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一些西欧国家政府领导人和政界人士继续揭露
苏联表面上搞“缓和”暗地里加紧扩张
日本一农业问题专家指出苏联在粮食战略上采取极端的帝国主义路线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六月十三日讯 一些西欧国家政府领导人和政界人士最近继续发表谈话指出,苏联所鼓吹的“缓和”不过是骗局。
挪威首相奥德瓦尔·努尔德利在同美国《洛杉矶先驱考察者报》记者和赫斯特报系的主编发表谈话时说:“我们看到今天的缓和状况,是很不愉快的。我们挪威人必须说,现在正在发生的许多事情不能称之为缓和。他们(苏联人)在表面上搞缓和,但是他们却在暗地里做许多与缓和不符合的事情。”努尔德利首相认为,除非西方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保持强大,否则,“谈论缓和就是没有意义的”。
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克罗斯兰最近说:“我们不能无视摆在我们眼前的证据。我们正是在苏联鼓吹缓和的这些年头目击了苏联武装力量的稳步增加。我们必须有力量来对付这种挑战。”
《洛杉矶先驱考察者报》引用美国赫斯特报系主编小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话说,西方许多人还得出结论,俄国一面用缓和哄骗西方,一面却无情地试图在全世界实行扩张。
这家报纸的记者在访问了西欧一些国家领导人和政界人士后指出,在整个西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苏联不是在本着缓和的精神行事,而是在利用这个据认为使紧张局势松弛下来的运动来达到它的自私目的,并哄骗西方,使它们产生一种实际上是虚假的安全感”。
英国保守党议员、前大臣朱利安·艾默里最近对记者发表谈话说,“我从来也不认为,赫尔辛基会议会产生什么积极成果,它没有产生任何积极成果。尽管在赫尔辛基签署了一大堆文件,苏联却一直不断地在欧洲增加军备,而且可能是更加凶恶地在印度洋、太平洋甚至大西洋扩张它的海军力量”。他说,欧洲今天的“局势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而是在不断地恶化”。“战争危险在西线日益增加”。
艾默里还强调说,“使我更为吃惊的是,(苏联军事力量)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而且它的部署是进攻性的而不是防御性的。”他指出苏联的武装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保卫它自己甚至控制其集团中其它国家的需要。
艾默里还说,“苏联政权是靠紧张局势和靠扩张而生存的。一旦他们认为扩张的时机已到,这部(国家)机器就要利用这种机会”。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六月九日讯 日本农业问题专家林信彰在最近一期《苏联问题》季刊上发表文章指出,苏联在粮食战略上采取了极端的帝国主义路线。
文章说,苏联的粮食危机相当严重。据苏联中央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一九七五年谷物总产量仅为一亿四千万吨,比原计划产量少七千五百万吨,这是过去十年来产量最低的一年,按人口平均计算,同沙皇时代的一九一三年不相上下。
文章指出,苏联的粮食战略是,一方面把国民经济投资重点放在发展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上,另一方面却到处抢购谷物和肉类,并在世界各个海域抢捞水产品,以弥补蛋白的不足。而且,苏联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是以庞大的武装力量为其后盾的。
文章说,在谈到苏联粮食战略的帝国主义性质时,人们不能忘记渔业问题。苏联渔船队进入日本的近海,强行捕鱼,使日本渔民深受其害。苏联渔船队还迅速地向非洲、拉丁美洲和中近东各国沿海扩展,起着攫取海军基地的先遣队的作用。
文章指出,“苏联渔业是同它的军事力量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苏联渔船队既靠庞大的海军力量来保护,又从事间谍活动,以“渔业军队混合体”的方式进行渗透。这种渗透,已经不是为了解决本国的吃鱼问题,而是一种帝国主义的粮食战略。
文章最后说:“勃列日涅夫政权,为了不让国内人民注意其农业的失败和为了解决粮食危机,已经选择了野心勃勃的牺牲各国人民的道路。”


第6版()
专栏:国际短评

谎言与现实
苏修对印度洋扩张的野心与事实,举世皆知。印度洋沿岸的许多国家政界人士和公众舆论早就纷纷揭露和谴责苏修对印度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日益严重的威胁。
但是,苏修不仅矢口否认,而且一再表白自己没有野心。勃列日涅夫最近又一次声称,苏联
“不觊觎霸权”,“过去和现在都不打算在印度洋建立军事基地”。苏修《红星报》还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说什么苏联“对巩固地球上这一地区和平表示关心是理所当然的”。真是坏事做绝,好话说尽!
苏修在印度洋地区究竟扮演一个什么角色?事实是最好的见证。
一九六八年,苏修舰队首次进入印度洋,开始陆续派遣一些船只到印度洋沿岸国家进行“访问”。一九六九年,它就正式建立了印度洋分舰队。一九七一年,苏修太平洋舰队的巡洋舰编队驶入印度洋进行军事演习。几年来,经常有二十艘左右的苏修军舰在印度洋巡弋。一九七四年七月,苏修“列宁格勒号”直升飞机航空母舰首次驶进印度洋。今年,苏修舰只增至三十二艘,为一九七四年以来最高水平。请看,苏修先生们正是这样年复一年地增派自己的军舰到遥远的印度洋横冲直闯,耀武扬威。这就是苏修对印度洋和平所表示的“关心”!
至于谈到军事基地,苏修的表白更是欲盖弥彰。苏修海军头目戈尔什科夫承认,苏联远洋舰队“遇到的麻烦”是不具备“能依靠的洋外和海外领土和基地”。因此,苏修特别迫切于寻求这种海外领土和基地。从一九六八年以来,苏修以“友好访问”、“捕鱼”、“加油加水”等为幌子,先后在印度洋攫取了十几个港口和基地的使用权,这些都是变相的军事基地。事实表明,苏修并不是“不觊觎霸权”,也不是“不打算在印度洋建立军事基地”,只不过它所采用的手段更加荫蔽、更加阴险罢了。
谎言终究掩盖不了现实。同苏修的愿望相反,它的任何抵赖不仅欺骗和麻痹不了印度洋沿岸各国和世界人民,反而更加暴露苏修虚伪狡诈的丑恶面目。


第6版()
专栏:

日本北海道知事要求日本政府
抗议苏联违反日苏渔业捕鱼协定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六年六月十二日电 日本北海道知事堂垣内尚弘六月九日要求日本政府就苏联渔船违反日苏渔业捕鱼协定一事向苏联政府提出严重抗议。
《北海道新闻》六月九日报道说,今年六月四日和五日,苏联渔船在北海道东部近海相继破坏日本渔民设在海面上的捕鱼标志,造成了约六十二万日元的损失。
北海道当局和水产界十分重视这个事件,因为日本渔民是根据日苏渔业捕鱼协定的规定设置标志灯的。苏联渔船无视这些标志,把日本渔民撒下的渔网刮得破碎不堪,而且是在距海岸不到十二浬的水域内加害于日本渔民的。
堂垣内知事要求日本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严重抗议,要求苏联遵守日苏渔业捕鱼协定。
据北海道水产部的调查资料,从去年十月日苏渔业捕鱼协定生效起到今年三月,由于苏联渔船破坏日本渔民的渔具等而造成的损失已达五千万日元。


第6版()
专栏:

日本关西各界人士集会,强烈抗议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霸占日本北方领土,并成立日本归还北方领土关西促进会。
 新华社稿(传真照片)


第6版()
专栏:

西班牙国王访问美国
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同西欧的关系
新华社讯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于六月一日到五日访问了美国。这是他就任西班牙国王以后第一次出国访问。
胡安·卡洛斯同美国总统福特举行了会谈。据白宫发表的公报说,两国元首对有助于加强两国在许多领域内包括防务在内的相互合作的新的《美西友好合作条约》表示满意。他们一致认为,这个协定“成为西班牙进一步靠拢大西洋联盟的一个坚实基础”。公报还说:两国元首“重申了继续密切美国和西班牙关系的重要性”。
胡安·卡洛斯二日在美国国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同美国和西欧的关系。他说:“我们将始终注意通过互相严格地尊重主权的联系,和美国共同承担安全方面的责任”。“西班牙希望加强它同欧洲共同体的关系,并准备最终参加欧洲共同体。”
陪同胡安·卡洛斯访问美国的西班牙外交大臣阿雷尔萨在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三日举行的午宴上说,“欧洲在政治上的团结同我们有着很大的、直接的利害关系”,“欧洲的防务正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影响和涉及我们。”他说,一个同它的邻国具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应当包括在某个大地区集团中。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西班牙“应该尽快地成为北大西洋组织的一个成员”。


第6版()
专栏:

克里姆林宫头目们的虚伪宣传掩盖不了疯狂扩军
苏联又进行一次地下核试验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六月十二日讯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瑞典乌普萨拉地震研究所六月九日测得苏联在西伯利亚又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在此之前,苏联于四月二十一日在同一地区进行过一次地下核试验。加上一月十五日苏联在东哈萨克进行的另一次地下核试验,今年以来,已经被测出的苏联进行的地下核试验已达三次。
五月底,勃列日涅夫还在鼓吹什么苏联的目的是“遏制军备增长,达到全面彻底禁止核试验”。
西伯利亚试验场的一再地下核试验表明,克里姆林宫头目们的这类虚伪宣传完全是掩盖疯狂扩军的骗人鬼话。


第6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述评

名曰“接近”,实为并吞
勃列日涅夫在苏修“二十五大”会议上宣称,“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接近的过程已经确凿无疑地成了一条规律”,他命令它的那个“大家庭”的成员国要
“克服闭关自守和民族孤立状态”。看来,老是对“大家庭”成员国实行控制、掠夺,已经不能满足新沙皇的胃口了。新沙皇的最终目标是要吞吃它们,把它们并入其“世界帝国”的版图。
早在几年前,勃列日涅夫就赤裸裸地谈到,现在组成的“社会主义兄弟大家庭”,同当年“把苏维埃共和国联合成为统一的苏联”,在“原则上”是一样的。这是什么话?苏修哪里还把“大家庭”成员国的主权放在眼里,在它看来,这些国家简直成了它的
“加盟共和国”!
新沙皇鼓吹的所谓“接近”实际上是从老沙皇那里承袭下来的。当年沙俄统治者为了征服已经被他们兼并但“还不能认为已经被征服了”的非俄罗斯民族,就是以“民族接近”为幌子,把它们“汇合组成一个单一民族”的。而今,这种“接近”的“原则”又推而广之,应用到“大家庭”中来了。勃列日涅夫比他的前辈更高一筹,他把“接近”这个词加以发挥,从“民族接近”发展到国家“接近”。
列宁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中曾经摘引了这样一段话:
“十九世纪俄国政策的宗旨是要建立一个世界帝国,而所谓世界帝国,必须理解为这样一种国家,它在确定最后的疆界时,不考虑任何通常作为构成一个国家的准则的因素。”(《列宁全集》第39卷第765页)今天,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待“大家庭”成员国,根本就不考虑任何通常作为构成一个国家的准则的因素。多年来,新沙皇曾不断散布种种论调,硬把苏联同“大家庭”各国的关系说成是一种没有国家界限的关系。比如,他们说,“……随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形成和发展,各国人民新的历史共同体正在形成。”这与他们所说的苏联已“形成了人的新的历史共同体”,在字面上也是一模一样的;苏修说苏联正在进入各民族“取得完全统一的阶段”,勃列日涅夫也大谈什么“统一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都使它们联合起来”。关于这方面,苏联出版的小说《勃兰登堡门旁》中还有一段露骨的描写:苏联军人谢尔盖在听军乐队演奏东欧各国国歌时,产生了用“一种异常光明的基调”把“各国国歌连起来演奏,就会是一支统一的国歌”的想法。这里,谢尔盖的胡思乱想恰恰就是勃列日涅夫的痴心梦想!
勃列日涅夫集团按照他们制造的所谓“规律”搞“接近”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心甘情愿做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是不会很多的。因此,新沙皇操起“民族主义”的大棒,对那些不愿俯首听命的国家,滥肆挥舞,说“大家庭”中存在“民族主义残余的表现”,“民族主义”是同“大家庭”的“根本利益格格不入的”;扬言不能“对民族主义的偏见持调和态度”。苏修的一批意识形态“理论家”还借谈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名,攻击“民族主义”。《真理报》说:“如果只是单方面地承认独立、主权与平等,不要团结和相互支持,实际上就会导致破坏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从而动摇个别兄弟党的潜力和能力。”
“不论用任何‘崇高的’‘爱国主义的’目标来粉饰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也必然会对‘自己的’国家和整个社会主义的全部事业带来损失。”去年出版的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竟说什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主义可以说正在越出国界”,“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不是祖国这个词传统意义上的单个的祖国”。在新沙皇的“哲学宝库”中,真是无奇不有!这些“无祖国论”的鼓吹者不让别人爱自己的祖国,而要“越出国界”,去爱以苏修为家长的“大家庭”,更直截了当地说,就是都要去爱“无祖国论”鼓吹者的祖国。今年四月,塔斯社无耻宣扬说,“对苏联的态度是检验任何一个共产党、检验每个共产党员是否忠于工人阶级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试金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完全是一副老子党、大恶霸的嘴脸!
勃列日涅夫集团在“国家接近”的旗号下干下的勾当,使人们进一步看清它企图把东欧划入自己版图的险恶用心,自然激起这些国家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保加利亚两个作者联名发表文章说:“社会主义一体化”,“不应该使各国的民族利益和人民的感情受到损害”;匈牙利一领导人说:“不能在‘国际主义万岁!’的口号基础上损害或忽视民族观点”。有些国家的领导人针对苏联这种否定民族独立和主权的论调说:“如果有人企图通过‘社会主义大家庭’这一概念把某种关系法定下来,那么我们是不能同意这一概念的。”具有光荣斗争传统的东欧各国人民,饱尝过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之苦,对社会帝国主义的欺压更深有感受,他们决不会容忍勃列日涅夫集团长期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


第6版()
专栏:

法国外长访问罗马尼亚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六年六月十一日电 据罗马尼亚通讯社报道,法国外交部长索瓦尼亚格于六月九日至十一日对罗马尼亚进行了正式访问。
罗马尼亚总统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接见了索瓦尼亚格外长,并就罗法关系和当前主要国际局势问题同他交换了意见。访问期间,罗、法两国外长举行了会谈。访问结束时发表的一项公报说:“两国外长在会谈中表示要扩大双边的接触与合作和加强双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


第6版()
专栏:

波兰领导人访问西德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六年六月十二日电 波兰领导人盖莱克六月八日至十二日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盖莱克在访问期间同西德总理施密特就“进一步扩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波兰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会谈。此外,盖莱克还会见了西德各政党、经济界和工会方面的代表人物。
施密特和盖莱克于六月十一日会谈结束时签署的一项联合声明说,双方表示将“对扩大彼此间的经济关系和加强工业方面的合作特别予以注意”。
此外,双方还签订了一项文化合作协定和一项进一步发展经济方面合作的协定。


第6版()
专栏:

东德用本国原料生产泡沫水泥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六月八日讯 据《新德意志报》报道,东德正在大力发展一种用本国原料制成的新的建筑材料——泡沫水泥。
《新德意志报》强调指出,这种泡沫水泥“完全利用本国原料”制成,其主要成份是细砂、石灰和水泥。
利用泡沫水泥制成的水泥制件具有重量轻、保温性好和可以象木料一样锯、刨、钻孔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和住房建筑,特别有利于房屋的维修。
近年来,东德进口的原材料、特别是从苏联进口的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东德各个工业部门都强调要更多地利用本国原材料。


第6版()
专栏:

匈罗经济合作政府级混合委员会举行会议
新华社布达佩斯电据此间报纸报道,匈牙利—罗马尼亚经济合作政府级混合委员会第十二届会议四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在布达佩斯举行。会议研究了混合委员会为完成匈罗两国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年长期贸易协定和一九七六年的换货议定书所采取的措施,并决定今后要进一步发展两国的生产协作。


返回顶部