心来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作者们以明白朴素的诗句,揭示了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阶级斗争的规律:“翻开历史几千载,胜利都从斗争来”,“革命征途万里长,斗争换得春常在”;概括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突出特征:“无产阶级要革命,资产阶级想变天”。诗集也形象地指明党内资产阶级、走资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重点,并以尖锐泼辣的语言刻画了这些复辟派的丑恶面目:“见了新事物他就恨,见了旧东西他就爱”,“上台不忘走老路,鞋底擦油往下滑”。有些诗篇,用群众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刻地揭露了邓小平的反动本质,如写他搞倒退、搞复辟是“旧货贴上了新标签,狐狸换上了‘好猫’皮”;写他们搞翻案活动的狂热是“‘要扭’、‘要扭’嘴喊歪”。
小靳庄的诗,都是政治诗,是用诗歌形式声讨邓小平的反动罪行、批判修正主义路线的战斗檄文。革命战争年代,有枪杆诗,以短小精悍的灵活形式,及时地鼓舞战士的战斗意志。小靳庄的这些诗,是在听不见枪炮声的战场上、不贴在枪杆上的新时代的“枪杆诗”。这类“枪杆诗”,除了有强烈的鼓动性,还有锐利的批判性,是代表无产阶级及广大革命人民向党内走资派进行革命大批判的利剑。在两本诗集中,除了集中地揭露和批判走资派之外,大量的篇幅是用以抒发革命人民与走资派斗争的壮志豪情。诗集里,革命人民的豪言壮语比比皆是,有的则是富有哲理的十分精粹的警句,成为富有鼓动力量的战斗口号。
诗集以大量篇幅讴歌了小靳庄大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胜利,讴歌了这个大队出现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这些胜利成果是贫下中农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斗出来的。诗集鲜明地突出了这个纲,写农业学大寨的是如此,写新生事物的是如此,就是写知识青年的也是如此:“斗争中养成强脾气,越斗越爱我的家”。明确的阶级斗争的主题,构成这两部诗集的最重要的特色。
诗集语言朴素,实在,生动,富有感染力。“去年夏秋刮阴风,邓小平摇着黑旗蹦”,这是一位老贫农的诗句。“摇着黑旗蹦”五个字,简直构成了一幅绘声绘色的漫画。
这样的诗歌,产生自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生死搏斗的火线,也就必然起到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小靳庄的贫下中农正是在举锄、持枪的同时,挥动手中的笔,作为战斗武器,投入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斗争中去的。小靳庄的诗歌,是群众的诗歌。它不仅在思想内容的鲜明性、战斗性上,而且在艺术方面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上,都将对专业与业余的诗歌作者有所启发。这种战斗的歌声,正如党支部副书记王杜写的那样,“骨唱硬,心唱暖,双眼望到万里远”,读了使人添干劲,长志气,决心“迎着风浪冲向前”!


第3版()
专栏:

革命新生事物的画卷
——彩色纪录影片《莺歌燕舞——辽宁新事(之一)、(之二)》观后
北京市朝阳区贫下中农评论组
彩色纪录影片《莺歌燕舞》展现出一幅幅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感人的画卷,看着它,我们想起了并肩战斗的战友,重温了火热的斗争历程;看着它,我们情不自禁地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声欢呼,为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拍手叫好!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好,好在它“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1—272页)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是私有制的产物,长期以来,严重腐蚀人们的灵魂,阻碍社会的前进。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出现,就是一反几千年传统观念、除旧布新的深刻革命。《莺歌燕舞》中反映的当官不象官、坚持生根在贫下中农中间的县委书记王连生同志和沈阳市令闻街第一粮站职工,就是与旧观念、旧思想决裂的崭新的人。王连生同志当了县委书记后,给自己订了三条:不把家搬到城里,和贫下中农一样吃农村户口粮,不拿工资,和社员一样挣工分。这三条在于保持革命精神,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反修防修,决不让自己脱离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你看他,扶犁垒堰,和社员一样流汗;下乡乘车,跟群众一道排队;雪天雨夜,到贫下中农家里走访。在这里,“官贵民贱”的旧观念被否定了,官民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了,领导和群众的心贴得多近哪!王连生同志掌权不谋私利,地位高了不特殊,甘当一辈子人民勤务员,这不正是一个党员坚持继续革命的可贵品质的表现吗?这不正是对那些为保护搞修正主义的大官们的利益,极力扩大资产阶级法权的走资派的有力批判吗?
我们还看到令闻街第一粮站的职工,乐于干被一些人认为是
“越常规”的事:昼夜售粮、办儿童食堂、建图书柜、护理瘫痪病人……一个个动人的场面,都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在这里,看不到“凡是劳动都应当付给一定报酬”的旧习,听不见“以利为先”的资本主义生意经。人们得到的是阶级友爱、党的温暖。他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而不需要特殊的强制机关,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了普遍的现象。”(《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列宁选集》第4卷第141页)这正是对旧习惯势力的猛烈冲击,这正是对那种不愿比别人多做半小时工作,不愿比别人少得一点报酬的雇佣思想的有力批判。
新生事物好,好在它同资本主义作斗争,同修正主义对着干。社会主义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必然要跟资本主义斗,跟修正主义斗。影片介绍的彰武县哈尔套公社社会主义大集,就是同资本主义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朝阳农学院这所新型大学,就是与修正主义路线对着干办起来的。提起农村集市,我们贫下中农是很熟悉的。农村集市要是不加强领导,有些人就会乘机搞歪的邪的,结果是“散了心、荒了田”,资本主义泛滥,干扰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现在,社会主义大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生产队大车拉着集体副业产品交售给国家,社员们把自己消费有余的农副产品卖给供销社,他们又从供销社选购各种生产资料和日用商品。供销两旺,一片工农联盟、城乡交流的兴旺景象。社会主义大集把资本主义势力压下去了,从这方面把小生产通向资本主义的渠道堵住了,学大寨出现了新的局面。
影片中朝阳农学院广大师生顶妖风、斗逆流的生动事例,也充分表现了革命新生事物的战斗风貌。奇谈怪论的制造者攻击朝农这也不行,那也不对,说穿了,就是反对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反对大学生与工农划等号。如果依了他们,只能教出骑在劳动人民头上的资产阶级精神贵族。朝农学生“头上长角,身上长刺”,就是不信邪。毛主席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干。他们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满身泥土上大学,两手老茧回农村”。那一个个跟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的感人画面,明确地告诉人们:永远向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宣战,教育革命只有在斗争中才能前进。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们是在斗争中产生、不断发展前进的。我们的革命事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解决革命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在这过程中革命新生事物必定会不断涌现。沈阳第五医院实行赤脚医生与城市医务人员的“换岗”制度,开原县委组织知识青年“小班子”,到艰苦地方挑重担的经验,都是新生事物不断发展的生动纪实。昨天,赤脚医生曾为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英勇奋战;今天,他们又来城市“换岗”当医生,打响了新的战斗。在赤脚医生的参加下,城市医院斗、批、改所呈现的生气勃勃的新气象:服务台设立了,二十四小时门诊部开诊了,家庭病房办起来了,工人赤脚医生培养出来了……。我们的赤脚医生在卫生革命中,又作出了新的贡献。城市医务工作者通过“换岗”当赤脚医生,劳动的汗水洗刷了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流毒,换来新的思想、新的作风。他们发扬赤脚医生的革命精神,银针草药寄深情,肩背药箱走万家。看着这一切,我们仿佛听到了赤脚医生前进的脚步声。在上山下乡的光辉征途上,广大知识青年经受锻炼,不断成长,而今,革命事业的发展,要求他们挑起重担,接受新的考验。影片通过那个知识青年“小班子”把一个资本主义倾向严重的后进队,变成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的描述,形象地说明,知识青年在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队作用,他们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广阔天地中茁壮成长。
纪录影片《莺歌燕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是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成果。它们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们长在我们亿万工农兵的心坎里。邓小平把新生事物当作眼中钉、肉中刺,要把它连根拔掉,那是痴心妄想!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旧貌变新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看今朝,新芽泛绿景色美;望未来,万紫千红满人间!


第3版()
专栏:

时刻想着工农兵的人们
——纪录影片《背篼剧团》、《鄢陵县豫剧团》观后
闻哨
在山峦重叠、沟壑纵横的四川平武县境内,一支文艺宣传队正在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经过的长征路上行进。他们走冰川,越栈桥,过溜索,每人身背一个竹背篼,走遍了县内所有的公社和绝大多数生产队,送戏上门,为广大工农兵服务。
在河南鄢陵县的广大农村,活跃着一个朝气蓬勃的豫剧团。为了把革命样板戏普及到万户千家,为了迅速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他们根据平原地区的特点,自己设计,用板车制造“流动舞台”,为贫下中农送戏下乡。
这就是纪录影片《背篼剧团》和《鄢陵县豫剧团》所展示的动人情景。
这两部影片生动地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决遵循毛主席所指引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高歌猛进的动人事迹。因此,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能不能长期坚持上山下乡,首先要在思想上解决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文化大革命以前,鄢陵县豫剧团由于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长期蹲在县城里,只为少数人服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批判了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从思想上明确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因而就能长期坚持上山下乡,为贫下中农服务。剧团里的同志们说得好:“鄢陵县四十多万人口,农民就占了三十九万,如果剧团不下乡为工农兵演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岂不成了一句空话?”类似平武县文艺宣传队和鄢陵县豫剧团这样的文艺团体,在全国是很多的。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工农兵服务,他们不仅在城镇演出,而且更多的是到工矿、农村、连队去演出。他们想方设法,克服上山下乡遇到的困难,有的自背行李、灯光、道具,活动在崇山峻岭;有的“一人一根长扁担,挑起革命文艺上高山”;有的改制板车,既是运输工具,又可以当舞台和床铺使用。群众称赞这些剧团为“背篼剧团”、“扁担剧团”、“板车剧团”……他们为普及革命样板戏,用革命文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做出了贡献。
坚持上山下乡,不仅是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问题,也是培养和建设革命文艺队伍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下乡演出,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向贫下中农学习,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贫下中农称赞他们“上台能演戏,下田能劳动,既是演员,又是社员”;“睡的是百家铺,吃的是千家饭,走的是红军路,演的是样板戏,真不愧是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员。”这些同志在上山下乡演出中,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下乡演出,要求演职员一专多能,一人多用,人人成为多面手。例如,影片《背篼剧团》所纪录的平武县文艺宣传队,全体队员中没有一个人进过专门艺术学校,但是,经过在实践中刻苦学习,就都能很快上台演出,大多数人还学会了二至三种以上的乐器。
上山下乡演出,就要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如果按照城镇舞台上演出的条件照搬,势必因为人员过多、乐队过大、布景过重、耗电量过大而很难下乡;即使下去,也会给群众造成困难。这就要求剧团必须做到轻装简骑。鄢陵县豫剧团、平武县文艺宣传队以及其他许多剧团,在这方面都创造了许多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坚持上山下乡,为工农兵服务,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要求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狠批邓小平所鼓吹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敢于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对着干!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不是污蔑文艺工作者上山下乡“没出息”吗?平武县文艺宣传队的同志们回答得好:“我们的艺术不是商品,是献给工农兵的一片红心。工农兵需要,工农兵欢迎,就是有出息”!这是对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有力批判,是对邓小平在文艺界所刮起的右倾翻案风的有力回击!当然,斗争决不会止息。但是,请听:
舞台车把手中握,笑迎困难战恶魔,
铁脚踩碎千堆雪,征途饱尝苦中乐。
日夜奔送革命戏,文艺花开千万朵。
让我们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沿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昂首阔步勇向前!


第3版()
专栏:

县委书记王连生同志处处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受到贫下中农的赞扬。


第3版()
专栏:

四川省平武县文艺宣传队坚持上山下乡,面向工农,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他们是“我们的‘背篼剧团’”。


第3版()
专栏:

朝阳农学院的广大革命师生,挥戈上阵,口诛笔伐,愤怒声讨邓小平搞翻案复辟的罪行,坚决反击右倾翻案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